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为华南区常见鸟类。我们在整理中国鹎科鸟类分布区变化情况时发现,2006年以来红耳鹎的地理分布范围发生较大的变化。本文收集整理了中国1976至2016年期间红耳鹎的分布信息,并利用GIS技术详细地描述分析了该物种的地理分布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红耳鹎jocosus亚种的分布范围呈现一个辐射状的扩散趋势,且向北方地区迁移。除少数扩散属人为因素造成外,基本上都是自然扩散。本研究还初步讨论了生境选择、繁殖习性以及食性等生态特征对红耳鹎扩散的影响,并对该物种地理分布扩散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讨论。
PDF全文下载地址:
http://dwxzz.ioz.ac.cn/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17056&flag=1&journal_id=dwxb&year_id=2018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40年间红耳鹎在中国的分布变化探讨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3
相关话题/自然 生态 信息 技术 地理分布
应用EPG技术分析不同品种苜蓿对苜蓿斑蚜的抗性
摘要:【目的】明确苜蓿斑蚜Therioaphistrifolii对不同品种苜蓿Medicagosativa的取食行为,探明抗蚜因子和抗虫位点,筛选抗蚜苜蓿品种。【方法】利用刺吸电位技术(electricalpenetrationgraph,EPG)记录苜蓿斑蚜成蚜在10个苜蓿品种上的取食行为,并基于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昆虫口腔分泌物效应子及其在害虫防治中基于RNAi技术的应用展望
摘要:昆虫口腔分泌物(oralsecretion,OS),又称返吐液,是昆虫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和肠道分泌物的混合液。昆虫取食寄主植物过程中,OS随之分泌至植物中,并影响植物的防御反应。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是研究昆虫基因功能有价值的反向遗传学工具,也是目前最有可能应用于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贺兰山冲积扇荒漠草地拟步甲生态位及种间关联
摘要:【目的】拟步甲对维持荒漠半荒漠生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揭示拟步甲物种的生态位及种间关联,为冲积扇荒漠草地生境拟步甲群落构建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2019年5-10月采用陷阱法调查贺兰山冲积扇荒漠草地划分为100个相同大小正方形单元的200m×200m样地的拟步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田间二化螟雄蛾对不同配比性信息素的嗅觉反应 及性信息素识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差异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从行为和嗅觉分子水平探究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雄蛾对性信息素嗅觉反应的地理种群差异及其机理,以明确该害虫田间种群雄成虫的嗅觉适应性及其特点。【方法】采用7种Z11-16∶Ald,Z9-16∶Ald和Z13-18∶Ald配比不同的三元性信息素诱芯(Z11-16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荔枝蝽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英文)
摘要:荔枝蝽Tessaratomapapillosa是荔枝和龙眼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危害严重。该虫以若虫及成虫吸食寄主植物的嫩芽、嫩梢、花穗和幼果,成虫和3龄以上若虫是传播龙眼鬼帚病病原体的传病介体昆虫。本文综述了近60年来国内荔枝蝽的研究情况,旨在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更详尽的荔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桃蛀螟性信息素结合蛋白CpunPBP3的表达模式及性信息素结合特性(英文)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桃蛀螟Conogethespunctiferalis性信息素结合蛋白CpunPBP3进行鉴定和定性分析,完善对桃蛀螟性信息素感受机制的理解。【方法】扩增、分析桃蛀螟CpunPBP3的cDNA序列,并与其他草螟科昆虫的同源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利用qRT-PCR测定桃蛀螟不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基于第三代纳米孔测序技术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全长转录组构建及注释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OxfordNanopore测序技术组装和注释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ceranae的高质量全长转录组。【方法】采用NanoporePromethION系统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纯净孢子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识别每条cleanread两端引物鉴定全长转录本序列。利用Bla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蛾类性信息素受体研究进展
摘要:蛾类昆虫的性信息素受体(pheromonereceptor,PR)是雄蛾识别雌蛾性腺挥发的性信息素组分的核心元件,它决定了雄蛾识别性信息素的嗅觉受体神经元(olfactoryreceptorneuron,ORN)的选择性和特异性。从烟芽夜蛾Heliothisvirescens中鉴定了第一个蛾类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雄性棉铃虫感受性信息素的分子和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主要借助于性信息素通讯完成雌雄识别,实现交配和种群繁衍。关于棉铃虫感受性信息素机制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化学生态学领域的热点和重心,研究结果有助于开发和改进棉铃虫防治的性引诱剂。本文将对棉铃虫雄虫感受雌虫释放的性信息素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棉铃虫及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双翅目害虫性别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昆虫不育技术(sterileinsecttechnique,SIT)已被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人类健康相关的病媒害虫。相较于传统的农药控制策略,昆虫不育技术具有物种特异性和环境友好型等特点。通过释放不育雄虫的昆虫不育技术的主要障碍是在大规模饲养阶段将雄性与雌性分离,从而提高这些防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