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孙承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30

孙承晟

姓名:孙承晟
专家类别:研究员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东路55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邮编:100190
邮箱:scs@ihns.ac.cn
  
教育背景
1993年9月至1997年7月,兰州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

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获哲学硕士。

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获理学博士。

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德国埃尔朗根大学访学。

2006年10-12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访学。

2011年1-7月,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访学。

2013年5-6月,国立首尔大学科学文化研究中心访学。

工作经历 
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0年1月至2018年5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8年5月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2016年起任《自然科学史研究》副主编。
2018年起任国际地质学史委员会(INHIGEO)委员。

2019年起任国际东亚科学技术及医学史学会(ISHEASTM)秘书。

研究方向
中西科学交流史;明清科学史;民国科学史。
论著目录
专著
1)孙承晟:《观念的交织——明清之际西方自然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
2)姚大志、孙承晟:《科技革命与法国现代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7年。
论文
1)Sun Chengsheng, “The Dissemina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Three-Region Theory in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1(2): 71-93.
2)孙承晟:《清宫西洋仪器的收藏、分等与新知传播:以〈仪器总说〉为中心》,《科学文化评论》2017年第6期,55-67页。
3)孙承晟:《“他乡桃李发新枝”:葛利普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自然科学史研究》2016年第3期,341-357页。
4)孙承晟:《海进海退和大陆漂移之地球“沧桑”史——葛利普的脉动和极控理论》,《自然科学史研究》2015年第4期,470-486页。
5)孙承晟:《葛利普与北京博物学会》,《自然科学史研究》2015年第2期,182-200页。
6)孙承晟:《明清之际西方“三际说”在中国的流传和影响》,《自然科学史研究》2014年第3期,259-271页。
7)孙承晟:《国家与科学: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历史透视》,载阎康年、姚立澄主编:《国外著名科研院所的历史经验和借鉴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112-125页。
8)孙承晟:《明末传华的水晶球宇宙体系及其影响》,《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第2期,170-187页。
9)孙承晟:《揭暄〈璇玑遗述〉成书及流传考略》,《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2期,214-226页。(亦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9年第8期,23-32页。)
10)孙承晟:《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及其合作制度》,《科学文化评论》2008年第5期,46-59页。
11)孙承晟:《明清之际西方光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孙云球〈镜史〉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第3期,363-376页。(亦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7年第10期,3-13页)
12)孙承晟:《竺可桢:中国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先驱》,《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3年第1期,35-40页。
其他
1)孙承晟:《利玛窦与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4月15日第11版。
2)孙承晟:《架起科学史与技术史之间的桥梁——第23届国际科技史大会侧记》,《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年第4期,487-492页。
3)托玛斯·比尔克撰,孙承晟、方在庆译:《阁楼上的研究所》,《科学文化评论》2006年第1期,22-31页。
会议报告
1)“The Dissemination of Western Essential Oil Knowledge and Distillation Techniques in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China,” Transfer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Knowledge between Europe and China during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Sino-German Center for Research Promotion, Beijing, March 30–April 1, 2019.
2)“Between Industry and Science: Sohtsu G. King’s Patronage of Science in Republican China,”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Jeonju, Korea, Aug. 19–23, 2019.
3)“The Revolution of Venus and Mercury around the Sun: Cre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istotelian System in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2017 Annual Conference, Toronto, Canada, March 16-19, 2017.
4)“Aristotle’s Problems in China: A Case Study on Feilu dahui,” AAS-in-ASIA Conference, Doshisha University, Kyoto, Japan, June 24-27, 2016.
5)“Amadeus W. Grabau’s Pulsation Theory and Polar Control Theory,” 40th INHIGEO Symposium,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24-27 June 2015.
6)“Amadeus Grabau and the Peking Society of Natural History,” Science as Knowledge, Ideal and Practice in 20th Century China, Charles University (Prague), Nov. 14-15, 2014.
7)“Techniques of Perception: Writings on Western Optical Devices in Ming-Qing China,”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2014 Annual Conference, Philadelphia, March 28-31, 2014.
8)“Amadeus W. Grabau and Geologic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 2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Manchester, July 22-29, 2013.
9)“Western Scientific Instruments in the Qing Court: A Study on Yiqi zongshuo,” The 3rd Templeto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May 24-25, 2013.
10)“Scientific Instruments as Ritual Objects: A Case Study on Huangchao liqi tushi,” 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 Cambridge, May 6, 2011.
11)“Measuring the Chinese Heaven: The Western Crystalline Spheres in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China,” REHSEIS (Paris), March 15, 2011.
学术奖励
1)“竺可桢青年****奖”,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ISHEASTM),2011年。
2)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12-2015)。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