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唐靖宇男博导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电子邮件: tangjy@ihep.ac.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玉泉路19号乙院28-1-202
邮政编码: 100049
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大型粒子加速器的研究、设计制造和运行工作,也开展一些粒子束的应用研究如中高能质子束、白光中子源和MU子源的应用研究。2001年前主要开展回旋加速器的研究,之后主要开展强流质子加速器的研究。自2004年以来作为领导或主要业务骨干参加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加速曾器的设计、预研和建设工作。曾负责ADS先导专项(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核能系统)超导直线加速器的物理设计和研究。目前负责在CSNS上反角白光中子源的运行、实验和进一步建设,开展EMuS缪子源和高能质子束的设计和预研;负责加速器中微子装置(MOMENT项目或大亚湾三期)的前期研究、高能所与美国长基线中微子项目LBNF的合作、中国参加国际缪束冷却实验MICE的合作等。作为主要骨干参加中国未来超级对撞机CEPC-SPPC项目,负责组织超级质子对撞机SPPC的初步概念设计等。
招生信息
2019年招收1名硕博连读生和1名博士生
招生专业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招生方向粒子加速器物理束流应用
教育背景1987-10--1990-10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97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84-08--1987-07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理学硕士1979-09--1984-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学士
学历1979~198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攻读物理学,学士学位。
1984~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学位理学博士
出国学习工作1989~1990年在法国GANIL国家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室进修;
1990-1993年在法国尼斯Antoine Lacassagne Centre医用回旋加速器实验室工作;
2001~2004年在德国Juelich研究中心任客座研究员。
工作经历
1990~1993年在法国尼斯Antoine Lacassagne Centre医用回旋加速器实验室工作,任助理研究员;
1993~2004年在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工作,1997年3月晋升为研究员(期间2001~2004年在德国Juelich研究中心做客座研究员);
2004年3月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任研究员。
社会兼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
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2016-)
全国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 (2000-2016)
中国辐射防护学会聚变辐射防护分会理事会常务理事(2016-)
中国核学会辐射物理分会理事会常务理事(2019-)
世界华人物理学会加速器物理部协调人(2010-)
国际中微子工厂系列会加速器物理协调人(2014-2016)
亚洲未来加速器理事会秘书(2015-2016)
强激光与粒子束杂志编委、原子核物理评论杂志编委,国际学术期刊“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Physics Review系列杂志、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和国内多个学术杂志的审稿专家。曾担任国内多个加速器项目的评审专家。
教授课程质子加速器基础质子加速器(自学加辅导)
质子加速器博士生专业课(自学加辅导)
质子加速器基础硕士生学位课
专利与奖励
获奖励情况:
1997年被评为甘肃省百优青年和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1998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12年获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朱李月华奖
获专利情况:
[1] 嵌套型磁铁:发明专利,已授权,发明人:唐靖宇,申请号:8.4
[2] 带边缘场修正的复合型磁铁:发明专利,已授受权,发明人:唐靖宇,申请号:9.9
[3] 束流发射度均衡方法:发明专利,已授权,发明人:唐靖宇、方守贤、关遐令,申请号:6.4
[4] 简化高阶场磁铁:发明专利,已授权,发明人:唐靖宇、郭臻,申请号:1.8
[5]白光中子成像方法及采用其的材料组成无损检测方法,已授权,发明人:唐靖宇、谭志新,申请号:7.X
出版信息出版专著:
回旋加速器的理论与设计,唐靖宇和魏宝文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10
工程硕士教育教材-核能与核技术领域发展报告: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本人负责编写其中的一章: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进展与高功率质子加速器发展态势
Rapid cycling synchrotrons and accumulator rings for high-intensity hadron beams, in Review of Accelera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ited by A. W. Chao and W. Chou), Vol. 6,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Singapore, 2013.(国际著名加速器科学和技术丛书)
近年来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1] J.Y. Tang, G.H. Wei and C. Zhang, Collimation of H- beam transverse halo by triplets and foil scrapers,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 572 (2007) 601-606
[2] G.H. Wei, J.Y. Tang and C. Zhang, Macro-particle simulation of multi-species beams in CSNS/LRBT,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 572 (2007) 613-617
[3] J.H. Li and J.Y. Tang, Matching of Non-axisymmtric Beams by Solenoids in a LEBT, Nuclear Inst.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 574 (2007) 221-225.
