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范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27

基本信息

范杰男 讲师 人文学院
电子邮件: jiefan@ucas.ac.cn
通信地址: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邮政编码:



研究领域

哲学逻辑(尤其是模态逻辑、认知逻辑)、邻域语义、动态逻辑、心灵哲学、语言哲学等,以及逻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教育背景
学历研究生

学位哲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15年11月-2018年3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刘孝廷教授;
2018年4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担任讲师。


教授课程
研究生课程
逻辑与形而上学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学术道德与学术写作规范-通论



本科生课程大学写作

所获奖励

2015年1月,荣获国际会议ICLA2015最佳论文奖。
2014年12月,荣获2013-2014学年度北京大学创新奖(学术类)
2013年12月,荣获“2012至2013学年度北京大学光华奖学金”。
2012年3月,被北京大学哲学系党委评为“北京大学第24期党的知识培训班”哲学系优秀学员。
2011年12月,被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党校评为“北京大学第24期党的知识培训班”优秀学员。





出版信息
[1] Jie Fan. A family of neighborhood contingency logics, Notre Dame Journal of Formal Logic, Volume 60, Number 4, pp. 683-699, October 2019, doi:10.1215/**-2019-0025, https://projecteuclid.org/euclid.ndjfl/. (SCI、A&HCI收录期刊)
[2] Jie Fan. Symmetric contingency logic with unlimitedly many modalities,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Volume 48, Issue 5, pp. 851–866, October 2019, https://doi.org/10.1007/s10992-018-09498-1. (A&HCI收录期刊)
[3] Jie Fan. Bimodal logics with contingency and accident.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Vol. 48, Issue 2, pp. 425-445, April 2019, https://doi.org/10.1007/s10992-018-9470-5. (A&HCI收录期刊)
[4] Jie Fan. A modal logic of supervenience, Notre Dame Journal of Formal Logic, Vol. 60, Number 2, pp. 283-309, May 2019, https://projecteuclid.org/euclid.ndjfl/, doi:10.1215/**-2019-0006. (SCI、A&HCI收录期刊)
[5] Jie Fan. Strong noncontingency: on the modal logics of an operator expressively weaker than necessity, Notre Dame Journal of Formal Logic, Vol. 60, Number 3, pp. 407-435, July 2019. https://projecteuclid.org/euclid.ndjfl/, doi:10.1215/**-2019-0010. (SCI、A&HCI收录期刊)
[6] Jie Fan. A road to ultrafilter extensions. In Dynamics, Uncertainty and Reasoning, B. Liao et al. (eds.), Logic in Asia: Studia Logica Library (pp. 117-133). Springer, Singapore, Jan. 2019. https://doi.org/10.1007/978-981-13-7791-4_6
[7] Jie Fan. Neighborhood Contingency Logic: A New Perspective, Studies in Logic, 11(4), 37–55, Dec. 2018. (《逻辑学研究》英文版,CSSCI 收录期刊)
[8] Jie Fan, Yanjing Wang and Hans van Ditmarsch. Contingency and Knowing Whether. Review of Symbolic Log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1): 75-107, March 2015. (SCI、A&HCI收录期刊,逻辑学2区)
[9] Jie Fan and Hans van Ditmarsch. Neighborhood Contingency Logic. In Proceedings of 6th Indian Conference on Logic and its Applications (ICLA 2015),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ume 8923, pages 88-99, Springer, January 2015. (Best Paper Award,EI收录)
