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vation path of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uble repair”: A case study of Zhang-Guying village in Hunan province
LI Bohua,1,2,3, LI Zhen1,2, LIU Peilin1,2,3, DOU Yindi1,3收稿日期:2019-08-6修回日期:2019-12-23网络出版日期:2020-08-20
基金资助: |
Received:2019-08-6Revised:2019-12-23Online:2020-08-20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李伯华(1979-),男,湖北黄冈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人居环境学研究E-mail: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PDF (5245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李伯华, 李珍, 刘沛林, 窦银娣. 聚落“双修”视角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活化路径研究——以湖南省张谷英村为例. 地理研究[J], 2020, 39(8): 1794-1806 doi:10.11821/dlyj020190681
LI Bohua, LI Zhen, LIU Peilin, DOU Yindi.
1 引言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1]。它既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对象。但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旅游化的直接冲击,中国传统村落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地关系危机,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从2012年至今,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公布了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共计6799个传统村落列入其中,关注力度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国家持续的政策支持和行为引导为传统村落的更新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2]。人居环境学研究源起于20世纪50年代,希腊****道萨迪斯(C. A. Doxiadis)提出了“人类聚居学”概念[3],并广为传播。国内人居环境学研究起步较晚,吴良镛院士1993年发起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3]。此后20多年来,包括建筑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在内的多学科融合研究趋势逐渐明朗[4,5,6,7],且“城市主义”倾向明显[8,9]。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开展和美丽乡村的持续营建,乡村人居环境问题逐渐吸引了****们的目光。当前****们主要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从省、市、村庄等[10,11,12]中小尺度探讨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时空演化、空间格局重构等[13,14]问题,整体上侧重于关注新农村、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建设,而缺乏对年代久远、具有传承意义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活化研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乡村人居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物质形态与非物质文化的结合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部分****开始关注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转型发展、生态适宜性评价、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空间形态等[15,16,17]领域,研究尺度以市区、村落等小尺度为主[18],研究方法既包括GIS空间分析法、熵值法等[14]定量分析,也包括基于CAS理论、人居环境理论的定性研究[17,19],但总体来看,相关研究多集中在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物质空间层面,缺少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非物质文化层面的深度挖掘,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亟需****们从新的研究视角关注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保证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内在基因的有序传承和发展。