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公管学院举办第三届公共治理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2020年全国公共管理学术年会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12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学院”)第三届公共治理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2020年全国公共管理学术年会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举行。此次大会的主题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创新驱动发展”。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高端智库及公管学院师生院友24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国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董军社,公管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方新在开幕式上致辞。大会开幕式由公管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主持。

穆荣平主持
  董军社在致辞中表示,公管学院是国科大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教融合的产物和结晶,5年来学院稳步发展,科教融合不断深入,在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方面承担了大量重要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学术和决策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在中国科学院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过程中发挥了日益显著的重要支撑作用。学校对公管学院的发展寄予厚望,在一流学科建设的实践中,应把握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及数字转型带来的战略机遇,聚焦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需求,加强公共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与国内外同行携手构建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学术研究命运共同体。

董军社致辞
  方新在致辞中提到本次论坛举办在一个特殊的时点,“两个一百年”交替国家正在进入发展的新阶段,要把创新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建立自立自强的经济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公共管理作用凸显,这也对公共管理学科提出了明确目标和更高要求。公共管理学科面临的现状是,问题多样化,依托的学科多元化,需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多维视角,通过思想交流和碰撞推进这门学科发展。公管学院成立5年来,充分发挥科教融合优势,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学术和决策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离不开兄弟院校、公管同行和部委的支持,她期待通过****们思想交流的碰撞共同推动公共管理、公共治理理论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方新致辞
  在主旨报告会上,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昌林,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志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朱春奎,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章文光,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吴建南,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米加宁,国科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穆荣平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报告会由穆荣平和国科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海燕主持。

王海燕主持
  薛澜以“关于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思考”为题,探讨了应急管理学科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思路。他认为应急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关注现实问题背后的学理问题,解决应急管理体系中部门协调问题,给予地方应急管理部门更大的创新空间以及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关于未来学科发展,他认为需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知识体系进行更新。

薛澜作报告
  王昌林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着力点”进行论述,对新发展格局的概念、外延、原因以及面临哪些制约因素等问题进行讲解,阐述了国内外双循环的含义,通过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和基础,他认为,需要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推荐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构建新发展格局。

王昌林作报告
  潘教峰论述了“大变局下的创新转型”。他解读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含义,回顾了我国社会转型发展脉络,从文明发展的转折期、发展的转折期和科技革命的转折期等角度分析了世界大变局产生的新需求必将加快新一轮科技革命、促进创新转型。他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技术等深度融合将深刻改变产业形态、促进新工业革命、推动形成人机物三元融合社会、促进创新组织模式变革,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创新转型中应发挥中国的影响力。

潘教峰作报告
  赵志耘报告的主题为“颠覆性技术的感知响应与预测”。她分析了颠覆性技术与其他技术的区别和联系,指出颠覆性技术对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人身安全、个人隐私、就业结构、社会伦理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我国高度重视颠覆性技术并把颠覆性技术的识别和布局作为确保人工智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注重在颠覆性技术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

赵志耘作报告
  朱春奎以“政策信息学:起源、现状与未来”为题,从政策定量分析逻辑脉络和服务政策制定出发,分析指出了政策内容量化研究新方向、新进展,并从文献计量、文本量化和政策信息学等角度探讨了政策分析与情报学、政策科学与信息学的关系。关于未来发展方向,应加强基于政策信息学的政策过程研究、政策子系统研究、实质性政策领域的政策信息学研究。

朱春奎作报告
  章文光作了题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创新系统的重构”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年)》中特别提到“培育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主体,健全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他从教育系统、经济系统、自然环境和基于媒体和文化的公众等角度阐述了农村创新系统的功能重构,提出了包括集约化生产、生产多元化、收入多元化和综合策略在内的农村创新系统驱动的乡村产业目标和策略。

章文光作报告
  吴建南作了题为“践行城市善治:以人民为中心的数字转型”的主题演讲,他介绍了“一站式”服务的内容以及上海“一网通办”的城市治理模式,认为与美国相比,中国政府更加重视数字转型,“一网通办”和“一网通管”已融入城市生活,结合调研内容,他还阐述了从治理到善治的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理念。

吴建南作报告
  米加宁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数字空间’政府”为题,分析了大数据将驱动政府服务方式进行变革,他认为现代政府服务正在从“物理空间”转向“数字空间”,阐述了大数据将如何改变政府形态,并从技术、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发生数字转型的基础和条件,以及如何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机遇。

米加宁作报告
  穆荣平分享了“面向2035中国创新体系与能力建设若干思考”,他强调创新是一个价值创作和增值循环过程,创新发展是创新引领和驱动的发展,通过构建能力建设视角创新发展政策分析框架,了解创新资源需求,才能从需求拉动向愿景引领和需求拉动转变,从跟随性向引领型国家创新生态体系转变,从强化个体能力向强化系统创新能力转变,从培育经济中心向培育区域创新枢纽转变,实现全方位推进创新发展数字转型,使国家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穆荣平作报告
  主旨报告结束后,在专题闭门研讨会和分组报告与交流会上,来自全国不同高校、企事业单位相关领域专家****参加讨论与交流。
  清华大学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苏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行书院院长郑晓齐、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胜会、长安大学文学学院院长刘兰剑、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郎玫、国科大公管学院副院长刘云、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智慧城市研究所所长黎明参加了专题闭门研讨,闭门研讨会由西南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光主持。

