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陈涛男博导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电子邮件: tchen@nssc.ac.cn
通信地址: 北京中关村南二条一号
邮政编码: 100190
部门/实验室:天气室
研究领域
空间物理与电磁探测
地球辐射带中波与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
空间天气与全球变化的关系
招生信息欢迎即熟悉工程又熟悉理论的学生参与空间电场理论研究, 数据分析,探测设计。并参与利用数值模拟电场与粒子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工作。
招生专业070802-空间物理学
招生方向磁层物理学空间电磁场探测
教育背景1997-09--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理学博士1982-09--1985-07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理学硕士1978-09--1982-07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工学学士
学历 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 -- 研究生
学位 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 -- 博士
工作经历
??1.个人简历 ??
申请者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物理专业方向研究员。曾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 获工学学士学位(1978-1982); 曾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获理学硕士学位(1982-1985,导师梁百先教授);曾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1997-1999,导师刘振兴院士), 同时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学金,1985年9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工作。
2.研究工作经历
主要从事空间非线性波动、磁流体模拟和粒子模拟、数据处理与分析,空间电磁场探测设计与定标研究工作。1987年8月任助理研究员, 1996年2月任副研究员. 主持和参加各种空间科学技术研究数十项。2001年以后,参加双星项目任双星有效载荷子科学系统负责人。2004年8月以后,主持并承担利用了空间物理知识和空间磁场探测数据确定自旋卫星姿态参数的卫星应用协作项目五年,准确地定出了卫星姿态参数,保证了双星科学数据的有效性。曾获欧空局颁发的对“地球空间科学探测计划CLUSTER,”的杰出贡献奖(2005)。《中国物理快报》特约评审员。从1997年3月至今与美国、日本和欧空局以及俄罗斯科学家在空间物理理论、数值模拟和天地基观测研究等方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在磁层电场、电离层电场、大气电场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合作研究,发表了联合研究论文。近期又与美国加州大学博克利分校空间研究所签定了长期的空间探测合作研究协议。重点是电场和粒子的精确测量。曾指导过国内外多名实习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在国内外科技刊物上发表五十余篇空间物理和探测技术论文。目前任中欧空间物理探测卫星 SMILE科学应用系统副总师,且承担和主导邻近空间电磁环境气球观测项目以及中俄粒子沉降和辐射环境监测的天地空协同观测。
3.项目
预计到位科技部设备专项,空间科学概念研究专项,军民融合地基电磁场观测设备建设项目子午二期地面大气电场观测,临近空间先导中纬气球观测项目约1115 万元
4.科学研究突破
首次揭示全球近赤道地区100公里-200公里电离层电场的高度分布特点, 指出中性风控制电飘逸和电场,最终一些带电粒子的高度分布(Li and Chen et al, 2017)。首次利用卫星数据(中国风云)和南极俄罗斯地基数据在观测上确定相对论电子对大气电场的调制和影响(Li and Chen et al, 2016)。首次提出超低频波粒相互作用微观过程的卫星观测概念和方案 (Li and Chen et al, 2017)。培养4名硕/博研究生,学科牵引方向: 日地物理电机制。 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
5.技术研究突破
提出并完成新型卫星平台模拟装置的设计和部分地面试验, 突破空间电场八点观测技术, 建立了国内首个空间电磁扰动测量系统的测试平台 , 此平台及大地支持了空间中心各类空间设备的电磁干扰检测和定标测试。 完成星载超低频波粒相互作用分析器的原理设计。 获得相关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
6.国际引领作用
提出“空间电场和辐射环境(Space Electric field and Radiation environment, SEFARE)”新型小卫星空间科学计划和环北极气球协同观测计划, 获得美国、俄罗斯和欧空局相关单位的强烈支持。 近两年与俄罗斯科学院和莫斯科大学签定了天地空协同观测的初步合作协议。带领空间中心团队, 美国Berkeley SSL团队,莫斯科大学SINP团队, 俄罗斯科学院极区地球物理所团队,北京大学团队, 武汉大学团队,北航团队和科大团队, 地质地球所和国家气象局团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团队,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团队,上海小卫星团队,展开国内外天气、地基与气球观测合作。
????
