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21世纪初全球升温停顿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7

自从1997/1998强厄尔尼诺事件以来,全球平均温度的上升出现了趋缓(Slowdown),甚至停顿(Hiatus)现象。关于Hiatus的形成机理众说纷纭,涉及到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太平洋海温的年代际变化(IPO)、太平洋信风增强,海表热量传入深海、平流层气溶胶增加,或太阳活动减弱等等。而Hiatus的存在性也受到了质疑。有些科学家在对英国(CRU)和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两套全球地面格点温度资料重新进行插补和偏差订正后,认为Hiatus可能是资料偏差造成的假象,与地表观测记录缺乏或对海表温度观测记录的解读偏差有关。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戴新刚研究员与合作者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汪萍博士对现有多套全球格点温度分析数据集和再分析资料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统计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1)Hiatus存在于多数全球平均温度或气温序列中,出现于2001-2014年,其公共区间为2002-2012,对应于温度的最小趋势(低于0.01°C/10年)和最小温度年际变率;2)对其中两套资料的插补或海温偏差订正提高了Hiatus期间的温度趋势(0.02°C-0.048°C/10年),缩短了其持续期(2002-2012),可称之为Slowdown;3)过去百年来温度的全球变暖分量从未停顿过,其变暖速率在二战后达到最强,超过0.1°C/10年,随后略有下降,在近30年少变,保持在0.08°C/10年上下;4)在Hiatus期间,温度的年代际和多年代尺度成分趋势是个极小值,与此对应,年际尺度成分呈现较强冷趋势;5)温度的年际尺度成分演变与赤道中东太平洋Nino3.4区海温一致,并具有相似的统计特征。
  这些结果说明,21世纪初持续十多年的Hiatus主要是由全球变暖趋势与温度年际尺度成分冷趋势相互抵消造成,年代际和多年代尺度成分贡献不大。因此,Hiatus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阶段性年际变化异常有关,它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文章在线发表在:Xin-Gang Dai & Ping Wang. Identifying the early 2000s hiatus associated with internal climate variability. Scientific Reports, 8: 13602 (201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8-31862-z).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观测 大气物理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20年大气物理研究所冬令营火热开启
    2020年从1月13日-1月17日,大气物理研究所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望学院合作的冬令营火热开启!这是大气所第二次举办冬令营,活动延续5天,共有40多名长望学院大三本科生参加,活动内容包括开营仪式、院士报告、外出参观、参加所学术年会、研究室活动等,更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庆存院士光临现场和陈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中科院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上黄观测站举行奠基仪式
    11月15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气边界层顶生态环境上黄观测站奠基仪式在柳城畲族镇上黄村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大气所党委副书记王生林,科技处长张璐,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自发,金华市副市长祝伦根,武义县领导姚激扬、李唯、叶河等领导嘉宾参加了奠基仪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关键大气物理过程的探测、机理与应用”学科方向召开第二次评估工作讨论会
    2019年11月9日上午,大气所学科评估方向之四——“关键大气物理过程的探测、机理与应用”召开第二次评估工作讨论会。该学科方向领衔专家郄秀书、雷恒池、卞建春,骨干成员段民征、孙建华、崔晓鹏、潘蔚琳、杨静、胡非、邹捍、刘辉志、张美根等人,会同科技处相关人员2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在第一次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关键大气物理过程的探测、机理与应用”学科方向评估工作启动会召开
    2019年11月6日下午,大气所学科评估方向之四——“关键大气物理过程的探测、机理与应用”召开评估工作启动会。该学科方向领衔专家郄秀书和卞建春,骨干成员孙继明、崔晓鹏、潘蔚琳、杨静、以及科技处和其他相关人员2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郄秀书主持。  科技处常务副处长姚利首先介绍了此次学科评估的背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衢州暴雨和强对流观测与预报研究试验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2019年11月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衢州暴雨和强对流观测与预报研究试验基地揭牌仪式在衢州气象局隆重举行。大气物理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王生林、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主任雷恒池、副主任胡朝霞、高守亭研究员、平凡研究员、科技处处长张璐等一行九人参加了揭牌仪式。出席揭牌仪式还有衢州市副市长吕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太阳磁场观测技术方法研讨会暨第四次太阳观测及台站运行研讨会召开
    9月23-28日,由国家天文台主办的“太阳磁场观测技术方法研讨会”及“第四次太阳观测及台站运行研讨会”在青海德令哈举行。  太阳磁场观测技术方法研讨会以国家天文台主持的国家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简称AIMS)和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国家天文台参与首次发现提供黑洞吸积燃料的内流观测证据
    国家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组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南极天文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合作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观测到类星体核区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提供吸积燃料的快速内流物质,完成了黑洞吸积物理图像的最后一块拼图,在黑洞吸积物理、活动星系、黑洞和星系共同演化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成果论文于9月5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北京—亚利桑那巡天观测任务圆满完成
    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1)观测自2015年1月7日开始,历时4年,最终于美国时间2019年2月13日圆满结束。由国家天文台BATC课题组主导的该巡天项目利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2.3米Bok望远镜和375个夜晚完成了北银冠天区5200平方度的g和r波段观测,将为即将到来的暗能量光谱巡天项目(DE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理论物理所在提出利用视界望远镜的偏振观测探索轴子方面取得进展
    拥有极高空间分辨率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让我们人类第一次清晰的看到了黑洞视界附近发出的电磁辐射,辐射环内部的阴影则是目前最直接的黑洞这一理论概念的证据。这次观测的数据被广泛应用在进一步验证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物理、研究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过程。同年9月份EHT团队获得300万美元的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研究人员观测并解释海底反射会聚现象
    在深海声道条件下,海水折射效应会使声场出现会聚效应;在不完全声道条件下,海底斜坡、海底山和海沟等海底地形的变化对声场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研究深海复杂环境下的声传播特性,中科院声学所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在中国南海开展了一次综合性的海上实验。张鹏博士及李整林研究员等人在海底地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