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何凡能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基本信息
何凡能男硕导
电子邮件:hefn@igsnrr.ac.cn
联系电话:
手机号码:
通信地址:地址不祥110000
邮政编码:999999


研究领域
教育背景

学历中科院地理所 --**研究生毕业


学位198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获历史地理学硕士学位。

出国学习工作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现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环境变化与格局研究室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历史地理、环境变迁及历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1、何凡能,葛全胜,戴君虎等. Forest change of China in recent 300 years,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08,18(1):59-72.
2、Ge Quansheng, Dai Junhu, He Fanneng, et al.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reclamation and cultivatio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parts of China during the last three centuries.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4, 6 (14): 61-69
3、He Fannang, Ge Quansheng, Zheng Jingyun. The urban land use area change in China from 1820 to 1999. Acta Geographica Sincia, 2002, No.4: 427-434.
4、何凡能,葛全胜,戴君虎等. 近300年来中国森林的变迁,地理学报,2007, 62(1):30-40.
5、何凡能,戴君虎,葛全胜. 从康雍乾垦殖政策看中国清前期垦荒发展趋势,地理研究. 2005, 24(6):878-888.
6、葛全胜, 何凡能, 郑景云等. 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若干进展,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5, 20(1):5~14.
7、葛全胜, 何凡能, 郑景云等. 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思考. 地理研究, 2004, 23(3):374-384.
8、何凡能,田砚宇,葛全胜. 清代关中地区土地垦殖时空特征分析,地理研究,2003,22(6):688-697.
9、何凡能, 葛全胜, 郑景云. 中国清代城镇用地面积估算及其比较, 地理学报. 2002,57(6):709-716.
10、何凡能. 山东运河开发及其与南四湖的关系,《淮河环境与治理》,测绘出版社,1996.
11、何凡能,邹宝山.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北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四集,钮仲勋主编),地质出版社,1993.
12、何凡能.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城镇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京杭运河研究论文集-纪念京杭运河贯通700周年》,中国书店,1993.
发表著作1、葛全胜,戴君虎,何凡能. 过去三百年中国土地利用变化与陆地碳收支. 科学出版社,2008.
2、邹宝山,何凡能,何为刚.京杭运河治理与开发.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3、参编《莱州市滨海地区海水入侵研究》(尹泽生主编). 海洋出版社. 1992.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清代主要土地覆被类型重建的方法研究”,参与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中“历史人口与环境变迁数据库”课题;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中“历史时期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碳循环”课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重大事件复原及其影响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陕甘地区清代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适应的实证研究”等。

参与会议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李柯 硕士研究生 070501-自然地理学 80060-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相关话题/地理 环境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