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宋延林课题组在连续单墨滴3D打印领域中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6

3D打印技术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光固化成型技术被认为是最有潜力实现快速制备精密结构的3D打印技术之一。然而,相比基于挤出成型的3D打印方法,其材料利用率较低,而且在连续3D打印过程中,液体树脂不可避免地附着在固化结构的表面,其附着量会随着打印速度和粘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由于光散射的存在,导致非图案区中的树脂发生额外的固化。以上因素不仅会造成材料的大量浪费,还降低了连续打印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分辨率。
  最近,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宋延林课题组在前期发展的利用仿生超润滑固化界面来减少固化树脂与固化界面之间粘附(Research, 2018, 2018, 479560,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 521)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单墨滴3D打印策略,利用界面操作方法可制备出具有可控形貌的精细3D结构,实现了墨滴一滴成型,并提高了打印过程的稳定性及精度。光固化界面的界面性质对于单墨滴打印至关重要,这有利于单墨滴三相接触线(TCL)的连续收缩,实现高材料利用率的3D打印。研究表明:实现单墨滴3D连续打印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液体树脂与固化树脂间的粘附(γ1)应大于液体树脂与固化界面之间的粘附(γ3),且液体树脂与固化界面之间的粘附(γ3)应大于固化树脂与固化界面的粘附(γ2),该规律为单墨滴3D打印的通用性奠定了基础。通过调控墨滴尺寸和UV图案参数可控制单墨滴打印的净利用率,实现墨水一滴成型。该单墨滴连续3D打印方法为可控、按需个性化制备精细3D结构开辟了新途径。该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Nat. Commun., 2020, 11, 4685上,通讯作者是宋延林研究员和吴磊副研究员,第一作者是博士生张虞。

连续单墨滴3D打印过程的机理及单墨滴3D打印中所涉及的界面
  
  
  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
  2020年11月17日
相关话题/结构 技术 材料 印刷 过程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发布化学所宋延林研究员主持起草的印刷图案边缘波浪线测量国际标准
    印刷电子是应用印刷技术制造电子产品的新兴技术。根据国际知名的产业咨询公司IDTechEx的报告,印刷和有机电子市场规模在2023年将达到768亿美元。随着印刷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相继出现了可弯曲的柔性显示屏、印刷电子标签、大尺寸弧形屏幕、可穿戴电子产品等,证明利用印刷技术可以部分甚至全部取代传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骆智训课题组在团簇超原子用于新材料基因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腐蚀、防腐以及催化等化学化工过程都涉及金属团簇的研究,团簇已成为了化学和材料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深入理解原子到分子、团簇、纳米结构、再到宏观物质的结构和功能演变,将有力地推动化学走向"微观化"、"精准化"和"交叉融合"。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财政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化学所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实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朱晓张课题组应邀发表关于n型分子光伏材料研究的观点文章
    有机光伏具有质轻、柔性、可溶液法大面积加工等优点,因此受到广泛关注。新型分子受体材料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有机光伏器件能量转换效率的巨大突破,更为光伏技术的众多应用场景提供了崭新的机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朱晓张课题组在n-型分子光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李永舫课题组在有机小分子给体光伏材料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有机太阳能电池在制备柔性、半透明以及室内光伏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相比于聚合物半导体光伏材料,有机小分子半导体光伏材料具有结构确定、易于纯化等优点。然而,由于基于小分子给体和小分子受体的全小分子体系活性层形貌调控方面的困难,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SM-OSC)的光电转换效率落后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张德清课题组与赵睿课题组合作发展了线粒体自噬过程的新探针和干预自噬过程的新策略
    作为细胞应激响应的保护机制,自噬在肿瘤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自噬降解细胞内物质可为肿瘤细胞快速增殖提供营养,同时自噬的活化还会促进肿瘤的转移。以自噬为靶点设计化学干预分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不仅可以克服常规癌症治疗时肿瘤细胞产生的抗药性和抗凋亡性,而且可以招募免疫因子,从而进一步增强肿瘤治疗效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李永舫课题组在低成本高效有机光伏材料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轻、薄、柔和可溶液加工等突出优点,是当前太阳能电池研究的热点。随着新型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快速发展,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逐步提升,最近已达到16~17%的水平,达到了可以向实际应用发展的阶段。但是,实现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应用,目前还面临着光伏材料成本和器件稳定性的挑战。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董焕丽课题组在高迁移率发光材料与器件应用方面取得新进展
    有机发光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兼具场效应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两种器件功能的光电集成器件,在下一代变革性柔性显示方面具有潜在重要应用。高性能有机发光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构筑需要核心材料体系兼具高迁移率和强发光特性,但该类材料的设计合成一直面临巨大挑战,限制了有机发光场效应晶体管及其相关应用器件的研究。  近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刘钢课题组通过基因簇精准倍增技术显著提升轮枝链霉菌中博莱霉素的产量
    博莱霉素(Bleomycin)是由轮枝链霉菌产生的一种PKS/NRPS杂合的广谱抗肿瘤抗生素,已用于临床恶性肿瘤的治疗。博莱霉素在其原始产生菌中产量极低,其生产水平亟待提高。然而,轮枝链霉菌遗传操作困难,目前鲜有通过理性手段大幅度提高博莱霉素产量的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钢课题组在Sci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杜文斌团队在微流控液滴超高通量皮升注射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微流控技术是指在微米尺度上进行流体操控的技术,是一个包含化学、光学、生物学、流体力学和微纳加工等多学科交叉的新领域。利用微流控技术可以将实验室所涉及的样品处理、反应、分析以及细胞培养等一系列操作集成到微通道操作单元中,具有高通量、集成化、低成本等显著优势。由于它在生命科学、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
  • 孔照胜研究组揭示大丽轮枝菌侵染棉花过程中通过调控脂质代谢和次生代谢来影响致病性的机制
    微生物特别是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分泌大量的小分子化合物——次生代谢物,这些物质和初生代谢物不同,它们不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但对微生物适应外界环境至关重要,无论是应对非生物胁迫还是生物胁迫。大丽轮枝菌是棉花黄萎病的致病原,严重影响了棉花纤维的产量和品质。在侵染宿主时,大丽轮枝菌会分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