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碳排放强度影响的Meta分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李寒冰1, 金晓斌,1,2,3, 杨绪红1, 徐伟义1, 周寅康1,2,3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 210023
2. 国土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23
3. 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工程中心,南京 210023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arml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n soil carbon intensity

LI Hanbing1, JIN Xiaobin,1,2,3, YANG Xuhong1, XU Weiyi1, ZHOU Yinkang1,2,31. College of Geographic and Oceanographic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Coastal Zone Exploitation and Protection,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Nanjing 210023, China
3. Jiangsu Provincial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enter, Nanjing 210023, China

通讯作者: 金晓斌,男,甘肃兰州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规划研究。E-mail: jinxb@nju.edu.cn

收稿日期:2019-04-4修回日期:2019-07-3网络出版日期:2019-09-25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82


Received:2019-04-4Revised:2019-07-3Online:2019-09-25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李寒冰,女,河南商丘人,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碳排放E-mail:897921736@qq.com。







摘要
农田土壤作为碳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碳排放核算是当前的研究重点。为有效识别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提高区域农田碳排放核算的可靠性,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基于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施肥、免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效果,并引入土壤类型、作物等变量,分区建立各影响因素对农田土壤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统计分析模型。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免耕相比,施化肥、增施有机肥、传统耕作将增大土壤碳排放强度,合并效应值分别为0.62、0.64和0.23;不采用秸秆还田将降低土壤碳排放强度,合并效应值为-0.17。模拟结果显示,各变量系数与Meta分析结果相一致,并通过累计概率的正态性检验。建立分区函数模型可为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和不同管理措施下针对性开展农田土壤碳排放核算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田;管理措施;土壤碳排放;碳核算;Meta分析;中国

Abstract
Farmland soi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arbon cycle, and soil carbon emission accounting is a key topic of current research.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dentify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farml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n soi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regional farmland carbon emission accounting, this study applied the meta-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 in China and internationally,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impact of fertilization, no-tillage, straw returning, and organic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soil carbon emissions. Soil types, crops, and other variables were introduced to buil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models of the effect of various influencing factors on farmland soi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for different reg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organic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nd traditional tillage will increase soi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compared with no fertilization and no-tillage, and the combined effect values are 0.62, 0.64, and 0.23, respectively. No straw returning will reduc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the combined effect value is -0.17.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bl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meta-analysis and pass the normality test of the cumulative probability. By establishing a partition function model,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targeted accounting of carbon emissions of farmland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with different soil types, different crops, and different management measures.
Keywords:farmland;management measures;soil carbon emissions;carbon accounting;meta-analysis;China


PDF (4522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李寒冰, 金晓斌, 杨绪红, 徐伟义, 周寅康. 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碳排放强度影响的Meta分析. 资源科学[J], 2019, 41(9): 1630-1640 doi:10.18402/resci.2019.09.05
LI Hanbing.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arml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n soil carbon intensity. RESOURCES SCIENCE[J], 2019, 41(9): 1630-1640 doi:10.18402/resci.2019.09.05


1 引言

碳减排作为当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1]。土地利用作为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在影响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人类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2,3,4,5]。农田生态系统作为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重要的固碳减排体系,是学术研究的重点领域[6,7]。CO2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达60%,其中,约有5%~20%的CO2来自土壤[8]。农田生态系统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难以被有效监测和调控,农田土壤作为由固液气3类物质组成的复杂统一体,其呼吸产生的CO2量不仅会受内部物质种类、特性的影响,也会随人为干扰的强度而波动,不同的管理措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内部结构,扰动微生物的活动,进而影响土壤呼吸量和农田土壤的碳平衡[9,10,11]。因此农田土壤碳排放强度成为了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的重难点问题[12,13,14,15]

为剖析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并解析其影响机制,探讨农田土壤的碳平衡,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已有****对农田土壤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16,17]。目前较主流的农田土壤碳核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为试验点实测法,主要包括箱法[18,19]、涡度相关法[20]、红外色谱法[21]等。其中箱法和涡度相关法较为常用。由于静态箱法的测定需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测算结果可能存在偏差[20];动态箱法在静态箱的基础上有所改进,但实际设计和操作较困难。涡度相关法避免了箱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但对客观条件要求较高。二为数学模型结合IPCC碳排放标准,通过不同作物的经济系数及其碳排放系数测算碳排放强度,但区域自然因素、农业条件及社会经济差异化等复杂特征为该方法的推广带来了挑战[22]。整体而言,实测法相对较为准确,但难以进行大范围测量;数学模型法中的经济系数和碳排放系数固定,导致其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受到质疑。有****对多种管理措施下的碳效应进行了评估[23,24,25,26],但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实测数据,将不同管理措施综合起来形成定量参数表达,服务于大尺度综合效应研究仍面临严峻挑战。Meta分析作为定量评价各影响因素产生效应的统计方法,通过收集整合已公开发表文献,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影响因素的综合效应,目前广泛应用于医学[27]、生态学[28]、地理学[29]等领域。随着Meta分析在地理学研究中的日益成熟,在大尺度区域借助Meta分析评价农田管理措施导致的土壤碳库变化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金琳等[30]借助Meta分析方法研究中国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估算农田土壤碳汇量;闫翠萍等[25]和朱立群等[31]则重点关注不同管理措施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魏卫东等[32]基于Meta分析系统评价了高寒草甸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也有****通过Meta分析研究作物产量[33]等相关领域。已有基于Meta分析的研究在评估单一农田管理措施产生的土壤碳效应方面均作了有益尝试,但对多种管理措施对土壤碳效应的定量评估研究较少。

在中国农用地土壤类型、利用方式和利用强度多元化的情况下,为定量分析多种管理措施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量化差异化农用地土壤碳排放量,为开展区域土地利用碳效应分析提供更有利的参数支持,本文基于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农田土壤碳排放量的影响,并构建区域差异化的土壤碳排放量回归方程,形成定量化土壤碳排放参数表,以期为在不同区域、不同土壤条件和管理措施下的土壤碳排放强度测算提供参考。

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Meta分析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定量研究不同管理措施对农田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以“免耕”“秸秆还田”“不同措施”“农田管理”“CO2排放”等为关键词,以CNKI、Elsevier、Wiley、Springer、SAGE为数据库,时限为2003—2018年,文献筛选标准为:①研究对象为中国区域农田土壤;②研究方法为定位试验点实测法,包括箱法、涡度相关法等,基于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碳排放量的研究予以排除;③研究同时具有对照组和实验组,无对照组的研究予以排除;④耕作措施明确,施肥量及研究结果数据为具体数值。所选文献包括已发表文献和学位论文。获取到有效文献82篇,其中英文文献35篇,中文文献47篇。统计显示,有效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图1),研究涉及学科包括环境学、农学、土壤学、生态学等,其中环境学及农学占比较大(图2)。所收集的文献共包含有效数据489组。样点数据来自41个试验点,覆盖19个省份,包含16种土壤类型,6种种植作物。

图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2003—2018年有效文献数量

Figure 1The number of valid documents, 2003-2018



图2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有效文献的学科分布

Figure 2Subject distribution of valid literature



将全国划分为华中、华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北7个区域,对检索文献进行统计(表1)。结果显示,数据样点集中分布在华中、华北、华东、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其中西南地区仅有四川省2个试验点,而华南地区无数据。41个试验样点分布较集中,且存在试验点重复现象。

Table 1
表1
表1Meta分析纳入文献
Table 1The literature included in the meta-analysis
作者试验点来源作者试验点来源
西北区域
吕锦慧甘肃省定西市甘肃农业大学, 2018.Lu, et al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Plos one 13(9): 2018.
吕锦慧等甘肃省定西市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Zhang, et al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Field Crops Research, 2017.
禄兴丽等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西北农业学报, 2013.Qi, et al内蒙古锡林格勒盟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07.
涂纯等陕西省长武县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Shen, et al陕西省长武县Sustainability, 2017.
张鹏鹏新疆沙湾县石河子大学,2017.Zhang, et al新疆沙湾县Journal of Arid Land , 2014.
戴万宏等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Chen, et al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6.
白雪原等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灌溉排水学报, 2017.Wang, et al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杨硕欢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Hu, et al甘肃省武威市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17.
道力格亚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Yu, et al新疆沙湾县Soil Use and Management, 2016.
郭芸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东北区域
黄坚雄等吉林省公主岭市中国农业科学, 2011.梁尧等黑龙江省海伦市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贺美等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土壤通报, 2016.宋秋来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江苏农业科学, 2017.
赵迅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农业大学, 2016.高洪军等吉林省公主岭市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7.
赵泽松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 2010.Li, et al黑龙江省海伦市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 Plant Analysis, 2009.
丁洪等黑龙江省海伦市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Shi, et al吉林省德惠市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2012.
吕艳杰等吉林省吉林市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Tang, et al吉林省松原市Sustainability, 2018.
诸葛玉
平等
吉林省公主岭市土壤通报, 2005.Yang, et al辽宁省沈阳市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7.
龚振平等黑龙江省哈尔 滨市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5.Ni, et al黑龙江省哈尔滨市Journal of Soils & Sediments, 2012.
华北区域
李琳等河北省栾城县应用生态学报, 2007.邬刚等山西省沂州市土壤, 2013.
闫翠萍等河北省栾城县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万运帆等河北省栾城县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赵力莹等河北省栾城县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黄斌等北京市海淀区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宋利娜等河北省栾城县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Shen, et al河北省沧州市Field Crops Research, 2018.
黄坚雄等河北省沧州市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Shen, et al河北省沧州市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018.
王玉英等河北省栾城县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Dong, et al山西省临汾市Geofisica Internacional, 2017.
裴淑玮等河北省望都县环境化学, 2012.
华中区域
李成芳等湖北省武穴市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Li, et al湖北省武穴市Plos One, 2012.
寇志奎湖北省武穴市华中农业大学, 2011.Zhang, et al湖北省武穴市Paddy & Water Environment, 2016.
李玮等河南省封丘县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Zhang, et al湖南省祁阳县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6.
冯晓赟等湖北省武汉市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Zhang, et al湖南省祁阳县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4.
夏文斌等河南省新乡市土壤, 2014.Li, et al湖北省武穴市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0.
蔡延江等河南省封丘县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1.Zhang, et al湖北省武穴市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2014.
梁太波等河南省襄城县烟草科技, 2017.Chen, et al湖南省长沙市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6.
Ding,
et al
河南省封丘县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7.Ji, et al湖南省长沙市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 Agriculture, 2012.
Guo, et al湖北省武穴市Journal of Soil Science & Plant Nutrition, 2015.
作者试验点来源作者试验点来源
华东区域
秦越等山东省禹城市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Zhang, et al上海市崇明岛大东村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4.
张翰林等上海市崇明岛三星镇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Tu, et al山东省禹城市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7.
徐钰等山东省泰安市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Zhong, et al浙江省杭州市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6.
盛海君等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8.Liu, et al江苏省南京市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2.
李新华等山东省禹城市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Hou, et al山东省禹城市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2014.
马小婷山东省禹城市青岛大学, 2017.Zhang, et al安徽省萧县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17.
米迎宾等江苏省东台市灌溉排水学报, 2017.Han, et al山东省济南市Experimental Agriculture, 2017.
李燕青等山东省禹城市中国农业科学, 2015.
西南区域
杨娟等四川省都江堰市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Wang, et al四川省盐亭县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8.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2.2 Meta分析

