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曲道奎 男 博导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电子邮件: dkqu@sia.cn
通信地址: 科学家花园
邮政编码: 110003
研究领域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081104
招生方向机器人学和智能控制
教育背景2004-10--2005-10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MBA2002-07--2007-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1991-07--1993-12 德国萨尔大学 访问学者1983-09--1986-06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 硕士
学历
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2004-10~2005-10,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MBA2002-07~2007-09,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2000-01~现在,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总裁1994-01~1999-12,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技术研究开发部, 部长1991-07~1993-12,德国萨尔大学, 访问学者1986-09~1991-06,中科院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 助理研究员1983-09~1986-06,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 硕士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1)沈阳市科技振兴奖,国家级,2014(2)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2014(3)沈阳市专利奖,,2014(4)辽宁省优秀新产品奖励,国家级,2014(5)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2014(6)自动导引车(AGV)系统,国家级,2010(7)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2009(8)装配与检测自动化生产线系统技术 研究开发,部委级,2008(9)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发工程应用,部委级,2001(10)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发及工程应用,,1999(11)多机器人协调系统,部委级,1995
专利成果( 1 )一种晶园传送机器人手臂机构,2010,第 1 作者,专利号: **8.X( 2 )机器人手臂机构,2010,第 1 作者,专利号: **9.0( 3 )工业机器人碰撞保护方法和装置,2010,第 1 作者,专利号: **8.8( 4 )平面多关节型机器人手臂机构,2010,第 1 作者,专利号: **3.3( 5 )硅片传输机械手双电机同步控制装置及其方法,2010,第 1 作者,专利号: **6.2( 6 )一种振动式激光显示用消除散斑的装置及其消除方法,2010,第 1 作者,专利号: **6.1( 7 )平面多关节型机器人手臂组件,2010,第 1 作者,专利号: **6.1( 8 )压力调整装置,2012,第 2 作者,专利号: **0.4( 9 )多关节机器人,2012,第 1 作者,专利号: **9.3( 10 )工业机器人相对位姿估计方法,2014,第 1 作者,专利号: **9.8( 11 )一种三个旋转自由度的运动平台,2015,第 1 作者,专利号: **5.0( 12 )一种多功能床椅一体化机器人,2015,第 2 作者,专利号: **4.7( 13 )一种基于互联网和机器人的智能社区系统,2014,第 2 作者,专利号: **6.8( 14 )一种小型一体化洁净机器人控制系统,2014,第 1 作者,专利号: **3.2( 15 )一种服务机器人人机对话回声消除方法,2015,第 1 作者,专利号: **3.4( 16 )一种工业机器人抱闸监控方法及装置,2014,第 1 作者,专利号: **7.2( 17 )螺钉抓取机构和含有该螺钉抓取机构的螺钉装配机器人,2014,第 1 作者,专利号: **3.4( 18 )机械手,2014,第 1 作者,专利号: **5.3( 19 )一种用于机器人急停信号控制系统及其机器人,2014,第 1 作者,专利号: **8.8( 20 )一种用于轴孔装配的机器人视觉引导方法,2014,第 2 作者,专利号: **2.5( 21 )面向服务机器人的充电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2014,第 2 作者,专利号: **9.8( 22 )基于红外传感器的机器人充电引导方法,2014,第 2 作者,专利号: **.X( 23 )一种电机同步采样装置,2014,第 2 作者,专利号: **7.4( 24 )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机器人控制器,2014,第 2 作者,专利号: **7.8( 25 )一种工业机器人负载辨识方法,2014,第 3 作者,专利号: **5.7( 26 )一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物联网系统,2014,第 3 作者,专利号: **6.0( 27 )一种数据存储装置及存储方法,2014,第 2 作者,专利号: **9.9( 28 )服务机器人电源控制装置,2014,第 1 作者,专利号: **2.0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1) A Multi-parameter Overall Indentification Method Used for Industrial Robot Force Signal Processing,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11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n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2014, 第 2 作者(2) FROG-LEG型真空机械手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中国机械工程, 2014, 第 2 作者(3) 一种基于双轴倾角传感器的机器人零位标定方法, 机器人, 2013, 第 2 作者(4) Joint Stiffness Indentification and Flexibility Compensation of Articulated Industrial Robot,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3, 第 2 作者(5) FROG-LEG型真空机械手的动力学控制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 2013, 第 2 作者(6) 真空并联机器人轨迹规划仿真, 计算机仿真, 2012, 第 2 作者(7) 伺服电机的预测控制与PID控制研究, 计算机应用, 2012, 第 2 作者(8) 基于自然正交补的真空机器人动力学建模, 机器人, 2012, 第 2 作者(9) Analysis and compensation for the dynamic error of the FPD glass substrates transfer robot, proceedings of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2011, 第 2 作者(10) Indoor Mobile Robot Localization Based on Map Learning,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I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Computing, 2010, 第 2 作者(11) 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移动机器人环境建模方法研究, 仪器仪表学报, 2010, 第 2 作者(12) 基于地图学习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研究, 仪器仪表学报, 2010, 第 2 作者(13) Adjustable Inertia Ratio Control for Low-Frequency Torsional Resonance Suppression in Industrial Servo System,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asuring Technology and Mechatronics Automation(ICMTMA2010), 2010, 第 2 作者(14) Model Correction Control Strategy for Direct Driv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Servo System, The 22nd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2010 CCDC), 2010, 第 2 作者(15) Motion Control Strategy of Industrial Direct Drive Robot for Vibration Suppression, 8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WCICA 2010), 2010, 第 2 作者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IC装备机械手关键技术攻关及系列产品研发与产业化, 主持, 国家级, 2009-03--2013-12( 2 )造纸行业包装搬运机器人系统的开发及产业化, 主持, 国家级, 2007-10--2011-10( 3 )新松公司两化融合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主持, 省级, 2011-10--2013-08( 4 )IC装备机械手及硅片传输系统产品研发与产业化, 主持, 国家级, 2009-03--2014-12( 5 )智能型搬运与加工机器人, 主持, 省级, 2013-01--2015-12
参与会议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