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2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牛书丽研究团队题为“Water scaling of ecosystem carbon cycle feedback to climate warming”的研究论文,报道了水分可利用性调控生态系统碳通量对增温响应的最新研究成果。
基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野外增温控制实验,研究者们发现陆地生态系统净碳吸收随着土壤水分含量(SWC)的增加而增加,到达一个阈值后,随着SWC的进一步增加而降低。重要的是,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水分可利用性如何决定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暖之间反馈调节的响应模式。在SWC阈值之上,增温造成SWC降低的间接作用会增强温度增加产生的直接作用,共同促进生态系统净碳吸收,对气候变暖产生较强的负反馈调节。相反,在SWC阈值之下,增温造成SWC降低的间接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温度增加对净碳吸收的直接促进作用,且在极端干旱条件下甚至会降低生态系统净碳吸收并对气候变暖产生正反馈。
此外,为了验证这一增温效应的水分调控模式是否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具有普适性,研究团队将单站点的机理研究与全球整合分析手段相结合,整合分析结果也显示,在湿润条件下增温通常会促进生态系统净碳吸收而对全球变暖产生负反馈,而在干旱条件下却抑制生态系统净碳吸收从而产生正反馈。
本研究所揭示的增温效应的水分调节机制,不仅为以往研究中不一致的增温效应提供了较好的统一性认识,也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响应的模型预测。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的资助。
参考文献:Q. Quan, D. Tian, Y. Luo, F. Zhang, T. W. Crowther, K. Zhu, H. Y. H. Chen, Q. Zhou, S. Niu, Water scaling of ecosystem carbon cycle feedback to climate warming. Sci. Adv. 5, eaav1131 (2019).

论文下载
相关话题/论文 研究所
匡文慧在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发表全球人居环境不透水层和绿地制图SCI论文
城市地区生态结构变化信息是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评估的重要指标。全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城市地表状况如何是目前各界关注的重要内容。匡文慧副研究员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系统刻画了全球城市建成区范围以及内部不透水层和绿化空间组分状况。该成果2019年5月在线发表于《Science China Earth S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匡文慧研究组发表在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论文荣获2018年热点论文奖励
1月6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评选出2018年度“最佳论文”和“热点论文”,匡文慧等2016年发表在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的“Remote sensing-based artificial surface cover classification in Asi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宋伟等在Ecological Indicators发表论文揭示黑河流域绿洲城市扩张特征及其驱动力
城市扩张消耗耕地和生态用地,对粮食和生态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在干旱半干旱区尤为严重。厘清绿洲城市扩张特征及其驱动力,是应对和减轻负面影响的基础。为此,论文集成NDBI、NDVI、SAVI、MNDWI、亮度、绿度、湿度等11维Landsat影像特征,利用J-M距离和支持向量机,开展了黑河流域甘州区城市土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何念鹏、于贵瑞等在《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发表论文——构架传统植物功能性状与宏观生态研究的新桥梁
植物性状(Plant trait)或植物功能性状(Plant functional trait)是指易于观测或者度量的植物学特征,可一定程度上反应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能力、适合度或生产力。近年来,植物性状的时间和空间变异、性状与功能间的关系、性状与资源环境变化及适应机制等成为生态学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匡文慧等在GIScience & Remote Sensing发表城市化对地表辐射通量影响的SCI论文
城市下垫面精细化的表征与遥感探测是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关注的重要前沿内容,针对中国超大城市复杂地表特征,城市化对辐射能量收支和生物地球物理过程影响的遥感模型的参数化、校正和验证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通过收集北京市7个辐射和热通量观测站点数据,城市建筑和绿地辐射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姜鲁光与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关于河流袭夺的SCI论文
2018年9月,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以Article形式发表了题为“Abrupt drainage basin reorganization following a Pleistocene river capture”(更新世一个河流袭夺事件之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宋伟等在Scientific Reports发表论文揭示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对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Han Ze, Song Wei, Deng Xiangzheng, Xu Xinliang. Grassland ecosystem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within the Three-River Headwaters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方红亮小组发表关于植被表观聚集指数观测研究的论文
植被冠层聚集指数(CI)表征植被枝叶在空间的非随机分布状况,是研究冠层辐射传输过程的一个重要结构参数。通常地面实测聚集指数都通过光学仪器测量得到。但是由于观测条件的复杂特性,植被聚集指数在实际中难以获取,一般的光学仪器(如常用的LAI-2200)仅仅得到的是植被的表观聚集指数(ACI)。同时由于观测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邓祥征与合作者在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发表SSCI论文
近日,邓祥征研究员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John Gibson教授合作撰写的题为“Sustainable land use management for improving land eco-efficiency: a case study of Hebei, China”在SSCI期刊 Annals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邓祥征研究组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发表SCI论文
近日王佩、邓祥征及其合作者撰写题为“Responses of urban ecosystem health to precipitation extreme: A case study in Beijing and Tianjin”在SCI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