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遗传发育所RDR6调控减数分裂DNA双链断裂的形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2020年7月30日,The Plant Cell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程祝宽研究员课题组为“Oryza sativa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6 contributes to DSB formation in rice meios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RDR6诱导减数分裂DNA双链断裂的形成,确保同源重组的正确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生物学事件,该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产生相对于母体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保证了物种世代交替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减数分裂起始源于程序化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 DSBs)的形成。因此,DSB正常产生是确保减数分裂一系列重要事件顺利进行的前提。
  RDR6是重要的RNA依赖RNA聚合酶,在小RNA的生物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水稻rdr6突变体是一经典的致死突变体,其强等位突变体由于影响胚芽的发育而不能萌发成苗,因而对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功能尚缺乏足够认识。该研究团队鉴定到一个新的水稻rdr6突变体,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表现出异常的染色体行为,因而命名为rdr6-meiosis(rdr6-mei)。在rdr6-mei突变体中,减数分裂DSB的形成明显减少,导致一部分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和联会。进一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了该基因的强等位突变体,并将它们的杂合体进行杂交,产生了一个减数分裂表型更加明显的复等位突变体,其DSB完全丧失,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表明RDR6参与了减数分裂特异DSB的形成过程。
  小RNA测序以及转录组分析发现,在rdr6-mei突变体中小RNA的含量发生改变,导致基因的表达调控出现异常。在457个下调表达基因中,启动子及3’调控区域上调的24-nt小RNA,很可能影响了这些基因的转录。这些下调表达基因中包含三个已知的DSB形成相关基因,分别为SDSP31cometCRC1,并且在SDSP31comet周围存在显著上调的24-nt小RNA cluster。推测RDR6可能通过小RNA途径影响了这些基因的表达,并进一步影响减数分裂特异DSB的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刘长振,遗传发育所助理研究员沈懿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生覃宝祥博士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程祝宽研究员以及南京农业大学吴玉峰教授为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的支持。

图:RDR6参与调控减数分裂程序性DSB的形成

责任编辑:余玉婷
相关话题/基因 论文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 遗传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遗传发育所高彩霞研究组开发出高精准胞嘧啶碱基编辑工具
    外源供体DNA可以实现对目的碱基的精准替换,在疾病治疗、植物性状改良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组长期致力于植物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创新及应用研究,前期已经在植物中建立了完善的胞嘧啶碱基编辑器(CytosineBaseEditor,CBE)和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d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国科大等单位联合在《自然 天文》杂志发表评论文章
    编者按:  人类对于浩瀚宇宙从来没有停止过观测和想象,早在上个世纪,摩托罗拉就提出过非常宏伟的星链计划,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中断了卫星的发射工作,但这种星链的设想还是被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继承了下来。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空间盘古实验室、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科院理论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国科大博士生在国际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发表封面论文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生物富集与毒性研究一直是环境领域重点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大部分有关POPs的生态毒理学研究都集中在鱼类、鸟类及哺乳动物等较高等级的生物上,而对低等级生物如昆虫则关注不够。昆虫种类多、生物量大,是初级生产者与高级消费者之间连接的纽带,也是跨生境传输的重要载体,在生态系统物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遗传发育所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取得新进展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是一个广泛存在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生物学现象。在雄性不育材料中,花粉粒败育但其他组织的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因此细胞质雄性不育被广泛应用于杂交种生产。细胞质雄性不育也是研究细胞核与线粒体相互作用的利器,不育基因由线粒体基因组编码,而大部分恢复基因由核基因组编码,两套不同的基因组如何协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遗传发育所左建儒研究组与合作者发现植物转亚硝基化酶
    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信号分子,参与调控众多生物学过程。NO通过对靶蛋白特异半胱氨酸残基进行S-亚硝基化修饰(S-nitrosylation)是其发挥生物学功能的主要方式之一。与其它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不同,亚硝基化修饰曾被认为是一个非酶促反应,其特异性主要决定于NO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遗传发育所李云海研究组与合作者发现了水稻种子大小调控的新机制
    水稻籽粒大小是重要的农艺性状,同时也是重要的发育生物学问题。虽然在水稻中已报道了一些调控种子大小的关键基因,但对其详细分子机制和遗传调控网络的理解仍然有限。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研究员课题组与浙江科技大学汪得凯团队、中国水稻所钱前团队、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汪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遗传发育所李云海研究组发现了种子大小和重量调控的重要机制
    种子大小与重量是重要的农艺性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物的产量。虽然已知一些基因参与调控植物种子大小与重量,但种子发育过程十分复杂,调控种子大小与重量的遗传网络和分子机理尚待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研究员课题组发现了KIX-PPD-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遗传发育所周俭民研究组发现特异靶向病原细菌致病力的植物天然产物并阐明其作用的分子机制
    当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植物会释放大量的次生代谢物抑制病原、保护自己。以前对植物抗菌代谢物活性的认知主要基于多数抗菌代谢物在体外具有杀菌或抑菌的活性,但不加选择得杀灭病原微生物和有益微生物显然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  2020年4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遗传发育所李云海研究组发现了器官大小调控因子DA1参与侧枝形成的新机制
    植物地上部分侧生器官的数目、位置以及分布方式等对于植物的株型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虽然已经报道了一些影响植物侧枝形成的调控因子,但侧枝形成的具体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尚不清楚。侧枝数目和器官大小总是协同调控的,其作用机理尚待研究。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研究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遗传发育所焦雨铃研究组发现干细胞谱系自我维持的新机制
    细胞命运决定是发育生物学的基本问题。植物中细胞命运虽然灵活性较高,但也高度依赖于细胞谱系:即细胞经历过的状态决定当前状态和未来发育潜能。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焦雨铃课题组长期研究植物侧生分生组织的形成。侧生分生组织位于高等植物叶腋,能够形成新的生长点,与顶端分生组织具有类似的器官发生能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