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沈镭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基本信息
沈镭 男 博导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电子邮件:shenl@igsnrr.ac.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研究领域

资源经济学主要研究能源及矿产资源经济与资源安全,资源法律与政策。

资源城市学主要研究资源富集区域的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开发规划。

世界资源地理研究亚洲、非洲及周边国家的资源与环境格局,资源领域的科技开发与国际合作。

资源管理学侧重研究各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资源经济管理、法制管理和社区管理等理论、方法和政策措施。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1999-07--2012-0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9-07--1999-09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实习研究员、助研、副研、硕导


社会兼职 2014-10--2019-10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2010-12--2011-12 World Economic Forum,Council Member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水泥生产的碳排放因子研究进展,资源科学,2014,第3作者
(2) Analysis on difference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from cement production and their major determinant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第2作者
(3) Factory-level measurements on CO 2 emission factors of cement production in China,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4,第1作者
(4) 保障综合资源安全,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第1作者
(5) 中国能源资源的数量, 流动与功能分区,资源科学,2012,第1作者
(6) Study of the potential of low carbon energy development and its contribution,energy policy,2012,第3作者
(7) China’s coal policy since 1979: A brief overview,Energy Policy,2012,第1作者
(8) The coal resource flow paths of Shanxi, Shaanxi and Inner Mongoli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sources Strategy and Policy,2011,第2作者
(9) 欧盟矿产资源政策走向及对我国的影响分析,中国矿业,2011,第2作者
(10) 欧盟资源外交政策研究,资源科学,2011,第1作者
(11) 欠发达资源富集山区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与对策建议——以黔东南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第1作者
(12) 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能源供需形势分析,中国矿业,2011,第3作者
(13) 有色金属价格指数关联性的VAR分析,中国矿业,2011,第2作者
(14) 中国能源分区情景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功能定位,自然资源学报,2011,第2作者
(15) 中国区域能源安全的差异性分析——以广东省和陕西省为例,资源科学,2011,第2作者
(16) 中南半岛五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中国的投资取向,资源科学,2011,第2作者


发表著作 (1) 中非资源环境科技合作战略研究,Study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Strateg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Sino-Africa,地质出版社,2010-09,第1作者
(2) 亚洲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Towards A Sustainable Asia:Natural Resources,Science Press and Springer,2010-09,第1作者
(3) 2010中国资源报告-资源流动:格局、效应与对策,China Resources Report 2010,科技出版社,2010-01,第2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宁波市国土规划编制,主持,市地级,2014-01--2015-05
(2) 东非自然地理资源调查与信息平台建设,主持,院级级,2013-04--2015-12
(3) 气候变化下中国区域能源供给安全差异研究,主持,部委级,2012-04--2016-12
(4) 中国水泥生产碳排放的认证,主持,院级级,2011-01--2015-12
(5) 澜沧江中下游与大香格里拉地区综合科学考察,主持,部委级,2009-01--2013-12

合作情况

研究生培养合作单位1995年3月~1997年3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客座副教授
2005年-至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导师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李昂达 硕士研究生 070502-人文地理学

刘晓洁 博士研究生 070502-人文地理学

余小东 硕士研究生 070502-人文地理学

郑华玉 博士研究生 070502-人文地理学

代涛 博士研究生 070520-自然资源学

刘立涛 博士研究生 070520-自然资源学

李红强 博士研究生 070520-自然资源学

高天明 博士研究生 070520-自然资源学

薛静静 博士研究生 070520-自然资源学

现指导学生

陈枫楠 博士研究生 070520-自然资源学

张超 博士研究生 0705Z1-自然资源学

沈明 博士研究生 0705Z1-自然资源学

曹植 博士研究生 0705Z1-自然资源学

孔含笑 博士研究生 0705Z1-自然资源学
博士研究生刘晓洁,2005-2009年,博士研究生,人文地理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郑华玉,2006-2009年,博士研究生,人文地理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代 涛,2007-2010年,博士研究生,自然资源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立涛,2008-2011年,博士研究生,自然资源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红强,2009-2012年,博士研究生,自然资源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高天明,2010-2013年,博士研究生,自然资源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薛静静,2011-2014年,博士研究生,自然资源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陈枫楠,2012-2015年,博士研究生,自然资源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沈 明,2013-2016年,博士研究生,自然资源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 超,2013-2016年,博士研究生,自然资源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砍 平,2013-2016年,博士研究生,自然资源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老挝留学生,Boundmyxay Khampheng)
曹 植,2014-2017年,博士研究生,自然资源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孔含笑,2014-2017年,博士研究生,自然资源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程 静,1997-1999年,硕士研究生,人文地理学,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委员会
刘 刚,2004-2007年,硕士研究生,人文地理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余小东,2005-2008年,硕士研究生,人文地理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
李昂达,2005-2008年,硕士研究生,人文地理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

合作培养学生万 会,2005-2008年,博士研究生,资源管理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Mario Lucas, 2005-2008年,经济地理学,RWTH Aachen University(德国)
赵 洋,2008-2011年,博士研究生,资源管理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张 艳,2008-2011年,博士研究生,资源管理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博士后方 兰,2009-2011年,博士后,资源经济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高天明,2014-2016年,博士后,资源经济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汪小英,2013-2014年,博士后,资源经济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陶建格,2013--2015年,博士后,资源经济学,中原工学院
卢亚丽,2014-2016年,博士后,资源经济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相关话题/资源 博士研究生 地理科学 研究所 人文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