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黄玫 女 硕导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电子邮件:huangm@igsnrr.ac.cn
联系电话:
手机号码:
通信地址:北京大屯路甲11号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101
研究领域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模拟以及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研究。
教育背景
学历1988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6年毕业于中科院地理所,获气候学硕士学位。
2006年毕业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
2007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
学位
出国学习工作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硕士生导师,副研究员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Mei Huang, Ji J , Li K et al. The ecosystem carbon accumulation after conversion of grasslands to pine plantations in subtropical red soil of South China. 2007, Tellus 59B, 439-448.
? Ji Jinjun,Huang M. and Li K, 2008. Prediction of carbon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terrestrial ecosystem and atmosphere in 21st century. Science in China Ser D, (6), 885-898.
? Mei Huang, Gongbing Peng, et al., 2006.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to the prediction of dust storms in Northwest China.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52 216-224.
? Mei Huang, Gongbing Peng et al., 2005. Seasonal and Regional Temperature Changes in China over the 50 Year Period 1951 – 2000. 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89, 105–115 . DOI 10.1007/s00703-005-0124-0.
? 黄玫、季劲钧、曹明奎、李克让,2006。中国区域植被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模拟。生态学报,26(12),4156-4163。
? 季劲钧, 黄玫, 刘青,2005。气候变化对我国中纬度半干旱草原生产力影响机理的模拟研究,气象学报,vol63,No.3。
? Sha wanying, Shao xuemei, Huang mei, Climate warming and its impact on natural regional boundaries in China in 1980s, Science in China, 2002, 45(12)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开发了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将其发展为AVIM2,并以地理资源所为第一标注单位,参加了GEWEX/WCRP组织的陆面参数化方案(包括地表碳通量)国际模式比较计划(PILPSC)。比较结果表明AVIM2与其它同类国际先进模型处于同一水平上(见: http://www.pilpsc1.cnrs-gif.fr/)
参与会议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苗茜 硕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80060-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