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1)水环境化学与实验(主讲);(2)湖泊学(辅讲)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范成新 男 博导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电子邮件:cxfan@niglas.ac.cn
通信地址:南京北京东路73号
邮政编码:210008
1954年生,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分配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工作。1997年晋升为研究员,2001年聘为“湖泊沉积污染与界面环境化学”团队创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9届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和在宁部属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标兵”(2008)。主要从事湖泊水土污染及其修复机制的研究。1995年参加在日本进行霞浦湖“底泥疏浚生态影响”国际合作课题,1999-2001年间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Land & Water研究所水土模拟实验室进行了合作研究和交流,2002 年赴瑞典 Uppsala 大学湖沼研究所和地理系学习。
研究领域:湖泊沉积物、水污染及其修复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环境科学
招生方向:湖泊污染与环境工程 湖泊环境与工程
教育背景
学历:研究生
学位:硕士
工作经历1982年南京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后分配于南京市塑料四厂工作,1987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工作,先后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主要从事湖泊水土污染及其修复机制的研究。1995年、1999年、2000年和2002年分别在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澳大利亚CSIRO和瑞典Uppsala大学地理系进行国际合作、学习和高访活动。
工作简历
社会兼职: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九三支社主委
教授课程:(1)水环境化学与实验(主讲);(2)湖泊学(辅讲)
专利与奖励(一)专利
(1)范成新,一种室内模拟水下沉积物再悬浮状态的方法及装置(ZL **9.X)
(2)范成新,张路.污染水体底泥环保疏浚深度的确定方法 (CN **4.9)
(3)范成新、陈爽,水体污染底泥生态疏浚面积的确定方法(CN **0.7)
(4)范成新、王兆德、周麒麟,基于疏浚底泥的植生性基质及裸露坡面的生态修复方法(CN **0.2)
(5)范成新,水体密实性底泥的植物适生性恢复方法(CN **3.X)(6)范成新,孔隙水采样器的水下投放装置(ZL **.5)
(7)范成新,一种旋桨式沉积物再悬浮发生装置(ZL **7.9)
(8)丁士明, 时丹, 范成新. 沉积物间隙水中磷的高精度原位采集和分析方法及其装置(CN **8.4)
(9)丁士明, 白秀玲, 刘滔, 范成新. 一种钙质沉积物有机磷的提取及组成分析方法 (ZL **4.7)
(10)丁士明, 刘滔, 许笛, 范成新. 一种原位获取沉积物间隙水的扩散平衡装置及其方法(ZL **6.0)
(11)王兆德、范成新、周麒麟,一种不稳定土石边坡的生态修复构造法(CN **6.3)
(12)李大鹏、黄勇、范成新,城市地表水体磷的原位净化方法(CN **5.2)
(13)张路、范成新、一种新型砌块式渗滤坝(ZL **9.8)
(二)获奖
2006年“太湖底泥内源污染及污泥疏浚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2007年第二届江苏省软科学一等奖,太湖蓝藻水华污染事件形成原因及控制对策与治理建议,(排名第5)
2007年“重污染水体底泥环保疏浚与生态重建技术”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3)
2007年“太湖底泥疏浚规划研究”获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3)
2010年1月获“太湖水动力与生态过程模拟研究” 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
2001年“过水性湖泊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3)
2010年9月获九三学社中央授予的“优秀社员”荣誉称号
2008年4月获江苏省科协“在宁部属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标兵”称号
奖励信息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一)出版专著
1. 范成新、张路等著,2009.太湖-沉积物污染与修复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pp390
