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技术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获得的多种类型细胞移植入病灶部位后,可达到促进病损组织再生、恢复组织器官稳态和功能的目的。然而,干细胞治疗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尚存局限,阻碍了该技术的普及。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联合攻关,通过靶向编辑单个长寿基因产生了世界上首例遗传增强的人类血管细胞。这些血管细胞与野生型血管细胞相比,不但能更高效地促进血管修复与再生,而且能有效抵抗细胞的致瘤性转化。遗传增强人类血管细胞的成功获得为开展安全有效的临床细胞治疗提供了重要解决途径。该研究工作于2019年1月18日以“FOXO3-engineered human ESC-derived vascular cells promote vascular protection and regeneration”为题发表在Cell Stem Cell。
FOXO3是重要的人类长寿基因,与延缓细胞衰老、抵御外界应激和增强心血管稳态关系密切。此外,FOXO3的活化可通过诱导抑癌基因表达抵抗细胞的恶性转化。研究人员历时六年的探索,最终利用第三代腺病毒载体HDAdV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巧妙地置换了人类胚胎干细胞中FOXO3基因的第3号外显子中的两个单核苷酸,从而实现了抑制细胞中FOXO3蛋白的磷酸化和降解,促进FOXO3在细胞核内的聚集进而激活下游靶基因的表达。
当FOXO3遗传激活的人类胚胎干细胞被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膜)、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中膜)及间质细胞(血管外膜)时,这三种血管细胞均表现出比野生型细胞更强的自我更新、抵抗氧化损伤及延缓细胞衰老等能力。在机制方面,内源激活的FOXO3通过拮抗CSRP1基因表达介导对血管细胞衰老的抵抗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将遗传增强的人类血管细胞靶向移植到动物模型的缺血部位,可高效促进受损血管的再生,迅速恢复缺血部位的血流,证明这些细胞具有明显优于野生型细胞的血管修复能力。为验证遗传增强干细胞作为移植材料的安全性,研究人员将多种致癌因子导入野生型和遗传增强的干细胞中,发现遗传增强干细胞还可以有效地抵抗癌基因诱导的细胞恶性转化。综上所述,通过改写人类基因组中的两个碱基,研究团队成功建立了可同时抵抗细胞衰老和癌变的优质人类血管细胞。
该项研究首次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人类血管细胞的功能增强,揭示了长寿蛋白FOXO3维持人类血管稳态的新机制,从概念上证明了利用基因编辑策略获得优质安全人类血管细胞移植物的可行性。此外,该研究使规模化和标准化制备优质安全的人类细胞治疗材料成为可能,为未来的再生医学提供了一个具有潜力的选项,对发展更加安全有效的临床细胞治疗策略具有深远意义。
图. FOXO3功能增强可延缓血管衰老,增强应激抵抗并防止细胞癌变
刘光慧团队长期致力于衰老、干细胞和基因编辑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开拓性的研究成果。包括:利用辅助病毒依赖的腺病毒载体(HDAdV)介导的基因编辑首次实现了人类干细胞中致病基因突变的高效矫正(Cell Stem Cell 2011);首次证明了HDAdV和TALEN两种基因编辑工具的安全性,发展了安全高效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telHDAdV(Cell Stem Cell 2014);在人类(疾病)干细胞中修复或编辑了10余种致病基因突变,并基于此建立了系列疾病研究和药物筛选平台(Cell 2016,Science 2015,Nature 2012,Nature 2011,Nat Commun 2014,Cell Stem Cell 2011,Cell Res 2016;Protein Cell 2016,Aging Cell 2017);在经典基因编辑工具TALEN基础上研发三维基因组动态成像工具TTALE(Cell Res 2017);利用CRISPR/Cas9建立了世界上首例长寿基因敲除猴模型(Nature 2018)。
本次遗传增强人类血管细胞的获得,是继2007年刘光慧团队创建国际首例抵抗细胞衰老和癌变的遗传增强人类干细胞(Cell Res 2017)之后,人类细胞功能增强策略应用于再生医学研究领域的又一次突破。这些研究成果均表明,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密码可以被创造性改写,并有望被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疾病治疗。
该研究工作由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干细胞与再生创新研究院、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等机构合作完成。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光慧研究员、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员以及中科院动物所曲静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硕士研究生颜鹏泽和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李晴晴为并列第一作者。该项目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战略科技先导专项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stem-cell/fulltext/S1934-5909(18)30592-7
(供稿:刘光慧研究组)
附件下载: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刘光慧等通过编辑长寿基因获得优质人类血管细胞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9
相关话题/细胞 人类
李栋课题组开发新型超分辨成像技术揭示细胞器互作新现象
2018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栋课题组与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Eric Betzig博士、Jennifer Lippincott-Schwartz博士合作在《Cell》杂志发表研究论文“Visualizing intracellular organelle and cytosk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王晓群课题组发现Cajal-Retzius细胞在reeler小鼠皮层中早期的发育和功能变化
2018年10月12日,国际神经科学经典传统杂志《Cerebral Cortex》在线发表了王晓群课题组与同济大学沈沁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题为“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bf2-EGFP-Expressing Caj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侯百东课题组发现纳米颗粒抗原活化初始CD4T细胞新机制
2018年10月2日,《Immunity》杂志在线发表了侯百东课题组与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唐宏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B cells are the dominant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that activate naive CD4+ T cells upon imm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秦燕与杨福愉课题组合作揭示线粒体翻译因子调控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的新机制
2018年6月3日,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秦燕课题组与杨福愉课题组的合作研究成果“Human Elongation Factor 4 Regulates Cancer Bioenergetics by Acting as a Mitochondr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王志珍和刘光慧课题组合作揭示二甲双胍延缓人类细胞衰老的新机制
2018年4月16日,《Aging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志珍课题组与刘光慧课题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Metformin alleviates human cellular aging by upregulating theendoplasmic reticulum gl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王晓群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合作共同绘制人脑前额叶发育的单细胞图谱
2018年3月14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课题组和北京大学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汤富酬课题组,携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课题组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张军课题组,共同在Nature上在线发表题为“Single-cell RNA-Seq surveys a developmental lan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转自中国科学报《每日一星|实验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 贝时璋》
每日一星|实验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 贝时璋中国科学报 2019-09-24 贝时璋:奏响生命科学交响曲 贝时璋 人物简介 贝时璋(1903年10月10日—2009年10月29日),浙江镇海人,实验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干细胞衰老的细胞分子机理及转化应用研究”结题验收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9年6月5日,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干细胞衰老的细胞分子机理及转化应用研究”结题验收研讨会在生物物理所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志珍院士,同济大学孙方霖教授,卫健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黎健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王宪教授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人类活动驱使夏季复合型高温风险显著上升
夏季极端高温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有广泛的影响。昼夜都呈现异常高温的极端事件的影响更大。为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以及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合作团队将夏季期间昼夜温度均高于当日历史记录的第90百分位者定义为复合型极端高温事件,开展了首个此类极端事件的长期变化归因和预估研究。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植被变化和人类用水已成为影响黄河流域干旱形成的重要因素
流域尺度的干湿变化不仅受气候的影响,土地利用和人类用水等人类活动的作用亦不容忽视。区分并量化人类活动对流域尺度干湿变化的贡献对于有序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但如何量化人类活动对气象、农业和水文干旱的作用仍是一个难点问题。 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