因此,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活化传统村落人居环境,重现传统村落往昔活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地理学综合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学科优势,对典型传统村落展开新视角下的探索,将为解决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活化问题创造新的机遇。基于此,本文试图以中国传统村落张谷英村为例,借助景观基因理论,从聚落“双修”(显性基因修补和隐性基因修复)新视角,创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活化机制,为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依据。2 聚落“双修”的缘起与基本含义
2.1 聚落“双修”理念的提出
聚落“双修”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城市双修”理念基础上的。2017年,为了解决城市问题,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结合习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提倡城市修补,开展生态修复”的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城市双修”指导意见,即“城市修补,生态修复”[20]。此后,各城市纷纷试点运行,“城市双修”迅速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城市发展轨迹相类同,当前中国乡村从传统迈向了现代,乡村人居环境转型发展已演变为时代趋势。作为乡村的关键组成部分,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保护、空间格局演化、文化信仰传承等各个方面和一般乡村大不相同,在演变进程中,它的历史文化精髓和建筑景观格局都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但随着乡村转型的不断推进,许多传统村落在转型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己。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传统村落作为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统筹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关系,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因此,如何切实保证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的留存以及文化基因的延续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尤为重要。借助“城市双修”的基本思路,将其内涵进行延伸,提出聚落“双修”理念,对显性基因进行修补,隐性基因进行修复,以解决传统村落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2.2 聚落“双修”的内涵与原则
聚落“双修”是对传统村落中的显性物质景观进行修补,以达到空间上的更新;对传统村落中的隐性非物质文化展开修复,以达到文化上的活化,两者互为补充,相互联结,最终促成整个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系统的活化与传承。其内容既包括点、线、面等多种形态下的空间布局、建筑及其造型、环境等显性景观,又包括宗法制度、风俗习惯、风水学说、民俗活动等隐性景观。与以往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研究不同,聚落“双修”侧重于研究具有“遗传”特性的传统村落内在文化因子层面。聚落“双修”的实现主体既包括进行宏观引导和微观管理的相关政府部门和村落管理者们,又包括进行专业化操作的专家****和企业家们,还包括积极配合、完成各项具体工作的村落居民们。其原则如下:(1)整体:动态更新,适应需求。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包含了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地域空间环境等子系统,也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生存空间[12]。实行聚落“双修”,一方面是调控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整体运行系统的过程,另一方面是适应其内在条件与外在条件的过程。从整体上关注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系统动向,满足社会需求,推进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灵活调适,是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保证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向。