2. 范成新、王春霞主编,2007.长江中下游湖泊环境地球化学与富营养化,北京,科学出版社,pp453
3. 黄漪平主编、范成新、濮培民、姜加虎、戴全裕副主编,2001.太湖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北京,科学出版社,pp298
4. 窦鸿身、姜加虎主编,范成新、朱松泉、杨宏伟副主编, 2003. 中国五大淡水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89-125
(二)发表文章(2006~2011)
2011年1-6月
1. Lei Zhang, Qiushi Shen, Haiyan Hu, Shiguang Shao, Chengxin Fan. Impacts of Corbicula fluminea on oxygen uptake and nutrient fluxes across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2011, DOI 10.1007/s11270-011-0763-3
2. 张雷, 古小治, 邵世光, 胡海燕, 钟继承, 范成新.河蚬(Corbicula fluminea)扰动对湖泊沉积物性质及磷迁移的影响. 环境科学, 2011,32(1): 88-95
3. 张雷,商景阁,王兆德,申秋实,范成新.河蚬扰动沉积物界面效应及其在水中代谢速率. 中国环境科学. 2011,31(6): 1001-1006
2010年
4. Guofeng Liu, Chengxin Fan*, Jicheng Zhong, Lu Zhang, Shiming Ding, Shaohua Yan, Shiqun Han,Using 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CTAB) modi?ed clays to clean the Microcystis aeruginosa blooms in Lake Taihu, China, Harmful Algae, 2010,(9): 413–418(IF=4.280)
5. Lei Zhang, Xiaozhi Gu, Chengxin Fan, Jingge Shang, Qiushi Shen, Zhaode Wang, Ji Shen. Impact of different benthic animals on phosphorus dynamics across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0 ,22(11): 1674-1682
6. Jicheng Zhonga, Chengxin Fan, Lu Zhang, Edward Hall, Shiming Ding, Bao Li, Guofeng Liu.. Significance of dredging on sediment denitrification in Meiliang Bay, China: A year long simulation stud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0,22(1): 68-75
7. 刘国锋,何俊,范成新等,藻源性黑水团环境效应:对水-沉积物界面处Fe、Mn、S循环影响,环境科学,2010, 31(11)2652-2660
8. 刘国锋,申秋实、张雷、范成新等,藻源性黑水团环境效应:对水-沉积物界面氮磷变化的驱动作用,环境科学,31(12)2917-2923(2010)
9. 张雷, 古小治, 王兆德, 申秋实, 范成新, 钟继承, 尹洪斌. (2010). 水丝蚓(Tubificid worms)扰动对磷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迁移的影响. 湖泊科学. 22(5): 666-674.
2009年
10. Bai XL, Ding SM, Fan CX, Liu T, Shi D, Zhang L. Organic phosphorus species in surface sediments of a large, shallow, eutrophic lake, Lake Taihu, Chin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9, 157: 2507-2513. (SCI,IF 3.14)
11. Zhong Jicheng, Fan Chengxin, Zhang Lu, Edward Hall, Ding Shiming, Li Bao, Liu Guofeng. The significance of dredging on sediment denitrification in Meiliang Bay, China : A year long simulation stud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9.21(6) (in press)
12. 刘国峰,钟继承,何俊,范成新等,太湖竺山湾藻华黑水团区沉积物中Fe 、S、P 的含量及其形态变化,环境科学,2009,30(9):2520-2526
13. 刘国峰,钟继承,张雷,范成新等,有机改性粘土对铜绿微囊藻的絮凝去除研究,湖泊科学,2009,21(3):363-368
14. 刘国锋、范成新、钟继承、白秀玲、尹洪斌,风浪作用下太湖改性沉积物对藻体絮凝去除效果研究,环境科学,30(1):52-57(2009)
15. 钟继承,刘国峰,范成新等,湖泊底泥疏浚环境效应: I. 内源磷释放控制作用,湖泊科学,21(1):84-93(2009)