Meta分析是对同一研究课题的多项同性质独立研究成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即通过全面搜集研究成果并进行评价和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得到综合结论的过程[34]。Meta分析作为一种系统评价方法,可对某一个或多个影响因素的综合效应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效应值的大小得到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通过对大量同类研究的不同结果进行加权整合,简洁直观地表示出规律结果[35,36]。由于样点实测数据存在差异性,本文以标准化均数差为效应量,计算各效应量估计值和95%置信区间。

将施肥、秸秆还田、免耕、施有机肥4种管理措施划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利用各组碳排放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计算效应量。本研究选取响应比作为效应量 lnR

lnR=lnEeEc
式中:R为响应比; Ee为实验组的土壤碳排放量(kg/hm2), Ec为对照组土壤碳排放量(kg/hm2)。

为更简明地表达各自变量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将效应值转化为各影响因素对土壤碳排放量的贡献率 Ce

Ce=explnR-1×100%
Ce的95%置信区间若全部大于0,说明此变量对土壤CO2排放具有显著正效应;若全部小于0,说明此变量对土壤CO2排放具有负效应;若包含0,则无显著影响。

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依赖于异质性检验,若单个研究结果之间异质性较弱,选取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本文应用P值及I 2统计量检测异质性存在与否和异质性程度。

I2<50P>0.1,说明异质性较弱,忽略异质性,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若 I250P<0.1,说明异质性较强,合并异质性,选择随机效应模型。

为直观表述Meta分析结果,本文借助Revman5.0软件,采用森林图作为结果表达形式。森林图以一条垂直的无效线为中心,以水平的多条线段描述被纳入研究的各效应量及置信区间,各线段上点的大小代表样本量及所占权重,用一个菱形直观描述合并效应量,即各影响因素对土壤碳排放量的贡献率 Ce,以合并后的结果和无效线判定合并效应量有无统计学意义[25],同时定量显示异质性检验结果,包括卡方检验(Chi2)结果、自由度(df)、合并效应量及其95%置信区间、合并效应量的检验值(Z)等。该方法可通过各独立研究成果的加权平均值估计不同措施的干预效果。

3 研究结果

3.1 Meta分析结果

为对施肥(CF)农田土壤的碳排放量进行效应值计算,以不施肥(NF)土壤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异质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I 2=0,P=1.00),表明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弱,选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显示,单个研究的效应量集中在无效线右侧,合并效应量为0.62,即贡献率 Ce为0.62。95%置信区间为[0.23,1.00],合并效应量大于0,表明与不施肥组对照,施肥可显著增加土壤碳排放量。

为对秸秆不还田(RM)农田土壤的碳排放量进行效应值计算,以秸秆还田(RT)土壤作为对照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弱(I 2=0,P=0.93),选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显示(图3),单个研究的效应量集中在无效线左侧,合并效应量为-0.17,即贡献率 Ce为-0.17。95%置信区间为[-0.47,0.13],合并效应量小于0,森林图中菱形完全在无效线左侧,表明与秸秆还田对照,秸秆不还田可减低土壤碳排放量,即秸秆还田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土壤碳排放。

图3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程度

Figure 3Impact of different farml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n soil carbon emissions



为对传统耕作(包括翻耕、旋耕和深耕)(CT)土壤的碳排放量进行效应值计算,以免耕(NT)土壤作为对照组,异质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I 2=14%,P=0.27),表明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弱,选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显示(图3),单个研究的效应量多数分布在无效线右侧,合并效应量为0.23,即贡献率 Ce为0.23。95%置信区间为[-0.18,0.64],合并效应量大于0,森林图中菱形大部分在无效线右侧,表明与免耕组对照,传统耕作能促进农田土壤碳排放,免耕可显著降低碳排放量。

为对增施有机肥(OM)土壤碳排放量进行效应值计算,以不施有机肥(CF)土壤作为对照组,异质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I 2=0,P=0.94),表明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弱,选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显示(图3),单个研究的效应量集中在无效线右侧,合并效应量为0.64,即贡献率 Ce为0.64。95%置信区间为[0.20,1.09],合并效应量大于0,森林图中菱形完全在无效线右侧,表明与不施有机肥组对照,增施有机肥可显著增加土壤碳排放量。

3.2 差异化土壤碳排放强度分析

3.2.1 函数模型构建

为验证Meta分析结果并进一步分析区域差异化的土壤碳排放,在施肥、免耕、秸秆还田等变量的基础上,引入土壤类型、作物种类作为虚拟变量,拟合各自变量与碳排放量的函数关系。西南地区因数据过少而予以剔除。

模型构建中,以土壤CO2排放量为因变量(y),以氮肥(N)、磷肥(P)、钾肥(K)、有机肥、秸秆还田、免耕、土壤、作物作为自变量( xi),其中NPK为连续变量。由于试验点施用有机肥种类不同且有机质含量不一,不易标准化,故将有机肥、秸秆还田、免耕、土壤和作物分类作为哑元变量,有机肥、秸秆还田、免耕作为二分类变量,土壤和作物分类参考均值赋原变量编码值后参与拟合。

在方程拟合前对不同区域、土壤类别、作物种类的碳排放量进行分析。均值统计表明,华中地区排放量均值最大,东北地区次之,华北地区最小;作物种植方面,豌豆排放量最大,其次为玉米,再者是小麦,最小为大豆;在土壤类型上,黄壤最大,次之为红壤,最小为盐碱化土。将氮肥使用量(kg/hm2)、磷肥使用量(kg/hm2)、钾肥使用量(kg/hm2)、是否施用有机肥、是否进行秸秆还田、是否免耕、土壤类型和作物分类等7个影响因素作为拟合变量,将有机肥、秸秆还田、免耕、土壤和作物作为哑元变量,不考虑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经多次尝试,得到拟合度最佳的函数模型:

y=α+i=1nβixi+ε(n=7)
不同区域函数拟合结果中的各变量系数表明(表2):氮、磷、钾肥对土壤碳排放整体具有正效应,增施会显著促进土壤碳排放,这与Meta分析结果相同;有机肥增施在华东、华中和东北地区具有正效应,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具有负效应,这进一步细化了Meta整合分析结果;秸秆还田整体呈正反馈效应,即秸秆还田会增加土壤碳排放量,而在华东地区呈微小负反馈状态,这与Meta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免耕与土壤CO2排放量具有正相关关系,但在东北地区出现相反的情况。

Table 2
表2
表2不同区域函数拟合变量表
Table 2Function table of different regions
区域华东华中华北西北东北
常量-3230.96-1597.73-9710.111625.56-1938.88
N-4.2-1.4218.74-378.18318.19
P-24.64-1.74-20.641009.341402.77
K35.976.9222.22-8.211.85
有机肥2532.682888.01-5626.055.7612.25
还田-443.865032.94576.979.32.97
免耕-4728.53-1600.2-3700.03-1512.6112.15
土壤类型582.98201.931569.77801.591147.33
作物分类1409.8847.351063.93-1793.302516.93
残差5117.382832.423478.5326553681.56
R20.440.510.440.730.58
调整后R20.360.460.360.720.53
F5.610.185.4541.6811.51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3.2.2 回归方程检验

P-P图是根据变量的累积概率对应于所指定的理论分布累积概率绘制的散点图,用于直观地检测样本数据是否符合某一概率分布[37,38]。如果被检验的数据符合所指定的分布,则代表样本数据的点应当分布于代表理论分布的对角线周围。结果显示(图4),各样点数据预测累计概率均匀分布在参考线周边,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方程模型有效。

图4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土壤呼吸CO2释放量的分区函数模型正态P-P图

Figure 4Normal P-P diagram of functional models in different regions



4 结论与讨论

4.1 与已有成果的对比分析

本文运用Meta分析整合国内外对中国区域农田土壤碳排放的研究,分析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得到: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和有机肥增施会增加土壤碳排放量(合并效应量分别为0.62和0.64);与免耕相比,传统耕作会增加土壤CO2排放(合并效应量为0.23);秸秆不还田会降低土壤CO2排放量(合并效应量为-0.17),即秸秆还田会增大土壤碳排放量。贺美等[16]****的研究表示,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氮、磷、钾的土壤碳排放量显著提高37.36%,原因可归结为施肥会影响土壤呼吸底物的浓度,其通过改变土壤酶的活性和有机质含量,进而提高土壤呼吸速率,增加碳排放量;杨娟等[39]认为有机肥增施可显著增加稻田碳排放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原因为有机肥增施可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活跃度,进而促进土壤CO2排放;李柘锦等[40]评价了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无机肥相比,有机肥的土壤增温潜势具有67.23%的增幅;张宇等[41]的研究表明,在整个作物生育期,传统耕作土壤碳排放量大于免耕,原因可归结为传统耕作措施(包括翻耕、旋耕和深耕)增加了土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土壤通气度和微生物活性,而免耕减弱了对土壤的扰动,使其处于郁闭状态,降低土壤呼吸速率,进一步减少了土壤CO2排放量[42],Reicosky等[43]认为免耕作为保护性耕作可增加地表覆盖,提高土壤固碳能力,降低CO2排放量;蔡太义等[26]认为秸秆还田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酶的活性,进而增加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碳排放。综合以上对比分析,本文结果与前人研究总体一致,施肥和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碳排放具有显著正效应,免耕会显著降低土壤碳排放。

