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高志强 男 硕导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电子邮件:gaozhq@lreis.ac.cn gaozq@igsnrr.ac.cn
联系电话:** 传真:**
手机号码: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为基于遥感和GIS技术作支撑,以数值模拟技术为核心,以地表观测为标准的陆地表层能量、水分及CO2的过程及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教育背景
学历
学位
出国学习工作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现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美国农业部紫外线观测项目组,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生态资源实验室研究员(Part-Time Employee, Scientist Ⅱ)。2004年7月 应美国农业部Global Change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USDA UV-B Monitoring Program的邀请,到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资源与生态实验室作为期半年的访问合作,同时被聘为(Part-Time Employee, Scientist Ⅱ)工作人员,进行长期合作,展开以模式、遥感及野外观测(大气模式、生态模式及作物)耦合技术为主的中美环境对比研究。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代表性学术著作:
1.高志强、刘纪远、庄大方. 我国耕地面积重心及耕地生态背景质量的动态变化.自然资源学报.1998年. Vol.13 NO.1 . P. 92-96。
2.高志强、刘纪远、庄大方. 中国土地资源的生态背景与土地利用程度的关系.地理学报.1998年. Vol.53 增. P. 36-42。
3.高志强、刘纪远、庄大方. 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析.自然资源学报.1999年. Vol.14 NO.1 . P. 92-96。
5.高志强、刘纪远、庄大方. 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分析.遥感学报.1999年. Vol.3 NO.2 . P. 134-138。
6.高志强、刘纪远、庄大方. 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同人口分布的关系研究.遥感学报.1999年. Vol.3 NO.1 . P. 66-70。
7.高志强、刘纪远,国土资源环境空间特征及关系的数字化研究,《遥感知识创新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8.高志强、刘纪远. 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潜力资源的研究.遥感学报. 2000年第一期。9.高志强、刘纪远. 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人口承载力分析.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年第三期。
10. 高志强、刘纪远. 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及模型研究.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年第三期。
11.Gao Zhiqiang , Liu Jiyuan. The Analysis of Land-use/Land-cover changes and causes in Liaozhong and Zhangwu counties, 2001,3. (日文).
12.Zhiqiang Gao, Dennis Ojima.,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relational analysis between NDVI and Climatological parameters in Colorado,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Vol..11,No.4, 2001。
13.Zhiqiang G, Xiangzheng D. Analysis on Spatial Features of LUCC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in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 Sciences ,2002, 4.
14.TianXiang Yue Jiyuan Liu , Sven Erick , Zhiqiang Gao, Shihuang Zhang, Xiangzheng Deng, Changes of Holdridge life zone diversity in all of China over half a century. Ecological Modeling 144(2001)153-162.
14.高志强,刘纪远,基于陆面模式和遥感技术的地表温度比较,地理学报,2003,Vol.58,No.4,494-502.
15.Gao,Z., W.Gao, J.R.Slusser, X.Pan and Y.Ma, "The sensitivity of NPP to climate controls in northern China estimated by CLM model coupled with RS and GIS technology" in Proceedings of SPIE Vol.4890 Ecysystems Dynamics, Ecosystem-Society Interactions, and Remoste Sensing applications for Semi-Arid and Arid Land, (SPIE, Bellinghan, WA. 2003), pp 299-305
16.Gao,W., Z.Gao, J.R.Slusser, X.Pan and Y.Ma, "The responses of net primary production (NPP) to different climate scenarios with Biome-BGC model in oasis areas along the Tianshan mountains in Xinjiang, China," in Proceedings of SPIE Vol.4890 Ecysystems Dynamics, Ecosystem-Society Interactions,and Remoste Sensing applications for Semi-Arid and Arid Land, (SPIE, Bellinghan, WA. 2003), pp 141-150
17.Ojima,D., Z.Gao, J.Liu, M.Kneeland, T.Chuluun, "Land cover analysis along semi-arid transects in Asia" in Proceedings of SPIE Vol.4890 Ecysystems Dynamics, Ecosystem-Society Interactions, and Remoste Sensing applications for Semi-Arid and Arid Land, (SPIE, Bellinghan, WA. 2003), pp 575-586
18. 高志强 刘纪远,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区域净生产力的影响,地理学报,2004(59),581-591.
19. GAO Zhiqiang, Liu Jiyuan, Impacts of land use and climate change on region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Journal of Geographic Sciences,2004(14), 349-358.
20. Zhiqiang Gao etc. Analysis on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s over the past twenty years on NPP in China, Remote Sensing and Modeling of Ecosystems for Sustainability, Proceedings of SPIE Vol. 5544 (SPIE, Bellingham, WA, 2004) , 553-560.
21.W.Gao, Z.Gao,etc, Responses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in Xinjiang to climatic changes from 1981 to 2000, Ecosystems Dynamics, Agricultural Remote Sensing and Modeling, and Site-Specific Agriculture,, Proceedings of SPIE Vol. 5153 (SPIE, Bellingham, WA, 2004),5153. 73-84.
