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雷铭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雷铭 男 博导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电子邮件:leiming@opt.ac.cn
通信地址:西安市信息大道17号
邮政编码:


研究领域 众所周知,光学成像技术在人类探索和发现未知世界奥秘的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到宇宙,小到分子,看得更远、更细、更清楚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但受限于光的衍射特性,传统光学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不可能无限小,存在着瑞利-阿贝物理极限。能否突破这个极限成为当今光学领域公认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同时,在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过程中,在看得更清楚这个前提下,人们还希望对显微镜下看到的微小物体进行主动的精密操纵。光学捕获就是这样一种新型的微操纵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微观研究,如在原子物理研究中,用来捕获和冷却原子,研究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在生物和医学领域,为研究活体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的个体行为,探索生命运动规律提供重要手段。自 2002年来,课题组主要从事超分辨光学成像以及多功能光学微操纵技术的研究。设计建立了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的结构照明超分辨成像系统和多功能光学微操纵系统。以此为基础,对突破衍射极限的细胞成像,长距离微粒捕获,非线性光学显微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获得了一系列性高水平研究成果,先后在Scientific reports 、PLOS ONE、 Phys. Rev. Lett.、Opt. Lett.、Opt. Expr.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9项,雷铭研究员于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光学
光学工程


招生方向 先进光学显微成像技术
光学微操纵技术
生物光子学
教育背景 2008-03--2010-09 德国Konstanz 大学 博士后
2002-09--2007-06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 博士
1996-09--2000-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士


学历中科院西安光机所 -- 研究生 (2002-20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 --本科 (1996-2000)


学位中科院西安光机所 -- 博士


出国学习工作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博士后(2008.3-2010.9)

工作经历2000年至今在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工作简历 2014-01--今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研究员
2009-01--2013-1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4-01--2008-1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00-07--2003-1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研究实习员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1) 特殊模式光场与微粒相互作用研究,二等奖,省级,2013
(2) 有机光致变色光信息存储与处理机理和应用研究,一等奖,省级,2010
(3) 飞秒激光及生物分子材料在信息海量存储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一等奖,省级,2006


专利成果 (1) 使用锥镜实现暗场显微及荧光显微的方法及装置,发明,2011,第1作者,专利号:**5.X
(2) 使用四棱锥镜产生结构照明的荧光显微方法和装置,发明,2011,第1作者,专利号:**8.1
(3) 使用同心双锥面镜实现全内反射荧光显微的系统与方法,发明,2012,第1作者,专利号:ZL**2.7
(4) 用多棱锥镜和多棱台镜产生空间光点阵列的设备和方法,发明,2008,第1作者,专利号:**6.5
(5) 使用菲涅尔双棱镜产生多层光片的荧光显微方法及装置,发明,2012,第1作者,专利号:ZL**6.9
(6) 高速宽视场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显微系统及方法,发明,2011,第1作者,专利号:**2.5
(7) 并行光信息写入和读出方法,发明,2007,第2作者,专利号:**8.4
(8) 一种基于数字微镜器件的高速结构照明光学显微系统及方法,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0.8
(9) 基于泽尼克相衬成像的相移干涉显微装置及方法,发明,2012,第3作者,专利号:ZL **9.0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单分子操控与显微成像技术,主持,国家级,2016-01--2018-12
(2) 三维物体复杂形貌测量与数字化,主持,院级级,2014-03--2016-12
(3) 结构照明宽场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显微技术研究,主持,国家级,2013-01--2016-12
(4) 光场调控及与微结构相互作用研究,参与,国家级,2012-01--2016-12


参与会议 (1) Fast full-color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 with digital mirror device,2015-05,ming lei
(2) Fast full-color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 with digital mirror device,2015-04,ming lei
(3) Fast full-color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2014-09,ming lei
(4) Full-color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 with DMD device,2014-09,ming lei
(5) Remote-focusing microscopy with long working distance objective lenses,2014-04,Ming Lei, Yujiao Qi, Baoli Yao
(6) 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y with DMD-based LED-,2013-05,ming lei

合作情况德国康斯坦茨大学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祁雨娇 硕士研究生 085202-光学工程

现指导学生

梁言生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汪召军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赵天宇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千佳 博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王玥 硕士研究生 070207-光学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Compact multi-band fluorescent microscope with an electrically tunable lens for autofocusing ,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2015,通讯作者
(2) Double-exposure optical sectioning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 based on Hilbert transform reconstruction,PLOS ONE,2015,通讯作者
(3) Full-color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optical sectioning microscopy,Scientific Reports,2015,通讯作者
(4) Remote-focusing microscopy with long workingdistance objective lenses, APPLIED OPTICS,2014,通讯作者
(5)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 for super-resolution and optical sectioning,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4,第3作者
(6) Long-distance axial trapping with focused annular laser beams,PLOS ONE,2013,第1作者
(7) DMD-based LED-illumination super-reolution and optical sectioning microscopy,Scientific reports,2013,通讯作者
(8) Virtual source for an Airy beam,Optics Letters,2012,第3作者
(9) Video-rate wide-field CARS microscopy with collinear non-phase-matching illumination,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2011,第1作者
(10) Comment on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from the curl of polarization”,Physical Review Letters,2011,第3作者
(11) TIRF microscopy with W-shaped axicon mirrors,Opt. Lett.,2010,第1作者
(12) Structured light sheet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based on four beam interference,Opt. Express,2010,第1作者
(13) Multifunctional darkfield microscopy using an axicon,Journal of Biomedical Optics,2008,第1作者
(14) Femtosecond laser assisted microinjection into living neurons,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ethods,2008,第1作者
(15) Structuring by multi-beam interference using symmetric pyramids,Opt. Express ,2006,第1作者
(16) Polarization multiplexed write-once–read-many optical data storage in bacteriorhodopsin films,Opt. Lett.,2005,第2作者
(17) Characteristics of beam profile of Gaussian beam passing through an axicon,Optics Communications,2004,第1作者
(18)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parallel optical data storage using pyrrylfulgide photochromic material,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3,第1作者
(19) Experimental study of optical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chromic material—pyrrylfulgide,SPIE Proceedings,2003,第1作者


发表著作 (1) 超分辨先进光学显微技术(第二章),Opticalnanoscopyandadvanced microscopytechniques (chapter 2),CRC Press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2014-07,第3作者


相关话题/光学 技术 系统 信息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