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卞建春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卞建春 男 博导 大气物理研究所
电子邮件:bjc@mail.iap.ac.cn
通信地址:北京市9804信箱
邮政编码:100029


研究领域Dynamics, chemistry, and micro-physics in the UTLS
Stratosphere-troposphere exchange
Ozone layer and its change
Atmospheric nonlinearity and predictability
招生信息Upper troposphere and lower troposphere and atmospheric predictability

招生专业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招生方向 中层大气
大气可预报性

教育背景 1996-09--1999-07 北京大学 博士
1993-09--1996-07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硕士
1987-09--1991-06 南京大学 本科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博士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01-06--今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科研
1999-07--2001-05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博士后工作
1991-07--1993-08 陕西省气象局 科研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亚洲夏季风是低层污染物进入平流层的重要途径,大气科学,2011,第1作者
(2) Intercomparison of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sensors: GTS1, Vaisala RS80, and CFH,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1,第1作者
(3) Formation of the summertime ozone-valley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air column variations,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1,第1作者
(4) Features of ozone mini-hole event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9,第1作者
(5) 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大气垂直结构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009,第1作者
(6) 平流层大气过程研究的前沿与重要性,地球科学进展,2009,第2作者
(7) Vertical air motion from T-REX radiosonde and dropsonde data,J. Atmos. Ocean. Tech.,2009,第2作者
(8) Statistics of tropopause inversion layer over Beijing,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8,第1作者
(9)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区域穿越对流层顶质量通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大气科学,2008,通讯作者
(10) Validation of satellite ozone profile retrievals using Beijing ozonesonde data,J. Geophys. Res.,2007,第1作者
(11) Ozone mini-hole occurring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December 2003,Chinese Sci. Bull.,2006,第1作者
(12) 上对流层-下平流层交换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大气科学,2006,第2作者
(13)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phase delays between two Nino indices at different scales,Adv. Atmos. Sci.,2005,第1作者
(14) Statistics of gravity waves in the lower stratosphere over Beijing based on high vertical resolution radiosonde,Sci. China Ser. D Earth Sciences,2005,第1作者
(15) Unusual discrepancy between TOMS and ground-based measurements of the total ozone in 2002-2003,Chinese Sci. Bull.,2005,第1作者
(16) 关于大气过程可预报性问题的一些讨论,高原气象,2003,第1作者
(17) Variation features of total atmospheric ozone in Beijing and Kunming based on Dobson and TOMS data,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2,第1作者
(18) 大气近地层湍流能谱特征的再分析,大气科学,2002,第1作者
(19) Retrievals of rain-rate over oceans from SSM/I data using SOM model,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1999,第1作者
(20) Retrievals of over-ocean precipitable water from SSM/I by SOM network model,Chinese Sci. Bull.,1999,第1作者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大气过程及其对大气成分分布的影响 ,主持,国家级,2010-01--2014-08


参与会议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吴蕾 博士研究生 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于超越 硕士研究生 070601-气象学

现指导学生

严仁嫦 硕士研究生 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白志宣 硕士研究生 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李丹 硕士研究生 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相关话题/大气 物理学 科学 研究所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