分区函数模型通过与已有碳排放估算方法相比较,对不同区域、土壤类型、作物种类的农田管理形成了更为具体的参数表达,相较于全国统一的估算标准,采取缺省参数将带来较大的误差。函数模型各变量系数显示,均一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将导致华北和华东地区的测算结果偏大,而造成华中和东北地区偏小。例如,免耕对东北地区土壤碳排放呈现正效应,与在其他地区呈现降低土壤碳排放的情况相反,东北地区土壤多为黑土,保护性耕作模式将减缓土壤呼吸速率进而降低土壤碳排放。吕贻忠[44]以东北典型黑土区为研究对象测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结果显示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土壤碳排放量。

在Meta分析中,异质性是天然存在的,各研究结果虽然在气候环境、实际测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异质性较弱,说明各研究在不同农田管理措施试验组和对照组碳排放量测算时差异较小,存在一致性和统一性。为了对土壤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参数表示,在Meta分析基础上引入土壤类型和种植作物种类2个虚拟变量,在施肥、免耕、秸秆还田方面,函数模型结果与Meta整合分析结果一致,通过引入土壤、作物等不均质因素的分区模型构建,为差异性土壤碳核算提供参数支持,并可为大尺度农田土地利用综合碳排放效应提供参考。

4.2 不确定性分析

Meta分析虽能整合多组研究结果并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但受气候、环境、仪器等客观条件影响,试验点实测数据质量也存在不一致性。数据样点分布较为集中,多集于农业类高校或中国科学院试验点,华南和西南地区的研究较少。

通过函数模型构建了农田管理方式、土壤类型、种植作物等因素对农田碳排放强度影响的参数表达,但函数拟合的显著性不高,可能的原因包括:①各实测点客观条件的差异性(未考虑种植制度、气候环境等其他因素)及数据质量的不一致性,土壤作为复杂的开放系统,与外部客观环境的多重联系会影响土壤机能及内部物质的相互作用;②未考虑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多种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例如施肥会增加秸秆根茬还田量,但两者相关性不易表达且存在不确定性。③函数拟合过程中对土壤类型、作物分类等变量进行原变量编码值的分等级赋值时较为粗略,对免耕、施有机肥、秸秆还田与否等进行二分类赋值时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农田土壤同时具有碳汇和碳源性质,在分析其碳排放强度时也不应忽视其固碳能力。某些耕作措施在增大土壤CO2排放量的同时也可能增加其固碳能力,例如施肥在增加土壤碳排放的同时也会增大土壤碳库存,秸秆还田在增排的同时也会促进土壤的碳汇能力,但也有研究表明秸秆还田会减弱土壤的固碳能力[45],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碳库的影响机理仍不够明晰,土壤碳收支的不确定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在碳核算精度方面,如何进一步提高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土壤碳排放量核算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如何在降低土壤碳排放的基础上增加土壤固碳能力,促进土壤碳收支平衡,将成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此外,农田管理的目标应是在考虑碳排放和吸收的同时如何促进生产力提升,因此土壤碳排放应与耕地产能、生产能耗等因素一同考虑,在开展更大尺度研究的同时注重区域差异性,在降低农田增温潜势的基础上,其相关性及不稳定性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秦大河, Stocker T .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亮点结论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10(1):1-6.

DOI:10.3969/j.issn.1673-1719.2014.01.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一工作组(WGI)报告的亮点结论,是过去7年全世界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成果凝练出来的精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半以上是人类活动造成的。1971年以来人为排放温室气体产生热量的93%进入了海洋,海洋还吸收了大约30%人为排放的CO<sub>2</sub>,导致海表水pH值下降了0.1,等等。采用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模式,预估未来全球气候变暖仍将持续,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在1986&mdash;2005年的基础上将升高0.3~4.8℃。限制气候变化需要大幅度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果将1861&mdash;1880年以来人为CO<sub>2</sub>累积排放控制在1000 GtC,那么人类有超过66%的可能性把未来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相对1861&mdash;1880年)。
[ Qin D H, Stocker T . Highlights of the IPCC working group I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J].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4,10(1):1-6.]

DOI:10.3969/j.issn.1673-1719.2014.01.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一工作组(WGI)报告的亮点结论,是过去7年全世界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成果凝练出来的精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半以上是人类活动造成的。1971年以来人为排放温室气体产生热量的93%进入了海洋,海洋还吸收了大约30%人为排放的CO<sub>2</sub>,导致海表水pH值下降了0.1,等等。采用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模式,预估未来全球气候变暖仍将持续,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在1986&mdash;2005年的基础上将升高0.3~4.8℃。限制气候变化需要大幅度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果将1861&mdash;1880年以来人为CO<sub>2</sub>累积排放控制在1000 GtC,那么人类有超过66%的可能性把未来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相对1861&mdash;1880年)。

Houghton R A, Hackler J L . Emissions of carbon from forestry and land-use change in tropical Asia
[J].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10,5(4):481-492.

[本文引用: 1]

韩骥, 周翔, 象伟宁 .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其低碳管理研究进展
[J]. 生态学报, 2016,36(4):1152-1161.

DOI:10.5846/stxb201406271334Magsci [本文引用: 1]
土地利用是造成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迅猛增长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在时间和空间上受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过程的共同作用,相对自然生态系统碳排放的过程和机制更加复杂,因此,其研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包括****、政府决策者、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并被诸多能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的国内外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列为核心内容。通过对土地利用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效应及其低碳管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较全面地对上述研究中已取得的成果以及尚存在的不足与挑战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研究应如何完善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展望,以期为科学编制低碳目标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管理经验,从而全面引导城市的低碳发展。
[ Han J, Zhou X, Xiang W N .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land use effects on carbon emissions and low carbon management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6,36(4):1152-1161.]

DOI:10.5846/stxb201406271334Magsci [本文引用: 1]
土地利用是造成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迅猛增长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在时间和空间上受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过程的共同作用,相对自然生态系统碳排放的过程和机制更加复杂,因此,其研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包括****、政府决策者、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并被诸多能源与生态环境领域的国内外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列为核心内容。通过对土地利用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效应及其低碳管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较全面地对上述研究中已取得的成果以及尚存在的不足与挑战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研究应如何完善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展望,以期为科学编制低碳目标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管理经验,从而全面引导城市的低碳发展。

杨绪红, 金晓斌, 项晓敏 , . 近300年中国耕地开垦导致的碳排放估算
[J].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9,49(3):554-568.

[本文引用: 1]

[ Yang X H, Jin X B, Xiang X M , et al. Carbon emissions induced by farmland expansion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300 years
[J]. Scientia Sinica (Terrae), 2019,49(3):554-568.]

[本文引用: 1]

张庶, 金晓斌, 杨绪红 , . 农用地整治项目的碳效应分析与核算研究
[J]. 资源科学, 2016,38(1):93-101.

DOI:10.18402/resci.2016.01.10Magsci [本文引用: 1]
农用地整治项目作为一项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对土地利用的结构、方式等进行改造的实践活动,在显著改变土地利用活动的同时,也对区域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工程实施碳效应、土地结构碳效应、土地利用方式碳效应三方面对农用地整治的碳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江苏宜兴市农用地整治项目为例进行了测算。主要结论如下:①项目整治后,土地结构变化碳储量增加3 718t,工程建设净碳排放量约为6 830t,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年碳汇量增加5 459t;②项目区耕地碳储量增加11 071t,耕地面积增加是主要原因;③灌溉排水工程是影响碳排放量的最重要的工程类型,水泥、钢材和柴油等工程建设物资投入是促使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来源;④区域年净碳汇量增长显著,增幅为23.64%,主要源于耕地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农业灌溉条件的改善。
[ Zhang S, Jin X B, Yang X H , et al. Determining and estimating impacts of farm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on the regional carbon effects
[J]. Resources Science, 2016,38(1):93-101.]

DOI:10.18402/resci.2016.01.10Magsci [本文引用: 1]
农用地整治项目作为一项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对土地利用的结构、方式等进行改造的实践活动,在显著改变土地利用活动的同时,也对区域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工程实施碳效应、土地结构碳效应、土地利用方式碳效应三方面对农用地整治的碳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以江苏宜兴市农用地整治项目为例进行了测算。主要结论如下:①项目整治后,土地结构变化碳储量增加3 718t,工程建设净碳排放量约为6 830t,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年碳汇量增加5 459t;②项目区耕地碳储量增加11 071t,耕地面积增加是主要原因;③灌溉排水工程是影响碳排放量的最重要的工程类型,水泥、钢材和柴油等工程建设物资投入是促使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来源;④区域年净碳汇量增长显著,增幅为23.64%,主要源于耕地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农业灌溉条件的改善。

Stone J . Climate change 1995: The science of climate change.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secon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997,7(2):186-187.

[本文引用: 1]

Lu F, Wang X K, Han B , et al.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s by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straw return and no-tillage in China’s cropland
[J].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09,15(2):281-305.

[本文引用: 1]

张玉铭, 胡春胜, 张佳宝 , . 农田土壤主要温室气体(CO2、CH4、N2O)的源汇强度及其温室效应研究进展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19(4):966-97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中CO<sub>2</sub>、CH<sub>4</sub> 和N<sub>2</sub>O 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 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占了近80%。据估计, 大气中每年有5%~20%的CO<sub>2</sub>、15%~30%的CH<sub>4</sub>、80%~90%的N<sub>2</sub>O 来源于土壤, 而农田土壤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本文重点阐述了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生、排放或吸收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指出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等人为控制因素通过影响土壤和作物生长条件来影响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或吸收。所以, 我们可以从人类活动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着手, 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和作物生长条件来探索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达到固碳/氮增汇的目的。对国内外关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源/汇强度及其综合温室效应评估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指出正确估算与评价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源/汇强度及其对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贡献, 有助于为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减少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 Zhang Y M, Hu C S, Zhang J B , et al. Research advances on source/sink intensities and greenhouse effects of CO2, CH4 and N2O in agricultural soils
[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1,19(4):966-97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中CO<sub>2</sub>、CH<sub>4</sub> 和N<sub>2</sub>O 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 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占了近80%。据估计, 大气中每年有5%~20%的CO<sub>2</sub>、15%~30%的CH<sub>4</sub>、80%~90%的N<sub>2</sub>O 来源于土壤, 而农田土壤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本文重点阐述了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生、排放或吸收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指出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等人为控制因素通过影响土壤和作物生长条件来影响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或吸收。所以, 我们可以从人类活动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着手, 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和作物生长条件来探索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达到固碳/氮增汇的目的。对国内外关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源/汇强度及其综合温室效应评估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指出正确估算与评价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源/汇强度及其对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贡献, 有助于为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减少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Huang N, Niu Z, Zhan Y L ,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respiration and photosynjournal-related spectral vegetation indices in two cropland ecosystems
[J]. Agricultural & Forest Meteorology, 2012,160(4):80-89.

