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气溶胶四维集合同化研究取得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7

气溶胶具有重要的气候、环境和健康效应。气溶胶资料同化可以有效将观测和模式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取观测数据所包含的有效信息,改进气溶胶分析与预报场,进而优化气溶胶气候、环境和健康效应评估。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石广玉院士研究团队的戴铁副研究员通过与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以及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等单位合作发展了基于四维局地集合转换卡尔曼滤波(4D-LETKF)方法的气溶胶资料同化系统。利用该同化系统成功实现对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葵花-8号气溶胶光学厚度以及极轨卫星CALIPSO气溶胶垂直消光系数的逐小时同化。结果表明: 四维同化方法较三维同化方法具有较大的计算优势,并且可以同化异步观测资料进而更好地改进模式分析场,增强模式对重污染天气条件下气溶胶演变过程的模拟精度。基于4D-LETKF方法的固定滞后集合卡尔曼平滑(EnKS)气溶胶源反推系统,利用葵花-8号气溶胶光学厚度可以有效进行亚洲沙尘气溶胶源排放量的反推。
  上述研究成果近期分别发表在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和Atmosphere上。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C0202001; 2017YFC0209803),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6010302)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130024; 41605083; 41590875; 41475031)共同资助。
  文章信息:
  Dai, T. *, Cheng, Y., Suzuki, K., Goto, D., Kikuchi, M., Schutgens, N. A. J., et al. 2019. Hourly aerosol assimilation of Himawari‐8 AOT using the four‐dimensional local ensemble transform Kalman filter. Journal of Advances in Modeling Earth Systems, 11, 680–711. https://doi.org/10.1029/2018MS001475
  Cheng, Y., Dai, T.*, Goto, D., Schutgens, N. A. J., Shi, G., and Nakajima, T. 2019. Investigating the assimilation of CALIPSO global aerosol vertical observations using a four-dimensional ensemble Kalman filter, Atmos. Chem. Phys., 19, 13445-13467, 10.5194/acp-19-13445-2019. https://www.atmos-chem-phys.net/19/13445/2019/
  Dai, T. *, Cheng, Y., Goto, D., Schutgens, N. A. J., Kikuchi, M., Yoshida, M., Shi, G., and Nakajima, T. 2019. Inverting the East Asian Dust Emission Fluxes Using the Ensemble Kalman Smoother and Himawari-8 AODs: A Case Study with WRF-Chem v3.5.1, Atmosphere, 10, 10.3390/atmos10090543. https://www.mdpi.com/2073-4433/10/9/543

图1. 4D-LETKF和LETKF气溶胶资料同化计算时间和同化的有效观测信息对比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观测 日本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AAS封面故事| 半潜式海洋气象探测无人艇:自动部署的海上气象水文观测站和海上探空站
    我国海岸线漫长,沿海经济发达,临近大陆和岛屿的海域辽阔,蕴藏着丰富的资源。随着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海上交通运输、渔业养殖、油气开采、科学研究、旅游和军事等活动日益频繁。然而,我国沿海地区以及濒临海域的气候多变,气象条件和海陆环境复杂,经常发生台风暴雨、大风、风暴潮、大雾和海上强对流天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中科院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上黄观测站举行奠基仪式
    11月15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上黄观测站奠基仪式在柳城畲族镇上黄村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大气所党委副书记王生林,科技处长张璐,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自发,金华市副市长祝伦根,武义县领导姚激扬、李唯、叶河等领导嘉宾参加了奠基仪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衢州暴雨和强对流观测与预报研究试验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2019年11月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衢州暴雨和强对流观测与预报研究试验基地揭牌仪式在衢州气象局隆重举行。大气物理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王生林、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主任雷恒池、副主任胡朝霞、高守亭研究员、平凡研究员、科技处处长张璐等一行九人参加了揭牌仪式。出席揭牌仪式还有衢州市副市长吕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太阳磁场观测技术方法研讨会暨第四次太阳观测及台站运行研讨会召开
    9月23-28日,由国家天文台主办的“太阳磁场观测技术方法研讨会”及“第四次太阳观测及台站运行研讨会”在青海德令哈举行。  太阳磁场观测技术方法研讨会以国家天文台主持的国家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简称AIMS)和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国家天文台参与首次发现提供黑洞吸积燃料的内流观测证据
    国家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组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南极天文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合作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观测到类星体核区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提供吸积燃料的快速内流物质,完成了黑洞吸积物理图像的最后一块拼图,在黑洞吸积物理、活动星系、黑洞和星系共同演化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成果论文于9月5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北京—亚利桑那巡天观测任务圆满完成
    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1)观测自2015年1月7日开始,历时4年,最终于美国时间2019年2月13日圆满结束。由国家天文台BATC课题组主导的该巡天项目利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2.3米Bok望远镜和375个夜晚完成了北银冠天区5200平方度的g和r波段观测,将为即将到来的暗能量光谱巡天项目(D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理论物理所在提出利用视界望远镜的偏振观测探索轴子方面取得进展
    拥有极高空间分辨率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让我们人类第一次清晰的看到了黑洞视界附近发出的电磁辐射,辐射环内部的阴影则是目前最直接的黑洞这一理论概念的证据。这次观测的数据被广泛应用在进一步验证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物理、研究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过程。同年9月份EHT团队获得300万美元的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研究人员观测并解释海底反射会聚现象
    在深海声道条件下,海水折射效应会使声场出现会聚效应;在不完全声道条件下,海底斜坡、海底山和海沟等海底地形的变化对声场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研究深海复杂环境下的声传播特性,中科院声学所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在中国南海开展了一次综合性的海上实验。张鹏博士及李整林研究员等人在海底地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声学所首次在北极高纬度地区开展声学综合观测
    声学综合观测区域(图/吴玉泉)  在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中(以下简称九北),声学所水声工程中心副研究员吴玉泉博士担任“九北”考察队声学观测组的组长,首次在北极高纬度地区开展声学综合观测,取得了大量详实的试验数据。  吴玉泉博士率队在北纬79度至84度,西经154度至168度区域内开展了为期15天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中科院水下航行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参加2018日本海洋大会
    2018日本海洋大会(OCEANS’18 MTS/IEEE Kobe /Techno-Ocean 2018)于5月28日至31日在日本神户举办,大会主题为“海洋星球——这是我们的家”。声学所院水下航行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郝程鹏研究员、吴永清研究员、陈栋副研究员、徐立军副研究员、闫晟副研究员、徐达助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