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韩洪宪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出版信息6、科研活动7、合作情况8、指导学生9、专利与奖励
基本信息
韩洪宪 男 博导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电子邮件:hxhan@dicp.ac.cn
通信地址: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邮政编码:116023


研究领域面向国家可再生能源的战略需求,开展太阳能-化学能转化制备太阳能燃料 (solar fuel) 的研究。

招生信息 能源与环境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难题。发展可再生能源,尽早摆脱对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依赖,对一个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太阳能-化学能转化的研究被认为是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圣杯”,是当今前沿和热点的基础研究领域,相信一旦取得突破,将引起一场新的颠覆性能源革命。
面向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希求,本课题组开展能源光催化(人工光合作用)制备太阳能燃料的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 (1)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太阳能光催化转化二氧化碳制燃料(一氧化碳、甲烷、甲醇等);(3)太阳能光催化转化生物质制氢和高附加值产品。
本科体组承担或参与多项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以及地方研究项目,同时与国内外一些相关研究机构具有良好的合作研究关系。
热忱欢迎有志于在太阳能研究领域做出一番事业的应届毕业生(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加入我们的研究团队。

招生专业-070304-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招生方向-太阳能-化学能转化 太阳能-化学能转化
电子转移,能量转移
材料化学,光谱学
教育背景 1999-03--2003-04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 研究生/博士
1992-09--1995-07 吉林省延边大学/中科院化学所 研究生/硕士
1988-09--1992-07 吉林省延边大学化学系 本科/学士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博士


出国学习工作1999.03-2003.03,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化学系,博士

2003.04-2003.10,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林肯分校化学系,博士后

2003.11-2008.04,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物理生物科学部,博士后

2008.05-2009.04,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物理生物科学部,项目研究员

工作经历1995-1999年:吉林省延边大学物理化学讲师。主要从事富勒烯、TTF衍生物及其电荷转移复合物的研究。

1999-2003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NSW) 攻读博士学位。(澳大利亚OPRS奖学金资助)。主要从事光诱导的非均相电荷转移及长寿命电荷分离态的研究。

2003-2003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林肯分校(UNL)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高自旋有机磁性材料的研究。

2003-2009年: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物理生物科学部,博士后/项目研究员。主要从事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和光催化分解水的研究工作。

2009年-----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员,“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研究组组长, 研究员。2009年获得中科院“百人计划”称号,2011年获得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

主要研究方向是太阳能-化学能转化,包括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太阳能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 太阳能光催化重整生物质制氢、太阳能光催化消除污染物制氢等。
出版信息
代表性文章 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S
1. Hongxian Han, Heinz Frei, In-Situ Spectroscopy of Water Oxidation at Ir Oxide Nanocluster Driven by Visible TiOCr Charge Transfer Chromophore in Mesoporous Silica, J. Phys. Chem. C, (2008), 112, 16156–16159.

2. Hongxian Han, Heinz Frei, Controlled Assembly of Heterobinuclear Sites on Mesoporous Silica: Visible Light Charge-Transfer Units with Selectable Redox Properties, J. Phys. Chem. C, (2008), 112, 8391-8399.

3. Hongxian Han, Heinz Frei,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of Binuclear TiOCoII Charge-Transfer Unit Assembled in Mesoporous Silica,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 (2007), 103, 265-272.

4. Wenyong Lin, Hongxian Han, Heinz Frei, CO2 Splitting by H2O to CO and O2 under UV Light in TiMCM-41 Silicate Sieve, J. Phys. Chem. B, (2004), 108(47), 18269-18273.

5. Hongxian Han, Michael N. Paddon-Row, Russell F Howe, Charge Separation in Mesoporous Aluminosilicates,Res. Chem. Intermed. , 34 (5-7), 551-564, 2008.
科研活动科研项目

主持、参加项目的情况
1)可见光光催化重整生物质制氢和化学品(KGCX2-YW-391) 院重要方向项目,项目负责人

2)可见光催化无机集成体系的组装及其分解水制氢(R200904)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负责人

3)基于纳米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太阳能转化制氢(2009CB220000) 973项目,课题负责人

4)引进人才启动基金(太阳能-化学能转化)大连化物所,项目负责人

5)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和氧的研究(**) 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项目,重要参与人

6)助催化剂及表面结在分解水光催化体系中的作用(**) 国家基金委中日韩A3前瞻计划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重要参与人

7)异相结/异质结纳米结构光催化剂研究(**) 国家基金委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主要参与人

参与会议

1) 组织第二届国际太阳燃料和太阳电池会议(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lar Fuels and Solar Cells)暨第23届大连化物所科学论坛(DICP Symposium(XXIII)on Solar Fuels and Solar Cells,2010年 8月28-31日),任大会总秘书长。

2) 组织第一届中日韩前瞻计划项目——基于“结”构建高效分解水的复合光催化体系国际合作第一次工作交流会议(The First Workshop of the A3 Foresight Program,1月10-12日),任大会秘书长。

3) 邀请报告:无机分子光催化集成体系的分子组装及其太阳能-化学能转化,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云南-昆明,2010年8月5-6日。

4) 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nergy, Environment, Water and Sustainability,Daejeon, Korea, Oct. 7-8, 2010. Invited Keynote Lecture: Integration of Photocatalytic Cyclic Redox Systems for Efficient Water Splitting。

5) Visible Light-Driven Water Oxidation at Binuclear TiOCr Site Coupled to Ir Oxide Cluster in Silica Nanopores 234 national ACS meeting, Boston, MA Aug. 19- 23, 2007。

6) Visible Light-Absorbing Binuclear Redox Sites in Mesoporous Silica for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62nd Southwest Regional Meeting, Houston Oct. 19-
22, 2006。
合作情况1)国际合作: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具有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日韩A3 计划前瞻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基于“结”构建高效分解水的复合光催化体系。

2)国内合作:与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具有广泛的合作研究。比如:与沈阳金属所、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物理所、化学所、理化所等研究单位和大学共同承担各种重大的国家级研究项目。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现指导学生

张和峰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傅平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王升扬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徐钰兴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马畅通 硕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李圣倡 硕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李登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李爱龙 博士研究生 070304-物理化学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1) 辽宁省首批“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千人层次,省级,2014


专利成果 (1) 一种基于层状结构半导体材料光催化剂及其产氢应用,发明,2013,第3作者,专利号:**9.6
(2) 一种通过助催化剂调变光催化重整甲醇及生物质衍生物制取超低CO浓度氢气的技术,发明,2011,第5作者,专利号:**7.6


相关话题/物理化学 博士研究生 博士后 实验室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