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秦占芬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基本信息
秦占芬 女 汉族 硕导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电子邮件:qinzhanfen@rcees.ac.cn
联系电话: **
手机号码: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政编码: 100085


研究领域1. 基于两栖动物的生态毒理学评价方法学研究
以发育生物学的模式生物非洲爪蟾为材料,建立评价化学污染物胚胎发育毒性、生殖内分泌干扰毒性、甲状腺干扰毒性和神经毒性的方法,为化学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探索新的研究手段;以我国本土两栖动物黑斑蛙为材料,建立评价化学品胚胎发育毒性、生殖内分泌干扰毒性、甲状腺干扰毒性的方法,为我国化学品的环境管理提供技术储备。
2. PBDEs等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用建立的基于两栖动物的生态毒理学评价方法,研究PBDEs、 PFCs 等新型污染物的胚胎发育毒性、生殖内分泌干扰毒性、甲状腺干扰毒性及神经毒性,并探索其分子机制。
3. PBDEs在生物体中富集及转运过程研究
在典型污染区收集动物样品,研究PBDEs在水生、陆生和两栖动物中的富集规律,比较其异同,并结合实验室研究探讨其生物学原因;利用药学研究中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结合QSAR技术,研究PBDEs等POPs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及其机制。
4. 典型电子垃污染区内人体PBDEs暴露与健康危害研究
与医院合作,在典型电子垃圾污染区收集多种人体样品,长期开展人体PBDEs暴露研究,尤其关注婴幼儿体内暴露水平和健康影响。

招生信息招生专业为环境科学和生态学,欢迎具有生物学、医学、毒理学、流行病学和环境化学专业背景的学生报考。

教育背景2006.07-至今 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副研究员
2004.10-2006.06 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
2002.07-2004.09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后
1999.09-2002.07 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环境科学专业,博士

个人简历 自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在生态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POPs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研究。在国际上较早用两栖动物开展化学污染物内分泌干扰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近年来尤其关注基于两栖动物的毒性评价方法的开发和在化学品毒性评价的应用。在两栖动物生态毒理学研究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曾为国内多个实验室提供实验动物和相关技术培训。同时,以典型污染区为现场开展POPs富集代谢、人体暴露及健康影响的研究。在Environ Health Perspect、 Environ Sci Technol 、Aquatic Toxicol等环境类有重要影响的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培养研究生十多名。
奖励信息参加的研究项目《典型化学污染物环境过程机制及生态效应》获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代表性论文【1】Ya-Xian Zhao, Xian-Li Ruan, Yuan-Yuan Li, Mian-Chan Yan, Zhan-Fen Qin*.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 in aborted human fetuses, and placental transfer during the first trimester of pregnancy. Environ Sci Technol 2013.doi.org/10.1021/es305349x
【2】Peng-Yan Liu, Ya-Xian Zhao, Yi-Yang Zhu, Zhan-Fen Qin*, Xian-Li Ruan, Yong-Chuan Zhang, Bao-Jun Chen, Yan Li, Shi-Shuai Yan, Xiao-Fei Qin, Shan Fu, Xiao-Bai Xu. Determination of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in human semen. Environ Int. 2012, 42: 132–137.
【3】 Rong-Guo Wei, Ya-Xian Zhao, Peng-Yan Liu, Zhan-Fen Qin*, Shi-Shuai Yan, Yan Li, Xiao-Fei Qin, Xi-Juan Xia, Xiao-Bai Xu, Min-Chan Yan. Determination of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exposure concentrations of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for in vitro toxicological studies. Toxicol In Vitro 2010, 24(4):1078-1085.
【4】 Zhan-Fen Qin, Xiao-Fei Qin, Lei Yang, Huan-Ting Li, Xing-Ru Zhao, Xiao-Bai Xu. Feminizing/demasculinizing effects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on the secondary sexual development of Xenopus laevis. Aquatic Toxicol 2007, 84:321-327.
【5】 Zhan-Fen Qin, Jing-Ming Zhou, Shao-Gang Chu, Xiao-Bai Xu. Effects of Chinese domestic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on gonadal differentiation in Xenopus laevis.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3, 111:553-556.

科研活动近年曾主持和参加课题:
1. 主持基金委面上项目《内分泌干扰物对两栖动物发育的影响及生态毒理效应》
2. 主持基金委面上项目《多溴联苯醚对两栖动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
3. 主持科学院方向性项目《典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毒性效应与控制原理》之课题《评价溴代阻燃剂生态风险的非洲爪蟾动物模型体系研究》
4. 参加基金委重点项目《典型地区、典型行业多氯联苯、多溴二苯醚分布、生态毒理、调控对策初探》。

目前主持课题:
1. 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于我国本土生物种的化学品毒性评价方法和管理 技术》(2011年1月-2013年12月)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两栖动物的全氟辛烷磺酸基化合物替代产品的生态毒理学评价》(2011年1月-2013年12月)
3. 863计划“化学品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技术”重大项目之子课题《两栖类动物模式化和毒性测试技术研究》(2012AA06A302-3,2012年1月-2014年12月)

指导学生毕业学生

秦晓飞 硕转博研究生
颜世帅 硕士研究生
李焕婷 硕士研究生(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培养)
李岩 硕士研究生(与河北大学联合培养)
田密 硕士研究生(与河北大学联合培养)

在学学生

赵亚娴 博士研究生 (合作培养)
韦荣国 硕士研究生
张银凤 硕士研究生
苏红巧 硕士研究生
徐海明 硕士研究生 (与河北大学联合培养)
楼钦钦 硕士研究生 (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合培养)
任东凯 硕士研究生 (与河北大学联合培养)


相关话题/生态 培养 干扰 化学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