22.Gao, W., Z. Gao, X. Pan, J. Slusser, J. Qi, X. Zhan, Y. Ma. 2004. Impacts of seasonal climate 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in Xinjiang, 1981-2000. In Remote Sensing and Modeling of Ecosystems for Sustainability, 543--552, Published by SPIE, Bellingham, WA, USA.
23. Jiyuan Liu , Xinliang Xu, Zhiqiang Gao, Dafang Zhuang ,Recent Land Use Change and Its Impact on Farml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 Remote Sensing and Modeling of Ecosystems for Sustainability, Proceedings of SPIE Vol. 5544 (SPIE, Bellingham, WA, 2004),5544,295-300.
24. 高志强, 刘纪远, 曹明奎等,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农牧过渡区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的影响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年, 第34卷,第10期,P.946-957.
25. 刘纪远 徐新良 庄大方 高志强,20世纪90年代LUCC过程对中国农田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年, 第35卷,第6期,P.483-492.
26. LIUJiyuan, XUXinliang, ZHUANGDafang, GAOZhqiang,Impacts of LUCC processes on potential l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 in the 1990s,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5年, 第48卷,第8期, P.1259-1269.
27. GAOZhiqiang LIUJiyuan CAOMingkui etc. Impacts of land-use and climate changes on ecosystem productivity and carbon cycle in the cropping-grazing transitional zone in China,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5年, 第48卷, 第9期.
28 Gao, W., Z.Q. Gao, etc, 2005. The impact of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o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in Xinjiang from 1981-2000. In: Earth Scienc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I, J. Qu, W. Gao, M. Kafatos, R. Murphy and V. Salomonson (eds). Springer-Verlag and Tsinghua Univ. Press.
29.Zhiqiang Gao , Wei Gao,etc.The response of leaf area index to climate change during 1981-2000 in China, Remote Sensing and Modeling of Ecosystems for Sustainability II,Proc.of SPIE Vol. 5884 (SPIE, Bellingham, WA, 2005) 0S-1-0S-4.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参与会议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孟冉 硕士研究生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80060-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高志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相关话题/遥感 资源 生态 环境 技术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一、复试学生名单与复试时间地点 复试学生名单: 考生编号 姓名 报考专业 报考方向 总分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学院招生小组根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博士生申请审核招生细则》规定严格审核材料,按照不超过招生人数300%的比例择优筛选出进入考核的考生。现公布复试安排及面试名单。 考生必须保证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如果考生需要补充材料供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应试考生初取名单公示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次统考生的招生指标为6人,共计8位统考生2位港澳台学生参加我院的面试,经过专家小组面试后决定,在参加面试的10人中,本院共招收统考硕士生6人港澳台学生2人,具体名单附后。现对复试成绩及初取名单进行公示,时间为自2016年3月31日起10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联系:yingjang@pku.edu.cn, 62751929。复试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2016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申请-考核制初取名单公示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指标为9人,有14位考生进入复试,经过面试决定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生9人,具体名单附后。 另有六位硕转博生通过考核分别为:徐文杰、庞韵梦、郑云昊、柴立伟、杨裕茵、代天娇。 现对初取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自2016年4月15日起10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联系:yin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6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定于2016年7月3-6日开办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对环境科学与工程感兴趣的优秀本科生到北京大学进行集中交流,增强科研兴趣,拓展学术视野,明确研究方向。主要活动有知名专家学术讲座、与教授零距离交流、参观实验室等活动。 一、夏令营招生对象和人数 (1)全国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2016年计算机技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是经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成立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也是教育部、发改委和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准建设的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 院。学院设有电子与信息领域工程博士点,工程管理硕士点,软件工程、集成电路工程、项目管理、工业设计、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等6个领域的 ...北京大学招生简章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2015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第一轮)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是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组织,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优秀大学生的交流选拔活动。夏令营旨在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青年学生了解当前学科发展前沿热点问题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教学与科研情况,活动包括专题讲座、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6年全国统考及港澳台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
一、组织管理: 我院成立复试与录取领导小组,由学院主管领导任组长,各专业负责人为小组成员。 各专业(或方向)成立5人专家复试小组,每一小组设组长一名、秘书一人,负责复试记录以及协调安排相关事宜。 二、复试规则: 1.复试规模:差额复试; 2.权重: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复试成绩占总成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取名单公示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取名单现在开始公示,公示时间为2016年4月7日4月20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联系eecsgrs@pku.edu.cn 或62757465。 序号 准考证号 姓名 录取专业 初试成绩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6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公示
2016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现在开始公示,公示时间为2015年10月13日至2015年10月23日。如有异议请联系:eecsgrs@pku.edu.cn。 名单如下: 姓 名 推荐学校 推荐专业 拟录取专业 复试成绩 拟接收层次 ...北京大学复试录取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