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不同处理下植物种组成(a)和丛枝菌根真菌(AMF)分类单元组成(b)的主坐标分析
注:第一个(PC1)和第二个成分(PC2)得分系数从PCoA提取被用来表征不同处理之间的植物或AMF群落的差异
蓝线和红线分别代表对照和增温处理的95%置信椭圆

图2 AMF指示种相对丰度的热图
注:右图显示了各生境中对照和增温处理的AMF系统型相对丰度的差异
该研究结果于2021年5月以The effects of long-term warming on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al communities depend on habitat type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为题在线发表在Applied Soil Ecology上。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周华坤和兰州大学冯虎元教授为通讯作者。
该研究得到了甘肃省****基金(20JR5RA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146、31870494和41761057)、天水师范学院“青藏高原”项目、青海创新平台建设项目(2017-ZJ-Y20)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与研究项目(2019QZKK030)的资助。
论文链接:The effects of long-term warming on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al communities depend on habitat type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责任编辑:张婧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