[本文引用: 1]

潘根兴, 李恋卿, 张旭辉 , .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3,18(4):609-618.

Magsci [本文引用: 1]
<p>在整理和统计国内对土壤有机碳及其变化的文献资料基础上,着重讨论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分布、不同时期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以及最近时期有机碳的固定趋势,分析我国不同土壤有机碳的保护机制的特点,期望对于我国当前土壤有机碳库与全球变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我国总土壤有机碳库的估计在50~180 Pg之间。估计我国表层土壤有机碳库为20 Pg,它主要分配于几个与湿地和水成过程有关的土壤类型,且水稻土占有较大比例。因而我国人为土的管理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上有重要意义。</p>
[ Pan G X, Li L Q, Zhang X H , et al.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of China and the sequesration dyamics in agricultural lands
[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3,18(4):609-618.]

Magsci [本文引用: 1]
<p>在整理和统计国内对土壤有机碳及其变化的文献资料基础上,着重讨论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分布、不同时期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以及最近时期有机碳的固定趋势,分析我国不同土壤有机碳的保护机制的特点,期望对于我国当前土壤有机碳库与全球变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我国总土壤有机碳库的估计在50~180 Pg之间。估计我国表层土壤有机碳库为20 Pg,它主要分配于几个与湿地和水成过程有关的土壤类型,且水稻土占有较大比例。因而我国人为土的管理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上有重要意义。</p>

韩士杰, 董云社, 蔡祖聪 , .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本文引用: 1]

[ Han S J, Dong Y S, Cai Z C , et al.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of the Carbon Cycle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8.]
[本文引用: 1]

王丙文, 迟淑筠, 田慎重 , . 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冬小麦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13,24(5):1374-1380.

Magsci [本文引用: 1]
<p>在连续耕作10年的保护性耕作农田进行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TGC气体分析仪法田间原位观测玉米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田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 麦田土壤呼吸与玉米秸秆留茬高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具有两个峰值;免耕不还田处理的土壤呼吸为免耕全量还田处理的72.5%,常规耕作不还田处理的土壤呼吸为常规耕作全量还田处理的76.5%.土壤呼吸与20 cm土层土壤温度和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水分与土壤呼吸的相关性显著.麦田秸秆全量还田处理的土壤日呼吸值呈单峰曲线,于18:00达到最高.20 cm土层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值的变化趋势一致.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中,留茬1 m的秸秆还田处理能显著减少土壤呼吸,是较合理的秸秆还田方式.</p>
[ Wang B W, Chi S Y, Tian S Z ,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straw-returning modes on the soil respiration in a winter wheat field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3,24(5):1374-1380.]

Magsci [本文引用: 1]
<p>在连续耕作10年的保护性耕作农田进行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TGC气体分析仪法田间原位观测玉米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田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 麦田土壤呼吸与玉米秸秆留茬高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具有两个峰值;免耕不还田处理的土壤呼吸为免耕全量还田处理的72.5%,常规耕作不还田处理的土壤呼吸为常规耕作全量还田处理的76.5%.土壤呼吸与20 cm土层土壤温度和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水分与土壤呼吸的相关性显著.麦田秸秆全量还田处理的土壤日呼吸值呈单峰曲线,于18:00达到最高.20 cm土层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值的变化趋势一致.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中,留茬1 m的秸秆还田处理能显著减少土壤呼吸,是较合理的秸秆还田方式.</p>

张恒恒, 严昌荣, 张燕卿 , . 北方旱区免耕对农田生态系统固碳与碳平衡的影响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31(4):240-247.

Magsci [本文引用: 1]
农田系统对大气CO2库呈碳汇还是碳源效应取决于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和温室气体释放之间的平衡,而耕作措施会改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影响农田系统的碳循环与碳平衡。该研究以北方旱区山西临汾20 a长期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为基础,田间原位测定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确定各类农业投入碳排放参数,利用碳足迹方法综合分析不同耕作措施(传统耕作CT和免耕NT)下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结果表明:在化肥、机械等农业投入产生的间接碳排放量方面,化肥投入碳排放量约占系统农业总投入碳排放量的73.5%~77.4%,是农业投入中主要的碳源。由于免耕减少了翻耕、旋耕和秸秆移除3道程序,NT比CT少排放约5.1%,NT产量显著提高28.9%,且碳生产力大于CT。0~6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NT(50.86 Mg/hm2)比CT(46.00 Mg/hm2)高10.5%。与CT相比,在小麦休闲期和生育期NT土壤呼吸CO2释放总量高于CT。但根据农田系统碳平衡公式分析得出,NT更有利于农田生态系统固碳,呈碳汇效应,而CT表现为碳源。因此,长期免耕耕作能够提高农田土壤固碳量,减少大气温室气体排放,对于改善北方旱区土壤碳库和减排效果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 Zhang H H, Yan C R, Zhang Y Q , et al. Effect of no tillage on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carbon balance in farming ecosystem in dryland area of northern China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5,31(4):240-247.]

Magsci [本文引用: 1]
农田系统对大气CO2库呈碳汇还是碳源效应取决于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和温室气体释放之间的平衡,而耕作措施会改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影响农田系统的碳循环与碳平衡。该研究以北方旱区山西临汾20 a长期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为基础,田间原位测定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确定各类农业投入碳排放参数,利用碳足迹方法综合分析不同耕作措施(传统耕作CT和免耕NT)下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结果表明:在化肥、机械等农业投入产生的间接碳排放量方面,化肥投入碳排放量约占系统农业总投入碳排放量的73.5%~77.4%,是农业投入中主要的碳源。由于免耕减少了翻耕、旋耕和秸秆移除3道程序,NT比CT少排放约5.1%,NT产量显著提高28.9%,且碳生产力大于CT。0~6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NT(50.86 Mg/hm2)比CT(46.00 Mg/hm2)高10.5%。与CT相比,在小麦休闲期和生育期NT土壤呼吸CO2释放总量高于CT。但根据农田系统碳平衡公式分析得出,NT更有利于农田生态系统固碳,呈碳汇效应,而CT表现为碳源。因此,长期免耕耕作能够提高农田土壤固碳量,减少大气温室气体排放,对于改善北方旱区土壤碳库和减排效果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Jian S, Yan H, Yu C , et al. Carbon balance under four double-season cropping systems in North China Plain
[J]. Plant & Soil, 2017,421(1-2):319-336.

[本文引用: 1]

赵荣钦, 黄爱民, 秦明周 , .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增汇/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4,34(1):60-65.

[本文引用: 1]

[ Zhao R Q, Huang A M, Qin M Z , et al. 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f techniques of adding carbon sinks and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in agroecosystems of China
[J].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4,34(1):60-65.]

[本文引用: 1]

贺美, 王立刚, 朱平 , . 长期定位施肥下黑土碳排放特征及其碳库组分与酶活性变化
[J]. 生态学报, 2017,37(19):6379-6389.

DOI:10.5846/stxb201607111414Magsci [本文引用: 2]
黑土作为承担我国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重要土壤资源,其碳排放特征与碳库组分变化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施肥是影响黑土有机碳输入、输出的重要因素,而这需要长时间尺度的探究。为明确长期不同施肥下的土壤碳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以始于1990年的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网站黑土监测基地-公主岭为研究平台,选取不施肥(CK)、单施氮磷钾肥(NPK)、无机肥配施低量有机肥(NPKM1)、1.5倍的无机肥配施低量有机肥(1.5(NPKM1))、无机肥配施高量有机肥(NPKM2)和无机肥配施秸秆(NPKS)6个处理,探讨了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碳排放量(CO<sub>2</sub>-C)与土壤碳库组分包括水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颗粒有机碳(POC)、易氧化有机碳(ROC)及其β-葡萄糖苷酶(BG)、木聚糖酶(BXYL)、纤维素酶(CBH)和乙酰基β-葡萄糖胺酶(NAG)等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可以显著增加黑土土壤碳排放量(<i>P</i>< 0.05),其中,NPK处理土壤碳排放量约为2633.33 kg/hm<sup>2</sup>,显著高出CK处理37.36%;长期有机无机配施(NPKM1、1.5(NPKM1)、NPKM2)显著增加土壤碳排放量71.81%-88.51%,效果最为明显;NPKS显著增加土壤碳排放量56.32%,并且三种长期有机无机配施措施碳排放差异不显著。相对CK处理,有机无机配施的DOC、MBC、POC、ROC均有显著增加(<i>P</i>< 0.05),各指标分别高出CK处理16.07%-56.34%、128.84%-185.77 %、284.15%-497.45%和841.03%-1145.94%,其中1.5(NPKM1)处理效果最好。同时,有机无机配施相对CK处理的NAG、BG、BXYL和CBH活性分别提高了313.22%-452.65%、129.45%-250.74%、159.08%-273.32%和72.21%-193.53%,且以1.5(NPKM1)处理的效果最好。土壤碳排放量与土壤酶活性、土壤活性碳库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措施的土壤碳排放量不但与土壤ROC、DOC、POC、MBC含量呈极显著相关(<i>P</i>< 0.001),也与土壤BG、NAG、CBH、BXYL酶活性呈极显著相关(<i>P</i>< 0.001),说明施肥可以通过改变土壤各活性碳库组分含量与土壤微生物活性影响土壤碳排放量。
[ He M, Wang L G, Zhu P , et al. Carbon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carbon library components, and enzyme activity under long-term fertilization conditions of black soil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7,37(19):6379-6389.]

