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胡非 男 博导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电子邮件: hufei@mail.iap.ac.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德胜门外:中科院大气物理所
邮政编码: 100029
研究领域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070602
招生方向大气边界层物理,大气湍流
教育背景1986-12--1989-1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博士生1984-09--1986-07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硕士1983-09--1984-07 南京气象学院 研究生1979-09--1983-07 国防科技大学 学士
学历
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2000-01~现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助研、副研、研究员1994-12~1995-12,香港科技大学, 访问学者1993-03~1994-03,意大利都灵大学, 访问学者1986-12~1989-1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博士生1984-09~1986-07,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硕士1983-09~1984-07,南京气象学院, 研究生1979-09~1983-07,国防科技大学, 学士
社会兼职2010-08-01-2016-08-31,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气候与环境研究专业委员会, 主任
2009-01-01-2016-01-01,“大气科学”编委会, 常务编委
2008-08-01-2018-08-01,“气象学报”编委会, 常务编委
2008-05-01-2018-05-31,中国气象学学会城市气象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
教授课程非线性大气动力学大气边界层物理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1)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1(2)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部委级,2005(3)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技奖,,1996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发表著作( 1 )湍流、间歇性与大气边界层, Turbulence,intermittency and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科学出版社, 1995-05, 第 1 作者( 2 )千里黄云-东亚沙尘暴研究, Study on the Dust Storm of East Asia, 科学出版社, 2006-01, 第 5 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城市陆表过程和边界层结构的观测与分析, 主持, 国家级, 2009-01--2012-12( 2 )近地面通量观测系统中新型超声风速温度仪的研制, 主持, 国家级, 2007-12--2011-10( 3 )风能资源数值模拟专项复杂地形风能资源计算流体力学模式数值模拟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09-12--2011-12( 4 )大型风电场风功率短期预报的模式和应用示范研究, 主持, 市地级, 2012-01--2017-12( 5 )大气湍流相干结构的研究, 参与, 国家级, 2015-01--2018-12( 6 )台风风速的数学模型研究, 参与, 国家级, 2013-07--2018-07
参与会议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