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史吉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史吉平 男 博导 上海高等研究院
电子邮件:shijp@sari.ac.cn
通信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海科路99号
邮政编码:201203


研究领域 生物能源、生物化工、生物制药、食品加工、农业微生物、环境微生物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生物化工
生物工程


招生方向 液体生物燃料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环境与农业微生物应用技术研究
氨基酸与药物中间体生产技术研究
教育背景 1995-09--1998-07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博士
1987-09--1990-06 西南农业大学 硕士
1983-09--1987-06 兰州大学 学士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博士

工作经历2010-09--今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绿色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2008-07--2008-09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上海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2005-07--2008-07 上海天之冠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研发部经理、研究员
2004-04--2005-06 上海汉枫缓释肥料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兼研发中心主任、研究员
2002-08--2004-03 上海孙桥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中心副主任
2000-08--2003-07 上海交通大学 博士后
2000-08--2002-07 上海孙桥现代农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研发中心副主任
1990-07--2000-07 河北农业大学 讲师、副教授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 (1) 混合柴油燃料车用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一等奖,省级,2013
(2) 车用生物柴油适用性研究,二等奖,部委级,2012
(3) 水葫芦综合利用、控制关键技术,三等奖,省级,2005
(4) 现代大型温室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一等奖,省级,2004
(5) 一种新型无土栽培装置进行蔬菜长,二等奖,省级,2003


专利成果 (1) 一种高速耐水金属标签胶及其制备方法,发明,2006,第3作者,专利号:ZL**7.4,暂未应用
(2) 一种高乳化性小麦面筋蛋白的制备方法,发明,2006,第3作者,专利号:ZL**6.X,暂未应用
(3) 一种高速耐水纸标签胶及其制备方法,发明,2006,第3作者,专利号:ZL**9.5,暂未应用
(4) 一种部分替代玉米发酵生产丙酮丁醇的方法,发明,2011,第4作者,专利号:ZL**1.8,已经在河南天冠集团应用。
(5) 一种从小麦麸皮中提取多功能膳食纤维的方法,发明,2006,第3作者,专利号:ZL**3.9,暂未应用
(6) 一种提取大米蛋白并联产酒精的方法,发明,2006,第4作者,专利号:ZL**8.7,暂未应用
(7) 从异戊醇中分离2-甲基丁醇、3-甲基丁醇的装置及应用方法,发明,2006,第5作者,专利号:ZL**7.2,已经在河南天冠集团应用。
(8) 一种复合改性制备水溶性小麦蛋白的方法,发明,2006,第3作者,专利号:ZL**7.7,已经在河南天冠集团投产。
(9) 利用短同源序列进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基因重组的方法,发明,2014,第4作者,专利号: ZL**6.X
(10) 利用克雷伯氏肺炎杆菌两段发酵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的方法,发明,2014,第5作者,专利号:ZL**4.5
(11) 一种利用竹子中的纤维素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发明,2013,第3作者,专利号:ZL **8.1,暂未应用。
(12) 一种利用玉米皮发酵丁醇并联产膳食纤维的方法,发明,2013,第2作者,专利号:ZL **6.6,暂未应用。
(13) 一种酚类物质抗性的重组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2011,第2作者,专利号:ZL **2.8,已应用。
(14) 克雷伯氏肺炎杆菌生产R-乙偶姻的方法,发明,2013,第4作者,专利号:ZL **6.8,已应用。
(15) 一种利用竹子中的纤维素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发明,2012,第3作者,专利号:ZL **81,暂未应用。
(16) 消除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合成2,3-丁二醇和乙偶姻能力的方法,发明,2012,第3作者,专利号:ZL **32,已应用。
(17) 小麦麸皮提取蛋白并全水解发酵生产丙酮、丁醇及乙醇的方法,发明,2012,第3作者,专利号:ZL **1.3,暂未应用。
(18) 利用小麦麸皮发酵生产丙酮-丁醇-乙醇的方法,发明,2012,第1作者,专利号: ZL **7.4,暂未应用。
(19) 一种光合细菌生物制氢方法,发明,2010,第5作者,专利号:ZL **8.5,已应用。
(20) 一种提取小麦麸皮蛋白并联产丙酮、丁醇及乙醇的方法,发明,2012,第3作者,专利号:ZL **57,暂未应用。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Engineering Escherichia coli for autoinducible production of n-butanol,Electronic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15,第4作者
(2) Mechanism of 2,3-butanediol stereoisomer formation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14,第3作者
(3) Role of dihydroxyacetone kinases I and II in the dha regulon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14,通讯作者
(4) Two-stage fermentation for 2-ketogluconic acid production by Klebsiella pneumoniae,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14,第3作者
(5) Pretreatment of corn stover with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 and FeCl3 leads to enhanced enzymatic hydrolysis,Cellulose,2014,第4作者
(6) Enhancement of lipid production in low-starch mutants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by adaptive laboratory evolution,BioresourceTechnology,2013,第4作者
(7) Characterization of Ball Milling Pretreated Corn Stover and Optimization Enzymatic Hydrolysis Parameters,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2013,通讯作者
(8) New strategy to improve efficiency for gene replacement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13,第3作者
(9) Bio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acillus gibsonii S-2 waste biomass for removal of lead (II) from aqueous solution,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13,通讯作者
(10) 2-Ketogluconic acid production by Klebsiella pneumoniaeCGMCC 1.6636,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13,第4作者
(11) Red recombinase assisted gene replacement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12,第3作者
(12) A Nover Bioassay for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Microorganisms with N-acyl Homoserine Lactone Degrading Activity,Appl Biochem Biotechonl,2012,第5作者
(13) Screw Extrusion Pretreatments to Enhance the Hydrolysis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J Microb Biochem Technol,2012,通讯作者
(14) Photo-fermentation of Rhodobacter sphaeroides for hydrogenproductionusing lignocellulose-derived organicacids.,Process Biochemistry,2010,第2作者
(15) Statistical optimization of bio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sucrose by a co-culture of Clostridium acidisoli and Rhodobacter sphaeroid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10,第4作者


发表著作 (1) 观赏蔬菜,Ornamental vegetable,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8,第2作者
(2) 中国林蛙南方养殖技术,Southern Raising Technology of Rana Chensinensis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03,第2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检测和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主持,省级,2015-04--2018-03
(2) 高纯度食用菌多糖高效制备技术集成优化与应用,主持,省级,2015-04--2017-03
(3) NADPH的生物法生产工艺开发,主持,其他级,2014-05--2019-04
(4)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法生产N-乙酰神经氨酸生产工艺开发,主持,其他级,2013-12--2016-11
(5)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EPA菌种及工艺开发,主持,其他级,2013-11--2016-10
(6) 二氧化碳-微藻技术平台,主持,院级级,2011-04--2012-03
(7) 1.生物燃料丁醇的生产与车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主持,省级,2010-09--2012-09
(8) 新一代生物燃料丁醇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示范,主持,部委级,2010-01--2011-12


参与会议 (1) Butanol Producing Using Agriculture Waste,2013-09,史吉平
(2) Optimization of Acetone-butanol Fermentation Using Non-grain Feedstock,2011-09,史吉平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光明集团、宁夏伊品、武汉光谷、富优基尼等。
指导学生已指导学生

张丽丽 硕士研究生 085216-化学工程

刘晓洁 硕士研究生 085238-生物工程

现指导学生

颜薇芝 硕士研究生 085238-生物工程

魏东 博士研究生 081703-生物化工

相关话题/生产 生物 微生物 环境 生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