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薛勇彪研究组合作揭示被子植物自交不亲和性起源、丢失和重获的高度动态进化机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1

现存被子植物中,约40%具有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 SI)。SI是一种正常可育的雌雄同花被子植物自花授粉后不能产生合子的现象。被子植物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受到起伏不定的来自自交或异交的选择压力,其SI也会发生频繁的丢失和重获。在真双子叶植物中,目前共发现四类不同分子机制的SI,包括常见于车前科、茄科、蔷薇科和芸香科的1类、十字花科的2类、罂粟科的3类和报春花科的4类SI。然而,SI起源和演化的分子机制以及四类SI的演化关系目前还不清楚。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薛勇彪研究组合作利用系统基因组演化分析、遗传学验证和生物学功能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诠释。
  SI通常由单一复等位且包含紧密连锁的雌性和雄性S基因的S位点控制。其中,1类S位点常包含一个S-核酸酶和多个SLF,分别编码雌性和雄性自交不亲和决定因子。异交授粉时,由于多个SLF可协同识别并解除异己S-核酸酶的细胞毒性,因而产生异交亲和反应;而在自交授粉时,自己S-核酸酶的毒性由于无法被抑制,最终产生自交不亲和反应。本研究首次揭示来自毛茛科、茄科、车前科和蔷薇科多个物种的SLF均能高效解除茄科植物杂交矮牵牛S-核酸酶的细胞毒性,并且跨物种SLF打破SI的概率显著高于种内,表明祖先SLF具有高效解除S-核酸酶毒性的能力,而随着逐步进化和选择,SLF的数量显著扩增,其协同解毒能力也有所增加。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由紧密连锁的分别编码雌性自交不亲和决定因子T2类核酸酶和雄性自交不亲和决定因子FBK或FBA结构域蛋白的S基因所控制的1类SI可能在被子植物起源之初即已产生,表明该类S位点极其古老,可能与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扩张有关。然而,随着全基因组复制事件的频繁发生或1类S位点的删除,1类SI经历了多次丢失并产生了多个自交亲和物种。尽管如此,一些物种则通过删除或失活重复的1类S位点进而重新获得了1类SI,另一些物种则进化出了新的2、3或4类自交不亲和机制(图)。这些结果揭示了SI的起源和进化机制,为深入研究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扩张提供了一个新的分子进化理论框架。
  该研究成果于2021年11月4日在线发表在The Plant Cell上(DOI:10.1093/plcell/koab266)。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赵洪博士、张越博士、西北师范大学张辉博士、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宋砚斋博士、复旦大学赵飞博士、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张玉娥副研究员、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博士生朱斯慧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研究计划的资助。

图:显花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起源、丢失和重获机制
  
相关话题/博士 遗传 控制 植物 基因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科学家发现调控水稻育性和库大小关键基因
    水稻花药发育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组成,其中绒毡层细胞对花药发育起重要作用。绒毡层细胞需要经历一个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过程来为花粉的成熟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但是,人们对绒毡层细胞PCD过程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影响花粉发育的调控机理仍知之甚少。  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鲍时来研究团队揭示肺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表观遗传机制
    肺肌成纤维细胞(Alveolar Myofibroblast,AMYF)增殖和分化异常通常与肺发育缺陷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等肺脏疾病有关,但调节肺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表观遗传机制仍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鲍时来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张永清研究组合作研究发现ApoE基因突变家犬忠实重现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脑血管疾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脑中风和心梗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病因。脂质代谢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成因,而E型载脂蛋白质(ApoE)在胆固醇代谢中起关键作用。ApoE突变导致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小鼠和大鼠等多种模式动物已被广泛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研究,但这些动物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田志喜研究组发表“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相关综述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和饲料作物之一,随着世界人口增加,全球大豆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进一步提高大豆育种效率是广大大豆****、育种家攻关的重要目标。开展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阐明大豆种质资源演化规律,解析大豆重要农艺性状调控基因,可为大豆分子育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高彩霞研究组建立瞬时表达系统介导的小麦基因组编辑新方法
    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往往受到植物遗传转化中对基因型的依赖和再生效率低下的制约。在小麦中过表达GRF4-GIF1蛋白复合体可提高转基因植物再生效率和再生速度。但是通过稳定遗传转化方法,再生出来的植株都是整合了外源基因,需要多代才能把外源基因分离出去,费时费力而且可能带来转基因的潜在风险。  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焦雨铃研究组与合作者揭示植物单细胞再生机制
    不同于高等动物,高等植物细胞命运可塑性高,分化的植物体细胞可以获得全能性(totipotency),再生出完整可育植株。植物单细胞再生在农业、园艺上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是遗传转化的常用途径。虽然很多种类的植物均实现了单个分化体细胞的再生,获得了完整植株,但关于植物单细胞再生机制目前仍然知之甚少。  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田烨研究组发现神经元线粒体应激的记忆可以跨代遗传的现象和机制
    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决定个体的发育、生殖、衰老和行为等,在受到环境压力胁迫时,生物体会产生适应性的应激反应。长久以来,生物学家一直非常关注的科学问题是,生物体所产生的这些应激反应是否可以直接传递给后代,在后代还未直接经历上一辈的环境胁迫时,就获得某些性状,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应对预期的环境变化和压力胁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提高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
    小麦为全球人口提供主粮,小麦增产可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危机。氮元素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类营养元素,是制约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对作物氮素利用关键调控基因进行靶向编辑,是改良作物产量的有效策略。前期研究发现,水稻ARE1基因是调控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关键基因。ARE1基因在植物中高度保守,研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韩方普研究组在植物着丝粒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着丝粒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染色体的正确分离起着重要作用。着丝粒区域重复序列的组成和排布在着丝粒结构和功能中的作用是着丝粒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也是基因组测序组装最难完成的染色体区域,最近人类两条染色体着丝粒的详细解析对我们植物染色体研究有很好的借鉴,如何精细进行植物着丝粒的序列和功能解析是我们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高彩霞研究组在小麦基因组编辑递送系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植物基因编辑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将Cas9蛋白和sgRNA递送到植物细胞中发挥作用,目前植物中的递送方式主要有农杆菌和基因枪转化两种,都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组织培养和再生才能获得完整的突变体植株。然而,组织培养和再生仍然是植物基因编辑的限速步骤,对于一些单子叶植物,尤其对于包含庞大且复杂的六倍体基因组的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