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3-11-16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学位条例在培养单位的具体实施细则,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是进行研究生培养和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为了使研究生培养制度化、规范化,强化并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实现我所“国家地理科学和资源科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的战略定位,特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学位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授予暂行条例,制定我所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供我所学位评定委员会、研究生导师及管理部门作为培养研究生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专业文献,具有一定的口头交流能力。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和动向。通过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培养,具备从事地理学与资源科学实际工作与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研中做出有意义的成果。
(三)身心健康。
二、学科专业、方向
我所具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气象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学位培养权。
三、培养模式
为加强人才培养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本所实行:
(一)攻读硕士学位
(二)硕博连读
(三)提前攻博
四、学习年限
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最多不超过4年。
硕博连读生和提前攻博生的研究生学制为5年,学习年限最多不超过6年。
五、指导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制,结合导师梯队建立指导小组,从政治思想和业务学习两方面教育和指导学生。学生入学六个月内,由导师及指导小组根据培养方案的规定要求,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拟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科学研究、学位论文等做出安排,并交研究生部备案。
硕士研究生培养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课程学习阶段,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规定课程,为期一年;第二阶段为论文工作阶段,回所完成,为期两年。
六、课程设置、学分要求、教学方式及考核
(一)课程设置
学位课
公共学位课三门。包括自然辩证法与科技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硕士学位英语。
专业学位课四至五门。由我所结合学科发展方向和课程开设情况,从本学科内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选定。由导师指导学生选课。
2、非学位课
公共选修课(含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类课程等)一至三门。根据研究生院课程开设情况,由导师指导学生选课。
    专业选修课(除学位课和公共选修课之外的其他课程)三至五门。专业选修课应考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学科进展和学科综合等内容。根据研究生院课程开设情况,由导师指导学生选课。
   (二)学分和选课要求
    硕士研究生获得学位所需的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和必修环节(包括开题报告、学术报告、中期考核等)学分两部分组成,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1、硕士生的总学分应不低于35学分,包括课程学习30学分和必修环节5学分(开题报告2学分,中期考核2学分,学术活动与社会实践1学分)。硕士研究生修读的课程分为学位课(含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含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学位课不低于19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7学分,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2学分;非学位课中公共选修课不低于3学分。
    2、硕博连读生的总学分应不低于42学分,包括课程学习37学分和必修环节5学分(开题报告2学分,中期考核2学分,学术活动与社会实践1学分)。硕博连读生在研究生院应至少修满31学分,在入学后第一学期必须通过硕士学位英语,未通过者取消硕博连读资格,第一学年完成博士学位英语和自然辩证法与科技革命的学习,其它硕士课程要求同上。     
(三)教学方式
 由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统一组织教学,以课堂式教学为主,专题讨论和专业实践为辅。
(四)考试方式
 详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及学分的暂行规定》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课程集中教学管理规定》
七、培养环节与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也是研究生学习科研方法、分析利用资料的手段和锻炼独立研究能力的机会。在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要重视学位论文。拟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表》见本文末附件2),要以学位论文为重心。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和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根据学科的发展,选择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一定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题目,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在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后开始,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一年半。硕士学位论文必须符合专业方向,并有一定的工作量。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包括论文选题与开题、论文进展中期考核、学术论文发表等环节。
(一)论文选题与开题
硕士研究生在广泛调查研究、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实施方案,预期结果及能达到的学术水平,现有条件及存在问题,进度安排及预计完成论文的时间。
开题报告由硕士研究生本人撰写,经导师审阅后,由硕士研究生在课题组或研究室做报告,书面报告交研究生部备案。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末(2月底前)完成(详见我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有关规定》)。通过开题评审,计为2学分。
(二)论文进展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和课题组报告论文进展;由导师和指导小组成员帮助分析论文工作中的难点,找出不足之处,明确主攻方向,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硕士生的中期考核需撰写论文进展报告,从论文进展情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总结,同时填写硕士生中期考核登记表,导师组织指导小组成员进行。硕士生的中期考核应在第二学年末(8月底前)完成,并将中期考核登记表交研究生部备案。通过中期考核,计为2学分。
(三)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我所和研究室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加强硕士生国内外学术交往能力,建立国际国内的学术交往。毕业时撰写不少于500字的“在学期间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总结,导师审阅后,填入《毕业研究生登记表》。
为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社会责任感,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国情、院情,培养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我所要求硕士生抓住野外工作机会,积极参与社会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
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计为1学分。
(四)撰写学术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在国内外本学科专业核心刊物上以我所名义、第一作者身份(或除导师外的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论文(含已接受)。详见我所《研究生在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认定实施办法》。
(五)学位论文的撰写要求
 详见我所《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一)答辩资格审查
硕士研究生完成各培养环节后,由研究生部进行学位答辩资格审查。学位论文答辩按当年春、秋季毕业生时间进程和要求安排,有关资格审查规定详见我所《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科研成果要求》和《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有关规定》。
(二)学位授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硕士研究生学位申请终审及学位授予。所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本所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初审及学位授予建议。我所学位委员会严格掌握授予学位质量,凡不符合答辩程序和答辩委员会决议不规范的,不接受学位申请。
在学三年中,若硕士学位课成绩合格,论文答辩通过,但未能按本培养方案规定发表学术论文的硕士生,只准予毕业。待其毕业后一年内有正式文章发表时,可持文章复印件(带书眉)来所申请授予硕士学位。
 