工作简历1985-09~现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基础太空等离子体物理基础太空等离子体物理学基础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基础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学基础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学(地学)基础太空等离子体物理学(地学)
奖励与专利欧空局:“地球空间科学探测计划CLUSTER”的杰出贡献奖(2005)。
国家专利局:“一种磁实验转动台”(用于空间等离子体中低频电磁波测量仪器的测试与定标)
奖励信息(1) 对CLUSTER卫星计划特殊贡献奖, , 部委级, 2005
专利成果( 1 ) 一种磁波仪磁芯成型机, 发明, 2015, 第 2 作者, 专利号: 5.8( 2 ) 一种磁试验转台, 发明, 2013,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1 2011 1 **.X( 3 ) 一种卫星软伸杆, 发明, 2013,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0**( 4 ) 一种卫星软伸杆保持器, 发明, 2013, 第 2 作者, 专利号: 9( 5 ) 一种折叠式硬伸杆装置, 发明, 2013, 第 2 作者, 专利号: 20**( 6 ) 一种低频波段磁屏蔽筒, 发明, 2016, 第 3 作者, 专利号: 71( 7 ) 一种空间磁实验磁芯热处理夹具, 发明, 2014, 第 3 作者, 专利号: 3.1( 8 ) 一种赫姆霍兹线圈中心调节平台, 发明, 2014, 第 2 作者, 专利号: ZL 2011 1 **.9( 9 ) 一种软线缆伸杆装置, 发明, 2016, 第 3 作者, 专利号: 2.1
出版信息
T. Chen and zhenxin Liu, “Local Reconnection Caused by Lash of Transverse Shear Flow”, <<SIMPO, Newsletters>>, Vol. 5, No. 14, pp3-13, November 1995。
T. Chen, “ Simulation in Future ”, <<Simpo, Newsletter>>, Viol. 5, P. 6, January 1996。
T. Chen. Z. Liu, X.X. Zhang, “ Energy Conversion in Disturbed Propagation of Transverse Shear Flow ”. Proceeding of Cospar Beijing Colloquium, P45-50 April, 1996。
H. Zhao, T. Chen, “Upstream Pressure Pulsations Induced Reconnection on Dayside Magnetopause”, 8th Scientific Assembly of IAGA, Sweden,1997。
T. Chen, “ Evolution of plasma and field structure in a region of current sheet and transverse shear flow disturbance ”, Proceedings of the ISSS5, 123-126, Kyoto, Japan, March,1997。
刘振兴、张洪、陈涛 “磁层顶边界层的瞬变重联”, 《地磁、大气、空间研究及应用》-地震出版社, 496-506, 1996。 T. Chen, Z. X. Liu and X. X. Zhangh, “Transient reconnection caused by the impact and stop of a transverse shear flow” <<Physics of Plasmas>> , June, 2393-2400,1999。
W. Heikkila T. Chen,, Z. X. Liu, R. Pellinen, Z. Pu and T. Pulkkinen, “Near Earth Current Meader Model of Substorm” <Space Science Review>>, Vol.95, 399-414, 2001。
T.chen, Z.X. Liu and X..X. Zhang, “Temporal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Plasma and Field in a current sheet region disturbed by transverse shear flow”, <<Chinese Sciences Abstract >>, Vol..5, No.7, pages914-916,1999。
Z.Liu, H. Zhang, T. Chen, Z. Pu and S. Y. Fu, “Magnetic Reconnection and Plasmoid Events in the Magnetopause Boundary Layer ”, Cospar Colloqia Series Volume 9 <<Magnetopheric Research With Advanced Techniques”, 187-192, 1998 。
陈涛,“单边剪切流对电流片区的冲击效果”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第五卷,第七期,951页,1999。
Z. X. Liu,T.Chen, “Transient reconnection caused by non-homogenous dynamic pressure”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Vol. No.11, Pages 826-830, 2000。