16. 钟继承,刘国峰,范成新等,湖泊底泥疏浚环境效应:Ⅱ.内源氮释放控制作用,湖泊科学,2009,21(3):335-344
17. 钟继承,刘国峰,范成新等,湖泊底泥疏浚环境效应: .Ⅲ对沉积物反硝化作用的影响,湖泊科学,2009,21(4):465-473
18. 时丹,丁士明,许笛, 白秀玲,范成新. 利用薄膜扩散平衡技术(DET)分析沉积物间隙水磷. 湖泊科学, 21(6): 768-774(2009)
2008年
19. H. B. Yin, C. X. Fan, S. M. Ding, Acid Volatile Sulfides and Simultaneously Extracted Metals in a Metal-Polluted Area of Taihu Lake, China,Bull Environ Contam Toxicol.,80: 351-355(2008)
20. Yin Hong-Bin, Fan Cheng-Xin, Ding Shi-Ming, Geochemistry of Iron, Sulfur and Related Heavy Metals in Metal-Polluted Taihu Lake Sediments, Pedosphere,18(5):564-573 (2008)
21. Zhong Ji-Cheng,, You Ben-Sheng, Fan Cheng-Xin, Li Bao, Zhang Lu and Ding Shi-Ming,Influence of Sediment Dredging on Chemical Forms and Release of Phosphorus, Pedosphere 18(1): 34–44 (2008)
22. 张路、范成新、王建军、陈宇炜,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氮磷形态与释放风险关系, 湖泊科学,20(3): 263-270(2008)
23. 尤本胜、王同成、范成新、钟继承、尹洪斌、李宝、龚海龙,风浪作用下太湖草型湖区水体N、P 动态负荷模拟,中国环境科学,28(1):33-38(2008)
24. 尤本胜、王同成、范成新等,太湖草型湖区沉积物再悬浮对水体营养盐的影响,环境科学,29(1):26-31(2008)
25. 尹洪斌,范成新,蔡永久等,太湖表层沉积物AVS 与SEM 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湖泊科学,20(5):585-590(2008)
26. 尹洪斌,范成新,李宝等,太湖北部沉积物中铁硫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地球化学,37(6):595-601(2008)
27. 尹洪斌, 范成新,丁士明, 太湖梅梁湾与五里湖沉积物活性硫和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研究,环境科学,29(7):1791-1796(2008)
28. 尹洪斌,范成新等。太湖沉积物中无机硫的化学特性研究,中国环境科学,28(2):183-187(2008)
29. 李宝、范成新、丁士明、张路、钟继承、尹洪斌、赵斌,滇池福保湾沉积物磷的形态及其与间隙水磷的关系,湖泊科学, 20(1):27-32(2008)
30. 李宝、丁士明、范成新、钟继承、赵斌、尹洪斌、张路,滇池福保湾底泥内源氮磷营养盐释放通量估算,环境科学,29(1):114-120 (2008)
31. 李宝、丁士明、范成新、钟继承、张路、尹洪斌、赵斌,滇池福保湾间隙水氮磷分布及其与底泥微生物和磷酸酶相互关系,湖泊科学, 20(4):420-427(2008)
32. 韩士群, 严少华, 范成新,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利用及多余藻类生物量资源化,自然资源学报, 04期, (2008)
33. 王晓钧, 丁士明, 蒋海青, 白秀玲, 范成新,湖泊磷的核磁共振(NMR)分析——1环境标准样品的~(31)P-NMR表征,湖泊科学,20(1)20: 46-52 (2008).
34. 吴朝明、郑建中、范成新,五里湖底泥疏浚对湖泊水质影响分析,河海大学学报,36(增刊):150-164(2008)
2007年
35. You Ben-sheng, Zhong Ji-cheng, Fan Cheng-xin, Wang Tong-cheng, Zhang Lu, Ding Shi-ming, Effects of hydrodynamics processes on phosphorus fluxes from sediment in large, shallow Taihu Lak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9(9):1055–1060(2007)
36. 尤本胜、王同城、范成新、朱龙喜、钟继承、李宝、尹洪斌、胡春华,太湖沉积物再悬浮模拟方法。湖泊科学,19(5):611-617(2007)
37. 张路、范成新、鲜启鸣、马莹莹、赵中华、邹惠仙,太湖底泥和疏浚堆场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19(1):18-24 (2007)
38. 钟继承, 范成新. 底泥疏浚效果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湖泊科学. 19 (1): 1-10(2007)
39. 包先明, 陈开宁, 范成新,化学物添加控制湖泊内源磷负荷的有效性研究,生态环境, 01期, 2007.
