姓名:
康琦性别:
男
职务:
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副主任职称:
研究员
学历:
博士通讯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
电话:
Tel:010-82544112邮政编码:
100190
传真:
Fax:010-82544096电子邮件:
E-mail:kq@imech.ac.cn
简历:
1961.12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
1981.12西北工业大学物理专业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1982.3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教师,助教
1987.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数学物理系,光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1987.3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教师,讲师。
1995.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力学与飞行器设计系,实验力学专业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5.10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作博士后,被评为科学院首届"十佳优秀博士后"
1998.3-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工作,研究员
研究领域:
长期以来从事微重力流体物理,实验流体力学,光学测试技术。主要包括Bénard-Marangoni对流和热毛细对流的机理研究,热毛细对流表面波、两层流体对流与不稳定性、微通道流动中的转捩问题,以及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对流与扩散现象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工作;在流体诊断技术的研究中,结合激光技术、现代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以发展全场定量化的测试技术为主,开展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激光诱导荧光测试技术(LIF)、热色液晶测温技术(TCL)以及多种光学干涉测试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近年来承担了多项空间微重力流体科学实验。目前正在实施中的空间实验有三项,将利用我国载人飞船、返回式卫星以及国际空间站等空间飞行器完成空间科学实验。近年开展了空间先进地球重力场测量、空间引力波探测的研究。
社会任职:
现任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2)委员国际宇航联(IAF)微重力科学与过程专家委员会委员载人空间站工程应用任务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领域深化论证工作组中国科学院学部空间科学发展战略研究微重力科学领域工作组组长载人航天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实践十号微重力和空间生命科学返回式卫星科学应用系统总师
获奖及荣誉:
中国科学院首届优秀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参加载人航天工程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
代表论著:
近年发表的论文 1.Q.Kang,W.R.Hu,MicrogravityScienceanTechnology,XII/2,1999,61-65. 2.Q.Kang,L.Duan,W.R.Hu,InternationalJ.Heat&MassTransfer,44(2001),3213-3222.SCI1.347 3.Q.KANG,L.DUAN,W.R.HU,VolumeXV,issue2,18-24,2004,MicrogravityScience&Technology.SCI0.58 4.Q,Kang,H.L.Cui,L.Hu,L.Duan,W.R.Hu,Journalofcolloidandinterfacescience,Vol.310(2)pp546-549.SCI2.023 5.Q.Kang,L.Hu,C.Huang,H.L.Cui,L.Duan,W.R.Hu,Int.J.HeatandMassTransfer49(2006)2636-2641 6.QiKang,YiqingGao,HanquanDing,ChineseJouenalofLaser,Vol.1,No.3,270-276. 7.Q.KANG,H.L.CUI,L.HU,L.DUAN,MicrogravityScienceandTechnology,Inpress 8.L.Duan,Q.Kang,W.R.Hu,G.P.Li,D.C.Wang,BiophysicalChemistry,97(2002),189-201.SCI1.925 9.L.Duan,Q.Kang,W.R.Hu,ScienceinChina,SeriesE-TechnologicalSciences,2006Vol.49No.5601-610.SCI0.412 10.DuanLi,SunZhiwei,KangQi,etal,CHIN.PHYS.LETT.,Vol.24,No.12(2007),3358.SCI1.276 11.L.Duan,Q.Kang,W.R.Hu,TheJournalofTheJapanSocietyofMicrogravityApplication,Vol.24,No.1,2007,49-53. 12.DUANLi,KANGQi,HUWen-Rui,CHIN.PHYS.LETT.,Vol.25,No.4(2008),1347.SCI1.276 13.L.Duan,Q.Kang,ChinesePhysics,Vol.17,No.8,2008.SCI1.25 14.CuiHailiang,HuLiang,DuanLi,KangQi,HuWenrui,ScienceinChinaSeriesG-PhysicsandAstronomy(SCI,Inpress) 15.L.Duan,Q.Kang,Z.W.Sun,L.Hu,H.L.Cui,H.Lin,G.P.Li,MicrogravityScienceandTechnology,Inpress. 16.LiLu-Jun,DuanLi,HuLiang,KangQi,CHIN.PHYS.LETT.,Vol.25,No.5(2008),1734.SCI1.276 17.康琦,申功忻,Vol.27,No.1,106-102,力学进展。 18.Q.Kang,L.Duan,SPIE’s46thAnnualMeeting,Th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OpticalScienceandTechnology,29Julyto3August2001,SanDiego,CaliforniaUSA,4448-50.EI收录,ISTP收录。 19.Q.Kang,L.Duan,L.Hu,J.F.Zhang,W.R.Hu,[5058-09]SPIE-2002,P86-95.EI收录,ISTP收录。 20.Q.Kang,J.F.Zhang,L.Hu,L.Duan,[5058-17]SPIE-2002,P155-161.EI收录,ISTP收录。 21.段俐,康琦,胡文瑞,力学学报,Vol.36,No.6,2004,641-648。 22.段俐,赵建福,刘秋生,康琦,力学进展,Vol.34,No.1,141-142。23.