DOI:10.5846/stxb201607111414Magsci [本文引用: 2]
黑土作为承担我国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重要土壤资源,其碳排放特征与碳库组分变化一直是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施肥是影响黑土有机碳输入、输出的重要因素,而这需要长时间尺度的探究。为明确长期不同施肥下的土壤碳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以始于1990年的国家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网站黑土监测基地-公主岭为研究平台,选取不施肥(CK)、单施氮磷钾肥(NPK)、无机肥配施低量有机肥(NPKM1)、1.5倍的无机肥配施低量有机肥(1.5(NPKM1))、无机肥配施高量有机肥(NPKM2)和无机肥配施秸秆(NPKS)6个处理,探讨了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碳排放量(CO<sub>2</sub>-C)与土壤碳库组分包括水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颗粒有机碳(POC)、易氧化有机碳(ROC)及其β-葡萄糖苷酶(BG)、木聚糖酶(BXYL)、纤维素酶(CBH)和乙酰基β-葡萄糖胺酶(NAG)等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可以显著增加黑土土壤碳排放量(<i>P</i>< 0.05),其中,NPK处理土壤碳排放量约为2633.33 kg/hm<sup>2</sup>,显著高出CK处理37.36%;长期有机无机配施(NPKM1、1.5(NPKM1)、NPKM2)显著增加土壤碳排放量71.81%-88.51%,效果最为明显;NPKS显著增加土壤碳排放量56.32%,并且三种长期有机无机配施措施碳排放差异不显著。相对CK处理,有机无机配施的DOC、MBC、POC、ROC均有显著增加(<i>P</i>< 0.05),各指标分别高出CK处理16.07%-56.34%、128.84%-185.77 %、284.15%-497.45%和841.03%-1145.94%,其中1.5(NPKM1)处理效果最好。同时,有机无机配施相对CK处理的NAG、BG、BXYL和CBH活性分别提高了313.22%-452.65%、129.45%-250.74%、159.08%-273.32%和72.21%-193.53%,且以1.5(NPKM1)处理的效果最好。土壤碳排放量与土壤酶活性、土壤活性碳库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措施的土壤碳排放量不但与土壤ROC、DOC、POC、MBC含量呈极显著相关(<i>P</i>< 0.001),也与土壤BG、NAG、CBH、BXYL酶活性呈极显著相关(<i>P</i>< 0.001),说明施肥可以通过改变土壤各活性碳库组分含量与土壤微生物活性影响土壤碳排放量。

殷文, 史倩倩, 郭瑶 , . 秸秆还田、一膜两年用及间作对农田碳排放的短期效应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24(6):716-724.

Magsci [本文引用: 1]
针对作物高产模式碳排放高、生产实践中缺乏减排理论和技术问题, 通过田间试验, 探讨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地膜一膜两年用及间作对小麦、玉米农田碳排放特征的影响, 以期为碳减排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的构建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结果表明, 间作具有显著的碳减排作用, 与传统单作小麦、玉米相比, 小麦||玉米间作全生育期平均碳排放总量减少279~876 kg·hm<sup>2</sup>, 减幅达5.1%~16.0%,达到显著性差异。免耕秸秆还田及免耕一膜两年用可降低次年农田土壤的碳排放, 免耕秸秆还田单作小麦较传统翻耕处理CO<sub>2</sub>排放显著减少648~966 kg·hm<sup>2</sup>, 减幅21.3%~31.8%; 免耕一膜两年用单作玉米较翻耕覆新膜传统处理碳减排632 kg·hm<sup>2</sup>, 减幅10.0%, 差异显著。小麦秸秆还田及地膜两年用集成应用于小麦间作玉米进一步提高了间作的碳减排效应, 与传统间作处理(CTI<sub>1</sub>)相比, 间作小麦高留茬免耕结合一膜两年用处理(NTSSI<sub>2</sub>)和小麦秸秆还田覆盖结合一膜两年用处理(NTSI<sub>2</sub>)的碳排放总量分别降低471 kg·hm<sup>2</sup>与518 kg·hm<sup>2</sup>, 降幅分别为9.2%与10.1%, 达到显著水平; NTSSI<sub>2</sub>和NTSI<sub>2</sub>的总固碳量/土壤呼吸释放总碳量(NPPC/<i>Ras</i>)值分别为13.7与14.0, 较CTI<sub>1</sub>分别高19.1%与21.7%, 即NTSI<sub>2</sub>减排、碳汇潜力更为突出。因此, 小麦高茬25~30 cm秸秆覆盖免耕结合一膜两年用间作 (NTSI<sub>2</sub>)可作为干旱绿洲灌区碳减排、碳增汇高效农作制模式。
[ Yin W, Shi Q Q, Guo Y , et al. Short-term response of farmland carbon emission to straw return, two-year plastic film mulching and intercropping
[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6,24(6):716-724.]

Magsci [本文引用: 1]
针对作物高产模式碳排放高、生产实践中缺乏减排理论和技术问题, 通过田间试验, 探讨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地膜一膜两年用及间作对小麦、玉米农田碳排放特征的影响, 以期为碳减排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的构建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结果表明, 间作具有显著的碳减排作用, 与传统单作小麦、玉米相比, 小麦||玉米间作全生育期平均碳排放总量减少279~876 kg·hm<sup>2</sup>, 减幅达5.1%~16.0%,达到显著性差异。免耕秸秆还田及免耕一膜两年用可降低次年农田土壤的碳排放, 免耕秸秆还田单作小麦较传统翻耕处理CO<sub>2</sub>排放显著减少648~966 kg·hm<sup>2</sup>, 减幅21.3%~31.8%; 免耕一膜两年用单作玉米较翻耕覆新膜传统处理碳减排632 kg·hm<sup>2</sup>, 减幅10.0%, 差异显著。小麦秸秆还田及地膜两年用集成应用于小麦间作玉米进一步提高了间作的碳减排效应, 与传统间作处理(CTI<sub>1</sub>)相比, 间作小麦高留茬免耕结合一膜两年用处理(NTSSI<sub>2</sub>)和小麦秸秆还田覆盖结合一膜两年用处理(NTSI<sub>2</sub>)的碳排放总量分别降低471 kg·hm<sup>2</sup>与518 kg·hm<sup>2</sup>, 降幅分别为9.2%与10.1%, 达到显著水平; NTSSI<sub>2</sub>和NTSI<sub>2</sub>的总固碳量/土壤呼吸释放总碳量(NPPC/<i>Ras</i>)值分别为13.7与14.0, 较CTI<sub>1</sub>分别高19.1%与21.7%, 即NTSI<sub>2</sub>减排、碳汇潜力更为突出。因此, 小麦高茬25~30 cm秸秆覆盖免耕结合一膜两年用间作 (NTSI<sub>2</sub>)可作为干旱绿洲灌区碳减排、碳增汇高效农作制模式。

郑泽梅, 于贵瑞, 孙晓敏 , . 涡度相关法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在生态系统呼吸观测中的比较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19(2):290-298.

Magsci [本文引用: 1]
<FONT face=Verdana>基于涡度相关法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箱式法)的碳通量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在评价禹城冬小麦夏玉米复种农田生态系统和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生态系统呼吸中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保证涡度相关法和箱式法观测数据质量的条件下,两种方法实时观测的夜间通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达0.95~0.98;箱式法白天的观测结果与涡度相关法估算的白天生态系统呼吸值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前者普遍大于后者;两种方法测定生态系统呼吸日平均值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EM>P</EM>&lt;0.01),但二者的季节变化趋势较一致.在整个观测期内, 冬小麦-夏玉米复种农田观测箱内外平均温差为1.8 ℃,涡度相关法较箱式法测定的生态系统呼吸日平均值偏低30.3%;高寒矮嵩草草甸观测箱内外平均温差为1.9 ℃,涡度相关法较箱式法测定的生态系统呼吸日平均值偏低31.4%.两种方法对生态系统生长季呼吸日平均值测定结果的偏差高于非生长季.<BR><BR></FONT>
[ Zheng Z M, Yu G R, Sun X M , et al. Comparison of eddy covariance and static chamber/gas chromatogram methods in measuring ecosystem respirat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8,19(2):290-298.]

Magsci [本文引用: 1]
<FONT face=Verdana>基于涡度相关法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箱式法)的碳通量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在评价禹城冬小麦夏玉米复种农田生态系统和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生态系统呼吸中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保证涡度相关法和箱式法观测数据质量的条件下,两种方法实时观测的夜间通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达0.95~0.98;箱式法白天的观测结果与涡度相关法估算的白天生态系统呼吸值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前者普遍大于后者;两种方法测定生态系统呼吸日平均值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EM>P</EM>&lt;0.01),但二者的季节变化趋势较一致.在整个观测期内, 冬小麦-夏玉米复种农田观测箱内外平均温差为1.8 ℃,涡度相关法较箱式法测定的生态系统呼吸日平均值偏低30.3%;高寒矮嵩草草甸观测箱内外平均温差为1.9 ℃,涡度相关法较箱式法测定的生态系统呼吸日平均值偏低31.4%.两种方法对生态系统生长季呼吸日平均值测定结果的偏差高于非生长季.<BR><BR></FONT>

石飞飞, 王维汉 . 静态箱研究进展及设施菜地气体采集静态箱研制构想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44(24):226-227.

[本文引用: 1]

[ Shi F F, Wang W H . Research review of static box and development conception of greenhouse vegetable gas collection static box
[J].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6,44(24):226-227.]

[本文引用: 1]

于贵瑞, 孙晓敏 . 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的原理与方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本文引用: 2]

[ Yu G R, Sun X M. Principles of Flux Measurement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6.]
[本文引用: 2]

张振超, 王金牛, 孙建 , . 土壤温室气体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25(5):1-25.

[本文引用: 1]

[ Zhang Z C, Wang J N, Sun J , et al. A review of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soil greenhouse gases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Biology, 2019,25(5):1-25.]

[本文引用: 1]

赖力 . 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D]. 南京: 南京大学, 2010.

[本文引用: 1]

[ Lai L . Carbon Emission Effect of Land Use in China
[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2010.]

[本文引用: 1]

贺美, 王迎春, 王立刚 , . 不同耕作措施对黑土碳排放和活性碳库的影响
[J]. 土壤通报, 2016,47(5):1195-1202.

[本文引用: 1]

[ He M, Wang Y C, Wang L G ,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tillage managements o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nd content of activated carbon in black soil
[J].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16,47(5):1195-1202.]

[本文引用: 1]

李琳, 张海林, 陈阜 , . 不同耕作措施下冬小麦生长季农田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及其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18(12):2765-2770.

[本文引用: 1]

[ Li L, Zhang H L, Chen F , et al. CO2 flux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soil temperature in winter wheat growth season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measures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7,18(12):2765-2770.]

[本文引用: 1]

闫翠萍, 张玉铭, 胡春胜 , . 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玉米轮作农田温室气体交换及其综合增温潜势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24(6):704-715.

