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强小科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基本信息
强小科 男 硕导 地球环境研究所
电子邮件:qiangxk@loess.llqg.ac.cn
通信地址:西安市沣惠南路10号
邮政编码:710075


研究领域第四纪地质、新生代地质、古环境与全球变化
磁性地层学、岩石磁学、环境磁学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第四纪地质学



招生方向 磁性地层学与新生代环境变化
岩石磁学与环境变化
环境磁学与人类活动
教育背景 1996-09--2000-12 地球环境研究所 博士
1993-09--1996-09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 硕士
1989-09--1993-09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 学士


学历1989.09-1993.07, 长春地质学院, 地球科学系, 地质矿产勘查专业, 本科
1993.09-1996.07, 长春地质学院, 地球科学系, 地质学专业, 硕士
1996.09-2000.1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第四纪地质专业, 博士

出国学习工作2000.2-2000.9, 西澳大利亚大学构造研究中心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11-01--今 地球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级高工
2004-04--2010-12 地球环境研究所 副研究员
2000-12--2004-03 地球环境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00-02--2000-08 西澳大利亚大学,构造研究中心 合作研究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黄土高原西部中中新世红粘土岩石磁学记录及其指示的亚洲内陆气候变化特征,Mid-Miocene climate in the Asian interior, based on themineral magnetic record of the redclay sequence on the western Chinese Loess Plateau,第四纪研究,2012,通讯作者
(2) 鹤庆盆地早更新世以来湖相沉积物中早期还原成岩过程的岩石磁学证据,Rock magnetic evidence for early diagenesis in the Pleistocene lacustrine sediments from Heqing Basin,第四纪研究,2012,通讯作者
(3) Bartington MS2和Kappabridge MFK1-FA不同频率的磁化率在黄土、红粘土和湖相沉积物中的应用,Characteristics of frequency-dependent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in Bartington MS2 and Kappabridge MFK1-F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oess-paleosol, red clay and lacrustrine sediments,地球物理学报,2012,通讯作者
(4) 晚渐新世以来中国黄土高原风成红粘土序列的发现,New eolian red clay sequence on the western Chinese Loess Plateau linked to onset of Asian desertification about 25 Ma ago,中国科学,2011,第1作者
(5) 黄土高原西北缘末次冰期晚期以来黄土沉积物的岩石磁学性质,Mineral magnetism of the loess sediments in northwestern Loess Plateau. China,地球物理学报,2011,通讯作者
(6) 青海湖晚更新世沉积物中胶黄铁矿的发现及其环境指示意义,Identification of greigite in the late Pleistocene sediments of Lake Qinghai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地球物理学报,2011,第2作者
(7) Glacial-Interglacial Indian Summer Monsoon Dynamics, Science,2011,第4作者
(8) A test of stable carbon isotope record characteristics of phreatic and outcrop profiles,Quaternary International,2010,第3作者
(9) 西安市道路灰尘磁学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响应,Magnetic properties of street dust: a case in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China,地球物理学报,2010,通讯作者

科研活动 综合应用磁性地层学、岩石磁学、环境磁学和沉积学等方法,进行新生代地质与环境变化研究。先后在黄土高原、滇西等地进行晚新生代以来风尘堆积、河湖相沉积的磁性地层学、环境磁学及其古气候意义,晚新生代以来环境变化及其对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化的响应等研究。近年来,参与中国大陆环境科学钻探(CESD)研究的多项钻探与研究任务,参与主持了黄土高原庄浪钻探的野外与室内研究任务,参与了鹤庆钻孔、青海湖国际钻探研究的部分野外与室内研究任务;负责鹤庆钻孔的磁性地层及其年代学框架的建立,为西南季风演化研究及其探讨南半球气候的联系提供了年代学支持;参与主持庄浪钻孔的系统研究,为揭示粉尘堆积的起源和亚洲季风-干旱环境变迁机理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
负责环境磁学实验室日常管理与仪器运行,以及实验室建设等工作。自2000年以来,先后对环境磁学实验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和仪器更新。包括2G 超导磁力仪、TD48热退磁仪(2台)、AGICO MFK1-FA多频各向异性磁化率仪、AGICO JR6A自动旋转磁力仪等的订购安装与调试运行、磁屏蔽室的建设等。

科研项目 (1) 中-上新世红粘土磁性矿物的转化机制及其对东亚夏季风变化的响应,主持,部委级,2011-01--2013-12
(2) 晚新生代以来我国季风-干旱环境耦合系统演变的动力学研究,参与,国家级,2009-10--2014-12
(3) 黄土-红粘土序列和柴达木岩芯反映的内陆干旱化与青藏高原生长,参与,院级级,2009-01--2011-12

指导学生 李鹏 硕士研究生 2007 070905-第四纪地质学 地球环境研究所
李续彬 硕士研究生 2007 077501-环境科学 地球环境研究所


赵辉封顶

赵辉封顶

赵辉封顶

相关话题/环境 地质 研究所 地球 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