(2)局部:分块活化,因地制宜。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各个子系统是复杂巨系统的组成部分,发展规律与运行机制各不相同,根据特征可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子系统归为两类,即显性基因系统(自然生态环境、地域空间环境)、隐性基因系统(社会文化环境),在各类型区块内捕捉系统内的缺失与错乱部分,有计划、有目标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性的采取修补与修复措施,避免“双修”过程中的盲目更新,因地制宜、最大化地发挥“双修”作用,促成分块活化。
(3)联动:整体局部,系统归一。转型与更新伴随着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个过程,整体与局部的有效统一是实现其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不断提高传统村落居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居民与自然、居民与社会、居民与文化的和谐相处与持续发展,是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更新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双修”的过程中,要查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巨系统与子系统之间修补与修复措施的关联性,联结各个部分,形成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更新机制,推动实现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整体与局部的协调共进。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张谷英村坐落于湖南岳阳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图1),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以始祖张谷英命名。经过6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为核心的古建筑群落。因其原生态的人居环境和原真性的历史文化底蕴,自20世纪80年代末被外界发现以来,张谷英村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和游客。随着历史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张谷英村先后获得了多项政府荣誉和政策支持,如先后入选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村名录”和“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1]等。张谷英村虽历经沧桑,但依然保留着原始风貌,保持着家族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式的农业生计模式,其建筑艺术、民俗风情、宗教思想、耕读文化等宝贵资源依然得到有效传承,这些都是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重要载体。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旅游开发的持续进行,张谷英村人居环境面临着一系列的诸如建设性破坏、破坏性建设等问题,如何优化和调控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以张谷英村为案例地,从聚落“双修”视角探索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活化路径,可望成为推动地理学视角的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也可为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改善提供经验借鉴。图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1研究区概况
Fig. 1Research area
3.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景观基因分析法(图2)。基因来自于生物学,存在于细胞内,是具有遗传特性的生物体基本单位[22]。景观也存在这种具有遗传性的基因,如陕北民居建筑的窑洞景观、晋中民居建筑的大院景观、东北民居建筑中的土炕景观等,这些显著性标志可看作是该景观可被识别出的基因,因此,景观基因是独特的、区别于其他景观的、识别某一个景观区域的决定性因子,也是景观特征得以“遗传”的基本单位,决定着该种景观文化的形成、发展、消亡[23]。景观基因分析法是指研究传统村落景观的内在特质、外在表达及其传承特点的重要方法[24] 。基因分析的前提是基因识别,参考整体布局、基本形态、民居建筑、主体性公共建筑、环境因子、文化标志等六方面,结合景观的具体要素,建立景观基因识别体系,遵循内在唯一性、外在唯一性、局部唯一性、总体优势性等原则,依照景观基因识别体系进行识别,根据区域内不同的景观类型,分别采取元素提取、图案提取、结构提取、含义提取等提取方法,得出景观基因识别结果,不同区域的景观基因识别结果也存在着差异,再结合识别结果按照基因分析法对区域内的景观基因特征展开分析[24]。图2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2景观基因分析法
Fig. 2Landscape gene analysis
注:引自文献[23],已得到作者同意和著作权人(单位)授权。