Magsci [本文引用: 3]
研究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玉米轮作农田N<sub>2</sub>O、CO<sub>2</sub>和CH<sub>4</sub>等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 有助于科学评价农业管理措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全球变暖方面的作用, 为制定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提供依据。基于2001年开始的位于华北太行山前平原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的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定位试验, 应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于2008年10月冬小麦播种时开始, 连续两个作物轮作年动态监测了秸秆整秸覆盖免耕播种(M1)、秸秆粉碎覆盖免耕(M2)、秸秆粉碎还田旋耕(X)、秸秆粉碎还田深翻耕(F)和无秸秆还田深翻耕(CK, 代表传统耕作方式)5种情况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土壤N<sub>2</sub>O、CO<sub>2</sub>和CH<sub>4</sub>排放通量, 并估算其排放总量。试验期间同步记录每项农事活动机械燃油量、灌溉耗电量、施肥量, 依据燃油、耗电和单位肥料量的碳排放系数统一转换为等碳当量, 测定作物产量、地上部生物量, 估算农田碳截存量, 根据每个分支项对温室效应的作用估算了5个处理的综合增温潜势。结果表明, 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农田土壤是N<sub>2</sub>O和CO<sub>2</sub>的排放源, 是CH<sub>4</sub>的吸收汇, 每年M1、M2、X、F和CK农田土壤N<sub>2</sub>O排放总量依次为2.06 kg(N<sub>2</sub>O-N).hm<sup>-2</sup>、2.28 kg(N<sub>2</sub>O-N).hm<sup>-2</sup>、2.54 kg(N<sub>2</sub>O-N).hm<sup>-2</sup>、3.87 kg(N<sub>2</sub>O-N).hm<sup>-2</sup>和2.29 kg(N<sub>2</sub>O-N).hm<sup>-2</sup>, CO<sub>2</sub>排放总量依次为 6 904 kg(CO<sub>2</sub>-C).hm<sup>-2</sup>、7 351 kg(CO<sub>2</sub>-C).hm<sup>-2</sup>、8 873 kg(CO<sub>2</sub>-C).hm<sup>-2</sup>、9 065 kg(CO<sub>2</sub>-C).hm<sup>-2</sup>和7 425 kg(CO<sub>2</sub>-C).hm<sup>-2</sup>, CH4吸收量依次为2.50 kg(CH<sub>4</sub>-C).hm<sup>-2</sup>、1.77 kg(CH<sub>4</sub>-C).hm<sup>-2</sup>、1.33 kg(CH<sub>4</sub>-C).hm<sup>-2</sup>、1.38 kg(CH<sub>4</sub>-C).hm<sup>-2</sup>和1.57 kg(CH<sub>4</sub>-C).hm<sup>-2</sup>。M1和M2处理农田生态系统综合增温潜势(GWP)均为负值, 表明免耕情况下农田生态系统为大气的碳汇, 去除农事活动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排放的等当量碳, 每年农田生态系统净截留碳947~1 070 kg(C).hm<sup>-2</sup>; 其他处理农田生态系统的GWP值均为正值, 表明温室气体是由系统向大气排放, CK、F和X每年向大气分别排放等当量碳3 364 kg(C).hm<sup>-2</sup>、989 kg(C).hm<sup>-2</sup>和343 kg(C).hm<sup>-2</sup>。故华北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 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是最优化的耕作措施, 其温室效应相对较低, 而又能保证较高的经济产量。
[ Yan C P, Zhang Y M, Hu C S , et al. Greenhouse gas exchange and comprehensive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under different wheat-maize rotation patterns
[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6,24(6):704-715.]

Magsci [本文引用: 3]
研究不同耕作措施下小麦玉米轮作农田N<sub>2</sub>O、CO<sub>2</sub>和CH<sub>4</sub>等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 有助于科学评价农业管理措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全球变暖方面的作用, 为制定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提供依据。基于2001年开始的位于华北太行山前平原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的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定位试验, 应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于2008年10月冬小麦播种时开始, 连续两个作物轮作年动态监测了秸秆整秸覆盖免耕播种(M1)、秸秆粉碎覆盖免耕(M2)、秸秆粉碎还田旋耕(X)、秸秆粉碎还田深翻耕(F)和无秸秆还田深翻耕(CK, 代表传统耕作方式)5种情况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土壤N<sub>2</sub>O、CO<sub>2</sub>和CH<sub>4</sub>排放通量, 并估算其排放总量。试验期间同步记录每项农事活动机械燃油量、灌溉耗电量、施肥量, 依据燃油、耗电和单位肥料量的碳排放系数统一转换为等碳当量, 测定作物产量、地上部生物量, 估算农田碳截存量, 根据每个分支项对温室效应的作用估算了5个处理的综合增温潜势。结果表明, 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农田土壤是N<sub>2</sub>O和CO<sub>2</sub>的排放源, 是CH<sub>4</sub>的吸收汇, 每年M1、M2、X、F和CK农田土壤N<sub>2</sub>O排放总量依次为2.06 kg(N<sub>2</sub>O-N).hm<sup>-2</sup>、2.28 kg(N<sub>2</sub>O-N).hm<sup>-2</sup>、2.54 kg(N<sub>2</sub>O-N).hm<sup>-2</sup>、3.87 kg(N<sub>2</sub>O-N).hm<sup>-2</sup>和2.29 kg(N<sub>2</sub>O-N).hm<sup>-2</sup>, CO<sub>2</sub>排放总量依次为 6 904 kg(CO<sub>2</sub>-C).hm<sup>-2</sup>、7 351 kg(CO<sub>2</sub>-C).hm<sup>-2</sup>、8 873 kg(CO<sub>2</sub>-C).hm<sup>-2</sup>、9 065 kg(CO<sub>2</sub>-C).hm<sup>-2</sup>和7 425 kg(CO<sub>2</sub>-C).hm<sup>-2</sup>, CH4吸收量依次为2.50 kg(CH<sub>4</sub>-C).hm<sup>-2</sup>、1.77 kg(CH<sub>4</sub>-C).hm<sup>-2</sup>、1.33 kg(CH<sub>4</sub>-C).hm<sup>-2</sup>、1.38 kg(CH<sub>4</sub>-C).hm<sup>-2</sup>和1.57 kg(CH<sub>4</sub>-C).hm<sup>-2</sup>。M1和M2处理农田生态系统综合增温潜势(GWP)均为负值, 表明免耕情况下农田生态系统为大气的碳汇, 去除农事活动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排放的等当量碳, 每年农田生态系统净截留碳947~1 070 kg(C).hm<sup>-2</sup>; 其他处理农田生态系统的GWP值均为正值, 表明温室气体是由系统向大气排放, CK、F和X每年向大气分别排放等当量碳3 364 kg(C).hm<sup>-2</sup>、989 kg(C).hm<sup>-2</sup>和343 kg(C).hm<sup>-2</sup>。故华北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 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是最优化的耕作措施, 其温室效应相对较低, 而又能保证较高的经济产量。

蔡太义, 黄会娟, 黄耀威 , . 不同量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27(6):964-974.

DOI:10.11849/zrzyxb.2012.06.008Magsci [本文引用: 2]
为探明渭北旱塬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春玉米田土壤活性有机碳(LOC)、 碳库管理指数(CMI)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于2007—2010年在陕西合阳县旱农试验站进行定位试验,以不覆盖为对照(CK),设置了3个水平秸秆覆盖量处理:4 500 kg/hm<sup>2</sup>(S1)、 9 000 kg/hm<sup>2</sup>(S2)和13 500 kg/hm<sup>2</sup>(S3)。结果表明,0~20 cm土层,与CK相比,S1、 S2和S3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分别提高5.08%、 14.12%和28.03%(<em>P</em><0.05);活性有机碳(LOC)分别显著提高19.20%、 44.02%和23.50%(<em>P</em><0.05);碳库管理指数(CMI)分别显著提高20.94%、 46.86%和50.21%(<em>P</em><0.05)。春玉米产量分别与LOC和CMI显著相关(<em>P</em><0.05),而与TOC则无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LOC和CMI较TOC更能灵敏、 客观地反映渭北旱塬不同量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碳库质量的影响,且秸秆覆盖量以9 000 kg/hm<sup>2</sup>为宜。
[ Cai T Y, Huang H J, Huang Y W ,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rates of straw mulching and returning to field on soil labile organic carbon and 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2,27(6):964-974.]

DOI:10.11849/zrzyxb.2012.06.008Magsci [本文引用: 2]
为探明渭北旱塬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春玉米田土壤活性有机碳(LOC)、 碳库管理指数(CMI)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于2007—2010年在陕西合阳县旱农试验站进行定位试验,以不覆盖为对照(CK),设置了3个水平秸秆覆盖量处理:4 500 kg/hm<sup>2</sup>(S1)、 9 000 kg/hm<sup>2</sup>(S2)和13 500 kg/hm<sup>2</sup>(S3)。结果表明,0~20 cm土层,与CK相比,S1、 S2和S3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分别提高5.08%、 14.12%和28.03%(<em>P</em><0.05);活性有机碳(LOC)分别显著提高19.20%、 44.02%和23.50%(<em>P</em><0.05);碳库管理指数(CMI)分别显著提高20.94%、 46.86%和50.21%(<em>P</em><0.05)。春玉米产量分别与LOC和CMI显著相关(<em>P</em><0.05),而与TOC则无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LOC和CMI较TOC更能灵敏、 客观地反映渭北旱塬不同量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碳库质量的影响,且秸秆覆盖量以9 000 kg/hm<sup>2</sup>为宜。

刘关键, 吴泰相 . Meta-分析的森林图及临床意义
[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4,4(3):198-201.

[本文引用: 1]

[ Liu G J, Wu T X . Clinical implication of forest plots in meta-analysis
[J]. 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2004,4(3):198-201.]

[本文引用: 1]

李庆波, 敖长林, 袁伟 , . 基于中国湿地CVM研究的Meta分析
[J]. 资源科学, 2018,40(8):1634-1644.

[本文引用: 1]

[ Li Q B, Ao C L, Yuan W , et al. A meta-analysis of wetland CVM studies in China
[J]. Resources Science, 2018,40(8):1634-1644.]

[本文引用: 1]

Philibert A, Loyce C, Makowski D .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meta-analysis in agronomy
[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14,148(7):72-82.

[本文引用: 1]

金琳, 李玉娥, 高清竹 , . 中国农田管理土壤碳汇估算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41(3):734-743.

