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经历2、教授课程3、专利与奖励4、出版信息5、科研活动6、合作情况7、指导学生
.
方文东 男 博导 南海海洋研究所
电子邮件:wdfang@scsio.ac.cn
通信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 164号
邮政编码:510301
一、 基本情况
姓 名: 方文东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员 (物理海洋学)
博士生导师
部 门: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http://lto.scsio.ac.cn/)
1、 教育背景
1982-1986 山东海洋学院 (现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系 物理海洋学 (学士)
1992-1993 加拿大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海洋系 海洋学 (硕士)
1996-2000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物理海洋学 (博士)
2、 工作经历
1986-2000: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历任研实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00-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3、 国外进修、访问与学术交流
1991.03-1994.01: 加拿大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海洋系 访问科学家。
1993.09-1993.12: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海洋学导论》课程教学助手。
1995.10-1995.11: 澳大利亚James Cook University of North Queensland 访问科学家。
二、研究领域与主要学术贡献
1、研究领域
海洋环流与气候变异;近海物理过程
2、主要学术贡献
1) 利用多航次现场观测资料,率先较系统地研究南海南部上层海洋环流的季节性结构,观测到南海南部冬、夏反向的次海盆尺度流涡、南海西部夏季的东向离岸流。部分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上(2000-2002)。
2)率先开展南海北部突发性强流、孤立内波的观测分析研究,促进了南海东北部孤立内波、内潮的研究,为海上石油作业生产提供海洋动力环境信息服务;内潮研究部分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上(2009-2012)。
3)分析南海西部夏季环流的基本结构,揭示南海西部中尺度环流的结构与变化特征,发现南海西部夏季环流结构的年际变异信号与ENSO具有强的关联性。部分成果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上(2005-2007)。
三、科研获奖
2001,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主要完成人)
2005,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主要完成人)
2007,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要完成人)
四、获荣誉奖
1987,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先进工作者
1989,中科院广州分院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奖
1994,广州市首届科技人员英语比赛集体(3人)三等奖
1998,广东省(十大)优秀博士生奖
200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先进工作者
五、 承担主要项目(课题)
1、 2012-2015,国家基金项目“南海上层海洋年际与年代变化的观测研究”。
2、 2009-2011, 国家基金项目 “南海北部内潮波的观测研究”。
3、 2004-2007, 国家基金项目 “南海西部夏季的一支离岸海流”。
4、 2007-2010,国家973课题“西太平洋-东印度洋暖池海气耦合过程及其对
我国气候 的影响”子课题。
六、 参加与服务的学术团体、社团
《热带海洋学报》编委会成员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会员
七、 已发表的主要论著
1. Fang W., P. Guo, C. Liu, G. Fang, S. Li (2015): Observed sub-inertial current variability and volume transport over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157, 19-31.
2. Fang, W., F. Qiu and P. Guo (2014): Summer circulation variabil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2006–2010. 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 137,47–54.
3. Guo, P., W. Fang, C. Liu, and F. Qiu (2012):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l tides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J. Geophys. Res., doi:10.1029/2011JC007215.
4. Qiu, F., W. Fang, Y. Fang, and P. Guo (2012): Anomalous ocean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ssociated with the large-scale forcing during 2006–2009, J. Mar. Syst.,doi:10.1016/j.jmarsys.2012.03.010. (通讯作者)
5. Qiu Fuwen, Fang Wendong, Fang Guohong (2011): Seasonal-to-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chlorophyll in the Central Western South China Sea extracted from SeaWiFS.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inology,29(1), 18-25. (通讯作者)
6. 丘福文,方文东,郭朴(2011), 2000—2008年期间南海海面温度的年际与空间变异, 海洋学报, 33(3):11-18. (通讯作者)
7. 丘福文, 方文东, 南海海面高度年际变化的S-EOF 分析. 热带海洋学报,2010,29 (4),8?13.
8. Qiu Fuwen, Fang Wendong (2010):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nd spatial pattern of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2000-2008.(POSEC国际会议poster)
9.Xie X., G. Chen, X. Shang, and W. Fang (2008): Evolution of the semidiurnal (M2) internal tide on the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Geophys. Res. Lett., 35, L13604, doi:10.1029/2008GL034179.
10. 陈荣裕,方文东,黄企洲(2007) 三亚湾水文物理环境概述。见:《三亚湾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 pp266.