陈涛, 邹自明,“旋转效应对MHD波传播的影响”,<<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第六卷,第一期,87页-91页, 2000。
刘振兴,陈涛, “非均匀动压瞬时局部重联” <<自然科学进展>>, 第10卷,第10期,909页-913页,2000。
Z. X. Liu, T. Chen and C. Shen, Z. Pu “Transient Magnetic Reconnection in the Magnetopause Boundary Layer”, <<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 187-193, 1998。
刘振兴,陈涛,沈超“磁层顶边界层区的瞬时重联过程”,第三次海峡两岸空间科学讨论会,1998年8月。
刘振兴,陈涛, “非均匀动压冲击和停止后产生的瞬时磁场重联”,<<地球物理学报>>, Vol. 43, Number 4, 1-8. 2000(中英文)。
汪学毅,陈涛,吴中华,曹晋宾,周万青“电子束发射对航天器表面电位的控制以及电子的分布特征”,《航天高技术青年学术研究报告会》,19页-33页,1998年8月。
G. Zhou, C. Cai. J. Cao, Y. Zhang, T. Chen and D. Wang, “ Modified Magnetohydrodynamic Model of Magnetic Reconnection ”, <<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 Vol. 16, NO. 6, 461-463, 1999。
陈涛,“着陆器与空间环境探测”,《小型登月器总体设计方案》,国防研究报告,1998年十二月。
陈涛,“鞘内噪声特点”,《 等离子体鞘层噪声特点及探测方法的研究》,国防研究报告,1999年六月。
陈涛,“鞘内噪声探测方法”,《 等离子体鞘层噪声特点及探测方法的研究》,国防研究报告,2000年十二月。
汪学毅,张效信,王旭宇,陈涛“带电粒子与环境等离子体相 互作用研究”,《航天高技术青年讨论会文集》,342页-347页,1998。
徐建中,张世铮,陈焕天,王乃权,陈涛,“空间太阳能发电和微波对电离层相互作用”,《宇航学报》(英文),342页-347页,2000。
陈涛,师立勤,刘振兴,“平行电流条件下等离子体低频波动的特征”, <<科学、技术与工程>> 第二卷,第1期,46-48页,2002
陈涛,孙臻,刘振兴,“热传导区等离子体低频躁声的色散关系”, <<科学、技术与工程>> 第二卷,第4期,22-28页, 2002王乃全,陈涛,高辉,曹伟,“空间太阳能发电的战略研究”,《2002年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暨航天第十情报网学术交流论文集》,153页,2002。
T.Chen, Z.X. Liu, W. J. Heikkila “The Special Functun of Inductive Electric Field in Magnetotail ”, 《Chinese Physics letters》.Vol.19, No. 6, 881-884, 2002
T.Chen, Z.X. Liu, X.X.Zhang. “Multiple Bipolar Structure of Normal Magnetic Signature”. 《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s 》.Vol.51 , 381-386, 2003
陈 涛,张效信,王乃权,张铁龙利用FGM(磁强计)数据确定卫星的自旋轴参数,<<第五次全国空间天气学研讨会文集>>,72页[邀请报告],2004年9月
Tao Chen, Wangling Shi, Xiaoxin Zhang, Zhenxin Liu, Naiquan Wang, “Observational evidence of asymmetric reconnection near dayside Magnetopause”, The Second Double Star - Cluster workshop, CSSAR, Beijing November, page 3, 2004
陈涛, 刘振兴,燕春晓,王世金,王乃权,朱光武,”双星所探测到的磁暴期间高能电子暴的特性”,<<全球华人空间/太空天气科学大会文集>>, 72页,邀请报告,澳门, 2005年11月X.X. Zhang, T Chen, J.D. Perez, C.wang, P.C. Brandt, D.G. Mitchell, and Y. L. Wang, Proton temperature in the ring current from ENA images and situ measurement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Vol 32, L10601,2005
X.X. Zhang, C.Wang, T.Chen,Y.L. Wang, A. Tan , T.S.Wu, G.A.Germany, G. Lu, and W.B. Wang, The Global Patterns of Joule Heating in High-Latitute Ionosphere,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No.110, A12208, 2005
N. Wang, T. Chen, Z. Liu, J. Luo, T. Zhang, A. Balogh, C. Carr, H. Reme and G. Gustafsson, Structure of the Duskward Low-Latitude Boundary Layer During Big Magnetic Storm,Cluster and Doubl;e Star Symposium 5th anniversary od Cluster in Space, ESA/ ESTEC, Noordwijk, The Netherlands, page80, 19-23 September 2005
