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李心清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基本信息
李心清 男 博导 地球化学研究所
电子邮件:lixinqing@vip.skleg.cn
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西路99号
邮政编码:550081


研究领域气候变化与固碳技术
大气环境地球化学

招生信息气候变化研究方向: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研究。
固碳技术研究方向:从事生产炭的生产研究,生物炭基有机肥合成研究,生物炭应用效果研究。
大气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方向:从事大气中有机酸(甲酸和乙酸)碳同位素组成的分析,大气有机酸的来源过示踪,大气有机酸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研究。

招生专业 环境科学
地球化学


招生方向 气候变化与固碳技术
大气环境地球化学

教育背景 1994-09--1997-1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球化学博士
1988-09--1991-07 成都地质学院 矿物学硕士
1984-09--1988-06 成都地质学院 地质学学士


学历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生


学位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博士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08-05--2009-05 新西兰皇家土地研究所 访问学者
2006-01--2007-03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系 访问学者
2003-08--2003-11 美国布郎大学和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 访问学者
2003-03--今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2002-10--2003-01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中亚干旱环境研究中心 访问学者
2001-04--2003-03 兰州大学 教授
1998-04--2001-0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博士后研究
1991-06--1994-09 成都理工大学 讲师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1) 贵州省青年科技奖,省级,2006
(2) 中国科学院方树泉奖,部委级,1998


专利成果 (1) 一种连续式生物炭生产设备的控制装置,实用新型,2014,第1作者,专利号: ZL**3.2
(2) 一种生物质碳化工艺和设备,发明,2014,第1作者,专利号:ZL**3.4
(3) 一种精准灌溉及施肥装置,实用新型,2014,第1作者,专利号:ZL**0.0
(4) 一种生物质碳化设备,实用新型,2014,第1作者,专利号:ZL**3.9
(5) 一种连续式生物炭生产设备的供风及油气收集输送系统,实用新型,2014,第1作者,专利号:ZL**1.3
(6) 一种连续式生物炭生产设备,实用新型,2014,第1作者,专利号:ZL**6.X
(7) 一种定容式原状土壤强力采集器,实用新型,2014,第1作者,专利号:ZL**0.4
(8) 一种连续式生物炭生产设备的裂解箱,实用新型,2014,第1作者,专利号:ZL**7.7
(9) 以农村自然村落或家庭为单位的生物质碳化设备,实用新型,2013,第1作者,专利号:ZL**3.7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Diurn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soil NOx flux in the steppe of north 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5,第2作者
(2) 生物炭对盐碱土氮淋溶的影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第2作者
(3) 生物炭在新疆棉田的应用效果研究,地球与环境,2014,通讯作者
(4) Spatial variability of CO2, CH4 and N2O fluxes during the midsummer in the steppe of northern China,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2014,第2作者
(5) Analysis of the Stable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of Formic and Acetic Acid., Analytical Biochemistry,2013,第1作者
(6) Distinct patterns of chemical weathering in the drainage basins of the Huanghe and Xijiang River, China: Evidence from chemical and Sr-isotopic compositions,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2012,第2作者
(7) Needle trap extraction for GC analysis of formic and acetic acids in aqueous solution,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2012,第1作者
(8) Seasonal variation and source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organic acids in precipitation in the rural area of Anshu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1,第2作者
(9) Seasonal variations of carboxylic acid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rainwater acidity:A case study of Guiyang and Shangzhong China,ChineseScience Bulletin,2009,第2作者
(10) Carbon isotope of bulk organic matter as an indicator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East Central Asia,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2005,第1作者
(11) Ontogenetic trace element distribution in brachiopod shells: an indicator of original seawater chemistry,Chemical Geology,2004,第1作者
(12) Atmospheric pollution to remote area of Tianshan Mountain: ice core record,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D),2003,第1作者
(13) Formate and acetate as recorded in a mid-latitude glacier in west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3,第1作者
(14) Past 43 year oxalate record: ürümqi glacier No. 1, Tien Shan, China, and its link with Far East Rongbuk Glacier, Qomolangma (Mount Everest),Annals of Glaciology,2002,第1作者
(15) Changes in chemical and isotopic properties near infiltrated cracks in an ice core from ürümqi glacier No. 1, Tien Shan, China,Annals of Glaciology,2002,第1作者
(16) Determination of light carboxylic acids in snow and ice from mountain glaciers,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2,第1作者
(17) Organic acids: differences in ice core records between Glacier 1, Tianshan, China, and the polar area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1,第1作者
(18) No vital effect on δ18O andδ13C values of fossil brachiopod shells: Evidences from Middle Devonian in China,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000,第1作者
(19) Different fossil brachiopod skeletal microstructure tells of different information on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content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9,第1作者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防治土地盐碱化的生物炭技术研发与示范,主持,省级,2015-01--2016-12
(2) 生物炭结合Shani 模型和精准灌溉实现农业产能最大化,主持,国家级,2015-01--2017-12
(3) 喀斯特地区土壤碳储量空间变化及其控制因素,主持,国家级,2013-01--2017-12
(4) 适合贵州农业特点的生物炭技术研发,主持,省级,2011-05--2014-04
(5) 生物碳技术增汇作用及其生态、经济效益试验示范研究,主持,专项级,2011-01--2015-12
(6) 生物炭技术在新疆绿洲农业中的转化与应用,主持,部委级,2011-01--2013-12
(7) 北方草原退化过程中关键营养元素流失的气体地球化学研究,主持,国家级,2009-01--2011-12


参与会议 (1) The potential of Biochar in combating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Karst areas of south China,2012-04,Lee X, Xing Y, Fang B, Zhang L, Yang F
(2) Ammonia volatilization in the subtropical agricultural field amended with rapeseed Biochar,2011-09,Xinqing Lee
(3) How biochar application affects the N cycle in soil,2010-10,Xinqing Lee
(4)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biochar technology in farmland of China,2010-06,Xinqing Lee

合作情况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生物炭结合Shani模型和精准灌溉实现农业产能最大化“,合作单位: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中瑞科技合作:”Decomposition rate of charcoal in the soil: an approach of 14C dating combined with geochemical analysis"
合作单位:瑞士伯尔尼大学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赵彦龙 硕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程红光 硕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丁文慈 硕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蒋倩 硕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徐刚 博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江伟 博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胡璐 硕士研究生 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黄代宽 博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程红光 博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闫慧 博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章炎麟 硕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彭艳 博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程建中 博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王兵 博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周志红 博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邢英 博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房彬 博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何云勇 硕士研究生 085229-环境工程

黄一敏 硕士研究生 083001-环境科学

杨放 博士研究生 083001-环境科学

现指导学生

张立科 博士研究生 083001-环境科学

李阳 硕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吴维 硕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王倩 博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李云龙 硕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黄一敏 博士研究生 070902-地球化学

相关话题/地球化学 生物 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