本文通过整理张谷英村图像、文字和访谈资料,建立了张谷英村景观基因识别体系,得出识别结果,并对识别结果进行景观基因分类和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聚落“双修”的方法,提出了针对性的人居环境优化方案。本文所需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一方面,本课题组于2019年3月对该村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居民访谈、游客调查等方式获取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布局、村落文化、地理环境、人居感知等。另一方面,由于张谷英村是本课题组长期追踪的案例地,前期已经获得了大量的遥感数据和调研数据,可作为补充数据进行利用。
4 张谷英村景观基因识别与分析
4.1 张谷英村景观基因识别体系构建
张谷英村的物质与非物质景观资源丰富,既在空间排序上形成一定的逻辑秩序,也在思想文化上遵循固定的发展规律。根据张谷英村特有的景观,建立起张谷英村景观基因识别体系,将张谷英村景观基因划分为五方面,其中,显性基因包含四个方面,分别为布局形态、民居特征、主体性公共建筑、环境因子等;隐性基因包含一个方面,即文化标志。将五方面的景观基因具体细分为15小类,显性基因共12小类,即布局形态包括整体布局、基本形态、街巷格局等;民居特征包括平面结构、造型建材、局部装饰等;主体性公共建筑包括广场、墓地、宗祠等;环境因子包括地形地势、水系分布、自然风貌等;隐性基因共三小类,即文化标志分为家风信仰、民俗礼仪、原始图腾等。通过两个层级的景观基因识别,对张谷英村景观进行详细解读,获取张谷英村景观基因特征。4.2 张谷英村景观基因识别结果与分析
4.2.1 显性基因识别结果与分析 根据张谷英村显性基因识别结果进行分析(表1、图3),其特征主要包括:Tab. 1
表1
表1张谷英村显性基因识别结果
Tab. 1
因子 | 指标 | 方法 | 说明 |
---|---|---|---|
布局 形态 | 整体布局 | 结构提取、图案提取 | 张谷英村负阴抱阳,靠山环水。背靠龙形山,外围坐落有大峰山、旭峰山和笔架山,并有渭溪河自龙形山脉两侧曲折流经张谷英村于山前汇合(图a)。 |
空间形态 | 当大门建筑群是张谷英村最早一批初具规模的居民建筑区,呈“十”字形分布(图b);王家塅建筑群呈“丰”字形修建(图c);上新屋建筑群呈“井”字形分布(图d)。 | ||
街巷格局 | 张谷英村外围的交通干道呈“Y”字形与外界相通(图e),内部主干道呈东西走向将聚落包围,并有巷道随各建筑群错综分布于村落之中。 | ||
民居 建筑 | 平面结构 | 元素提取、结构提取、图案提取 | 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建筑群是在最小单元民居基础上的组合和延伸,平面结构特征依次为“五进五井”(图f)、“四进三井”(图g)、“四进七井”(图h),进指堂屋,井指天井。 |
造型建材 | 屋顶为硬山式坡屋顶造型,以中间正屋脊为界,两面为坡,青石瓦片堆砌(图i);山墙为“人”字形造型,石砖砌筑,简单规整(图j);屋脸为落地式造型(图k)。 | ||
局部装饰 | 民居建筑装饰由外至内,从门窗到内壁到屋顶支柱再到室内物件,展示着花草植物、鸟兽动物、神仙祥云等不同样式的装饰花纹,以石雕(图l,图m)和木雕两种形式为主(图n)。 | ||
主体 性公 共建 筑 | 广场 | 元素提取、结构提取、图案提取 | 张谷英村民俗文化广场位于当大门大屋前,分有两条镶嵌着不同形状“福”字的石道,是当地居民举行祭祖仪式、开展大型活动的集散场地(图o)。 |
墓地 | 主墓为始祖张谷英公之墓,并立有“田”字墓碑(图p),居于山头最上以示张氏子孙对祖先的敬仰,其余为其他先祖之墓,经年岁累积,已形成碑林。 | ||
宗祠 | 原始宗祠修建于村落外围的“狮”形山头,曾被毁坏,现在张谷英村居民以堂屋代替宗祠发挥祭祖功能(图q)。 | ||
环境 因子 | 地形地势 | 元素提取、文本提取 | 张谷英村地处四面环山的渭洞盆地区,以山地和丘陵地形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由中心向四周递增(图r[25])。 |
水系分布 | 发源于张谷英村甲板桥的渭溪河自山体两侧流经整个村落(图s),流程约10 km;流域面积约10 km2。建村伊始,张氏家族的生活方式以原始作息为主,饮用、沐浴、洗衣、灌溉、祭祀等生活及劳作用水主要来源于渭溪河。 | ||
自然风貌 | 当地植被依地形地势生长繁茂,将张谷英村环绕在绿树丛林之中,虫鱼鸟兽比比皆是,繁衍生息,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转与张谷英公推崇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图t)。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图3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3张谷英村显性基因识别结果图示
Fig. 3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Zhangguying village's dominant gene recognition results
(1)空间布局空心趋势明显,街巷系统衰退痕迹严重。空心化的特征不仅显现在村落建筑的空间结构中,还体现在当地居民居住的位置分布中。从村落建筑年代分布可以看出(图1),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区逐渐往外围辐射,并有持续增长的迹象和趋势,外围建筑群集中布局,使得村落中心位置偏移,结构空心化特征日趋明显。伴随着城乡文化的交融,张谷英村年轻居民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多不愿意居住在原有的古建筑群中,人口逐渐向村落外围区域集聚,形成了人口空心化的态势。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张谷英村外围道路网络建设日趋完善,但村落内部街巷道路系统衰退痕迹依然明显。一方面,村内路网结构复杂,缺乏系统的、有指向性的道路路网结构图,游客主要集中在核心主干道,严重影响了通行速度和体验效果。另一方面,村落对外交通只有一条主干道,道路宽度较窄,高峰时期交通堵塞严重,内部疏通能力较差,严重影响了张谷英村的可进入性。
