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利民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10、课题组成员
基本信息
利民 男 博导 其它
电子邮件:minli@jhmi.edu

通信地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市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
海科路501号2519室
邮政编码:201203

研究方向 离子通道及膜转运体分子机制的研究及其调节剂的发现。离子通道及转运体可选择性通透离子及体内小分子营养和代谢物质,在诸多生理过程中起关键的调控作用,其功能因药物或基因突变引起改变可导致多种疾病,因此是重要的药物靶点。我们早期工作发现了介导通道亚单位间特异性作用的分子基团(Science 257:1225 & 285:1565; Cell 103:169),以及影响膜蛋白表达的重要信号区域(Shikano et al., 2003 & 2005) 。正在进行的工作包括采用荧光、分子生物、电生理等技术对膜蛋白的Trafficking、Regulation及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以化学小分子为探针研究离子通道和转运体的分子机制和以离子通道和膜转运体为靶点的药物研发工作。
利民教授领导下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离子通道中心(Johns Hopkins Ion Channel Center)专注于发展以离子通道为靶点的新型高通量筛选方法以及新型离子通道药物,并积极开展相关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研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离子通道中心为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所属七个筛选中心之一,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不同领域的学者及工业界药物研发专家组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离子通道中心拥有多套基于高通量筛选平台(FDSS,Epic,BD-Pathway等)、全自动电生理平台(Ionworks,Q-patch等)以及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中心还拥有包括30万个小分子化合物的化合物库,现已完成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代谢等起关键作用的11个离子通道筛选工作,相关结果发布在PubChem上(hERG (AID:1511), Kir2.1 (AID:1672), Kv7.2 (AIDs: 2156 & 2239) and TRPC4 (AIDs:2227, 2237 & 2247)),资料全球共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离子通道中心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和服务,已与美国、中国及国际上众多科研机构、公司建立合作或伙伴关系。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离子通道中心主页:http://www.jhicc.org/


国际科学家工作站介绍

战略目标:
建立世界一流离子通道药物设计和发现基地,致力于推动基础科研向创新药物的转化。

战略构想:
离子通道是生命有机体保持正常功能的基石之一,其介导的生物电信号在心脏跳动、激素分泌、信号传导及认知记忆等所有生命过程中均起着关键作用。离子通道在基因水平的突变可导致包括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因此是最重要的药物靶点之一。我们设想,由离子通道领域的优秀海外专家组成一个团队,结合上海药物所的资源优势,在药物所建立一个联合研究机构,优势互补,齐心协力,必能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创新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此战略构想突破了既有的药物研发模式,为制度性创新,其成功贯彻将为药物研发的其它领域树立榜样。

运行模式:
由神经科学、离子通道方面的知名海外学者组成团队,每位成员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工作一段时间,集合多位科学家的聪明才智,较单个全职的科研人员更有利于科学创新。此种合作模式在韩国、新加坡等均有相应的成功范例,而在国内尚属首创。在此基础上,海外专家团队成员将利用其个人影响力,推动药物所与国外专业离子通道药物研发机构建立战略紧密合作伙伴关系,信息共享,人才双向交流,搭筑海外人才交流平台,提升上海药物所在国际同行中的显示度。

海外专家团队成员:
利民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领衔科学家
Wang Lu-yang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杨健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朱熹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招生方向 离子通道;转运体;高通量筛选


教育背景 1986-07--1991-07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博士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工作经历2009年~至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2004年~至今,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教授;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离子通道中心主任;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通量生物中心副主任,Chemicore主任。

1998年~2004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副教授

1994年~1998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助理教授

专利与奖励1991 Muscular Dystrophy Association Fellow
1991 Helen Hay Whitney Foundation Fellow
1994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hannon Awards
1994 Sloan Foundation Neuroscience Fellow
1994 Klingenstein Neuroscience Fellow
1996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Pfizer,Inc, Awardee
2000 Established Investigator Award (AHA)
出版信息Zou, B., Yu, H., Babcock, J.J., Chanda, P., Bader, J.S., McManus, O.B., and Li, M. (2010). Profiling diverse compounds by flux-based and electrophysiology-based primary screens for inhibition of hERG potassium channels. Assay Drug Dev. Technol. 8(6), 743-754 (Cover Article accompanied with Profile Interview)

