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凡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27

基本信息
刘凡 男 博导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电子邮件:liufan@big.ac.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104号楼
邮政编码:100101

研究领域


课题组长简介
刘凡,男,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获得者。1999年在山东大学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后曾在荷兰伊拉斯谟大学医学中心学习工作13年(2002-2015),先后师从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Conelia van Duijn教授和法医分子生物学专家Manfred Kayser教授,获硕士、理学博士、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Tenure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工作。2015年2月获国家青年****择优引进,10月份全职加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任研究员。多年来从事遗传流行病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在人类复杂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因子领域取得系统性的研究进展。带领研发的推断人类眼睛和头发颜色的两个DNA测试系统已经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于法医检测。共发表五十余篇SCI期刊学术论文,累计他引千余次,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17篇论文发表在Am J Hum Genet、Curr Bio、PLoS Genet、Hum Genet、Forensic Sci Int Genet等领域权威刊物。研究工作国内外同行认可,共有7篇论文被作为亮点报道。申请美国专利2项。研发软件包7项。独立或参与争取欧洲科研经费5项,总计290余万欧元。有多次主持国际合作科研课题,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和主题报告,为Nature、Science等领域权威刊物审稿和文评的经验。
已发表论文详情:http://orcid.org/0000-0001-9241-8161?

课题组研究方向
精准医学是医学领域的新兴革命性改革。刘凡课题组结合遗传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和生物信息学,利用高通量基因组测序等技术,致力于人类重大疾病的个体化基因组学研究:1)研究人类基因组及各类遗传和非遗传变异的复杂结构;2)研发新算法和流水线来揭示基因组变异和人类复杂性状和疾病之间的关联;3)利用遗传因子和疾病的关系建立精确DNA预测和诊断模型;4)建立大规模健康和专病人群队列,鉴定一批致病遗传因子,结合湿实验功能验证,深入解释重大疾病遗传力的构成。最终达到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共享,有机整合临床、基因组和其它组学的海量信息,为病人量身设计出最佳的疾病预防、诊断、及治疗方案。课题组研究方向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如协助临床诊断,孟德尔疾病产前测试和新生儿筛查,常见病高危人群普查,以及用药后不良反映预估等。除了医药相关的应用,鉴定人类外部可见性状的遗传因子在法医学和人类学等相关领域都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招生招聘信息  精准医学是在大样本研究获得疾病分子机制的知识体系基础上,以生物组学特别是基因组学数据为依据,根据患者个体在基因型、表型、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特异性,应用现代遗传学、分子影像学、生物信息学和临床医学等方法与手段,整合多组学信息,制定个性化精准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案。精准医学研究集合了诸多现代医学科技发展的知识与技术体系,体现了医学科学发展趋势,也代表了临床实践的发展方向。
  刘凡研究组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于2015年10月组建,以精准基因组医学为研究方向,利用大人群队列样本资源,以重大疾病、罕见病、和人类复杂性状的遗传因子为研究内容,以科研成果转化临床应用落地为最终目标,长期诚聘邻域内有识之士加入,共同发展,协同攻关,为精准医学的全面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应聘条件:
  1. 有生物信息,遗传学,生物统计或数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2. 至少掌握一门R、Python、Perl、Java或C等编程语言,熟悉Linux系统,具有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人群队列遗传因子研究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3. 以第一作者发表过生物信息和遗传相关领域SCI文章。
  4. 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
  
  二、招聘岗位及职责:
  1. 生物信息工程师:完成课题组长分配的数据处理分析、分析流水线软件开发、数据库维护等任务。
  2. 助理研究员:完成课题组长分配的科研课题,协助申请与课题组方向一致的科研课题。自主探索、申请和完成与课题组方向一致的科研课题。协助教学和实验室管理。
  3. 博士后:完成课题组长分配的科研课题,协助申请与课题组方向一致的科研课题。
  