Magsci [本文引用: 1]
【目的】长期大规模翻耕和秸秆燃烧造成土壤有机质(SOM)大量损失,使农田成为温室气体的一个排放源。然而,近年来,随着免耕技术的逐步推广、秸秆还田面积的增加,加上施肥、灌溉等农田管理措施的应用,农田土壤有机碳(SOC)储量有所回升,预计其将成为温室气体的吸收汇。本文通过分析各种农田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SOC)的变化量,估算中国农田管理土壤碳汇量,为制定中国农田温室气体清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著作等,构建农田管理情景,分析各管理措施长期定位试验土壤有机碳变化量的数据。根据中国农作制的分区,估算各区域及水田、旱地农田管理下的碳汇量,并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制定的2006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农田仍为农田的层次(Tier)2方法的估算结果进行比较。最后用Meta分析法估算中国农田管理土壤碳汇量。【结果】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碳的影响不同。各种措施表现为化肥与有机肥配施的增碳作用最大,达到0.889 tC&#8226;ha-1&#8226;a-1;其次为秸秆还田、施有机肥和免耕,分别为0.597、0.545、0.514 tC&#8226;ha-1&#8226;a-1;施化肥的作用最不明显,仅为0.129 tC&#8226;ha-1&#8226;a-1。这一结果明显高于IPCC Tier2方法估算的结果。研究还揭示,不同管理措施在不同区域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黄淮海区、长江上中游区和西南区增加量较大,东北区增加量较小,在施化肥条件下东北黑土SOC甚至有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碳的年增长率和初始值之间呈很好的负相关,由此可得出不同管理措施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平衡值及固碳潜力。【结论】农田管理措施中,配施、秸秆还田、施有机肥和免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壤SOC含量。其中,配施和秸秆还田的固碳潜力较大。
[ Jin L, Li Y E, Gao Q Z , et al. Estimate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under cropland management in China
[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08,41(3):734-743.]

Magsci [本文引用: 1]
【目的】长期大规模翻耕和秸秆燃烧造成土壤有机质(SOM)大量损失,使农田成为温室气体的一个排放源。然而,近年来,随着免耕技术的逐步推广、秸秆还田面积的增加,加上施肥、灌溉等农田管理措施的应用,农田土壤有机碳(SOC)储量有所回升,预计其将成为温室气体的吸收汇。本文通过分析各种农田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SOC)的变化量,估算中国农田管理土壤碳汇量,为制定中国农田温室气体清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著作等,构建农田管理情景,分析各管理措施长期定位试验土壤有机碳变化量的数据。根据中国农作制的分区,估算各区域及水田、旱地农田管理下的碳汇量,并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制定的2006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农田仍为农田的层次(Tier)2方法的估算结果进行比较。最后用Meta分析法估算中国农田管理土壤碳汇量。【结果】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碳的影响不同。各种措施表现为化肥与有机肥配施的增碳作用最大,达到0.889 tC&#8226;ha-1&#8226;a-1;其次为秸秆还田、施有机肥和免耕,分别为0.597、0.545、0.514 tC&#8226;ha-1&#8226;a-1;施化肥的作用最不明显,仅为0.129 tC&#8226;ha-1&#8226;a-1。这一结果明显高于IPCC Tier2方法估算的结果。研究还揭示,不同管理措施在不同区域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黄淮海区、长江上中游区和西南区增加量较大,东北区增加量较小,在施化肥条件下东北黑土SOC甚至有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碳的年增长率和初始值之间呈很好的负相关,由此可得出不同管理措施下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平衡值及固碳潜力。【结论】农田管理措施中,配施、秸秆还田、施有机肥和免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壤SOC含量。其中,配施和秸秆还田的固碳潜力较大。

朱利群, 王春杰, 杨曼君 , . 施肥对长江中下游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基于Meta分析
[J]. 资源科学, 2017,39(1):105-115.

[本文引用: 1]

[ Zhu L Q, Wang C J, Yang M J , et al.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paddy field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based on Meta-analysis
[J]. Resources Science, 2017,39(1):105-115.]

[本文引用: 1]

魏卫东, 刘育红, 马辉 . 高寒草甸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Meta分析研究
[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8,43(10):57-62.

[本文引用: 1]

[ Wei W D, Liu Y H, Ma H . Meta-analysis for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degraded grassland on alpine meadow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2018,43(10):57-62.]

[本文引用: 1]

郑侃, 何进, 李洪文 , . 中国北方地区深松对小麦玉米产量影响的Meta分析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31(22):7-15.

Magsci [本文引用: 1]
为了研究中国北方地区不同地域、作物、气候类型、试验年限下,深松旋耕(subsoiling and rotary tillage,SSRT)、深松免耕(subsoiling and no tillage,SSNT)对小麦玉米作物产量的影响,该文以旋耕(rotary tillage,RT)作为深松旋耕(SSRT)对照;以免耕(no tillage,NT)作为深松免耕(SSNT)的对照,根据已发表的相关田间试验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SSRT与RT、SSNT与NT处理中作物产量相对变化率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与RT、NT相比,SSRT、SSNT分别使玉米小麦总体增产8.62%和10.17%;深松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均能提高玉米小麦产量;SSNT年降雨量≥600 mm和年平均气温>12℃时能显著提高作物增产量;持续深松免耕2~3 a比≥4 a增产显著。因此,在中国北方免耕农业区年降雨量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采用深松免耕有利于作物的增产,并建议可隔年或2a深松1次。该研究成果可为深松技术在中国北方地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Zheng K, He J, Li H W , et al. Meta-analysis on maize and wheat yield under subsoiling in northern China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5,31(22):7-15.]

Magsci [本文引用: 1]
为了研究中国北方地区不同地域、作物、气候类型、试验年限下,深松旋耕(subsoiling and rotary tillage,SSRT)、深松免耕(subsoiling and no tillage,SSNT)对小麦玉米作物产量的影响,该文以旋耕(rotary tillage,RT)作为深松旋耕(SSRT)对照;以免耕(no tillage,NT)作为深松免耕(SSNT)的对照,根据已发表的相关田间试验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SSRT与RT、SSNT与NT处理中作物产量相对变化率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与RT、NT相比,SSRT、SSNT分别使玉米小麦总体增产8.62%和10.17%;深松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均能提高玉米小麦产量;SSNT年降雨量≥600 mm和年平均气温>12℃时能显著提高作物增产量;持续深松免耕2~3 a比≥4 a增产显著。因此,在中国北方免耕农业区年降雨量和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采用深松免耕有利于作物的增产,并建议可隔年或2a深松1次。该研究成果可为深松技术在中国北方地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Werf E V . Lack’s clutch size hypojournal: An examination of the evidence using meta-analysis
[J]. Ecology, 1992,73(5):1699-1705.

[本文引用: 1]

雷相东, 彭长辉, 田大伦 , . 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应用研究
[J]. 科学通报, 2006,51(22):2587-259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整合分析是一种专门对单个研究进行统计综合、找出普遍结论并发现差异的定量研究方法.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生态和进化生物学以来,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随着对全球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 近年来该方法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也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 介绍了整合分析方法的原理、步骤和优缺点, 并综述了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包括生态系统对CO<SUB>2</SUB> 浓度升高和全球变暖的响应、生态系统对O<SUB>3</SUB>的响应、土地利用和管理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干扰对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等方面. 尽管整合分析存在一些不足和风险, 但仍然优于传统的文献综述方法. 整合分析中的一些方法如累计整合分析、敏感性分析等仍未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得到应用; 需要定期对某一主题的整合分析进行更新;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尤其要重视交互作用的影响和长期实验. 因此, 整合分析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仍有很大潜力, 它能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回答单个研究无法完全回答的问题. 中国科研工作者在气候变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建立了研究和观测网络, 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和实验结果, 迫切需要应用整合分析将这些研究进行集成, 从而为政府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预料整合分析将在中国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得到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 Lei X D, Peng Z H, Tian D L , et al. Meta-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lobal change
[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51(22):2587-259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整合分析是一种专门对单个研究进行统计综合、找出普遍结论并发现差异的定量研究方法.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生态和进化生物学以来, 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随着对全球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 近年来该方法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也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 介绍了整合分析方法的原理、步骤和优缺点, 并综述了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包括生态系统对CO<SUB>2</SUB> 浓度升高和全球变暖的响应、生态系统对O<SUB>3</SUB>的响应、土地利用和管理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干扰对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等方面. 尽管整合分析存在一些不足和风险, 但仍然优于传统的文献综述方法. 整合分析中的一些方法如累计整合分析、敏感性分析等仍未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得到应用; 需要定期对某一主题的整合分析进行更新;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尤其要重视交互作用的影响和长期实验. 因此, 整合分析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仍有很大潜力, 它能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回答单个研究无法完全回答的问题. 中国科研工作者在气候变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建立了研究和观测网络, 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和实验结果, 迫切需要应用整合分析将这些研究进行集成, 从而为政府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预料整合分析将在中国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得到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魏卫东, 刘育红, 马辉 . 高寒草甸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Meta分析研究
[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8,43(10):53-58.

[本文引用: 1]

[ Wei W D, Liu Y H, Ma H . Meta-analysis for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degraded grassland on alpine meadow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2018,43(10):53-58.]

[本文引用: 1]

宗序平, 姚玉兰 . 利用Q-Q图与P-P图快速检验数据的统计分布
[J]. 统计与决策, 2010, ( 20):151-152.

[本文引用: 1]

[ Zong X P, Yao Y L . Quickly test the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of data using Q-Q and P-P graphs
[J]. Statistics & Decision, 2010, ( 20):151-152.]

[本文引用: 1]

戴立辉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5.
[本文引用: 1]

[ Dai L H. Course in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M].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Press, 2015.]
[本文引用: 1]

杨娟, 王昌全, 蔡艳 , . 猪粪农田施用下的水稻生产生命周期碳排放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23(9):1131-1141.

Magsci [本文引用: 1]
规模化养殖的畜禽废弃物替代化学氮肥施入农田, 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化肥生产及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 但废弃物施入农田后产生的碳排放已成为农业生态系统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畜禽废弃物农田施用的环境影响, 对于探索农田对畜禽废弃物的承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探讨了猪粪部分替代化学氮肥投入农田的条件下, 单位产量水稻生产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情况。整个生命周期分为原料开采、农资生产、农田种植3个阶段。结果表明, 在1 t水稻生产的生命周期中, 常规化肥、猪粪50%替代化肥N、猪粪100%替代化肥N的总碳排放分别为1.760 t(CO<sub>2</sub>-eq)·t<sup>-1</sup>、1.997 t(CO<sub>2</sub>-eq)·t<sup>-1</sup>和2.550 t(CO<sub>2</sub>-eq)·t<sup>-1</sup>, 猪粪50%替代化肥N、猪粪100%替代化肥N处理分别比单施化肥处理增产15.87%、9.14%, 碳排放高13.63%、44.89%。3种施肥方式碳排放在原料开采阶段分别为0.145 t(CO<sub>2</sub>-eq)·t<sup>-1</sup>、0.085 t(CO<sub>2</sub>-eq)·t<sup>-1</sup>、0.047 t(CO<sub>2</sub>-eq)·t<sup>-1</sup>, 农资生产阶段分别为0.032 t(CO<sub>2</sub>-eq)·t<sup>-1</sup>、0.014 t(CO<sub>2</sub>-eq)·t<sup>-1</sup>、0 t(CO<sub>2</sub>-eq)·t<sup>-1</sup>, 农田种植阶段分别为1.583 t(CO<sub>2</sub>-eq)·t<sup>-1</sup>、1.898 t(CO<sub>2</sub>-eq)·t<sup>-1</sup>、2.503 t(CO<sub>2</sub>-eq)·t<sup>-1</sup>。其中农田种植阶段是碳排放的主要阶段。相较常规单施化肥处理, 猪粪50%、100%替代化肥N处理碳排放在原料开采阶段分别减少41.37%、61.58%, 农资生产阶段分别减少56.25%、100.00%, 而农田种植阶段分别增加20.25%、58.23%。猪粪部分替代化肥N进行农田施用, 可部分减少原料开采阶段、农资生产阶段的碳排放, 但显著增加了农田种植阶段的碳排放, 从而总体上增加了水稻生产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应探索改进其施用方式以减少其环境影响。
[ Yang J, Wang C Q, Cai Y , et al.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of rice production with pig manure application
[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5,23(9):1131-1141.]