[4] J.Y. Tang, Orbit Bump by DC Magnets and Halo Collimation for the RCS Extraction, Nuclear Inst.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 575 (2007) 328-333
[5] J. Qiu , J.Y. Tang, S. Wang, J. Wei, Studies of Transverse Phase Space Painting for the CSNS RCS injection, HEP & NP, Vol. 31, No. 10, 2007, pp.942-946
[6] J.Y. Tang, G.H. Wei, C. Zhang, Step-like Field Magnets to Transform Beam Distribution at the CSNS Target, Nuclear Inst.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 582 (2007) 326-335
[7] Y. Chen, J.Y. Tang, Field interference studies between bump magnets with different coil structures at Chinese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 Phys. Rev. Special Topics – Accel. and Beams, 11, 032401 (2008)
[8] J.Y. Tang, S.N. Fu and J. Wei, 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he Proton Beams at the CSNS (invited talk), 11th Int. Workshop on Accelerator and Beam Utilization, Gyeongju, Koera, 2007.9/ Also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Korean Phys. Soc., Vol. 52, No. 3, (2008) 710-713
[9] J.Y. Tang, Emittance dilution due to the betatron mismatch in high intensity hadron accelerators, Nucl. Instr. and Meth., A 595 (2008) 561-567
[10] J.Y. Tang, L. Liu, Z. Yang, S.X. Fang, X.L. Guan, Emittance Balancing Technique for the Resonant Slow Extraction from a Synchrotron, Phys. Rev. ST Accel. Beams 12, 050101 (2009)
[11] J.H. Li, J.Y. Tang, H.F. Ouyang, Matching by solenoids in space charge dominated LEBTs, Chinese Physics C, 2009, Vol. 33 (10): 901-904
[12] J.Y. Tang, S.N. Fu, H.T. Jing, H.Q. Tang, J. Wei, H.H. Xia, Proposal of Muon and White Neutron Sources at the CSNS, Chinese Physics C, 2010, Vol. 34 (01): 121-125
[13] Jing-Yu Tang, Guang-Yao Feng and Gang-Wen Liu, Design and prototyping of a step-like field magnet, IEEE Tra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Vol. 20, No. 3, (2010): 1041-1044
[14] H.T. Jing, J.Y. Tang, H.Q. Tang, H.H. Xia, T.J. Liang, Z.Y. Zhou, Q.P. Zhong and X.C. Ruan, Studies of back-streaming white neutrons at CSNS, Nucl. Instr. and Meth., A 621 (2010) 91-96
[15] J.F. Chen, J.Y. Tang, Studies of dual-harmonic acceleration at CSNS-II, Chinese Physics C, 2010, Vol. 34 (10): 1643—1648
[16] Jing-Yu Tang, Jin-Fang Chen, Ye Zou, Combined momentum collimation studies in a high-intensity rapid cycling proton synchrotron, Phys. Rev. ST Accel. Beams 14, 050103 (2011)
[17] J. L. Sun, J. Y. Tang, H. T. Jing, Courant-Snyder invariant density screening method for emittance analysis, Chinese Physics C, 2011, Vol. 35 (11): 1059—1065
[18] H.T. Jing, C. Meng, J.Y. Tang, B.J. Ye, J.L. Sun, Production target and muon collection studies for an experimental muon source at CSNS, Nucl. Instru. Meth. A 684 (2012) 109-116
[19] Zhen Guo, Jing-Yu Tang, Zheng Yang, Xiang-Qi Wang, Biao Sun, A novel structure of multipole field magne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uniformizing beam spot at target, Nucl. Instru. Meth. A691 (2012) 97-108
[20] WU Yang, TANG Jing-Yu, Post-acceleration study for neutrino super-beam at CSNS, Chinese Physics C, Vol. 37, No.9, (2013) 097002
[21] Zhihui Li, Peng Cheng, Huiping Geng, et al. (J.Y. Tang), Physics design of an accelerator for an accelerator-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 Phys. Rev. ST Accel. Beams 16, 080101 (2013)
[22] Y. Zou, J.Y. Tang, Y. Zheng and H.T. Jing, Parasitic slow extraction of extremely weak beam from a high-intensity proton rapid cycling synchrotron, Nucl. Instru. Meth. A737 (2014) 56-64
[23] Ye Zou, Jingyu Tang, Jinfang Chen, Xiao Li, Hong Sun, Short-bunch extraction in a rapid cycling synchrotron, Phys. Rev. ST Accel. Beams 17, 060101 (2014)
[24]Jun Cao, Miao He, Zhi-Long Hou, et al. (Jing-Yu Tang), Muon-decay medium- baseline neutrino beam facility, Phys. Rev. ST Accel. Beams 17, 090101 (2014)
科研活动
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是基于大型高功率质子加速器的多学科应用研究平台,建在广东东莞(高能所东莞分部),总投资超过20亿,2018年3月建成,是国家迄今建成的最大科学研究装置。本人曾长期担任CSNS加速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后期负责CSNS束流的拓展应用,包括白光中子源、缪子源和质子束的应用,开展平台的设计和建设,建立相应平台的用户群。目前,反角白光中子源已与CSNS同步建成,正为我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国际一流的平台开展包括核数据测量、探测器标定、中子辐照效应、中子照相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其他经费渠道的支持下提升装置的能力。在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的支持下开展CSNS实验型缪子源(EMuS)的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并争取在CSNS升级工程中完成EMuS和高能质子束应用平台的建设。
在中美高能物理基金和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作为协调人,带领团队开展我国基于高功率质子加速器的中微子实验装置(MOMENT或大亚湾三期)的前期设计研究,并牵头参加多个国际加速器中微子项目(包括美国LBNF、欧洲ESSnuSB和MICE实验)的合作。
合作情况国际合作:参与多个与加速器中微子装置的合作,如美国长基线中微子实验LBNF、国际Mu束电离冷却实验、欧洲中微子超级束等。
项目协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合作开展在CSNS上建设MU子源的研究。
原子能院、九院二所、中国科大、西核所:合作开展CSNS反角白光中子源的建设。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师昊礼博士研究生082703-核技术及应用
邱颖伟博士研究生082703-核技术及应用
甘泉博士研究生082703-核技术及应用
黄川博士研究生082703-核技术及应用
李晓博士研究生082703-核技术及应用
孙纪磊博士研究生082703-核技术及应用