  三、岗位待遇:
  1. 待遇优厚,参照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相关标准执行。
  2. 课题组鼓励个人发展,充分保障提升空间和平台。
  3. 提供留、访学和国际学术交流机会。
  
  四、招聘办法:
  1.自本启事发布之日起,符合应聘条件者均可报名,招聘到合适人选后,报名即截止。
  2.申请者提供个人简历及能证明本人能力及水平的相关资料复印件(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代表性论文等)送到联系人邮箱:周慧玥(zhouhy@big.ac.cn)。
  3. 初审通过者将电话通知面试安排。



教育背景2004-09--2009-02荷兰Erasmus大学理学博士
2002-09--2004-09荷兰Erasmus大学硕士
1994-09--1999-09山东大学医学院学士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15-10--今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研究员
2013-01--今 荷兰Erasmus大学 助理教授
2009-02--2012-12 荷兰Erasmus大学 博士后
2004-09--2009-02 荷兰Erasmus大学 博士


教授课程 遗传流行病学

专利与奖励
专利成果 (1) METHOD FOR PREDICTION OF HUMAN IRIS COLOR,发明,2011,第2作者,专利号:US,广泛应用于法医鉴定
(2) METHOD FOR PREDICTION OF HUMAN IRIS COLOR,发明,2011,第2作者,专利号:WO,广泛应用于法医鉴定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Validation of image analysis techniques to measure skin aging features from facial photographs.,Skin Res Technol,2015,第5作者
(2) IRF4, MC1R, and TYR genes are risk factors for actinic keratosis independent of skin color.,Hum Mol Genet,2015,第2作者
(3) MC1R variants increased the risk of sporadic cutaneous melanoma in darker-pigmented Caucasians: a pooled-analysis from the M-SKIP project.,Int J Cancer,2015,第5作者
(4) Perceived skin colour seems a swift, valid and reliable measurement,Br J Dermatol,2015,第5作者
(5) Genetics of skin color variation in Europeans: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with functional follow-up. ,Hum Genet,2015,通讯作者
(6) Prediction of male-pattern baldness from genotypes,Eur J Hum Genet,2015,第1作者
(7)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the Skin Color Genes IRF4, MC1R, ASIP, and BNC2 Influencing Facial Pigmented Spots.,J Invest Dermatol,2015,第5作者
(8) Genetics of skin color variation in Europeans: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with functional follow-up.,Hum Genet,2015,通讯作者
(9)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Risk Factors for Sagging Eyelids.,JAMA Dermatol,2014,第2作者
(10) GAGA: A New Algorithm for Genomic Inference of Geographic Ancestry Reveals Fine Level Population Substructure in Europeans.,PLoS Comput Biol,2014,第2作者
(11) PHOX2B polyalanine repeat length is associated with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and unclassified sudden infant death in the Dutch population.,Int J Legal Med,2014,第2作者
(12) Of sex and IrisPlex eye colour prediction: A reply to Martinez-Cadenas et al.,Forensic Sci Int Genet,2014,通讯作者
(13) Developmental validation of the HIrisPlex system: DNA-based eye and hair colour prediction for forensic and anthropological usage. ,Forensic Sci Int Genet,2014,第5作者
(14) The common occurrence of epistasi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human pigmentation and its impact on DNA-based pigmentation phenotype prediction.,Forensic Sci Int Genet,2014,第4作者
(15) Colorful DNA polymorphisms in humans.,Semin Cell Dev Biol ,2013,通讯作者
(16) Common DNA variants predict tall stature in Europeans.,Hum Genet,2013,通讯作者
(17) The HIrisPlex system for simultaneous prediction of hair and eye colour from DNA. ,Forensic Sci Int Genet,2013,第2作者
(18)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Five Loci Influencing Facial Morphology in Europeans.,PLoS Genetics,2012,第1作者
(19) Comprehensive candidate gene study highlights UGT1A and BNC2 as new genes determining continuous skin color variation in Europeans.,Hum Genet,2012,通讯作者
(20) DNA-based eye colour prediction across Europe with the IrisPlex system. ,Forensic Sci Int Genet,2012,第3作者