段俐,康琦,束继祖,力学学报,Vol.34,2002(3),463-468。 24.段俐,康琦,胡文瑞,中国科学E辑,2006,36(11):1335-1343。 25.段俐,康琦,申功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Vol.26,No.1,P79-82。26.段俐,康琦,丁汉泉,申功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Vol.26,No.1,P83-86。 27.LDuan,Q.Kang,SPIE’s46thAnnualMeeting,Th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OpticalScienceandTechnology,29Julyto3August2001,SanDiego,CaliforniaUSA,4448-51.EI收录,ISTP收录。 28.L.Duan,Q.Kang,[5058-57]SPIE-2002,P457-462.EI收录,ISTP收录。 29.L.Hu,Q.Kang,J.F.Zhang,L.Duan,W.R.Hu,[5058-29]SPIE-2002,P251-256.EI收录,ISTP收录。 30.袁枫,段俐,康琦,力学学报,Vol.39,No.2,Mar.,2007,217-221。 31.崔海亮,段俐,胡良,康琦,实验流体力学,21卷(2),pp98-102,2007(EI) 32.崔海亮,胡良,段俐,康琦,胡文瑞,中国科学G辑,2007,Vol.37(5):674-683。 33.高益庆,康琦,丁汉泉,光学学报,Vol.8,No.2,181-187. 36.康琦,侯瑞,自然杂志ChineseJournalofNature,Vol.29No.6。37.L.Duan,Q.Kang,ChinesePhysicsB,Vol.17,No.8,2008,3149-3155.37.CuiHailiang,HuLiang,DuanLi,KangQi,HuWenrui,ScienceinChinaSeriesG,2008,51(7),894-904. 38.L.Duan,Q.Kang,Z.W.Sun,L.Hu,H.L.Cui,H.Lin,G.P.Li,MicrogravitySci.Technol.(2008)20:91–98 39.DUANLi,KANGQi,HUWen-Rui,ChinesePhysicsLetter,Vol.25,No.4(2008),1347. 40.Q.KANG,H.L.CUI,L.HU,L.DUAN,MicrogravitySci.Technol,(2008)20:67–71 41.LiLu-Jun,DuanLi,HuLiang,KangQi,ChinesePhysicsLetter,Vol.25,No.5(2008),1734. 42.侯瑞,段俐,胡良,康琦,实验流体力学,2008,22(2),74-78 43.周彬,段俐,胡良,康琦,实验流体力学,2008,22(2),79-83 44.胡文瑞,龙勉,康琦,解京昌,厚美瑛,赵建福,段俐,王双峰,中国微重力流体科学的空间实验研究,2009年,第54卷第28期,科学通报,2615-2626。 45.HUWenRui,LONGMian,KANGQi,XIEJingChang,HOUMeiYing,ZHAOJianFu,DUANLi,WANGShuangFeng,SpaceexperimentalstudiesofmicrogravityfluidscienceinChina,ChineseSciBull,2009,54,4035-4048.(SCI) 46.L.Duan,Q.Kang,Themechanismofbuoyant-thermocapillaryconvectioninaliquidlayer,AdvancesinMicrigravitySciences,Chapter2,TransworldResearchNetwork,India. 47.PengZhu,BinZhou,LiDuan,QiKang,Characteristicsofsurfaceoscillationinthermocapillaryconvection,ExperimentalThermalandFluidScience35(2011)1444–1450. 48.吴笛,张洋,段俐,胡良,李永强,康琦,Bénard-Marangoni对流温度振荡转捩过程实验研究,力学学报,Vol.43,No.6,Nov.2011. 49.PengZhu,LiDuan,QiKang,Transitiontochaosinthermocapillaryconvection,InternationalJournalofHeatandMassTransfer,2013。 50.朱鹏,段俐,康琦,热毛细对流模式转换及温度振荡特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38(7)2012882-885。 51.张丽,段俐,康琦,环形液池浮力-热毛细对流表面振荡现象的临界温差,实验流体力学,Vol.26,No.4,Aug(2012)48-53 52.吴勇强,段俐,李勇强,康琦,大普朗特数大液桥浮力-热毛细对流地面实验,力学学报,第44卷第6期。 53.ZhaoJing,MiaoHong,DuanLi,KangQi,HeLinghui.,ThemasstransferprocessandthegrowthrateofNaClcrystalgrowthbyevaporationbasedontemporalphaseevaluation.,OpticsandLasersinEngineering.2012,50:540–546. 54.ZhaoJing,MiaoHong,DuanLi,KangQi,HeLinghui.,InSituObservationofNaClCrystalGrowthbyVaporDiffusionMethodwithaMach-ZehnderInterferometer.,ChinesePhysicsLetters,28:108102.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负责项目:
1.优秀博士后院长基金(已完成)
2.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微重力流体物理研究(正在执行)
3.返回式卫星空间实验项目:气泡热毛细迁移及相互作用研究(已完成)3.SJ-8卫星空间实验项目:热毛细对流表面位型和体积效应研究(已结束)4.SJ-10卫星空间实验项目:热毛细对流表面波实验研究(正在执行)
5.载人航天科学实验项目:液桥热毛细对流空间实验研究(正在执行)
6.载人航天科学实验项目:空间多液滴迁移及相互作用研究(正在执行)
7.国际空间站-国际合作项目:矩形液池热毛细对流研究(正在执行)
8.863-2国家微重力实验室“流体动力学实验台”的建设(已完成)
10.中国科学院大型设备项目“三维、显微粒子图像测速系统研制”(已完成)
11.中国科学院二期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空间生命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子项目“空间蛋白质晶体生长的机理研究”(已完成)12.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空间科学预研项目(第一批)“空间先进重力测量”重点课题(已完成)13.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空间科学预研项目(第二批)“落舱无拖曳控制方案研究”课题(正在执行)
参加项目:
1.中科院知识创新二期方向性项目:“微重力若干基础问题研究”(已完成)
2.大型装备项目:长工作距显微镜研制(已完成)
3.SJ-8卫星空间实验项目:微重力物质传质过程研究(已完成)
4.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浮力-热毛细对流表面振荡研究(已完成)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康 琦
