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仁研究员邮箱:zsr@ibcas.ac.cn
联系电话:86-10-62836946;86-10-82596146(传真)
通讯地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邮编:100093
研究方向:植物生理生态学
- 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 植物胁迫生理学,光合作用生理生态学
- 森林地下生态学
近两年主要应用探地雷达技术开展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研究。
- 1987.9-1990.7南京林业大学,硕士
- 1995.9-1998.7北京林业大学,博士
- 1998.7-2000.6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
- 2003.1-2006.5LakeheadUniversity(加拿大),博士后
- 2000.6-2005.12现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 2006.1-现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 2007.11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证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颁发)
- 2013.3《生物多样性研究》编辑部,2012年度高影响力论文
- 2010.6-现在中国林学会树木生理生化专业委员会常委
- 2010.1-现在“植物科学”编委
- 2008.1-现在“植物生态学报”特约编委
- 2001.4–2001.10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
- 2001.1–2002.12希腊亚热带植物和油橄榄研究所合作科学家
- 2002.9–2002.10瑞士日内瓦大学生物能量学实验室客座/访问科学家
- 2005.1-2007.12植物研究所-日内瓦大学合作项目合作科学家
- 2008.1–现在中国-德国-瑞士“森林生物多样性功能研究”合作项目第3课题中方主持人(PI)
- 2013.2–2013.8美国斯坦福大学卡耐基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古田山常绿阔叶林粗根空间分布和生物量动态研究”(2012.1–2015.12)
- 主持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功能过程对环境变化响应研究“(2010.1-2011.12)
- 主持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来访交流项目(2009.5-2010.12)
- 主持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塔里木河流域天然胡杨林抗逆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2007.10-2010.10)
- 参加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东部森林生物多样性格局与地理分异”,共同主持专题“中国东部森林植物多样性地理分异和多尺度整合分析”(2007.1-2009.12)
- 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第六课题“喀斯特生物适应对策及物种优化配置”,并主持专题“黔西南主要植物适应石漠化喀斯特生境的生理生态机制”(2006.8–2011.8)
-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利用树木年轮分析青藏高原和中国东部气候变化与灾害气候的时空联系”,并主持第二课题(2007.1–2010.12)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样带研究”第二课题子课题“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种对模拟降水变化和土壤施肥的响应”(2006.1–2010.12)
- 参加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方森林树种的影响”(2003.1–2006.5)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种对UV-B和水分联合胁迫的响应”(2003.1–2005.12)
- 主持中国科学院生物局预研究项目“控制及模拟条件下中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植物种对全球变化的响应”(2002.1–2005.12)
-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几种优势植物叶片碳同位素(δ13C)和氮含量”(2003.1–2005.12)
- 主持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我国关键地区全球变化的生态安全机制与调控(项目编号:KSCX2-1-07)”第三课题“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全球变化的生态系统监测”(2001.1–2003.1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邮编:10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