陈光主持

第一组主题为“政府管理与治理机制”

第二组主题为“科技管理与社会治理”

第三组主题为“公共政策与区域扶贫”

第四组主题为“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

第五组主题为“数字化转型与政府管理”
  分组报告与交流会上,每组点评人都对报告内容进行了精彩点评。
  在专家对话交流环节,主持人刘云以“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创新发展与公共治理”为主题邀请专家们进行交流。西南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光、科技部原调研室主任胥和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梁正、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弘、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孟溦、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傅利平、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陈凯华作了专题报告并与现场参会代表进行交流互动。

刘云主持



现场提问
  在优秀论文颁奖和闭幕式活动上,穆荣平对11篇优秀论文获得者袁永娜、田世远、李昊霖、黄冠、韩欣颖、徐芳等颁发荣誉证书并表示祝贺。

优秀论文颁奖

穆荣平做会议总结
  穆荣平在会议总结时指出,在国家追求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大提升的新时代,公共管理学科迎来巨大成长和发展机遇。国科大公管学院将把握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聚焦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需求,与公共管理学界同仁一道,为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携手奋进。

与会代表合影

责任编辑:脱畅
相关话题/创新 政策 公共管理 科技 技术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科院电化学储能技术工程实验室高端学术论坛在大连化物所举行
    11月20日,中科院电化学储能技术工程实验室高端学术论坛在大连化物所交流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承办,大连化物所副所长蔡睿出席并致欢迎辞。大连化物所李先锋研究员、中科院青能所崔光磊研究员、复旦大学王永刚教授先后主持了论坛,所内师生踊跃参加,积极探讨储能技术发展的前沿问题。  此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兰州化物所召开青年科技工作者协同创新联盟未来论坛
    1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召开青年科技工作者协同创新联盟未来论坛暨2021年度合作基金项目第一轮评审会议。研究所百余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兰州化物所副所长周峰主持会议。  周峰表示,合作基金项目的设立是研究所探索科研活动创新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落实研究所聚焦青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语言、文学与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多学科术语翻译研究专题论坛举办
    11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语言、文学与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多学科术语翻译研究专题论坛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语言、文学与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承办。本次会议特邀著名科学家和翻译研究专家做主旨发言,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界对术语及其翻译的认知,推动标准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上海硅酸盐所举办“树立学术规范理念,促进科研知识创新”专题讲座
    10月1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生部邀请中国知网学位论文部编辑版权项目经理张艳荣老师作题为“树立学术规范理念,促进科研知识创新”的报告。100余名2021届毕业生参加。  报告从案例分析与政策解读、学术不端与学术规范、科学运用技术手段保障学位论文质量三个方面展开,通过列举近期若干学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经管学院联合发布“2020西安硬科技企业之星TOP30”榜单
    9月16日,“2020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召开。大会以“硬科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探讨科技与经济互动之道。在大会开幕式上,国科大经管学院与中科创星、亿欧网联合发布了“2020西安硬科技企业之星TOP30”榜单。榜单涵盖了光电芯片、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第九届中国涂料技术创新高峰论坛在兰州化物所召开
    9月2日,第九届中国涂料技术创新高峰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召开。来自国内涂料研究领域的专家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旨在为全国各地领域内同仁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促进研究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长效交流机制。兰州化物所所长、党委书记王齐华和青岛海洋化工研究院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2019年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论坛在京举办
    12月23日,2019年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中关村校区举办。本次论坛由国科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与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管理评论》杂志社承办。论坛聚焦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机遇、变革、融合、创新等热点问题,深入探讨数字化对企业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和成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2019年中国地理学大会地理知识挖掘发现与科技评价分会举办
    11月3日,2019年中国地理学大会地理知识挖掘发现与科技评价分会在北京举办。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曲建升研究员等召集,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部、南京大学等单位20余位专家****参会交流。  会议分别由曲建升、中国科学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第九届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研讨会在大连化物所召开
    11月1至3日,第九届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召开。此次会议旨在加强实验室间的交流、开展有持续性的合作、探讨新形势下化学测量学的发展方向。中科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许国旺研究员主持开幕式,陈洪渊院士、张玉奎院士、杨秀荣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国事橡胶》正式出版
    橡胶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物资,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急需橡胶而又急缺橡胶的情况下,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锦州石油六厂、长春应化所等几十家单位协同攻关完成,研制出了处于世界零点低位的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产品——顺丁橡胶,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顺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于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