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陈春城团队在光电催化表面氧原子转移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6

光(电)催化在污染物降解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高度关注。目前广泛采用的光(电)催化剂(如TiO2),主要通过界面单电荷转移及其产生的自由基物种来氧化降解污染物。这些高氧化性自由基物种往往在降解污染物的同时,也无选择性地氧化与污染物共存的有机质(如腐殖酸),严重降低了目标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另一方面,这种无选择性反应也限制了光(电)催化在有机合成方面的应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化学所光化学重点实验室赵进才、陈春城、章宇超研究组发现赤铁矿(α-Fe2O3)纳米光电催化材料表面可高效高选择性活化水分子,通过非自由基途径将水中的氧原子转移到系列有机和无机反应物上,实现了它们的高选择性氧化,从而为复杂水体中目标污染物的选择性高效去除以及化学品的高价值氧化转化提供新的策略。
  在前期研究中,他们通过动力学同位素效应、电化学阻抗谱、原位电化学红外光谱等手段,证明了α-Fe2O3表面水分子的光电催化氧化是通过水分子亲核进攻表面FeIV=O物种机制进行的,其中水分子的氧氢键断裂过程是耦合的质子/空穴转移,属于反应的决速步骤(J. Am. Chem. Soc. 2016, 138, 2705;J. Am. Chem. Soc. 2018, 140, 3264)。最近,他们进一步揭示了α-Fe2O3光电催化高选择性氧原子转移新机制,发现α-Fe2O3光电催化材料表面可高效高选择性活化水分子,通过非自由基途径将水中的氧原子转移到系列有机和无机反应物上,实现了它们的高选择性氧化,如将水中高毒性的亚硝酸盐、亚砷酸等无机污染物加氧氧化成毒性相对较低的硝酸盐和砷酸(法拉第效率分别高达86.7% 和92.0%)。对于中心原子含有孤对电子的有机物,如有机硫、有机膦等,可实现高选择性(>90%)的氧化。而在相同条件下广泛使用的TiO2光催化剂(自由基反应机理),虽然可以将苯甲酸、马来酸等有机物有效氧化,但对这些加氧反应的选择性和法拉第效率却很低。另外α-Fe2O3光电催化对这些羟基自由基敏感的有机物反应活性很低。他们进一步通过电化学阻抗和18O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α-Fe2O3表面光电催化加氧过程是通过一步两空穴的氧原子转移反应进行的,而水分子是所转移氧原子的唯一来源。这一过程避免了反应选择性差的自由基路径,从而实现了高选择性氧化加氧反应。DFT计算表明α-Fe2O3和TiO2光电催化机制的不同源于二者迥异的表面电子结构。在α-Fe2O3表面的光生空穴主要分布在由Fe 3d和O 2p轨道组成的能级上,形成高价铁氧物种(FeIV=O),这些物种倾向于和氧原子受体发生氧原子转移反应;而TiO2的表面空穴处于O 2p轨道上形成Ti-O· 物种,更易于发生单电荷转移,而引发自由基反应。本研究突破了传统自由基型光(电)催化反应的瓶颈,为高选择性光(电)催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Nature Catalysis, 2021, DOI: 10.1038/s41929-021-00659-1)。

  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
  2021年8月10日
相关话题/光电 过程 材料 电子 光谱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刘云圻课题组利用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薄膜实现光电子人工突触可塑性
    近年来,人工突触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基于钙钛矿、有机聚合物、无机半导体等材料的人工突触器件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但材料的稳定性是阻碍人工突触器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开发高稳定性新型材料是实现人工突触应用的重要途径。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先导B专项的支持下,化学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李永舫课题组在高效宽带隙聚合物给体光伏材料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随着2019年明星窄带隙有机小分子受体Y6的发现,有机太阳能电池(OSC)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最高能量转换效率(PCE)从报道Y6之前的14%左右迅速提升到最近的超过18%。但是效率超过17%的器件大多基于三元体系(两个给体一个受体或者是一个给体两个受体)或者是使用三元共聚的聚合物给体,这些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刘云圻课题组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薄膜的可控生长方面取得新进展
    二维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性能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由于电子器件需要在介电层上进行组装与集成,因此,研究有机分子的自组装行为,在绝缘衬底表面上直接构筑均匀的二维纳米材料对于研究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开发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朱晓张课题组在高稳定性n-型光伏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成果
    有机光伏具有质轻、柔性和可大面积加工等优点,受益于分子光伏受体材料的发展,其能量转换效率已经达到18%。为实现商业化应用,材料和器件的长期光热稳定性仍面临挑战。传统D-A型电子受体材料普遍采用3-(二氰基亚甲基)靛酮(INCN)及其衍生物作为强拉电子末端,然而INCN类受体材料在光、水氧、热和碱等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宋延林课题组制备出防晒钙钛矿光电转换器件
    太阳光照射至地球表面的紫外光辐照强度平均达4.61mW·cm-2,尽管有臭氧层的保护可以去除太阳光中部分波段的紫外光(UVc和UVd),但是仍有较强的紫外线包括UVa(320-400nm)和UVb(280-320nm)照射到地球表面,其中UVb波段的紫外光破坏能力最强,极易降解钙钛矿材料,从而影响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李永舫课题组在近红外吸收受体光伏材料和叠层有机太阳电池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由前后两个单结有机太阳电池(OSC)串联组成的叠层有机太阳电池(叠层OSC),可以拓宽太阳光的利用范围,克服单结器件吸光范围有限以及热损耗等问题,从而获得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然而由于叠层OSC中涉及的材料种类多,器件制备难度大,特别是目前缺乏高效的窄带隙光伏材料用于后结子电池,导致其发展仍然滞后于单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邱东课题组与乔燕课题组合作在构筑强韧水凝胶材料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水凝胶类似于生物软组织,具有独特的微环境(高含水量和通透性)和自适应的特点,在药物缓释、伤口敷料、组织工程及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传统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和抗溶胀能力通常很差,导致其实际应用受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化学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邱东研究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石墨炔研究”入选《2020研究前沿》化学与材料科学TOP10热点前沿
    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联合向全球发布了《2020研究前沿》报告。报告基于2014年-2019年的论文数据,遴选展示了11个高度聚合的大学科领域中,较为活跃或发展迅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38个新兴前沿,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石墨炔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骆智训课题组在团簇超原子用于新材料基因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腐蚀、防腐以及催化等化学化工过程都涉及金属团簇的研究,团簇已成为了化学和材料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深入理解原子到分子、团簇、纳米结构、再到宏观物质的结构和功能演变,将有力地推动化学走向"微观化"、"精准化"和"交叉融合"。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政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化学所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实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李永舫课题组在有机小分子给体光伏材料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有机太阳能电池在制备柔性、半透明以及室内光伏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相比于聚合物半导体光伏材料,有机小分子半导体光伏材料具有结构确定、易于纯化等优点。然而,由于基于小分子给体和小分子受体的全小分子体系活性层形貌调控方面的困难,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SM-OSC)的光电转换效率落后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