(2)民居建筑结构秩序紊乱,功能利用主体两极分化。就现状而言,张谷英村民居建筑的主体功能主要以居住和商用为主。因年龄、性别、经济条件、生活背景等条件的差异,居民对民居建筑的主体功能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年长居民更倾向于民居建筑的自我居住功能利用,而年轻居民更愿意进行商业化利用,即对民居建筑进行租赁、开发等市场化运作,形成了民居建筑功能化利用的两极分化局面,为后续的人居环境改造留下了不稳定因素。但无论是个体利用和商业利用,都需要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必要的修缮、改造和利用等,包括墙面的重修、装饰的重塑、格局的重构和用材的替换等,这些非专业的个体性行为势必会对传统民居建筑结构造成多次伤害,破坏了原始的传统民居建筑结构秩序,影响了游客的文化体验感。
(3)主体建筑链条节点断裂,文明载体内涵挖掘尚浅。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张谷英村部分最原始、最本真的主体建筑已遭受毁坏,关键性链条节点断裂,最典型的就是传统宗祠建筑被毁坏,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丢失,成为文化传承过程中的“痛点”。张谷英村现有的传统建筑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就目前来看,村内主体建筑的文化内涵表达仅仅涉及表面,尚未延伸到深层次的挖掘,如文化广场的建筑年代、建筑意图和建筑艺术等问题无人问津,仅仅体现在举办民俗活动层面。张谷英墓地可供游人参观,但观看什么、如何观看等问题依然较肤浅,没有体现出建村始祖流传下来的宗法礼制、家国思想等。
(4)山川地势脉络根基平稳,水系网络线条渐趋单一。山川地势是张谷英村风水宝地形成的最重要的基本自然条件之一,四座山脉环绕村落,历经数百年巍然不动,是张谷英村村落体系稳固的重要保证,反之,当地居民对周围山地的合理利用也是维系山体脉络稳固的重大要素。随着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山体脉络的平稳趋势将继续保持,这也是张氏子孙对“天人合一”思想的遵循与践行。与此相反的是张谷英村水系网络却日趋单一,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存在较大风险,这与居民用水不当和旅游污染有直接联系。渭溪河一直以来是张谷英村居民饮水、农业灌溉的水源地,现如今正遭受生活垃圾、旅游垃圾的双重污染,也与先人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渐行渐远。
4.2.2 隐性基因识别结果与分析 根据张谷英村隐性基因识别结果展开分析(表2),其主要特征为:
Tab. 2
表2
表2张谷英村隐性基因识别结果
Tab. 2
因子 | 指标 | 方法 | 内容 | 说明 |
---|---|---|---|---|
文化 标志 | 家风 信仰 | 元素提取、图案提取、文本提取 | 尊师重教、孝友传家、祖先崇拜、 | 尊崇祖先是家族的源头,血缘是维系各支关系的纽带,在张谷英村村落堂屋里设有案桌,摆放着多代先祖的灵位,每逢年节便举行祭祀仪式敬奉祖先,历经百年尚无止息,为典型的祖先崇拜聚落。 |
民俗 礼仪 | 婚嫁、生育、丧葬、祭祀 | 婚嫁:为新婚夫妇唱礼歌;生育:洗“三朝”,举行“汤饼宴”,为新生儿增添祝福;丧葬:吟唱颂歌、悼歌,以悼念故去之人;祭祀:缅怀先祖、保佑后人,祈求丰收、尊崇礼制等。 | ||
原始 图腾 | 太极图、龙凤 | 张谷英公在建村时运用了“人与自然阴阳相调”的法则,“太极图”图腾标志即为该法则下的产物;另有“龙凤”等图腾纹饰,与张谷英村村落的“龙”形体系相呼应,是族内血缘关系的象征。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1)家风信仰世代传承不息,图腾标志遥相呼应不止。张谷英村世代居民秉承的“尊师重教,耕读继世,孝友传家”家风和“祖先是家族的源头,永持敬重之心”的信仰已传承数百年,即使在现如今依然可以感受到居民随家风和信仰而生活,族内团结互助,邻里关系融洽。这种文化传承已经深深融入到了张谷英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也在众多的民居建筑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如张谷英村以“龙凤”“太极图”为主的图腾标志都是对先祖崇敬之心的物质载体,将先祖的思想主张与世代居住的建筑环境融合,以独特的图腾纹饰展现在各个时代的民居建筑之中,这无不体现了张氏子孙后代对族规家训的信仰和传承。将精神信仰附着在图腾标志中,在图腾标志中传承族规家训,这是张谷英村传统文化能保留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2)民俗文化延续之途受阻,传统礼仪抗争之路临难。面对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外来文明的多元性,张谷英村的民俗文化和传统礼仪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一方面,居民坚守传统文化困难重重。老一辈的居民们经过了几十年传统民俗和礼仪的洗礼,尚能守着本土文化与现代文明冲击进行抗争,将传统民俗文化贯彻到底。但新一代的年轻居民大多接收过现代化的城市文明教育,对本土化的民俗文化和礼仪约束缺乏信心和耐心。另一方面,内部堡垒缺口的出现使得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出现了。随着外界享受主义、金钱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入,改变了部分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可避免的使得村落出现了犯罪率上升、信任度下降、道德感滑坡、生活氛围破坏等不良现象,这种浮躁的社会风气一旦成为村内文化主流,传统民俗礼仪的约束作用将不再显现,原住居民也对其失去尊敬之心,直接影响到传统礼俗的保留和传承,村落的文化魅力也将不复存在。