力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3-11-19
相关话题/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曾晓辉
姓名:曾晓辉性别:男职务:无职称:无学历:无通讯地址:无电话:无邮政编码:无传真:无电子邮件:无简历:研究领域:社会任职:获奖及荣誉:代表论著: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力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3-11-19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杨国伟
姓名:杨国伟性别:男职务: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秘书职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百人计划学历:博士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路15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电话:010-82616043邮政编码:100190传真:010-82616043电子邮件:E-mail:gwyang@imech.a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力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3-11-19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吴应湘
姓名:吴应湘性别:男职务:部副主任职称:研究员学历:博士通讯地址: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电话:(010)62562770邮政编码:100080传真:(010)62561284电子邮件:E-mail:yxwu@imech.ac.cn简历:吴应湘: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力学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力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3-11-19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鲁晓兵
姓名:鲁晓兵性别:男职务:力学所工程科学部副主任、海洋工程中心主任职称:副研究员学历:博士通讯地址:北京北四环西路15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00190电话:100190邮政编码:100190传真:010-82544190电子邮件:无简历:2002.12-至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从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力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3-11-19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张 珩
姓名:张珩性别:男职务:无职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历:博士通讯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北京100190电话:86-10-62615564邮政编码:无传真:86-10-62537657电子邮件:E-Mail:hzhang@263.net简历:张珩,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力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3-11-19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虞 钢
姓名:虞钢性别:男职务:无职称:研究员学历:研究生(博士)通讯地址: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电话:01082544250邮政编码:100190传真:01082544250电子邮件:gyu@imech.ac.cn简历:1958年8月27日出生。1982年(77级)毕业于东南大学,获学士学位。1987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力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3-11-19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刘曰武
姓名:刘曰武性别:无职务:无职称:无学历:无通讯地址:无电话:无邮政编码:无传真:无电子邮件:无简历:研究领域:社会任职:获奖及荣誉:代表论著: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力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3-11-19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夏 原
姓名:夏原性别:男职务:主任职称:研究员学历:博士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15号电话:(010)82543858;(010)82544266邮政编码:100190传真:(010)62561284电子邮件:E-mail:xia@imech.ac.cn简历:夏原,研究员/博导,男,1963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力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3-11-19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刘青泉
姓名:刘青泉性别:男职务:无职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历:博士通讯地址: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电话:(010)82544202;传真:(010)62561284;E-mail:qqliu@imech.ac.cn电话:010-82544202邮政编码:100190传真:010-62561284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力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3-11-19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简介-林 缅
姓名:林缅性别:女职务:无职称:研究员学历:博士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电话:82544206(办公室)邮政编码:100190传真:(010)62561284电子邮件:linmian@imech.ac.cn简历:1989年-至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力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3-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