施华博士研究生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陈锦芳博士研究生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杨征博士研究生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张熹寅博士研究生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郭臻硕士研究生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孟才博士研究生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孙彪博士研究生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申泗荣硕士研究生082703-核技术及应用
现指导学生
杨建权博士研究生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张林浩博士研究生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洪杨博士研究生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王丽娇博士研究生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周志浩博士研究生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周路平博士研究生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唐靖宇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27
相关话题/中国科学院大学 师资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唐荣林
基本信息唐荣林男博导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电子邮件:trl_wd@163.com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邮政编码:100101部门/实验室: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室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招生方向地表能量平衡定量遥感研究,地表蒸散发和土壤水分遥感反演教育背景2007-09--2011-0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2005-09--2007-06武汉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唐铁山
基本信息唐铁山男博导动物研究所电子邮件:tangtsh@ioz.ac.cn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邮政编码:100101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1.神经发育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机制2.神经发育、衰老与神经再生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71009-细胞生物学招生方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机理教育背景1994-09--1998-06中国科学院发育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唐素琴
基本信息唐素琴女硕导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电子邮件:tangsq@ucas.ac.cn通信地址:玉泉路19号甲邮政编码:100049部门/实验室:人文学院研究领域民商法(科技法、知识产权法)民事诉讼法(含劳动争议及仲裁法)招生信息2007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目前已经毕业18人。目前在读研究生5人。招生专业030105-民商法学030106-诉讼法学030101-法学理论招生方向科技法知识产权法民事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唐锡晋
基本信息唐锡晋女博导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电子邮件:xjtang@iss.ac.cn通信地址:中关村东路55号数学院南楼406邮政编码:100190研究领域个人主页-单位http://meta-synthesis.amss.cas.cn/xjtang/招生信息招生专业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081103-系统工程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招生方向综合集成,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互联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唐伟
基本信息唐伟男硕导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邮件:tangwei@ucas.ac.cn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天工大厦C座邮政编码:100083部门/实验室:纳米与技术学院研究领域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招生方向纳米发电机,微纳机电系统(M/NEMS),自供能物联网系统教育背景2008-09--2013-07北京大学博士学位2004-09--2008-07北京大学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唐亚林
基本信息唐亚林男博士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电子邮件:tangyl@iccas.ac.cn联系电话:传真: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2号3号楼107邮政编码:100190研究方向新药发现的方法学研究及新药研发疾病早期检测的新方法研究靶向载药体系的研究教育背景学位1979-1983四川师范大学理学学士1988-1991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唐晓义
基本信息唐晓义男人文学院电子邮件:txy@ucas.ac.cn通信地址:北京市玉泉路(甲)19号中国科学院大学体育教研室邮政编码:100049研究方向体育与舞蹈图像志;大众健身舞蹈师资培训与教材建设;中外健身舞蹈赛事比较;韵律性体力活动与循证实践教授课程篮球(本科);排舞;男子健身健美;健身气功《八段锦、易筋经》;定向;男子蛙泳资格认证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北京健美协会高级私人教练员;健美国家一级裁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唐志敏
基本信息唐志敏男博导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电子邮件:tang@ict.ac.cn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科学院南路6号邮政编码:100190研究领域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多核与众核处理器设计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体系结构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招生方向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处理器微体系结构并行与分布式网络计算教育背景1985-09--1990-03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学博士1981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唐正宏
基本信息唐正宏男博导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电子邮件:zhtang@shao.ac.cn通信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80号邮政编码:200030研究领域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70402-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070420-天文技术与方法招生方向天体测量,天体力学光学天文技术教育背景1994-09--2001-07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博士1991-09--1994-10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硕士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唐贻发
基本信息唐贻发男博导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电子邮件:tyf@lsec.cc.ac.cn通信地址:北京中关村东路55号中科院数学院南楼712室邮政编码:100190研究领域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分数阶微分方程数值分析及其应用、机器学习与动力系统招生信息招生专业070102-计算数学070104-应用数学招生方向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分数阶微分方程数值分析及其应用机器学习与动力系统教育背 ...中国科学院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