5 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活化路径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综合体,通过利益主体的分工合作,完成对两种类型基因的修补和修复,是实现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活化的有效创新路径之一。基于此,在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识别结果基础上,从聚落“双修”视角,构建了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活化的路径机制(图4)。图4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4张谷英村人居环境活化机制
Fig. 4The activation mechanism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Zhangguying village
5.1 显性基因修补
5.1.1 基因建库,恢复原始形态,完善基础系统 由专家****对传统村落古建筑群的基因特征进行提取,采取数字化方式对其基因特征进行建库,保存村落原始记忆数据,梳理村落肌理,保证村落原始形态和基础系统的完整。具体表现为:对村落分布的位置、面积、轮廓、建筑格局、建筑形态、街巷系统等进行测量,用具体的数据表达,建立张谷英村基因数据库,以数据库为基础进行开发和保护。如测量张谷英村某一建筑的长度、宽度、高度、面积大小、内部格局等,标注好排列序号,可采用平面图画、数据表格、投影画面等多样化方式展现,最后建立起传统建筑数据库。对部分毁坏的建筑可在采访或原始资料记载的基础上,结合景观基因识别结果,先实现数字化复原,再现其原始形态。基因建库既可为游客提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和直观感受,也可为张谷英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保护途径。5.1.2 微创修补,保留原始功能,再现原真风貌 张谷英村传统民居建筑建设年代久远,其建筑价值和历史价值不可替代,对其采取微创式修补措施,既能满足新时代下年轻居民对村落开发的需求,又能完成年长居民保留居住功能的愿望,更能有效的保护村落的原真风貌。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微创修补措施之前,需要注意保护整个村落建筑风格、空间格局、原始功能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严格限制随意变动建筑结构、未经许可侵占公共空间、违规搭建扩建房屋的行为。微创修补时需要全面检查民居建筑的“健康”状态,对潜在的危险进行预先排除,同时需要专家****认真研究民居建筑的肌理、秩序、形制、格局、形式等,结合实际情况从细节处修补与加固危险建筑,避免因陋就简或画蛇添足,破坏建筑物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同时适当改善居住环境,最大化的增强民居建筑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吸引更多居民回流居住,留住村落文化灵魂的传承主体,向外展示具有烟火气息的传统村落景观风貌。
5.1.3 隐身挖掘,重接本土链条,夯实建筑内涵 以隐身于传统村落居民生活、民居建筑的方式,挖掘张谷英村民居建筑内涵,丰富建筑内涵的表现形式。利用与当地居民共同生活的时间和空间双轨迹,一方面把握时间脉搏,通过在一段时间内与居民的共同生活,充分了解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轨迹、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体察当地居民的关注重点;另一方面梳理空间框架,熟悉居民的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关注居民空间利用的行为习惯和他们对建筑空间具体内涵的理解,调查他们对年代久远且不可恢复建筑空间的知晓程度。通过这种融入本土的调查方式捕捉可以连接断裂链条的关键点,为建筑注入与本土居民和当地风格相适应的深度内涵,在时间和空间上打造强有力的纽带,重新焕发张谷英村民居建筑隐藏的生机和闪光点。
5.1.4 “低+高”干预,维持稳定脉络,调适单一线条 自然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复原能力,因此政府部门需选择低调的干预方式,对自然环境进行最小干扰程度的人为调适,遵循自然发展、自然生长的原则,开发张谷英村周边根基平稳的山体脉络,同时尽量以改善为主、改造为辅,把人为影响因子降到最低,保证“共赢”局面的持续保持。与此同时,当自然生态环境的自我复原能力减弱时,就需要政府部门选择高调的干预方式进行人为调适,密切关注张谷英村周边以渭溪河为主的河网水系的发展动态,定期净化和清理河道垃圾,恢复河道清澈和通畅,提高河道自我调适能力。适时地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甚至杜绝随意向河流丢弃垃圾和排泄物的行为,争取扭转“共输”局面达到“共赢”。
5.2 隐性基因修复