(21) Melanocortin-1 receptor, skin cancer and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M-SKIP) project: study design and methods for pooling results of genetic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BMC Med Res Methodol,2012,第5作者
(22) First all-in-one diagnostic tool for DNA intelligence: genome-wide inference of biogeographic ancestry, appearance, relatedness, and sex with the Identitas v1 Forensic Chip. ,Int J Legal Med ,2012,第5作者
(23) Genetic risk factors for cerebral small-vessel diseas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from a genetically isolated population.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11,第5作者
(24) Detecting Low Frequent Loss-of-Function Alleles in 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with Red Hair Color as Example.,PLoS One,2011,通讯作者
(25) IrisPlex: A sensitive DNA tool for accurate prediction of blue and brown eye colour in the absence of ancestry information. ,Forensic Sci Int Genet,2011,第2作者
(26) Genetic determination of human facial morphology: links between cleft-lips and normal variation. ,Eur J Hum Genet,2011,第3作者
(27) Postnatal parental smoking: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SIDS. ,Eur J Pediatr,2011,第3作者
(28) Model-based prediction of human hair color using DNA variants. ,Hum Genet,2011,第2作者
(29) Association of HSP70 and its Co-Chaperone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J Alzheimers Dis,2011,第5作者
(30) The apolipoprotein E gene and its age-specific effects on cognitive function.,Neurobiol Aging,2010,第1作者
(31) Digital Quantification of Human Eye Color Highlights Genetic Association of Three New Loci.,PLoS Genetics,2010,第1作者
(32) Estimating human age from T-cell DNA rearrangements. ,Curr Biol,2010,第2作者
(33) A Genome-Wide Screen for Depression in Two Independent Dutch Populations. ,Biol Psychiatry,2010,第4作者
(34)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northwestern Europeans involves the 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signaling pathway in the etiology of human height variation. ,Hum Mol Genet,2009,第5作者
(35) A Study of the SORL1 Gene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Cognitive Function.,J Alzheimers Dis,2009,第1作者
(36) Eye color and the prediction of complex phenotypes from genotypes.,Curr Bio,2009,第1作者
(37) Familial aggregation of preeclampsia and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in a genetically isolated popul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Eur J Hum Genet,2008,第5作者
(38) An approach for cutting large and complex pedigrees for linkage analysis.,Eur J Hum Genet,2008,第1作者
(39) Three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and a Linkage Analysis Identify HERC2 as a Human Iris Color Gene. ,Am J Hum Genet,2008,第2作者
(40) The MSX1 allele 4 homozygous child exposed to smoking at periconception is most sensitive in developing nonsyndromic orofacial clefts. ,Hum Genet,2008,第4作者
(41) Maternal transmission of multiple sclerosis in a Dutch population. ,Arch Neurol,2008,第2作者
(42) A genomewide screen for late-onset Alzheimer disease in a genetically isolated Dutch population.,Am J Hum Genet,2007,第1作者
(43) IGF-1 CA repeat variant and breast cancer risk in postmenopausal women.,Eur J Cancer,2007,第2作者
(44) Relationship of the Ubiquilin 1 gene with Alzheimers and Parkinsons disease and cognitive function. ,Neurosci Lett,2007,第4作者
(45) Ignoring distant genealogic loops leads to false-positives in homozygosity mapping.,Ann Hum Genet,2006,第1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配套科研启动资金,主持,研究所(学校)级,2015-10--2018-10
(2) ****青年人才,主持,国家级,2015-02--2018-06


