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刘志高 男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电子邮件: liuzhigao@igsnrr.ac.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区域模拟研究室
邮政编码: 100101
研究领域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070502
招生方向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
教育背景2005-10--2009-04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人文地理学学院 哲学博士2001-09--2003-0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经济学院 理学硕士1995-09--1999-0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文与经济学院 经济学本科
学历
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2009-08~2013-0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05-10~2009-04,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人文地理学学院, 哲学博士2003-07~2009-0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讲师2001-09~2003-0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经济学院, 理学硕士1999-07~2001-08,湖北省松滋县老城镇人民政府, 干事1995-09~1999-06,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文与经济学院, 经济学本科
社会兼职2015-09-01-今,伯南布哥联邦大学亚洲研究所, Associate Researcher
2014-10-01-今,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 理事
2014-07-01-今,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西南沿边开发开放研究中心, 副主任
2013-08-01-今,中国地理学学会经济地理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教授课程当代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现代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现代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优秀课程,院级,2011(2)国际地理联合会动态与经济空间委员会的“优秀论文旅费奖”,院级,2008
专利成果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1) The 798 Art District: multi-scalar drivers of land use succession and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 Beijing,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5, 第 5 作者(2) Visualizing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systems research: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Scientometrics, 2015, 第 1 作者(3) Carbon emissions embodied in value added chains in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5, 第 3 作者(4) Featured graphic. Visualizing intercity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s in China,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15, 第 4 作者(5) 基于面向对象的北京市区城市内部用地信息提取,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第 4 作者(6)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直接投资空间格局,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第 5 作者(7)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rural studies in human geography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Scientometrics, 2014, 第 5 作者(8) Geography, trade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wage costs, exchange rates and currency/capital movements,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第 3 作者(9) 中国经济地理研究进展, 地理学报, 2014, 第 1 作者(10)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cropland conversion in response to the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in China’s loess hilly region of Yanchuan county, Remote Sensing, 2013, 第 5 作者(11) Rejuvenating old industries in new contexts, Zeitschrift für Wirtschaftsgeographie , 2012, 第 1 作者(12) Constructing China’s wind energy innovation system, Energy Policy, 2012, 第 1 作者(13) Relationships and Evolving Networks of Rural Manufacturing Clusters,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2, 第 3 作者(14) Creating new path for Old Industrial Areas: A Case Study on Dalian city, China, Urbani Izziv, 2012, 第 2 作者(15) 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地方经济发展隐喻, 地理研究, 2012, 第 2 作者(16) 地方生产网络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地理科学, 2012, 第 2 作者(17)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区域空间规划研究, 经济地理, 2012, 第 2 作者(18) 创新系统理论演进及其理论体系关系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第 2 作者(19) 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第 5 作者(20) 产业集群形成的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评述,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第 1 作者(21) 城市老工业区创意转型路径研究:以北京石景山为例,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 第 2 作者(22) 路径依赖理论研究进展评析,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1, 第 2 作者(23) 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第 3 作者(24) 中国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的区域差异与收敛分析, 地理研究, 2011, 第 3 作者(25) 中国区域公立科技创新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分析, 经济地理, 2011, 第 3 作者(26) 产业结构演替理论进展与评述,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第 3 作者(27) 演化经济学、学术自觉与中国贡献,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第 1 作者(28) 电影主题公园与产业集群发展的迷失与升级之路——兼评长影世纪城的发展模态, 电影艺术, 2009, 第 2 作者(29) 演化经济地理学:21世纪的经济地理学, 社会科学战线, 2008, 第 1 作者(30) 共同演化及其空间隐喻,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第 1 作者(31)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分析,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 第 1 作者(32) 演化经济地理学:当代西方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国外社会科学, 2006, 第 1 作者(33)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关系的历史考察, 经济地理, 2006, 第 1 作者(34) 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条件及效应探讨,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第 2 作者(35) 旅游目的地发展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的启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第 2 作者(36) 演化经济地理学评介, 经济学动态, 2005, 第 1 作者
发表著作( 1 )经济地理学中的数量方法, quantitative methods for economic geographies, 气象出版社, 2012-11, 第 3 作者The Geographic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Rutledge, 2014-02, 第 5 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气候变化对海岸带地区社会经济系统影响与适应, 参与, 国家级, 2012-01--2016-12( 2 )中国大都市区产业空间演化动力机制与过程研究: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 主持, 国家级, 2015-01--2018-12( 3 )“一带一路”战略与产业转型升级, 主持, 国家级, 2014-11--2015-08( 4 )对外开放的战略与途径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5-10--2016-07
参与会议(1)China: trade and the changing geograph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刘卫东,刘志高,刘红光 2013-05-16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