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地幔的最主要矿物相,橄榄石在地幔对流过程中发育塑性变形,体现于地幔包体和地幔橄榄岩中广泛存在的波状消光和膝折带等特征,其主要变形机制包括位错蠕变、扩散蠕变和颗粒边界滑移。在不同温压、应力、应变速率、含水量、粒间熔体存在与否等条件下,一种或多种流变机制主导橄榄石变形,形成不同的晶格优选定向,即橄榄石组构。目前已识别出多种橄榄石组构,地幔橄榄岩中最为广泛的是A型组构,即(010)晶面平行于剪切面,[100]晶轴平行或近平行于剪切运移方向。另一方面,橄榄石不同晶轴方向上的弹性波速大小不同,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故地幔流动所控制的橄榄石晶格定向排列会引起地震波的各向异性。将不同动力学背景下橄榄石的组构特征与相应地震波各向异性的观测数据相结合,可有效判定地幔流动方向和流动面,业已成为研究板块构造的重要手段。
然而,橄榄石在不同构造环境下的组构特征和形成机制长期存在较大争议,其中B型组构由于可以合理解释地幔楔中与俯冲带平行的地震波各向异性特征,引起人们的广泛研究和激烈讨论。同时,近期研究报道橄榄石的波状消光等塑性变形特征同样发育在Duke、Bushveld、Stillwater、坡一等镁铁-超镁铁岩体,表明橄榄石的塑性变形并不仅仅局限于地幔之中。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姚卓森博士(现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博士后),在导师秦克章研究员与南京大学王勤教授的指导下,以新疆坡一岩体中的橄榄石塑性变形(图1)为研究对象,细致厘定其形成过程及温压条件,首次证实岩浆环境下晶粥的堆晶压实作用可诱发橄榄石塑性变形,发育独特的B型组构,并进一步通过微观结构探究其变形机制,取得如下成果:
(1)坡一纯橄榄岩的全岩微量及矿物成分特征表明其形成于岩浆的堆晶过程,而非高程度部分熔融或熔岩反应的产物。同时该岩体巨厚晶粥层发生了强烈堆晶压实过程,晶体框架与填隙熔体间密度差异产生的有效应力(~2-10 MPa)触发了橄榄石的晶格变形;
(2)橄榄石的塑性变形隶属于B型组构,即位错在(010)晶面上沿[001]晶轴滑移(图2),属岩浆体系内的首次报道,形成于特殊的低压、贫水、高温熔体环境,同时透射电镜揭示其发育多组位错滑移系(图1)。堆晶作用早期,单轴挤压环境下,橄榄石受结晶习性控制形成B型组构,之后随着堆晶作用的增强,粒间熔体减少,有效应力显著升高,驱动晶格发生位错蠕变和颗粒边界滑移(图3)。
(3)该组构产生反向的地震波各向异性(VSH<VSV) (图2),由于其所对应的晶粥堆晶压实作用广泛发生于大型岩浆储库之中,故可解译活跃火山体系底部及地壳深部岩浆作用的地震波各向异性特征。
上述成果系首次系统研究岩浆环境下橄榄石的塑性变形特征,拓展了相关研究领域,唤起了人们对于岩浆体系内橄榄石变形作用的重视,将微观尺度的橄榄石晶格变形,中等尺度的晶粥堆晶压实作用,以及宏观尺度的地震波各向异性有机联系起来。
图1 (a, b)坡一岩体橄榄石的波状消光(晶格位错的热恢复作用)及三联点(颗粒边界的滑移); (c, d) 透射电镜下橄榄石晶格尺度的位错分布和排列; (e)EBSD剖面中的晶格变形和位错壁
图2 坡一橄榄石B型组构的极图及其对应的地震波各向异性
图3 坡一岩体晶粥堆晶压实过程及橄榄石变形的示意图
研究成果发表于JGR: Solid Earth. (Yao Z, Qin K, Wang Q, et al. Weak B‐Type Olivine Fabric Induced by Fast Compaction of Crystal Mush in a Crustal Magma Reservoir[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9, 124(4): 3530-3556. Doi:10.1029/2018JB016728) (原文链接)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姚卓森等-JGR:岩浆成因橄榄石B型组构及其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相关话题/塑性 环境
郭松峰等-EG:基于塑性应变累积的岩体渐进破坏强度准则及其应用
自然界及工程岩体在内外动力作用过程中从最初损伤到最终形成滑坡、岩爆、地震等地质灾害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工程地质动力学过程。岩体的强度准则表达方式为岩体工程地质动力学的关键性基础理论问题。现阶段常用的岩体强度准则多是描述破坏瞬间岩土体的抗压、抗剪或抗拉能力,且未考虑岩体的渐进破坏过程,往往难以描述自然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何宏青等-MNRAS+ApJ:比较行星空间辐射环境研究系列进展
宇宙线是剧烈天体活动(包括太阳)释放出来的高能粒子,因其各种辐射损伤效应,对航天器和宇航员构成严重乃至致命的危害,成为国际空间环境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宇宙线自1912年被奥地利科学家维克托·赫斯(Victor Hess,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发现以来,高能宇宙线起源这一根本问题始终没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普研究所合作揭示呼吸链复合物III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性的结构基础
