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bstract
摘要: 地壳和上地幔结构及其性质对于理解地球浅部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示作用. 南海地区位于亚洲东南部,其构造演化长期以来受到了特提斯和太平洋构造域的控制. 晚中生代以来, 南海北部经历了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 并且发生了多期次拉张构造运动, 形成了一系列裂陷和盆地. 近几年来, 地震学探测方面的丰硕成果为理解此过程提供了有效的约束. (1)地壳结构方面而言: 海底地震探测结果表明, 南海北部陆缘地壳厚度范围为7~32 km, 最厚和最薄处分别对应着东沙隆起和白云凹陷. 深地震反射/折射剖面结果显示南海东北部大陆架和洋陆过渡带的下地壳底部发育有明显的高速层, 厚度为0~10 km, 且向洋盆减薄并尖灭, 此特征与张裂运动后岩浆底侵过程一致. 东沙隆起的上地壳岩性为长英质,表明该区12 km厚的下地壳高速层可能与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火山弧有关. (2)在岩石圈尺度上: 面波成像结果显示,南海北部的岩石圈比周边陆块的要薄一些, 大致在60~75 km之间, 为中生代俯冲形成的软弱带. (3)上地幔结构方面: 体波层析成像结果表明在南海北部地区地幔转换带内存在高速异常, 三重震相波形拟合则进一步约束了该高速异常体, 即厚度为209~225 km, P波高速异常为1.5%~3.5%, 其可能为中生代太平洋俯冲板片或伴随有大陆岩石圈拆沉体, 也可能是古南海北部板片的俯冲残留体. 滞留板片带来的低温异常导致410 km间断面抬升了5 km, 660 km间断面下沉了5~15 km. 与此同时, 在地幔转换带之上存在厚度为60~75 km,P波低速异常为2.0%~2.5%的低速层, 其可能与地幔转换带内俯冲板片脱水有关.
PDF全文下载地址:
http://www.progeophys.cn/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9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