40. 刘云霞、陈爽、彭立华、范成新,基于格网的太湖生态环境质量空间评价,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6(4):494-498(2007)
41. 王同成、尤本胜、范成新、逄勇、赵艳艳,太湖长兜港固体悬浮物再悬浮的室内模拟,水资源保护,23(2):13-15(2007)
2006年
42. 范成新、张 路、包先明、尤本胜、 钟继承、王建军、丁士明,太湖沉积物-水界面生源要素迁移机制及定量化,2.磷释放的热力学机制及源-汇转换,湖泊科学,18(3):207-217(2006)
43. 孔繁翔, 胡维平, 范成新, 王苏民, 薛滨, 高峻峰, 谷孝鸿, 李恒鹏, 黄文钰, 陈开宁,太湖流域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的研究与战略思考,湖泊科学, 03期, 2006.
44. 年跃刚、范成新、孔繁翔、杨建华、荆一凤、张景明、朱伟,环保疏浚系列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中国水利,17:40-42,58 (2006)
45. 张路、范成新、王建军、郑超海,太湖水土界面氮磷交换通量的时空差异,环境科学,27 (8)1538-1543(2006)
46. 张路、范成新、朱广伟、王建军,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生物可利用磷分布特征,湖泊科学,18(1):36-42(2006)
47. 李宝、范成新、王飞宇,油泥高效菌的筛选及其性能研究,土壤通报,37(6):1179-1183(2006)
48. 包先明、陈开宁、范成新,沉水植物生长对沉积物间隙水中的氮磷分布及界面释放的影响,湖泊科学,18(5):515-522(2006)
49. 包先明、陈开宁、范成新等,种植沉水植物和疏浚底泥对氮磷营养水平的影响,土壤通报, 37(5):932-935(2006)
50. 包先明、陈开宁、范成新等,种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影响,土壤通报, 37(4):710-715(2006)
51. 韩士群、严少华、范成新等,长肢秀体蚤对富营养化水体藻类的生物操纵,江苏农业学报,22(1):81-85(2006)
52. 韩士群、范成新、严少华,固化微生物对养殖水体浮游生物影响及生物除氮的研究,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2(2):7-11(2006)
53. 谷孝鸿, 白秀玲, 江南, 范成新, 程建新, 吴林坤, 曹萍, 王晓蓉,太湖渔业发展及区域设置与功能定位,生态学报, 07期, 2006.
54. 龚春生、姚琪、范成新、赵棣华,含内源污染平面二维水流 -水质耦合模型,水利学报,37(2):205-209(2006)
55. 龚春生、姚琪、范成新、董浩平、郑超海、包先明,城市浅水型湖泊底泥释磷的通量估算-以南京玄武湖为例,湖泊科学,18(2):179-183(2006)
科研活动--主持的国家级项目
1) 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巢湖重污染汇流湾区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示范研究”(2012ZX07103-006,待启动)
2)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湖泊水专项)“自然本底营养对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控制技术与工程示范”(2008ZX07103-003, 2008-2011)
3) 国家“十五”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太湖水专项)“太湖重污染水体环保疏浚与生态重建方案”(2002AA601013-05, 2002-2006)
4)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典型退化湿地修复技术与示范(2006BAC10B03-03, 2007-2010)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点项目“物理和生物扰动对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微环境及磷的再生影响”(**, 2008-2011)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浅水湖聚藻区显黑质粒的物化特征及稳定性机制”(**,2010-2012)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疏浚湖泊动力和生物作用下新生界面磷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2005-2007)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底泥疏浚新生表层界面过程对湖泊磷回复影响”(**,2002-2004)
9)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题“湖泊沉积物磷的高精度被动采样技术与装置”(2007AA06Z411,2007-2010)
10) 国家科技部"973"前期研究项目“水环境中农药的蓄积与降解机制研究”(2001CCB00700,2002-2004)
--主持或承担的中国科学院项目
1)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战略行动计划重大项目(课题) “湖泊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与富营养化过程”(KZCX1-SW-12-Ⅱ,2002-2006)
2)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战略行动计划重大项目(专题)“太湖底泥内源负荷控制的生物化学和机械方法示范研究” (KZCX1-SW-12-IV-01,2002-2006)
3)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战略行动计划重大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KZCX1-SW-01)子专项 “湖泊水土、水气界面碳迁移研究”(2001-2005)