T. Chen, et al , “The bust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 and wave recorded aboard TC2 in the vicinity of the northern cusp during the geomagnetic storm of 15 May 2005” DSP-Cluster Workshop, Qindao, China , Septmber, , p22,2009
陈涛, 徐丹,”磁暴期间极隙区附近电子和波的暴发特征” 中国地球物理, 24界年会刊,576页,2008,
LI Linghan, CHEN Tao, “shear 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flow near magnetopause”, Chin. J. Space Sci. , 2008, 28 (4) :273~282
L.Li, T. Chen, “Flow shear rate observaed by Cluster”, International Report, AGU spring meeting, 2008
D. Xu, T. Chen,“Statis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ar wind conditions and geomagnetic storms in 1998-2008”,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Vol. 57 1500-1513, 2009
Z. H. He, Z. X. Liu, T. Chen, C. Shen, X. Li, C. Carr, H. Rème,“The large scale magnetospheric electric field observed by Double Star TC-1” Annales Geophysicae, 28, 1625-1631, 2010
CHEN Tao(陈涛), LIU Zhen-Xing(刘振兴), S. McKenna-Lawlor, LU Li(路立), LI Zhaoyu(李照宇),“Pitch angle determination of the high-energy electron bursts near the dawnside boundary layer by the payloads on TC2”,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 Vol. 11, No. 4,PP 698-704. Feb. 2011
Duan S.P., Z.X.Liu, J.Liang, Y.C.Zhang and T. Chen, “Multiple magnetic dipolarizations observed by THEMIS during a substorm”, Ann. Geophys., 29, 331-339,2011,
Tao Chen, Heikkila, “Particle Simulaion in 1 D ( under parallel electric field condision)”, EARTH,S MAGNTOSPHERE, formed by low latitude Boundary layer, Elsevier, ISBN:978-444-52864-3 pp 134-116, 2011
Dan Xu, Tao Chen, “Constraints on electron temperature anisotropies in the sheath regions of interplantary shocks”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Vol, 62, pp100-105, 2012
Z. H. He, T. Chen, Z. Liu, Z. Y. Pu, S. P. Duan, and M,W. Dunlop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sma dispersionless injection during the storm recovery phase on 11 March 1998” J. G. R, VOL. 117, A11210, doi:10.1029/2012JA017760, 2012
陈涛, 罗静, 王乃权,何兆海,“地球磁尾等离子体环境和高能电子暴” 近月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手册, 117-134,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Huang Jing, Zhou Limin, Xiao Ziniu, ChenTao ”Effect of solar wind speed o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of meteorological and climatological scale”, CHINESE. J. Space Sci., 2013, 33(6):637-644
T.chen, R. Li, F. Man, X, Jiang, J. luo, Z. He, H.Zhang, F. Wang“Electric field measurement in the ionosphere at Hainan Island of China”, 第3界华人空间天气大会” S2.4 邀请报告, 2013年11月, 桂林
T.chen, “Variation of Radiation Environment Probs”,“辐射带专题研讨会”邀请报告, 2013年3月, 三亚.