Gao, Z., Zhang, T., Wu, M., Xiong, Q., Sun, H., Zhang, Y., Zu, L., Wang, W., and Li, M. (2010). Isoform-specific prolongation of Kv7 (KCNQ) potassium channel opening mediated by new molecular determinants for drug-channel interactions. J Biol Chem 210(36), 28322-28332

Xiong, Q., Sun, H., Nan, F., and Li, M. (2008). Combinatorial activation of KCNQ potassium channels by synthetic chemical ligand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5: 3128-3133

Xiong, Q., Sun, H., and Li, M. (2007). Zinc pyrithione-mediated activation of voltage-gated KCNQ potassium channels rescues epileptogenic mutants. Nature Chemical Biol. 3: 287-296

Shikano, S., Coblitz, B., Sun, H., and Li, M. (2005). Genetic selection of trafficking signals that direct cell surface expression. Nature Cell Biol. 7: 985-992

Sun, H., Shikano, S., Xiong, Q., Li, M. (2004). Function recovery after chemobleaching (FRAC): evidence for activity silent membrane receptors on cell surfa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1: 16964-16969

Shikano, S. and Li, M. (2003). Membrane receptor trafficking: evidence of proximal and distal zones conferred by two independent endoplasmic reticulum localization signal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0: 5783-5788

Wang, S., Yue, H., Derin, R.B., Guggino, W.B., and Li, M. (2002). Accessory protein facilitated CFTR-CFTR interaction, a molecular mechanism to potentiate the chloride channel activity. Cell 103: 169-179

Morais-Cabral, J.H., Lee, A., Cohen, S.L., Chait, B.T., Li, M., and Mackinnon, R. (1998). Cryst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he HERG potassium channel N terminus: a eukaryotic PAS domain. Cell 95: 649-655

Yu, W., Xu, J., and Li, M. (1996). NAB domain is essential for the subunit assembly of both alpha-alpha and alpha-beta complexes of Shaker-like potassium channels. Neuron 16: 441-453
指导学生现指导学生

李平 硕士研究生 100706-药理学

周平正 硕士研究生 100706-药理学

郑月明 硕士研究生 077906-药理学

课题组成员高召兵 副研究员 博士
电子邮件: zhaobing_gao@hotmail.com
通讯地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市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
海科路501号2515室,201203

简历:
1997年毕业于泰山医学院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
2000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6年毕业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药理学博士学位;
2006年至2010年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0年3月被上海药物所聘为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综合采用分子生物、电生理、化学合成及计算方法,开展离子通道调节剂的筛选、设计及药理研究。离子通道为跨膜的大分子孔道,可允许离子在电化学梯度驱动下穿过细胞膜,从而完成信号传导、细胞兴奋性调节等生理功能,其功能及表达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对其分子机制的研究及小分子调节剂的发现在治疗相关疾病的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代表论著:
1. Gao Z, Hu G. Brain Res1056: 68-75 (2005).
2. Gao Z1, Chen X1, Hu G. 1111: 41-7(2006). (1 Equivalent contributors)
3. Liu H1, Gao Z1, Yao Z1, Zheng S, Li Y, Zhu W, Tan X, Luo X, Shen J, Chen K, Hu G, Jiang H.J Med Chem. 50:83-93(2007). (1 Equivalent contributors)
4. Yang S, Gao Z, Wang F, Liao S, Chen H, Zhang C,Hu G, Yue J. Org Lett. 9:903-6(2007).
5. Xiong Q, Gao Z, Wang W, Li M, Trends Pharmacol Sci. 29:99-107(2008).
6. Gao Z, Chen X, Jiang H, Liu H, Hu G. Acta Pharmacol Sin。29:405-12(2008).
7. Gao Z, Xiong Q, Sun H, Li M. J Biol Chem. 283(33):22649-58(2008).

研究生招生:
本课题组欢迎热爱科研工作,有意愿在离子通道药理、分子机制及药物发现方面深造的同学报考,生物、化学背景均可。欢迎感兴趣的同学联系、咨询。





相关话题/药物 工作 生理 疾病 药理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6年全国统考及港澳台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安排
    一、组织管理: 我院成立复试与录取领导小组,由学院主管领导任组长,各专业负责人为小组成员。 各专业(或方向)成立5人专家复试小组,每一小组设组长一名、秘书一人,负责复试记录以及协调安排相关事宜。 二、复试规则: 1.复试规模:差额复试; 2.权重: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复试成绩占总成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