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孙莉英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22



个人简况
  女,1978年生,博士,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硕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工作。2012年2月至5月到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进行访问和交流。中国水利学会会员,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8篇,EI收录论文11篇,参编专著2部,参编中国土壤侵蚀地图集1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优秀论文奖2项,陕西省科学院科学技术奖1项。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土壤侵蚀机理与过程模拟
  水土流失综合调控
  水沙环境风险分析与控制
主要承担的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不同质地黄土坡面水蚀动力-输沙过程耦合关系对侵蚀形态演化的响应机制,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东北典型黑土区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对地表径流及其侵蚀的调控机理研究,主持人
  科技部973专题(2007CB407207):水土流失综合调控原理与治理范式,主持人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自主创新项目():红壤丘陵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碳氮元素的影响研究,主持人
  地方委托项目子课题: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水环境规划实施,主持人
  地方委托项目子课题::河流水文泥沙特性与产流产沙过程研究,主持人
  长委长江科学院开放基金项目(CKWV**/KY):人类活动对长江流域山洪灾害的影响,主持人
  中科院水利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A-1518):不同质地黄土坡面水蚀动力对坡面侵蚀形态演化的作用机制研究,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海拔寒区融水土壤侵蚀机理与过程模拟研究,科研骨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因素作用下黑土区农田防护林带对小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研究,科研骨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坡面水蚀动力与细沟发育形态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科研骨干
  水利部委托项目():长江流域山洪灾害区域特征及防御体系研究—长江流域山洪灾害形成影响因素分析,科研骨干
  中科院任务项目: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约束下的城镇发展, 科研骨干
代表性论著
  [1] Sun L Y, Yan M, Cai Q G, Fang H Y. Suspended sediment dynamics at different time scales in the Loushui River, south-central China. Catena, 2016, 136: 152-161.(SCI)
  [2] Sun L Y, Yang F T, Wang J Y, Fang H Y, Qi J Y. Impacts of forest types on soil C, N and DOC loss in runoff in the laterite hilly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5, 74:1391-1402.(SCI)
  [3] Fang H Y, Sun L Y*, Tang Z H. Effects of rainfall and slope on runoff, soil erosion and rill development: an experimental study using two loess soils.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015, 29: 1649-2658.(SCI)
  [4] Sun L Y, Fang H Y, Qi D L, Li J L, Cai Q G. A review on rill erosion proces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3, 23(4): 389-402.(SCI)
  [5] Sun L Y, Ni J R, Borthwick A G L. Rapid assessment of sustainability in mainland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0, 91(4): 1021-1031.(SCI)
  [6] Sun L Y, Ni J R, Sun W L. Partitioning of water soluble organic carbon in three sediment size fractions: Effect of the humic substanc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2009, 21(1): 113-119 (SCI).
  [7] Ni J R, Sun L Y, Li T H, Huang Z, Borthwick A G L. Assessment of flooding impact in terms of sustainability in mainland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0, 91(10): 1930-1942.(SCI)
  [8] Ni J R, Sun L Y, Sun W L. Modification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monitoring in the Yellow River, China, with a high content of sediments. Water Environment Research, 2007, 79 (11): 2336-2342. (SCI).
  [9] 孙莉英, 毛小苓, 黄铮, 凡小涛, 倪晋仁. 中国洪灾风险快速区划,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 会议论文集,2009(ISTP收录)
  [10] 孙莉英, 毛小苓, 黄铮, 刘永伟. 洪水灾害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影响分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5):875-883.
  [11] 孙莉英, 黄铮, 刘永伟, 倪晋仁. 洪水灾害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2): 319-326.
  [12] 孙莉英, 倪晋仁, 孙卫玲. 不同粒径黄河沉积物中可提取腐殖质的含量分布及光谱特性. 环境科学, 2007, 28(6): 1324-1331(EI).
  [13] 孙莉英, 蔡强国, 陈生永, 和继军. 东北典型黑土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3): 36-41, 57.
  [14] 孙莉英, 郑明国, 方海燕, 蔡强国, 崔明. 漫川漫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2, 10(3):43 -49.
  [15] 孙莉英, 倪晋仁, 蔡强国, 毛小苓. 中国县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8(5):824-832.
  [16] 孙莉英, 倪晋仁, 蔡强国, 毛小苓.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县( 市) 统计分布特征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3): 391-401.
  [17] 孙莉英, 郑明国, 蔡强国, 方海燕. 张家界地区溇水流域洪水特征分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2): 95-102.
  [18] 刘俊体, 孙莉英*, 张学培, 蔡强国, 陈俊杰. 黄土坡面细沟发育过程及侵蚀产沙特征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33(3): 18-23.
  [19] 王龙生, 蔡强国, 蔡崇法, 孙莉英*. 黄土坡面细沟与细沟间水流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泥沙研究, 2013, (06): 45-52.
  [20] 王龙生, 蔡强国, 蔡崇法, 孙莉英*. 黄土坡面细沟发育过程中含沙量与水动力学参数的关系. 水土保持学报, 2013, 27(5): 1-6.
  [21] 王龙生, 蔡强国, 蔡崇法, 孙莉英*. 黄土坡面发育平稳的细沟流水动力学特性.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8): 1117-1124.
  [22] 王龙生, 蔡强国, 蔡崇法, 孙莉英*. 黄土坡面细沟形态变化及其与流速之间的关系.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11): 110-117.
  [23] 冯君园, 蔡强国, 李朝霞, 孙莉英*. 高海拔寒区融水侵蚀研究进展. 水土保持研究, 2015, 22(3): 331-335.
  [24] 冯君园, 卢艳, 蔡强国, 李朝霞, 孙莉英*.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那曲地区融水侵蚀强度评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5): 90-95.
  [25] 冯君园, 蔡强国, 李朝霞, 孙莉英*. 那曲地区融水侵蚀引起沉积的影响因素,应用生态学报, 2015, 26(2): 535-540.
  [26] 陈飞, 蔡强国, 郑明国, 孙莉英*. 纳木错流域冰雪消融特性研究及融水量估算.山地学报, 2015, 33(4): 465-472.
招生专业和方向
  招生专业:自然地理学
  招生方向: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水沙环境风险分析与控制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电话:(010) **
  邮编:100101
  邮箱: sunliying@igsnrr.ac.cn
更新日期:2016年4月19日
 



相关话题/地理科学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