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
李战华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LNM实验室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流体力学、微尺度流体力学、海岸河口动力学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邮编:100190
联系电话:86-010-8254 3910 (办)
13910163710 (手机)
主要学历
65/69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高中学习
78/8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 学习,获学士学位。82年被评为学校优秀毕业生
89/90 法国普瓦捷大学 (Universite de Portiers) 流体力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成绩优秀
90/94 法国巴黎居里大学 (Universite de Paris 6) 流体力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成绩优秀
主要经历
69/72 陕西延川县插队
72/78 陕西汉中405厂工作,仪表电工
82/89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历任研实员、助理研究员
89/95 自费公派赴法国攻读学位
95/至今 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社会任职
1、空气动力学会实验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2、中国力学学会实验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 副组长;
3、实验流体力学 编委;
4. 法国《力学与工业》 编委
课题组介绍
李战华课题组致力于实验流体力学研究。自1999年一直从事微纳尺度流动实验研究。
2000-2005年期间,自行研制了高/低压微流动实验台(压力范围0-40MPa),完成了微米管道简单液体流动实验,证实了连续介质理论的N-S方程在微米尺度流动中的适用性。
2005-2009年,研制了Micro-PIV微流动可视化及速度测量系统(2009年获国家发明专利),开展界面滑移流动特性研究。
2009年至今,将MicroPIV向NanoPIV扩展,建立了具有共聚焦和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技术的实验台,实现了近壁流动观测,开展了微/纳通道漩涡流场观测及纳米粒子布朗运动等实验研究。在POF, APL和Exp of Fluids等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
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微纳流动流场显示和测量系统(Micro-PIV、NanoPIV);具有Micro/Nano测速功能;共聚焦功能;近场观测可达到<500nm,光学量子效率高达70%;流场图像处理分辨率达到80nm;垂直调节精度达到10nm,并具有实现闭环控制功能。
2、高、低压微流动压力实验台;压力测量范围:0-1Mpa和1-40MPa, 压力测量精度:0.3%;温度测量范围:0-40摄氏度,精度(正负)0.1摄氏度;流量测量用位移法测量,测量范围10nl/s-1(微升)/s;
3、千级超净间:高分子材料芯片的制备工艺,可以制作50-500微米管道和10微米薄膜等;微流控芯片驱动流量/压力控制系统(MF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