陈涛,“平静期和长期缓变辐射带结构”(一)、(二), XX部, 技术研究报告, 2012
陈涛,高能粒子的低层效应(一)、(二), 中国科学院135预先研究报告, 2013
发表论文(1)磁层顶通量传输事件的经验重构,空间科学学报,2017,第2作者(2)磁层顶通量传输事件(FTE)轴向的统计分析:对FTE全球形态的启示,空间科学学报,2017,第2作者(3)Characteristics of low altitude ionospheric electric field over Hainan Island, China,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17,第2作者(4)超低频波粒相互作用分析器,地球物理学报,2017,第2作者(5)一种确定电流片中通量管中心轴向的方法,New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entral axial orientation of flux rope embedded within current sheet using multipoint measurements,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6,第2作者(6)Enhancement of High Energy Electron Fluxes and Variation of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in the Antarctic Region,空间科学学报,2016,第2作者(7)偶极化锋面附近的离子消退现象,Ions flux dropout observaed near dipolarization front,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4,第2作者(8)天气尺度到气候尺度太阳风变速对中高纬大气环流的影响,Effect of solar wind peed o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of meteorological and climatological scale,CHINESE. J. Space Sci.,,2013,第4作者(9)行星际激波鞘层温度各向异性对超热电子分布的影响,Distribution relaxation due to constraints on electron temperature anisotropies in sheath region of interplanetary shocks,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2012,第2作者(10)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sma dispersionless injection during the storm recovery phase on 11 March 1998,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2012,第2作者(11)双星探测二号对晨侧电子暴投掷角的确定,Pitch angle determination of the high-energy electron bursts near the dawnside boundary layer by the payloads on TC2,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2011,第1作者(12)THEMIS卫星观测到亚暴期间的多偶极化效应,Multiple magnetic dipolarizations observed by THEMIS during a substorm,Annales Geophysicae,2011,通讯作者(13)双星探测一号对磁尾大尺度电场的确定,The large scale magnetospheric electric field observed by Double Star TC-1,Annales Geophysicae,2010,第3作者
发表著作(1)平行电场条件下的一维粒子模拟,Partiucle simulasion in 1 D under the comdition of parallel electric field,Elsevier,2011-11,第2作者(2)近月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手册,Plasma Environment Handbook of Space Near the Moon,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09,第5作者
科研活动当前研究任务:太阳风扰动对磁层电场分布和演化的影响。高能粒子沉降对大气演化的影响。空间扰动电磁场测量系统的测试平台。
科研项目( 1 ) 高能粒子辐射对低层大气的影响, 主持,市地级,2013-01--2015-12( 2 ) 空间扰动电磁场测量系统的测试平台, 主持,国家级,2011-01--2015-12( 3 ) 高空电测环境分析模式开发, 主持,院级,2015-11--2018-05( 4 ) 空间环境高性能计算机时服务, 主持,院级,2016-06--2017-12( 5 ) 同步轨道>2MeV电子长时间倒空现象研究, 主持,国家级,2017-01--2017-12( 6 ) 高能X射线仪与空间电场联合观测平台, 主持,国家级,2017-03--2020-12( 7 ) 空间电场与波探测计划, 主持,部委级,2019-04--2020-04
参与会议(1)偶极化锋面附近的离子结构地球空间持续探测陈涛2014-09-14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李凌寒硕士研究生070802-空间物理学
石雪灵硕士研究生070802-空间物理学
李仁康博士研究生070802-空间物理学
李照宇博士研究生070802-空间物理学
现指导学生
提烁博士研究生070802-空间物理学
刘诚傲博士研究生070802-空间物理学
吴晗博士研究生070802-空间物理学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涛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28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院大学 师资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涛
基本信息陈涛男博导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电子邮件:chent@ciomp.ac.cn通信地址: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邮政编码:130033研究领域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80202-机械电子工程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招生方向光电精密跟踪测量技术光电跟踪教育背景1987-09--1990-03长春光机所研究生部硕士1983-08--1987-08大连理工大学学士学历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8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素颖