11. Fang, W., J. Guo, P. Shi, and Q. Mao (2006), Low frequency variability of South China Sea surface circulation from 11 years of satellite altimeter data, Geophys. Res. Lett., 33, L22612, doi:10.1029/2006GL027431.
12. Guo P., Fang W., Gan Z.,Chen R.(2006): Internal tide characteristics over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continental slop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1(Supp. II),17-25. (通讯作者)
13. 郭朴,方文东,甘子钧,陈荣裕. 南海北部大陆坡区的内潮特征,科学通报,2006,51(Supp. II):15-22.
14. 郭朴,方文东,于红兵(2006): 近海陆架区内潮观测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1(6):617-624.
15. 郭俊建, 方文东, 方国洪, 陈海英. 基于11年卫星高度计资料的南海表层环流时空变化,科学通报,2006, 51(Supp. II):1-8.
16. Guo J., Fang W., Fang G., Chen H.(2006): Variability of surface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from satellite altimeter dat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1(Supp. II) ,1-8. (通讯作者)
17. Fang W., Shi P., Long X.,Mao Q.(2005) : Internal solitons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from insitu observation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0(15):1627-1631.
18.方文东,施 平,龙小敏,毛庆文(2005): 南海北部孤立内波的现场观测,科学通报,2005,50(14)1400-1404.
19. Fang W, Shi P, Huang Q, Long X (2003): Basic Features of Vertical Structure of Upper Water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around the Summer Monsoon Onset.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17, Supplement, 262-272.
20. Fang W, Fang G, Shi P, et al.(2002): Seasonal structures of upper-layer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from in-situ observation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C(11): 2002JC001343.
21. Fang W, Shi P, Huang Q, Long X (2002): Basic Features of Vertical Structure of Upper Water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around the Summer Monsoon Onset.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1, Supplement, 262-272
22. 方国洪,魏泽勋,黄企洲,方文东(2002): 南海南部与外海间的体积和热、盐输运及其对印尼贯穿流的贡献,海洋与湖沼,33(3):296-302.
23. 方文东,黄企洲,邱章,施平(2001): 南部春夏季季风转换期的异常表层水,热带海洋学报,20(1): 77-81.
24. 黄企洲,方文东, 陈荣裕 (2001): 南沙群岛海区西南季风变化与表层流结构和演变关系的探讨, 热带海洋, 20(1), 18-26.
25. Fang W, Shi P, Mao Q, Gan Z. (2000):Upper-ocean variations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from mooring station observations.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19(4),25-35.
26. 方文东(2000): 南海南部海洋环流的结构与季节变化. 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论文, pp112.
27. 方文东,施平,毛庆文,甘子钧(2000):南海北部上层海洋变化的定点观测分析,海洋学报,22(5),23-30.
28. 方文东, 陈荣裕,毛庆文 (2000): 南海北部内波引起的突变性海流, 热带海洋, 19(1): 70-74.
29. 方文东,郭忠信(2000): 1994年9月南沙海区表层水、次表层水温盐分布及其运动特征,南海海洋科学集刊,第13集,32-39.
30. 方文东,郭忠信,方国洪(2000): 冬季南海南部的陆架坡折锋,南海海洋科学集刊,第13 集,40-48.
31. 郭忠信,方文东, 陈福培等 (2000): 南沙海域环流及其主要海流, 南海海洋科学集刊,第13 集,1-25.
32. 邱章,方文东(2000): 南海北部斜压海流的垂向变化, 台湾海峡, 19(4),405-412.
33. Gao R, Zhou F, Fang W.(2000):SST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and atmospheric forcing system of the South China Sea,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00,18(4), 289-296.
34. 邱章,方文东(1999): 南海北部春季海流的垂向变化, 热带海洋,18(4): 32-38. 35. 方文东 (1998): 南海南部海区夏季的环流结构,南海海洋科学集刊,第12 集, 217-213.
36. Fang W, Guo Z, Huang Y (1998): Observational study of the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3(11): 898-905.
37. 方文东 (1998),两个显著性检验方法在海洋大数据量主成分分析中的应用,热带海洋, 3(4): 90-94.
38. 方文东, 方国洪(1998): 南海南部海洋环流研究的新进展,地球科学进展, 13(2): 166-172.
39. 方文东,宋运发(1998): 海洋大数据序列时空变化主成分分析方法,热带海洋,17(3):10-17
40.Fang G. Fang W. et al. (1998): Circulation, internal tide and soliton in South China Sea, Collected papers of the Sino-US Marine Science & Technology Collaboration Workshop, August, Qingdao.