Magsci [本文引用: 1]
规模化养殖的畜禽废弃物替代化学氮肥施入农田, 可一定程度上减少化肥生产及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 但废弃物施入农田后产生的碳排放已成为农业生态系统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畜禽废弃物农田施用的环境影响, 对于探索农田对畜禽废弃物的承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探讨了猪粪部分替代化学氮肥投入农田的条件下, 单位产量水稻生产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情况。整个生命周期分为原料开采、农资生产、农田种植3个阶段。结果表明, 在1 t水稻生产的生命周期中, 常规化肥、猪粪50%替代化肥N、猪粪100%替代化肥N的总碳排放分别为1.760 t(CO<sub>2</sub>-eq)·t<sup>-1</sup>、1.997 t(CO<sub>2</sub>-eq)·t<sup>-1</sup>和2.550 t(CO<sub>2</sub>-eq)·t<sup>-1</sup>, 猪粪50%替代化肥N、猪粪100%替代化肥N处理分别比单施化肥处理增产15.87%、9.14%, 碳排放高13.63%、44.89%。3种施肥方式碳排放在原料开采阶段分别为0.145 t(CO<sub>2</sub>-eq)·t<sup>-1</sup>、0.085 t(CO<sub>2</sub>-eq)·t<sup>-1</sup>、0.047 t(CO<sub>2</sub>-eq)·t<sup>-1</sup>, 农资生产阶段分别为0.032 t(CO<sub>2</sub>-eq)·t<sup>-1</sup>、0.014 t(CO<sub>2</sub>-eq)·t<sup>-1</sup>、0 t(CO<sub>2</sub>-eq)·t<sup>-1</sup>, 农田种植阶段分别为1.583 t(CO<sub>2</sub>-eq)·t<sup>-1</sup>、1.898 t(CO<sub>2</sub>-eq)·t<sup>-1</sup>、2.503 t(CO<sub>2</sub>-eq)·t<sup>-1</sup>。其中农田种植阶段是碳排放的主要阶段。相较常规单施化肥处理, 猪粪50%、100%替代化肥N处理碳排放在原料开采阶段分别减少41.37%、61.58%, 农资生产阶段分别减少56.25%、100.00%, 而农田种植阶段分别增加20.25%、58.23%。猪粪部分替代化肥N进行农田施用, 可部分减少原料开采阶段、农资生产阶段的碳排放, 但显著增加了农田种植阶段的碳排放, 从而总体上增加了水稻生产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应探索改进其施用方式以减少其环境影响。

李柘锦, 隋鹏, 龙攀 , .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农田系统净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32(S2):111-117.

[本文引用: 1]

[ Li T J, Sui P, Long P ,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organic wastes application on ne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in farmland system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6,32(S2):111-117.]

[本文引用: 1]

张宇, 张海林, 陈继康 , . 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田土壤呼吸及各组分贡献的影响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9,42(9):3354-3360.

Magsci [本文引用: 1]
<P><FONT face=Verdana>【目的】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农田土壤呼吸组分及碳平衡的影响,比较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的碳汇强度。【方法】试验于2006-2008年冬小麦生长季进行,共设3个处理:翻耕(CT)、旋耕(RT)、免耕(NT),采用静态箱法测定农田土壤CO2的排放速率,同时利用根去除法区分根系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通过计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来判断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碳汇强度。【结果】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农田土壤CO2排放具有显著影响,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排放特征,即先下降再升高,其中排放最低值出现在冬小麦越冬期。整个小麦生育期间农田CO2平均排放速率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其中根系呼吸所占比例平均为翻耕26.18%、旋耕29.96%、免耕36.44%。冬小麦生育期3种处理条件下,土壤呼吸中根系呼吸的贡献率波动在15%~85%,其中冬小麦拔节期农田土壤根系呼吸贡献率最高。【结论】3种耕作方式下农田土壤均表现为大气CO2排放的“汇”,但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碳汇强弱不同,表现为免耕>旋耕>翻耕。<BR></FONT></P>
[ Zhang Y, Zhang H L, Chen J K , et al. Tillage effects on soil respiration and contributions of its components in winter wheat field
[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09,42(9):3354-3360.]

Magsci [本文引用: 1]
<P><FONT face=Verdana>【目的】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农田土壤呼吸组分及碳平衡的影响,比较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的碳汇强度。【方法】试验于2006-2008年冬小麦生长季进行,共设3个处理:翻耕(CT)、旋耕(RT)、免耕(NT),采用静态箱法测定农田土壤CO2的排放速率,同时利用根去除法区分根系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通过计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来判断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碳汇强度。【结果】耕作方式对冬小麦农田土壤CO2排放具有显著影响,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排放特征,即先下降再升高,其中排放最低值出现在冬小麦越冬期。整个小麦生育期间农田CO2平均排放速率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其中根系呼吸所占比例平均为翻耕26.18%、旋耕29.96%、免耕36.44%。冬小麦生育期3种处理条件下,土壤呼吸中根系呼吸的贡献率波动在15%~85%,其中冬小麦拔节期农田土壤根系呼吸贡献率最高。【结论】3种耕作方式下农田土壤均表现为大气CO2排放的“汇”,但不同耕作方式下农田碳汇强弱不同,表现为免耕>旋耕>翻耕。<BR></FONT></P>

田康, 赵永存, 邢喆 , . 中国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速率研究: 基于长期试验点的Meta分析
[J]. 土壤学报, 2013,50(3):433-440.

[本文引用: 1]

[ Tian K, Zhao Y C, Xing Z , et al. A Meta-analysis of long-term experiment data for characterizing the topsoil organic carbon changes under different conservation tillage in cropland of China
[J]. Acta Pedologica Sinica, 2013,50(3):433-440.]

[本文引用: 1]

Reicosky D C, Lindstrom M J, Schumacher T E , et al. Tillage-induced CO2 loss across an eroded landscape
[J]. 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05,81(2):183-194.

[本文引用: 1]

吕贻忠, 廉晓娟, 赵红 , . 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土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的影响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26(11):163-169.

Magsci [本文引用: 1]
以公主岭市长期(10 a)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与传统耕作模式相比的几种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土固碳效应的影响。共设4种耕作模式,即秋翻秋耙匀垄、秋灭茬匀垄、全面旋耕深松和宽窄行交替休闲(又叫松带、苗带交替休闲)(后3种视为保护性耕作)。结果表明,经过10 a的耕作试验,不同的耕作模式对土壤有机碳有显著的影响。表层0~20 cm秋翻秋耙匀垄和秋灭茬匀垄模式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深层30~50 cm全面旋耕深松模式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其他耕作模式13.49%~25.14%;0~50 cm耕层中宽窄行交替休闲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高于其他耕作处理0~33.58%。宽窄行交替休闲模式下的宽窄行松带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及缓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高于其他模式8.06%~48.87%和0~33.83%。全面旋耕深松模式与宽窄行交替休闲模式下的宽窄行苗带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低于和高于秋翻秋耙10.95%、17.13%;>20~50 cm宽窄行苗带的活性有机碳密度及缓性有机碳密度分别高于其他耕作模式2.20%~18.85%和17.00%~29.19%,不同耕作模式的土壤惰性有机碳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相对秋翻秋耙的传统模式,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模式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也能够降低土壤有机碳密度,宽窄行交替休闲主要通过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缓性有机碳密度来增加其土壤有机碳密度,是东北地区固定土壤有机碳、提高土壤有机碳质量的有效耕作方式。
[ Lv Y Z, Lian X J, Zhao H , et al. Effect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patterns on content and density of organic carbon of black soil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0,26(11):163-169.]

Magsci [本文引用: 1]
以公主岭市长期(10 a)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分析与传统耕作模式相比的几种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土固碳效应的影响。共设4种耕作模式,即秋翻秋耙匀垄、秋灭茬匀垄、全面旋耕深松和宽窄行交替休闲(又叫松带、苗带交替休闲)(后3种视为保护性耕作)。结果表明,经过10 a的耕作试验,不同的耕作模式对土壤有机碳有显著的影响。表层0~20 cm秋翻秋耙匀垄和秋灭茬匀垄模式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深层30~50 cm全面旋耕深松模式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其他耕作模式13.49%~25.14%;0~50 cm耕层中宽窄行交替休闲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高于其他耕作处理0~33.58%。宽窄行交替休闲模式下的宽窄行松带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及缓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高于其他模式8.06%~48.87%和0~33.83%。全面旋耕深松模式与宽窄行交替休闲模式下的宽窄行苗带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低于和高于秋翻秋耙10.95%、17.13%;>20~50 cm宽窄行苗带的活性有机碳密度及缓性有机碳密度分别高于其他耕作模式2.20%~18.85%和17.00%~29.19%,不同耕作模式的土壤惰性有机碳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相对秋翻秋耙的传统模式,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模式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也能够降低土壤有机碳密度,宽窄行交替休闲主要通过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缓性有机碳密度来增加其土壤有机碳密度,是东北地区固定土壤有机碳、提高土壤有机碳质量的有效耕作方式。

Wang J B, Chen Z H, Chen L J , et al. Surface soil phosphorus and phosphatase activities affected by tillage and crop residue input amounts
[J]. Plant, Soil and Environment, 2011,57(6):251-257.

[本文引用: 1]

相关话题/土壤 农田 管理 作物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