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全代表植物所欢迎与会人员的到来。他表示,在当前大数据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植物所非常重视数据的积累,希望能够继续携手各平台继续推进国家标本资源建设。卢凡代表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平台中心介绍了中心的相关工作,表示将从数据增量、工作进展和创新性需求3个方面对28类资源进行规划,建议各平台从梳理用户、对比国际资源、增强资源保障和服务能力方面进行调整以应对未来对资源的需求。
马克平整体汇报了NSII的2018年度进展。植物所孔宏智研究员、覃海宁研究员,动物所陈军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何明跃教授,四川大学何兴金教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李迪强研究员,寒旱所吴立宗高级工程师分别代表国家植物标本馆、国家动物标本馆、国家岩矿化石标本库、教学标本子平台、保护区标本子平台和极地标本子平台介绍了2018年度进展和下一步工作重点。会上还正式上线了3个子网站。
为鼓励更多单位参与我国标本数字化工作,研讨会设有两个开放报告的分会场,共有20位报告人就生物和地学标本数字化以及相关技术方法的最新进展作报告,引起参会者的广泛兴趣。
马克平在总结中表示,3个国家库馆和3个子平台在2018年都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本次研讨会的开放报告以一种新的方式促进交流,发现了新的资源、新的进展和新的人才。他希望传统科学研究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结合使用新技术,推动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办公室供稿)

4月28日,第三届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讨会在植物所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