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是被子植物吸引传粉者的重要媒介,在形态和结构等方面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已有研究表明,花瓣由苞片或雄蕊多次独立演化而来,但在不同分支中发生了丢失,导致了多个无花瓣类群的独立起源。但是,到目前为止,导致花瓣平行丢失和无花瓣类群独立起源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
中科院植物所孔宏智研究组长期从事花和花器官起源和多样化的分子机制研究。他们之前的研究发现,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的最近共同祖先是有花瓣的,但在九个分支中独立演化出了无花瓣类群;花瓣身份基因APETALA3-3(AP3-3)的“不表达”与花瓣的丢失密切相关,尽管导致其“不表达”的机制在不同分支中并不相同。然而,由于取样有限,毛茛科其他无花瓣分支中AP3-3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花瓣平行丢失的关系并不清楚。
近期,该团队以所有九个无花瓣分支的代表物种为材料,通过转录组、分子进化、比较形态学和功能研究,系统探究了毛茛科中花瓣平行丢失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AP3-3的不表达或表达下调确实与花瓣的完全丢失密切相关;在九个无花瓣分支中,AP3-3在黄根葵属(Hydrastis)、唐松草属(Thalictrum)和驴蹄草属(Caltha)中可能已完全丢失,在拟扁果草属(Enemion)和鸡爪草属(Calathodes)中存在但并不表达,在三个分支铁破锣属(Beesia)、铁线莲属(Clematis)和白根葵(Glaucidium)中存在、表达但表达量明显降低,在假美洲升麻(Trautvetteria)中正常表达;与近缘有花瓣物种相比,野生无花瓣物种中萼片的数目往往没有增加,但其雄蕊数目却相对增多,表明花瓣的丢失是由花瓣向雄蕊的同源转变造成的;在新近起源的一个无花瓣类群拟扁果草属中,花瓣向雄蕊的同源转变可能与C功能基因AGAMOUS1(AG1)调控区的突变以及由此引起的表达量升高和表达范围外扩有关。这些结果表明,毛茛科大多数无花瓣分支中花瓣的丢失可能是由AG1的表达外扩造成的,而AP3-3的丢失、沉默和表达下调可能是结果。该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认识毛茛科植物花瓣平行丢失的分子机制,而且为理解被子植物其他类群中的花瓣丢失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成果于2020年9月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The Plant Journal。孔宏智研究组博士后段晓姗、博士生赵彩耀和已毕业博士生蒋永超为共同第一作者,孔宏智研究员和山红艳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111/tpj.14985
(进化实验室供稿)
图1,APETALA3-3基因在毛茛科有花瓣和无花瓣物种中的情况
图2,毛茛科植物中有花瓣向无花瓣转变的两种可能途径
附件下载: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植物所科研人员在花瓣平行丢失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31
相关话题/基因 植物 博士生 花瓣 结构
植物所科研人员在复杂花瓣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花瓣在大小、形状、颜色和功能等方面呈现出非常丰富的多样性。根据其在边缘或背腹面是否具有修饰,花瓣可以被分为简单花瓣(simple petal)和复杂花瓣(elaborate petal)。复杂花瓣在被子植物的二十多个目中已有记载,被认为与相关类群的辐射分化有关。前人的研究发现,导致花瓣复杂化的机制主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植物所科研人员在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酶动力学过程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人类活动导致的氮沉降上升严重威胁着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占陆地生物多样性的很大比例,对于调节陆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系统功能至关重要。已有研究发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受植物群落的影响,但不确定土壤细菌对氮沉降的响应是否与地上植物群落的响应一致。因此,探讨土壤细菌和植物群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植物所科研人员发现青藏高原冻土区植被氮限制在增强
氮素作为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之一,会调控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以往研究显示,气候变暖会加速冻土区土壤氮转化过程,释放在冻土中长期封存的有效氮,进而促进植被生长,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由于冻土融化引起的土壤碳释放。在此背景下,冻土区碳-氮交互作用成为全球变化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理解碳-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植物所科研人员在植物根系性状及其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其性状特征决定植物对地下资源的获取,影响植物的生长、生存、分布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驱动作用。然而,由于根系的难获取性以及根系结构的复杂性,目前对根系性状的种间变异规律及其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机制还知之甚少。 中科院植物所白文明研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植物所科研人员在复杂森林环境中多源激光雷达数据的高精度自动配准方面取得进展
通过森林资源调查制定和调整林业政策,是保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激光雷达可以穿透森林冠层,在获取森林三维结构信息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中。然而,受激光扫描角度的限制和森林树木遮挡的影响,常见的单一激光雷达设备难以一次性获取完整的森林结构观测。多源/多平台激光雷达数据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植物所科研人员在光信号调控水稻响应盐胁迫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光信号在幼苗形态发生和转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种子在土壤中利用体内储藏的能量进行异养生长,并通过暗形态建成使幼苗快速伸长,破土见光后,便转换成光形态建成模式,伸长生长减缓,开始叶绿素合成和叶绿体发育,进入光合作用自养生长。水稻播种深度和育秧就涉及暗(光)形态建成所蕴涵的科学原理,水稻的中胚轴在土壤下快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植物所科研人员在冻土氮循环及其调控因素方面取得新进展
冻土生态系统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6%,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的气候变暖使全球冻土分布区出现不同程度的融化现象,导致冻土中长期封存的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释放,进而形成冻土碳循环与气候变暖之间的正反馈关系。在此背景下,冻土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成为近年来全球变化领域的焦点话题。然而,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植物不定根形成的分子机制
光照不仅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能量,还可以作为环境信号触发植物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响应过程。高等植物的根系十分复杂,除主根和侧根外,大多数高等植物在地上部分会产生不同形式的不定根。与长期生长在地下的主根(或侧根)不同,大多数不定根一直暴露在光照下。但是光照究竟是如何影响不定根的生长发育过程的?其相关的分子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植物所科研人员发表植物地上/下结实性综述文章
繁殖是进化过程的核心,也是研究生物进化问题的关键。植物在长期的进化适应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繁殖对策,地上/下结实,即植物体可以在地上和地下同时产生种子的现象,就是其中一种特殊对策。近年来,对地上/下结实特性的研究已成为生态适应机制、生活史对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和进化发育生态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中科院植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植物所科研人员在花器官身份基因与靶基因间的调控进化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植物花器官的类型(如萼片、花瓣、雄蕊和心皮等)有限,但在大小、形状、结构和颜色等方面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鉴定和比较不同物种中花器官身份基因的靶基因,是理解花器官共性和特性形成分子机制的关键。然而,由于现有的研究仅限于少数几个物种,花器官身份基因与靶基因间调控进化的整体情况尚不清楚。 中科院植物所孔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