41. Fang G, Fang W, Fang Y et al. (1998): A survey of studies on the South China Sea upper circulation,Acta Oceanographica Taiwanica, 37 (1): 1-16.
42. 方文东,郭忠信,黄羽庭(1997):南海南部海区的环流观测研究,科学通报, 42(21): 2264-2271.
43. 方文东(1996):冬季南海南部陆架坡折锋及其动力学解释,南海研究与开发,第2期:12-22.
44. Fang W and Hsieh W,(1993): Summe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off Vancouver Island from satellite data, J. Geophys. Res., 1993, 98(C8): 14391-14400.
45. Fang Wendong (1993): Summer SST variability off Vancouver Island from Satellite data, 1984-91, Master’s thesis, pp78,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Canada.
46. Fang W and Hsieh W (1992) Summer upwelling off Vancouver Island from satellite data, Reported at Canadian Meteorology and Oceanography Society Annual Meeting, 1992.
47. 郭忠信, 方文东.(1988) 1985年9月的吕宋海峡黑潮及其输送, .热带海洋,1988 (2).
其它论文:
1. 方文东(2002): 关于科研团队组建的一些认识,科技管理研究,22(4):42-43.
2. 方文东(2004): 对研究所创新文化的一些认识, 科技管理研究,24(3):49-50.
3.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05): 国内首创的海洋观测开放平台------南海北部开放航次。
4. 方文东,李丽璇,蔡艳雅(2007): 提高科研产出影响力的一些思考, 科学新闻杂志.
5. 方文东(2008) 提高国家创新能力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对加拿大科技创新管理的几点认识. 科学新闻杂志.
6. 方文东(2011): 澳大利亚公共服务的一些特征及启示见: 中国科学院赴澳大利亚综合管理高级培训班论文集.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方文东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相关话题/海洋 观测 结构 科学 研究所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一、复试学生名单与复试时间地点 复试学生名单: 考生编号 姓名 报考专业 报考方向 总分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学院招生小组根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博士生申请审核招生细则》规定严格审核材料,按照不超过招生人数300%的比例择优筛选出进入考核的考生。现公布复试安排及面试名单。 考生必须保证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如果考生需要补充材料供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应试考生初取名单公示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次统考生的招生指标为6人,共计8位统考生2位港澳台学生参加我院的面试,经过专家小组面试后决定,在参加面试的10人中,本院共招收统考硕士生6人港澳台学生2人,具体名单附后。现对复试成绩及初取名单进行公示,时间为自2016年3月31日起10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联系:yingjang@pku.edu.cn, 62751929。复试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申请-考核制初取名单公示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指标为9人,有14位考生进入复试,经过面试决定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生9人,具体名单附后。 另有六位硕转博生通过考核分别为:徐文杰、庞韵梦、郑云昊、柴立伟、杨裕茵、代天娇。 现对初取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自2016年4月15日起10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联系:yin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定于2016年7月3-6日开办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对环境科学与工程感兴趣的优秀本科生到北京大学进行集中交流,增强科研兴趣,拓展学术视野,明确研究方向。主要活动有知名专家学术讲座、与教授零距离交流、参观实验室等活动。 一、夏令营招生对象和人数 (1)全国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5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第一轮)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是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组织,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优秀大学生的交流选拔活动。夏令营旨在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青年学生了解当前学科发展前沿热点问题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教学与科研情况,活动包括专题讲座、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6年全国统考及港澳台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
一、组织管理: 我院成立复试与录取领导小组,由学院主管领导任组长,各专业负责人为小组成员。 各专业(或方向)成立5人专家复试小组,每一小组设组长一名、秘书一人,负责复试记录以及协调安排相关事宜。 二、复试规则: 1.复试规模:差额复试; 2.权重: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复试成绩占总成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取名单公示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取名单现在开始公示,公示时间为2016年4月7日4月20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联系eecsgrs@pku.edu.cn 或62757465。 序号 准考证号 姓名 录取专业 初试成绩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6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公示
2016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现在开始公示,公示时间为2015年10月13日至2015年10月23日。如有异议请联系:eecsgrs@pku.edu.cn。 名单如下: 姓 名 推荐学校 推荐专业 拟录取专业 复试成绩 拟接收层次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