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刘庆芬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刘庆芬 女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电子邮件: qfliu@ipe.ac.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条1号
邮政编码: 100190
研究领域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081701


招生方向绿色反应与分离工程

教育背景2002-09--2006-1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生 博士
1988-09--1991-07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研究生 硕士
1981-09--1985-06 河北师范大学 本科 学士


学历

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2014-06~2015-07,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2012-05~2014-05,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公共仪器中心主任
2010-05~2012-05,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科研规划管理处处长,公共仪器中心主任
2009-05~2010-05,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项目研究员,科研规划管理处处长
2007-12~2009-05,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2-09~2006-12,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究生 博士
1991-07~2007-12,华北制药集团公司, 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车间主任
1988-09~1991-07,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研究生 硕士
1985-07~1988-09,河北纺织工业学校, 教师
1981-09~1985-06,河北师范大学, 本科 学士


社会兼职2011-12-03-今,广东省有色金属学会铝加工专业委员会, 专家委员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1)基于ARP系统的研究所科研项目管理创新研究,部委级,2009
(2)青霉素连续化提取工艺的研究与开发,省级,2004


专利成果( 1 )离子液体萃取分离青霉素的方法,2006,第 1 作者,专利号: ZL**7.6
( 2 )一种串联自吸式多通道相分散萃取装置,2003,第 3 作者,专利号: ZL 00 1 07700.7
( 3 )离子液体的回收方法,2010,第 1 作者,专利号:ZL**4.X
( 4 )青霉素静态连续抽提工艺及其专用设备,2004,第 1 作者,专利号: ZL 01 1 40240.7
( 5 )萃取及测定两相传质效果的装置和操作方法,2007,第 1 作者,专利号: ZL**6.1
( 6 )离子液体萃取青霉素及酶促催化反应耦合制备半合成抗生素6-氨基青霉烷酸的方法,2009,第 4 作者,专利号: ZL**7.0
( 7 )铝合金四工作槽合一药剂全回收和废水零排放表面前处理系统,2011,第 3 作者,专利号: ZL **8.9.
( 8 )铝合金四工作槽合一药剂全回收和废水零排放表面前处理系统,2012,第 3 作者,专利号: ZL **8.3.
( 9 )一种回收抗生素生产过程中的醋酸丁酯的方法,2005,第 2 作者,专利号: ZL **.8
( 10 )一种由苏氨酸发酵液制备苏氨酸结晶的方法,2008,第 1 作者,专利号: **3.4
( 11 )三相萃取一步法萃取纯化青霉素,2003,第 3 作者,专利号: ZL 00 1 07655.8
( 12 )一种铝合金表面锰-钛系无铬钝化液及钝化方法,2013,第 1 作者,专利号: **5.5
( 13 )铝合金表面预处理的方法,2013,第 1 作者,专利号: **6.2
( 14 )一种以铝合金表面处理产生的工业废渣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法,2014,第 1 作者,专利号: **1.X
( 15 )一种盐湖老卤中镁、锂、硼一体化分离的方法,2014,第 1 作者,专利号: **3.3
( 16 )无氟无铵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中槽液成分检测方法,2014,第 1 作者,专利号: **5.0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1) 无氟无铵铝合金表面预处理新工艺, 化工学报, 2014, 第 5 作者
(2) 铝合金锰(Ⅶ)-钛(Ⅳ)系无铬化学转化成膜工艺, 过程工程学报, 2014, 第 5 作者
(3) 铝合金表面处理工业废渣制备氢氧化铝工艺, 过程工程学报, 2014, 第 5 作者
(4) Analysis of Mogroside V in siraitra grosvenorii with Micell-mediated Cloud-Point Extraction, Phytochemical Analysis, 2012, 第 4 作者
(5) 土霉素盐酸盐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测定与关联,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第 2 作者
(6) PEO-PPO-PEO 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及其应用, 化工学报, 2010, 第 3 作者
(7) Adsorptive Desulfurization of Diesel with Mesoporous Aluminosilicates, Sci China Ser B-Chem, 2009, 第 3 作者
(8) 介孔硅铝酸盐吸附剂的柴油吸附脱硫研究,, 中国科学B辑:化学, 2009, 第 3 作者
(9) Deep desulfurization of diesel by integrating adsorption and microbial method., Biochem. Eng. J, 2009, 第 3 作者
(10) Separation of Succinic Acid from Fermentation Broth with Weak Alkaline Anion Exchange Adsorbents, Ind. Eng. Chem. Res., 2009, 第 4 作者
(11) Selection of adsorbents for in-situ coupling technology of adsorptive desulfurization and BDS, Sci China Ser B: Chemistry, 2008, 第 2 作者
(12) Partitioning Behavior of Penicillin G in Aqueous Two Phase System Formed by Ionic Liquids and Phosphate, Sep. Sci. Technol., 2006, 第 1 作者
(13) Extraction of penicillin G by aqueous two-phase system of [Bmim]BF4/NaH2PO4,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 第 1 作者
(14) Extraction of penicillin G by aqueous two-phase system of [Bmim]BF4/NaH2PO4,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 第 1 作者
(15) 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分离青霉素, 科学通报, 2005, 第 1 作者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铝合金无氟无铵四合一表面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主持, 部委级, 2012-01--2014-12
( 2 )铝型材氧化表面处理废水零排放工艺装备研发与应用, 主持, 省级, 2011-08--2014-12
( 3 )基于纳微界面调控的生化分离选择性传质机理与新工艺研究, 参与, 国家级, 2012-01--2016-12
( 4 )铝型材表面处理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主持, 省级, 2012-01--2014-12
( 5 )铝合金表面预处理减排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主持, 省级, 2013-01--2015-12
( 6 )甘油磷酰胆碱工艺技术开发,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5-06--2018-06
( 7 )绿色反应与分离技术, 主持, 市地级, 2012-06--2018-06


参与会议(1)Degradation 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Penicillin G in Hydrophobic Ionic Liquids Liu Qingfen *, Liang Xiangfeng, Zhang Chao, Liu Huizhou 2015-06-16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

相关话题/过程 中国科学院 工艺 信息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