基本信息陈素颖女硕导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电子邮件:chensy@ihep.ac.cn通信地址:北京918-9信箱邮政编码:部门/实验室:加速器中心研究领域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82703-核技术及应用招生方向核技术及应用教育背景学历学位工作经历工作简历1999-07~现在,高能物理研究所,工程师社会兼职教授课程专利与奖励奖励信息专利成果出版信息发表论文(1)磁铁电源快速巡检系统的实现,原子能科学技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8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素英
基本信息陈素英女硕导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电子邮件:csy@ms.sjziam.ac.cn通信地址:石家庄市槐中路286号邮政编码:050021研究领域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71300-生态学招生方向农业节水机理与技术教育背景学历学位工作经历工作简历2007-08~2011-07,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一级(创新岗位)1997-12~2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8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思鲁
基本信息陈思鲁男博导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电子邮件:chensilu@nimte.ac.cn通信地址:宁波市镇海区中官西路1219号邮政编码:315201研究领域高速高精运动系统控制数据驱动智能参数调试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新一代机器人设计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招生方向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高速高精运动控制技术教育背景2005-08--2010-01新加坡国立大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8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松战
基本信息陈松战男博导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电子邮件:chensz@ihep.ac.cn通信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乙邮政编码:100049部门/实验室:粒子天体物理中心研究领域2005年至今一直从事中意重大国际合作项目ARGO-YBJ实验的数据处理及相关物理分析工作,发展起一套完整的宇宙线探测器的标定、事例重建、统计分析方法,应用到多个研究课题,并提高ARGO-YBJ实验灵敏度40%,取得多项重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8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顺中
基本信息陈顺中男硕导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电子邮件:chenshunzhong@mail.iee.ac.cn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6号邮政编码:研究领域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招生方向电力电子超导磁体技术教育背景2004-09--2007-06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学历学位工作经历工作简历2007-07~现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研究员2004-09~2007-0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8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顺权
基本信息陈顺权男博导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电子邮件:sq.chen@giat.ac.cn通信地址:广州市南沙区海滨路1121号A501邮政编码:部门/实验室:南沙所研究领域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81701-化学工程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招生方向膜材料与膜分离技术中药分离与提纯中药药理学研究教育背景2008-03--2010-12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2006-09--2008-02天津大学硕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8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顺
基本信息陈顺男硕导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电子邮件:chans@idsse.ac.cn通信地址:海南省三亚市鹿回头路28号邮政编码:部门/实验室:深海科学研究部研究领域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70704-海洋地质招生方向海洋地球化学地微生物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教育背景2011-09--2014-05同济大学博士2008-09--2011-03同济大学硕士2004-09--2008-07河南理工大学学士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8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双燕
基本信息陈双燕女硕导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电子邮件:sychen@ibcas.ac.cn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邮政编码:100093研究领域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71008-发育生物学招生方向牧草繁殖生物学;牧草分子育种牧草分子育种教育背景2000-09--2003-06浙江大学博士1997-09--2000-06浙江大学硕士1993-09--1997-06山西农业大学学士学历学位工作经历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8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澍
基本信息陈澍男博导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电子邮件:schen@aphy.iphy.ac.cn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三街8号中科院物理所理论室邮政编码:100190部门/实验室:理论实验室研究领域相互作用冷原子系统及BEC的理论研究;低维系统的拓扑态;量子相变理论;低维量子磁性理论研究;量子可积模型及统计模型的研究。教育背景学历西南师范大学1989本科北京师范大学1993研究生中科院物理所19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