合作情况 刘凡课题组常年和荷兰Erasmus大学多科研科室保持良好科研合作关系,包括遗传流行病学和法医分子生物学方向的多项在研课题。

指导学生现指导学生
陈燕硕士研究生0710J3-生物信息学
景晓溪硕士研究生071007-遗传学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院大学 师资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丰珍
    基本信息刘丰珍女教授博导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电子邮件:liufz@ucas.ac.cn联系电话:86-传真:86-通信地址: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邮政编码:100049部门/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研究领域光电子薄膜材料与物理包括:新型光伏材料与器件,硅基薄膜生长机制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80502-材料学070205-凝聚态物理招生方向光电子薄膜材料与物理教育背景学历博士学位博士教授课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峰奇
    基本信息刘峰奇男博导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电子邮件:fqliu@semi.ac.cn通信地址:半导体所二号科研楼526房间邮政编码:100083部门/实验室: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领域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1-物理电子学招生方向量子级联材料、器件及物理红外及THz量子级联激光器教育背景1993-09--1996-06南京大学凝聚态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峰
    刘峰男博导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电子邮件:liufeng@iie.ac.cn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甲89号邮政编码:研究领域信息安全体系与战略,网络攻防演化理论,视觉安全理论与技术Strategicandeconomicaspectsofinformationsecurity,NetworkAttackandDefensethroey,visualsecurityandcryptograp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峰
    基本信息刘峰男博导动物研究所电子邮件:liuf@ioz.ac.cn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邮政编码:100101研究领域血液与心血管发育招生信息细胞生物学硕士1人招生专业071009-细胞生物学071008-发育生物学招生方向血液与心血管发育教育背景1996-09--1999-12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博士学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钢
    基本信息刘钢男博导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电子邮件:liug@im.ac.cn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邮政编码:100101研究领域1.丝状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2.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71007遗传学招生方向丝状真菌次级代谢及其调控微生物次级代谢的分子调控教育背景1995-09--1998-08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理学博士199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光慧
    基本信息刘光慧男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电子邮件:ghliu@ioz.ac.cn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15号邮政编码:100101研究领域  1.人类衰老的遗传和表观遗传信息解码  结合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干细胞、基因编辑和多组学分析,研究人类衰老(如脑衰老)和老年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学基础,探索延缓衰老和防治老年疾病的方法和手段,以期实现健康老龄化(healthy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高焕
    基本信息刘高焕男博导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电子邮件:liugh@lreis.ac.cn通信地址:北京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邮政编码:100101部门/实验室:海岸带海洋信息系统研究室研究领域近期研究工作:黄河三角洲发育演化过程,海岸带水-土-气-生交互作用机制及其生态效应,海岸带综合管理,河-海-陆相互作用的生态相应,三角洲生态与环境综合模拟;太湖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系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生态系统空间格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国强
    刘国强男博导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电子邮件:gqliu@mail.iee.ac.cn通信地址:中关村北2条6号中科院电工所工程电磁场及其应用技术研究部邮政编码:100190研究领域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基于智能材料的能量转换技术电磁探测与信息技术杂散能捕获与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电磁场正逆问题数值模拟方法招生信息2011年招收科学硕士、专业硕士、博士招生专业080805-电工理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国华
    基本信息刘国华男博导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电子邮件:ghliu@rcees.ac.cn通信地址:生态中心院内邮政编码:100085研究领域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71300-生态学招生方向区域生态,全球变化与碳循环,恢复生态,群落生态,生理生态生态恢复生态安全教育背景2001-09--2004-0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生/博士2001-09--2004-0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
  •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海龙
    基本信息刘海龙男博导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电子邮件:lhl@lasg.iap.ac.cn通信地址:北京朝阳区华严里40号邮政编码:100029研究领域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70620-地球流体力学招生方向气候数值模拟海洋还流数值模拟教育背景学历--研究生学位--博士工作经历工作简历社会兼职教授课程专利与奖励奖励信息专利成果出版信息发表论文发表著作科研活动科研项目参与会议合作情况项目协作单位指导学生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