 
附件1.各学科、专业硕士毕业生专业学位课推存目录
2. 地理资源所攻读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简表
学期
内            容
第一、二学期
l        入学教育
l        在研究生院参加课程学习
l        初步确定学位论文题目
 
第三学期
l        阅读文献、收集论文资料
l        写出开题报告,完成开题评审
l        开始参加科研项目
 
第四学期
l        开展相关实验工作或野外考察
l        参加中期考核,详细汇报论文的内容、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如果论文题目有更改需说明原因
 
第五学期
l        集中精力完成学位论文。期末完成论文初稿
 
第六学期
l        修改论文,导师批阅
l        论文送审
l        论文答辩
l        双向选择,毕业派遣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附件1
 
各学科、专业硕士生专业学位课推荐目录
专业名称
专业学位课名称
学分
自然地理学
现代自然地理
3
环境地学导论
3
自然资源
3
全球变化
3
全球生态学
3
水文学与水资源学基础
2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
3
遥感地学分析与实验
3
人文地理学
现代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2
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
3
高级管理学
3
现代人文地理学
3
现代经济地理
3
环境经济学
3
资源经济学
3
资源科学纲要
2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3
现代自然地理
3
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3
地球信息科学进展
3
遥感地学分析与实验
3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
3
遥感图象处理
3
数据库技术
3
时空数据分析
2
现代地图学
3
自然资源学
资源科学纲要
3
自然资源
3
资源经济学
2
资源社会学
2
资源管理与政策
2
现代自然地理
3
现代人文地理
3
地理信息系统
3
遥感地学分析与实验
3
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3
气象学
现代自然地理
3
全球气候系统
3
环境地学导论
3
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3
全球生态学
3
全球变化
3
地学中常用数理统计方法
3
历史环境变化研究方法(所内开)
3
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
3
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3
全球生态学
2
全球变化
3
生态学
3
生态模型与计算机模拟
2
植物生态学
3
农业生态学
2
地理信息系统
3
污染生态学
3
生态系统模型
1
环境科学
环境地学导论
3
现代自然地理学
3
环境化学
3
环境生物学
3
现代环境分析与监测
3
土壤学原理与方法
3
植物生态学
2
计算机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3
地学中常用数理统计方法
2
农业经济
管理
高级微观经济学(1)(北大开)
3
高级计量经济学(1)(北大开)
3
中国农村经济和政策专题(拟所内农业政策中心开)
3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拟所内农业政策中心开)
3
 
附件2
 
 

 

地理资源所攻读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说明:培养计划表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填写,此表由学生在入学后6个月内交研究生部,
一式3份,盖章后分别由导师、学生和研究生部(学生学籍档案)保存。
 
一、研究生基本信息
姓 名:            入学时间:          专    业:           导师姓名:
学 号:            学习年限:          研究方向:            学位级别:
研究室名称:
 
 
 
 
二、研究生的业务水平概述(逐条简要说明)
(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和外语水平等方面)
 
三、指导小组成员(如聘任副导师,请用 “*”标明)
姓名
职称
从事专业、方向
所在单位
 
 
 
 
 
 
 
 
 
 
 
 
 
 
 
 
 
 
 
 
 
四、课程学习计划
课程名称
学时
课程
属性
课程名称
学时
课程
属性
 
 
 
 
 
 
 
 
 
 
 
 
 
 
 
 
 
 
 
 
 
 
 
 
 
 
 
 
 
 
 
 
 
 
 
 
 
 
 
 
 
 
五、研究生必读的重要书目与经典论文
序号
题目
作者
出版社或
刊物名称
出版年月或卷期页码
计划完成时间
1
 
 
 
 
 
2
 
 
 
 
 
3
 
 
 
 
 
4
 
 
 
 
 
5
 
 
 
 
 
6
 
 
 
 
 
7
 
 
 
 
 
 
六、学位论文工作计划
(内容包括拟选择的论文题目、选题范围、资料收集、撰写进程、指导措施、论文质量要求等方面。硕博连读生和学习年限超过3年的研究生要按实际情况做好规划):
学位论文进展时间表
论文选题
入学后6个月内
开题评审
博士入学后1年内;硕士1年半内
中期考核
入学后第二学年8月底
论文写作
由导师和学生确定
论文审核
由导师和研究生确定
论文评阅
毕业年度3月25日
答辩演练
由导师和研究生确定
论文答辩
毕业年度5月15日-6月5日
备注
 
 
七、研究生科研工作与学术交流活动安排
(包括科研工作内容、目标、方式、措施和要求等,以及参加学术活动内容与要求):
 
 
 
 
 
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所主管领导审核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