5.2.1 内外熏陶,营造传承氛围,完善解说系统 张谷英村世代传承的家风信仰一直是居民重要的精神寄托,以“尊师重教,耕读继世,孝友传家”的治家理念为纽带,延续张氏家族血脉至今。耕读故事、历史故事众多,但知晓的人群非常有限,仅为部分居民熟知,因此,政府部门着力加强居民与居民、居民与游客之间的宣传和熏陶就显得尤为重要,更有利于张谷英村家风信仰的永久传承。可由专家****采取查阅文献、调研采访等方法全面详细的了解张谷英村发展的历史,利用现代科技将张谷英村典型的历史故事、特色的图腾标志和代表的民居建筑相结合,展现在村落的各个公共空间,以增强文化的渗透能力,提升居民和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体验感。与此同时,需要完善张谷英村解说系统,强化解说人员的知识面和表达能力,深入浅出地为游客介绍张谷英村的隐性文化内涵,包括家风信仰和图腾文化的含义、建筑景观的文化隐喻等,将浓郁的文化氛围沁入游客的内心,形成特有的文化印象。除了人工解说系统外,现代人工智能解说系统也是有益的补充,可以随时不断的重复讲解,以增强游客的认知感。5.2.2 置身其中,增强居民参与,再现特色场景 张谷英村为氏族聚居村落,居民是张谷英村传统文化的活载体,也是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传承与更新的核心主体,因此,需要充分尊重张谷英村居民的社会活动行为、心理环境诉求,强化他们对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保护意识和主人公感,塑造成为能够传承民俗礼仪的优秀群体。居民的积极参与还可以应用到特色场景再现中,可以将部分特色民居建筑内部还原成明清时代场景,居民扮演着当时的生活状态、生活习惯,有计划的展示传统习俗活动和礼仪场景,重现传统文化的生产过程,更可以加入游客的互动环节,这种情景化、生活化、展示化的参与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旅游收入,更是为传统文化的永久传承提供了活化路径。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结合新型城镇化以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以聚落“双修”为视角探寻张谷英村人居环境的活化路径,为中国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运用景观基因分析法分析张谷英村显性、隐性景观基因特征,总结发现:① 显性基因特征表现为:空间布局空心趋势明显,街巷系统衰退痕迹严重;民居建筑结构秩序紊乱,功能利用主体两极分化;主体建筑链条节点断裂,文明载体内涵挖掘尚浅;山川地势脉络根基平稳,水系网络线条渐趋单一。② 隐性基因特征表现为:家风信仰世代传承不息,图腾标志遥相呼应不止;民俗文化延续之途受阻,传统礼仪抗争之路临难。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张谷英村的显性、隐性景观基因特征,提出了人居环境优化的“双修”方案,主要包括:① 显性基因修补措施:基因建库,恢复原始形态,完善基础系统;微创修补,保留原始功能,再现原真风貌;隐身挖掘,重接本土链条,夯实建筑内涵;“低+高”干预,维持稳定脉络,调适单一线条。② 隐性基因修复措施:内外熏陶,营造传承氛围,完善解说系统;置身其中,增强居民参与,再现特色场景。
综合来看,张谷英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依然面临较多困境,需要在聚落“双修”的视角下探索出一条新的活化路径,将张谷英村的显性物质景观基因和隐性非物质文化基因进一步更新,达到自然空间和人文环境的永续传承。
6.2 讨论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建设内容十分庞杂,从聚落“双修”视角探索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优化方案,其目的是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实现有机更新,完成物质与非物质空间的同步转型,保证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该文阐明了聚落“双修”的内涵和原则,识别了张谷英村景观基因特征,剖析了张谷英村人居环境内部结构,实现了其“双修”之路的探索,形成了其特有的人居环境活化机制。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出的聚落“双修”是“城市双修”概念的延伸,且相关研究成果非常少,因此也算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继续关注聚落“双修”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此外,本文仅对张谷英村的人居环境优化提出了“双修”方案,相应的研究成果是否具有普适性还有待实践检验,这也是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之一。传统村落永续活化是保障中国乡村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以新的思路和方式完成村落的传承工作,将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新的机遇。
致谢:
真诚感谢匿名评审专家在论文评审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评审专家对本文引言内容的补充、聚落“双修”实施主体的明确、“聚落”双修概念内涵的充实等方面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使本文获益匪浅。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
URLPMID:18351228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