2019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孙飞课题组与德国马普研究所Hartmut Michel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杂志上以封面文章联合发表了题为“A 3.3 ?-Resolution Structure of Hyperthermophilic Resp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夏季强大气氧化性环境下霾污染形成的大气物理与大气化学过程
近年来,国家逐步采取了系列严格的大气污染排放管控措施,SO2和NOx的排放有所减少,PM2.5浓度下降,但我国东部的近地面O3浓度快速增加,特别是夏季,东部地区呈现强的大气氧化能力。在强大气氧化性下,霾污染形成的大气物理与化学机制有待明确。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下,辛金元研究组构建了大气边界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大气物理研究所结合气象、环境资料首次定义中国蓝天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严重的霾事件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直到2015年6月11日,许多市民拿起相机,拍下了难得一见的“北京蓝”。而2016年1月18日,北京市环保联合会、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环保组织发布了“北京市2015清洁空气十大关键词”,“北京蓝” 跃然纸上。北京蓝走红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西北太平洋台风中的闪电活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进入夏季,西北太平洋上台风开始活跃。对台风中各种物理过程的准确认识是揭示台风成因和影响,改进台风预报的重要基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台风中由于上升气流较弱,缺乏过冷水等,因而没有闪电活动或闪电非常稀少,现有教科书中对台风的描述也几乎没有提及闪电。随着闪电探测技术的进步和全球闪电定位网络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大气所参与起草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技术规范》正式发布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技术规范HJ1130-2020》于2020年5月15日获生态环境部批准发布。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基本要求、运算处理、效果评估方法等内容。适用于指导全国生态环境部门的环境空气质量业务化数值预报。标准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京津冀大气环境与物理化学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项目接受院基本建设项目专项督导
2020年4月23日至24日,大气所承担的“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京津冀大气环境与物理化学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项目接受中科院基本建设项目专项督导,此次督导分为视频会议和现场督导两个阶段。4月23日举行了会议,院条财局副局长高军、总工程师袁伟以及院基建局原局长孔繁文等督导组专家,大气所副所长(主持工作)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协同创新交叉研究平台—京津冀大气环境与物理化学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启动建设
2019年12月28日,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承建的“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协同创新交叉研究平台—京津冀大气环境与物理化学前沿交叉研究平台”联合怀柔科学城15个科学设施平台项目和6个城市服务配套项目集中启动建设。 项目系统负责人孙业乐研究员介绍:京津冀大气环境与物理化学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建成后将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京津冀大气环境与物理化学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铁塔建设方案讨论会议召开
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大气环境与物理化学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铁塔建设工作,2019年11月29日下午,大装置办再次召开铁塔建设方案讨论会。副所长(主持工作)周天军,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首席权建农、李炬,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PAC)主任王自发、副主任孙业乐、程雪玲研究员,大装置办主任张木兰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