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刘学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刘学军 男 博导 其它
电子邮件:liu13500@yahoo.com.cn
通信地址: 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邮政编码: 830011


研究领域1)环境养分及其生态效应
2)氨和温室气体的地-气交换
3)农田氮素去向与氮损失阻控技术

招生信息环境科学
生态学
招生专业



招生方向


教育背景

学历研究生
学位-- 博士

工作经历1987.09-1991.07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1.09-1994.07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土壤学专业, 获硕士学位
1994.09-1997.06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植物营养系,获博士学位
1997.07-1999.1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
1999.11-2000.02 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植物营养所,访问学者
2000.01-2005.12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副教授
2000.12-2001.02 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植物营养所,访问学者
2002.11-2002.12 荷兰瓦根宁根大学国际农业中心,短期进修
2004.03-2004.09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访问学者
2005.10-2005.11 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土地景观和植物生态研究所,访问学者
2005.12 -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2006.05-2007.04 英国洛桑实验站,访问学者
2008.11-2009.01 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土地景观和植物生态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


工作简历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主要课程主讲《植物营业与农化分析》、《资源与环境概论》(本科生必修课)
参讲《环境科学技术》、《大气污染化学》(研究生必修课)

专利与奖励1. 2003年中化化肥研化中心教师优秀奖
2. 2002年湖南农业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5


奖励信息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1. 刘学军、张福锁、吕世华,2001. 水旱轮作系统中作物锰营养研究进展。见:李春俭主编,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新动态(第四卷)。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 张福锁主编,2003,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3. 李振声等主编,2004,挖掘生物高效利用土壤养分潜力保持土壤环境良性循环,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4. Liu X.J., Li L., and Zhang F.S., 2006. Rhizosphere Management as Part of Intercropping and Rice-Wheat Rotation Systems. In: Norman Uphoff (Eds) BIOLOGICAL APPROACHES TO SUSTAINABLE SOIL SYSTEMS. Boca Raton / New York / Oxon, CRC Press. Chapter 39, pp.560-574.
5. 张福锁等主编,2006.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理论与技术概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6. 郭世伟、吴良欢、沈其荣、张福锁等著,2007. 中国覆盖旱作水稻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7. van Pul A., Reis S., Dore D., Liu X.J., Fagerli H., Geels C., Hertel O., Kruijt R.W., Kryza M., Bergstr?m, Vieno M., Smith R., Nemitz E., 2009. Modelling the National and Regional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of Ammonia. In: Sutton M.A., Reis S. and Baker S.M.H. Baker (eds) Atmospheric Ammonia. 2009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B.V.
8. 朱兆良、张福锁等著,2010. 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pp. 84-99. (参与第三章的撰写)


发表论文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1. 科技部973项目:主要粮食作物高产栽培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2009-2014,批准号2009CB118606),项目参加人,总经费3000万(本人支配15万),主要负责环境养分对作物生产体系高产高效的影响。
2. 国家基金创新群体项目:作物高效利用养分资源的根际调控机理(2009-2011),总经费550万(本人支配26万),负责高产高效体系环境养分的农学效应评价。The innovative group grant of NSFC (No.**)。
3.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百人计划”项目:干旱区环境养分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大气氮沉降为例(编号:304,起止时间:2008-2011),总经费200万,项目主持人。
4. 农业部重大行业专项:土壤-作物系统最佳养分管理技术(2008-2011),总经费3690万(本人支配20万),负责环境养分专题。
5.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我国农田生态系统中大气氮沉降的时空变异及与人为活性氮排放的关系(2007-2009,批准号:NCET-06-0111),总经费50万,项目主持人。
6.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华北农田氨的净通量及其大气环境效应(2011-2013, No. **) ,总经费45万,项目主持人。
7.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大气有机氮沉降及其与人为活动的关系(2008-2010,No. **),总经费42万,项目主持人。
8.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不同人为干预程度对大气氮素沉降农田输入的影响(2006-2008,No. **),总经费26万,项目主持人。
9. 国家基金重大项目: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2003-2007, No. **),总经费800万(本人支配20万),参与第一子课题环境氮农田输入的研究工作。
10. 农业部948重大引进项目:土壤养分管理技术(2007-2009),本人负责大气氮沉降专题的研究。
11. 中国教育部-德国DFG教育-研究项目“华北平原集约化作物生产体系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子课题:大气氮素沉降对华北平原作物生产体系氮输入的贡献(2004-2013,GK1070),本人为中方项目主持人。
12. 中国科技部-德国BMBF合作项目“中国农业、养殖业和城镇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执行年限:2008-2011,BMBF: FKZ: **A-H; MOST: 2009DFA32170),本人为中方TP1子项目主持人兼中方协调员。


科研项目

参与会议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现指导学生

李凯辉 博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吕金岭 博士研究生 071012-生态学

贺桂香 硕士研究生 077501-环境科学

相关话题/环境 经费 中国农业大学 植物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