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统计推断
1. 掌握显著性检验(假设检验)的概念、对象和目的;
2. 掌握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思路;
3. 掌握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步骤、显著水平与两种类型的错误;
4. 掌握如何正确理解“差异显著”、“差异极显著”、“差异不显著”;
5. 掌握样本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配对试验、非配对试验);
6. 掌握置信区间、置信度的概念以及正态总体平均数μ的置信区间;
7. 掌握参数的区间估计与点估计
8. 了解假设检验的前提条件;
9. 了解假设检验应该注意的问题;
10.两尾检验与一尾检验;
11.了解二项总体百分数P的区间估计;
12.了解百分数资料差异显著性检验,正常值范围的确定;
13.了解方差的同质性检验;
14.了解非参数检验。
(五)χ2检验
1.掌握χ2检验的原理与方法;
2.了解适合性检验;
3.了解独立性检验。
(六)方差分析
1. 掌握方差分析的意义及概念;
2. 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
3. 掌握试验因素、水平、处理、试验方案等基本概念;
4. 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
5. 掌握单因素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包含各处理重复数相等与不等两种情况);
6. 掌握多重比较的方法及结果的表示方法;
7. 掌握三种主要的多重比较方法(LSD法, q法,SSR法)的适用条件;
8. 掌握两因素交叉分组和系统分组资料的特点;
9. 掌握两因素交叉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包含各处理单独观测值和重复观测值两种情况);
10. 掌握数据转换的目的和方法;
11. 了解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与期望均方;
12. 了解F分布及其特点;
13. 了解系统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
(七) 抽样原理与方法
1. 掌握样本平均数的标准误和置信区间;
2. 掌握样本频率的标准误和置信区间;
3. 掌握样本容量的确定;
4. 了解成对资料和非成对资料样本容量的确定;
5. 了解抽样的基本方法;
6. 了解抽样方案的制订。
(八)常用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1. 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对比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3. 掌握随机区组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