4)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湖泊底泥疏浚的环境效应研究”之一“太湖泥疏浚的环境效应研究”(KZCX3-SW-348-01,2005-2007)
5)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太湖水环境预警”(KZCX2-31)专题之一,“太湖流域水土污染及污染物产出研究”(2000-2002)
6)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太湖氮磷内源负荷量及成源成汇中的界面环境地球化学”(CXNIGLAS-A02-02,2002-2004)
--主持的江苏省科技项目
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重点项目,太湖聚藻区湖泛预控及应急消除技术研究与示范(SBE**)
2) 江苏省太湖专项重大项目,贡湖北岸环保疏浚与生态修复技术应用与示范(BS**,2007-2009)
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重点项目,太湖底泥疏浚及疏浚物处置对策研究(BK99204-2,1999-2002)
4) 江苏省社会发展项目,太湖湖滨水陆生态系统修复科技示范工程(BE**, 2009-2010)
5) 江苏省社会发展项目,太湖重污染区清淤效果模拟及相关方案研究” (BS98018,1998-2000)
参与会议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
河海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等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尤本胜 博士研究生 070501-自然地理学
韩士群 博士研究生 070501-自然地理学
钟继承 博士研究生 070501-自然地理学
包先明 博士研究生 070501-自然地理学
李宝 博士研究生 070501-自然地理学
尹洪斌 博士研究生 070501-自然地理学
白秀玲 博士研究生 070501-自然地理学
刘国锋 博士研究生 070501-自然地理学
古小治 博士研究生 083001-环境科学
张雷 博士研究生 083001-环境科学
王兆德 博士研究生 083001-环境科学
申秋实 博士研究生 083001-环境科学
现指导学生
卢信 博士研究生 083001-环境科学
何伟 博士研究生 083001-环境科学
商景阁 博士研究生 083001-环境科学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范成新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相关话题/环境科学 科学 环境 博士研究生 污染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6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相关通知
1.考试时间3月12日,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外国语学院进行专业课考试。考生开考前15分钟方可进入考场,开考15分钟后停止入场;开考60分钟后才准交卷出场。3月13日,上午8:30-11:30, 二外考试。8:10考生开始进入考场,8:20禁止考生入场;外语考试分为听力、笔试两部分,其中8:30-9:00为听力部分。2.考场分布考试科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复审面试通知及复审面试名单
2016年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复审面试通知.doc 复试面试名单.doc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哲学系2016年博士研究生复试成绩及初取公示
复试成绩公布 序号 专业 笔试 面试 总成绩 1 2116000230088 马克思主义哲学 91 89 90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16年博士研究生复试规则及名单
博士研究生复试规则 下载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 下载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16年博士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历史学系2016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一、复试学生名单与复试时间地点 复试学生名单: 考生编号 姓名 报考专业 报考方向 总分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学院招生小组根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博士生申请审核招生细则》规定严格审核材料,按照不超过招生人数300%的比例择优筛选出进入考核的考生。现公布复试安排及面试名单。 考生必须保证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如果考生需要补充材料供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应试考生初取名单公示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次统考生的招生指标为6人,共计8位统考生2位港澳台学生参加我院的面试,经过专家小组面试后决定,在参加面试的10人中,本院共招收统考硕士生6人港澳台学生2人,具体名单附后。现对复试成绩及初取名单进行公示,时间为自2016年3月31日起10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联系:yingjang@pku.edu.cn, 62751929。复试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