[10] Jie Fan. Distributed knowledge whether (Extended Abstract), I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Logic, Rationality and Interaction (LORI),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Volume 10455, pp. 643-647, Sapporo, Japan, September 2017. (EI收录)
[11] Jie Fan. Removing your ignorance by announcing group ignorance: A group announcement logic for ignorance. Studies in Logic, 9(4): 4-33, Dec.2016.(《逻辑学研究》英文版)
[12] Jie Fan, Yanjing Wang and Hans van Ditmarsch. Almost Necessary. Advances in Modal Logic, Volume 10, pages 178-196, 2014, College Publications. (EI收录)
[13] Hans van Ditmarsch and Jie Fan. Propositional quantification in logics of contingency, Journal of Applied Non-Classical Logics, 26(1), pages 81-102, July 2016. (通讯作者)
[14] Hans van Ditmarsch, Jie Fan, Wiebe van der Hoek, Petar Iliev. Some Exponential Lower Bounds on Formula-size in Modal Logic. Advances in Modal Logic, Volume 10, pages 139-157, 2014, College Publications. (EI收录)
[15] Yanjing Wang and Jie Fan. Conditionally Knowing What. Advances in Modal Logic, Volume 10, pages 569-587, 2014, College Publications. (EI收录)
[16] Yanjing Wang and Jie Fan. Epistemic Informativeness. InModality, Semantics and Interpretations. Logic in Asia: Studia Logica Library,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pp. 121-129, 2015.(CPCI-SSH收录)
[17] Yanjing Wang and Jie Fan. Knowing That, Knowing What, and Public Communication: Public Announcement Logic with Kv Operators, inProceedings of 23rd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JCAI 2013), pages 1147-1154, 2013, AAAI press.(EI收录)
[18] Philippe Balbiani and Jie Fan. A complete axiomatization of Euclidean strong non-contingency logic, in Proceedings of 12th Tbilisi Symposium of Language, Logic and Computation (TbiLLC), Lagodekhi, Georgia, pp. 43-48, September 2017.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2017年6月至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偶然逻辑的扩展研究”,项目编号为:17CZX053。
[2] 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主持并独立完成第10批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基于无知算子的动态逻辑研究”,项目编号为:2017T100050。
[3] 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主持并独立完成第59批博士后面上(一等)资助项目“自然语言中两类偶然概念的逻辑研究”,项目编号为:2016M590061。
[4] 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面向博弈的动态逻辑研究”,该项目主持人是郭美云教授,项目编号为:15AZX020。
[5] 2015年11月至2018年3月,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莱布尼茨科学与文化著作编译及研究”,该项目主持人是刘孝廷教授,项目编号为:14AZD115。
[6] 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多学科视域的认知研究”,该项目主持人是周北海教授,项目编号为:12&ZD119。
[7] 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法国LORIA, CNRS/Université de Lorraine参加欧洲研究委员会启动研究基金项目(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 —— Starting Grant)“Epistemic Protocol Synthesis”,该项目的主持人是Hans van Ditmarsch教授,项目编号为:313360。


