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大西洋碳通量对北大西洋涛动的响应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7

在过去的200多年,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CO2,带来了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海洋作为一个巨大的碳酸盐缓冲体系,人类活动排放至大气中的CO2有22%被存储在了海洋,极大地减弱了全球变暖增长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海洋作为大气碳汇的功能会受到全球变暖和海洋内部自然变率的影响,因而海洋碳循环对气候变化如何响应,是全球碳循环研究要解决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北大西洋是全球第二大的海洋自然碳汇,对全球的碳循环都有重要的影响,而北大西洋地区的气候系统具有显著的自然变化,例如北大西洋涛动(NAO)。因此,研究北大西洋碳通量和NAO的关系对预测未来温室气体的浓度有重要的意义。
  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敬钰洁等,通过对基于Ocean CO2 Atlas(SOCAT)的北大西洋海气CO2通量(fCO2)的月平均资料进行统计诊断分析,发现在年际尺度上,冬季和夏季的fCO2异常对NAO有显著的响应(图1),但两个季节的响应关系在分布格局上有较大的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主导因子的不同所导致。在冬季,NAO驱动的风速异常对fCO2的影响最为重要,而在夏季,海表CO2分压为碳通量异常的主要影响因子。此外,对海表CO2分压的异常来讲,不同海域的物理生化控制因子同样是不一样的。该文章已被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接收并预出版发表。

  图1. 年际尺度(2-6年)上冬季(DJF)和夏季(JJA)NAO与北大西洋CO2通量(海水CO2的释放为正)异常的回归系数,时间范围为1980-2015年,阴影区域表示回归系数达到95%的显著水平。
  Citation: Jing, Y. J., Y. C. Li, Y. F. Xu, and G. Z. Fan, 2019: Influences of the NAO on the North Atlantic CO2 fluxes in winter and summer on the interannual scale. Adv. Atmos. Sci., 36(11), doi: 10.1007/s00376-019-8247-2. (in press) http://www.iapjournals.ac.cn/aas/en/article/doi/10.1007/s00376-019-8247-2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海洋 自然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厄尔尼诺:地表发烧,海洋散热
    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是气候系统中最主要的年际尺度变率。它虽然起源自热带太平洋,但对全球天气系统有极大的影响。厄尔尼诺伴随着大气、海表和地表升温(“发烧”),厄尔尼诺发生之后全球地表温度达到峰值。然而,平均深度约4000米的海洋到底是和大气或者海表一样“发烧”还是会“退烧”呢?  这个关键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海洋气候平均态对比证实全球海洋升温
    全球海洋是地球气候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海洋积聚热能并将热量从热带地区输送到高纬度地区,贡献了约三分之一的全球径向热输送,是维持地球系统能量平衡的主要机制。海洋由于比热容比较大,对大气层的变化反应较为缓慢,也调节着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海洋气候平均态是物理海洋研究和海洋模式初始化、地球化学和生物应用的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气候海洋模式中北赤道逆流普遍偏弱的原因分析
    热带太平洋2°-10°N之间,存在一支跨越整个海盆的逆风海流--北赤道逆流(NECC, North Equatorial Counter Current),它将10-30Sv(106m3/s)的暖水从西太暖池向东太平均输送,对西太平洋暖池热收支以及整个赤道太平洋气候都有着重要影响。在气候海洋模式比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AAS封面故事| 半潜式海洋气象探测无人艇:自动部署的海上气象水文观测站和海上探空站
    我国海岸线漫长,沿海经济发达,临近大陆和岛屿的海域辽阔,蕴藏着丰富的资源。随着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海上交通运输、渔业养殖、油气开采、科学研究、旅游和军事等活动日益频繁。然而,我国沿海地区以及濒临海域的气候多变,气象条件和海陆环境复杂,经常发生台风暴雨、大风、风暴潮、大雾和海上强对流天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成里京博士在《Science》撰文:全球海洋变暖了多少?
    自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S. Levitus研究员于2000年在Science撰文正式发布第一条全球上层海洋热含量变化时间序列,发现20世纪下半页全球海洋次表层升温的现象以来,全球海洋到底变暖了多少,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问题。2013年发布的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第五期评估报告(IPCC-AR5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2018年海洋升温又创新高:成为有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一年
    多个国内外机构联合发布的最新海洋观测数据显示,2018年海洋升温又创新高: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一年。2018年全球上层2000米海洋热含量比1981-2010年的平均状态高了19.67×1022焦耳,比历史第二高的年份2017年高出0.91×1022焦耳——相当于中国2017年全年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中科院大气所在《自然—通讯》撰文揭示《巴黎协定》温升目标下全球季风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和影响
    季风是指大范围的盛行风向随着季节而显著变化,伴有雨季和旱季等季风气候。世界上著名的季风区通常被划分为三部分,即亚洲-澳洲季风区(简称“亚澳季风”,包括著名的印度季风/南亚季风、东亚季风、西北太平洋季风和澳洲季风)、非洲季风(含北部非洲季风和南部非洲季风)、美洲季风(含北美季风和南美季风)等。得益于充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组织专刊纪念创刊十周年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AOSL)创刊于2008年,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和国际出版商Taylor & Francis(2016年起)出版,一直致力于快速发表大气科学和物理海洋学高质量学术论文成果。  从第一期发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海洋变暖研究入选2019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
    近日,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组织海洋与湖沼领域相关单位、专家****推荐。经学会理事投票,评选出“2019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大气所“评述过去和未来的海洋变暖状况,取得重要国际影响”入选,主要完成人:成里京。  海洋吸收了全球变暖90%以上的能量,海洋变暖是全球变化的关键指针之一。研究发现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应急管理部和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成立启动会
    【转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  12月30日,应急管理部和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成立启动会,签署联合共建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正式挂牌。  会议指出,成立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急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