参与会议
[1] 2019年11月8日至10日,在中国社科院参加2019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
[2] 2019年6月22日,在北京大学参加“模态逻辑研讨会”,并做了题为“Two variants of noncontingency operator”的报告。
[3] 2018年10月26-28日,在厦门大学参加2018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并作了题为“Bimodal logic with contingency and accident: Bisimulation and van Benthem Characterization Theorems”的报告。
[4] 2018年8月13-20日,在北京大学参加世界哲学大会(WCP2018),并作了题为“Modalities in a logic of accidental truths”的报告。 2018年6月16-17日,在浙江大学参加第二届逻辑与论辩国际会议(CLAR2018),并作了题为“A road to ultrafilter extensions”的报告。
[5] 2018年3月24日,在浙江大学参加Delta 8 Logic Workshop学术研讨会,并作了题为“On axiomatizations of contingency logic”的报告。
[6] 2017年10月20-22日,在浙江大学参加2017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作了题为“Neighborhood Contingency Logic: A New Perspective”的报告。
[7] 2017年9月11-14日,日本北海道大学,第六届逻辑、理性和互动国际会议,作了题为“Distributed Knowledge Whether”的报告。
[8] 2017年5月13-14日,浙江大学模态逻辑研讨会,作了题为“偶然、无知和随附性”的报告。
[9] 2015年11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社科联2015 年学术前沿论坛逻辑学会专场,“逻辑、语言与认知”,作了题为“Neighborhood Contingency Logic”的报告。
[10] 2015年1月5日- 1月10日,印度理工学院(IIT Bombay),第14届亚洲逻辑会议(14th Asian Logic Conference,即ALC 2015),和第六届印度逻辑及其应用国际会议(6th Indian Conference on Logic and its Applications,即ICLA 2015)。论文Neighborhood Contingency Logic被ICLA 2015接收,该论文荣获“ICLA 2015会议最佳论文奖”,在ICLA 2015会上作了“Neighborhood Contingency Logic”的英文口头报告。
[11] 2014年11月29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社科联2014年学术前沿论坛“逻辑的发展和社会互动”,作了题为“Contingency and Knowing Whether”的报告。
[12] 2014年10月25日- 10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作了题为“Almost Necessary”的报告。
[13] 2014年8月5日- 8月8日,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第10届“模态逻辑的进展”会议(10th Advances in Modal Logic,即AiML 2014)。“Almost Necessary”等三篇论文都被接收并收录于会议论文集,在会上作了“Almost Necessary”的英文口头报告。
[14] 2014年8月11日- 8月22日,德国图宾根大学,第26届欧洲逻辑、语言与信息暑期学校(26th European Summer School in Logic,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即ESSLLI 2014)学习。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院大学 师资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范可
    基本信息范可女博导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电子邮件:fanke@mail.iap.ac.cn通信地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邮政编码:100029研究领域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70601-气象学招生方向气候灾害、气候预测教育背景2002-09--2005-05中科院大气所博士1995-09--1998-06南京气象学院硕士1988-09--1992-07云南大学学士学历学位工作经历工作简历2006-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范青华
    基本信息范青华男博导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电子邮件:fanqh@iccas.ac.cn通信地址:北京海淀中关村北一街2号邮政编码:100190研究领域不对称催化合成环境友好的有机反应功能树状大分子的合成、组装及应用教育背景1989年:湘潭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1992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理学硕士1998年: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系理学博士工作经历1992-1998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实习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范琳
    基本信息范琳女博导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电子邮件:fanlin@iccas.ac.cn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邮政编码:100190研究领域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招生方向特种高分子材料教育背景1996-04--1999-03日本千叶大学研究生院工学博士1994-10--1996-03日本千叶大学工学部研究生1986-07--1989-06北京化工大学工学硕士1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范学军
    基本信息范学军男汉族博导力学研究所电子邮件:xfan@imech.ac.cn联系电话:手机号码:**通信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15号邮政编码:100190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超声速燃烧机理与火焰稳定性;吸热碳氢燃料(包括高温液态、超临界态、热裂解与催化裂解煤油等)的热物理性质、吸热能力、对流换热机理;超燃冲压发动机热环境预测;碳氢燃料再生主动冷却技术;常规与光学实验测量技术等。招生信息招生专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范伟民
    基本信息范伟民男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电子邮件:fanwm@nanoctr.cn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1号邮政编码:100190研究领域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71300-生态学招生方向纳米检测技术教育背景2003-09--2006-06清华大学MBA1997-09--2000-06中科院动物所博士1991-09--1993-06中科院动物所硕士1984-09--1988-06北京农业大学学士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方广有
    基本信息方广有男博导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电子邮件:gyfang@mail.ie.ac.cn通信地址:中关村新科祥园邮政编码:100190研究领域1)超宽带雷达成像理论、方法与技术;2)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载荷技术;3)探地雷达方法与技术;4)地球物理电磁勘探方法与技术;5)太赫兹成像方法与技术。招生信息1)超宽带雷达成像理论、方法与技术;2)探地雷达方法与技术;3)地球物理电磁勘探方法与技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方创琳
    基本信息方创琳男汉族博导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电子邮件:fangcl@igsnrr.ac.cn联系电话:**手机号码:通信地址:北京大屯路甲11号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部门/实验室: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室研究领域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学、城市群发展与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效应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重点研究城市(群)人地系统耦合机理及空间分异规律,创建了城市人地耦合圈理论与耦合器调控方法,提出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范祖森
    基本信息范祖森男博导生物物理研究所电子邮件:fanz@moon.ibp.ac.cn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15号邮政编码:100101研究领域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00102-免疫学招生方向肿瘤免疫肿瘤干细胞免疫细胞发育教育背景学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学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工作经历工作简历社会兼职教授课程专利与奖励奖励信息(1)2009年度北京市自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方海燕
    基本信息方海燕男硕导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海燕,男,1977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金乡县,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中科院大学岗位教授。地貌研究室副主任。2007、2008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和特别奖(全院特别奖获奖20人,地学1人),2011年入选中科院青年促进会首届会员。2015年受聘为中科院大学岗位教授。2015年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答辩。中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方海涛
    基本信息方海涛男博导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电子邮件:htfang@iss.ac.cn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邮政编码:100190研究领域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071101-系统理论招生方向随机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系统生物学教育背景1996-06--1998-04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博士后1993-09--1996-07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0-0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