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司福祺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5-09

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司福祺 男 硕导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电子邮件: sifuqi@aiofm.ac.cn
通信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路350号安光所综合楼445室
邮政编码: 230031
研究领域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070207


招生方向光信息处理,痕量气体光学与光谱学监测方法研究

教育背景2003-09--2006-07 中科院安徽光机所 博士学位
2000-09--2003-07 中科院安徽光机所 硕士学位
1996-09--2000-07 安徽大学自动化系 学士学位


学历

学位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2012-03~现在, 中科院安徽光机所, 研究员
2009-04~2012-02,中科院安徽光机所, 副研究员
2006-09~2009-03,中科院安徽光机所, 助理研究员
2003-09~2006-07,中科院安徽光机所, 博士学位
2000-09~2003-07,中科院安徽光机所, 硕士学位
1996-09~2000-07,安徽大学自动化系, 学士学位


社会兼职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奖励信息(1)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技术研发、系统应用及设备产业化,部委级,2011
(2)大气痕量气体柱浓度及其廓线在线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级,2011
(3)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技术应用及设备产业化,国家级,2010


专利成果( 1 )便携式差分吸收光谱方法及装置,2007,第 1 作者,专利号: **1
( 2 )大气成分垂直分布探测的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方法与装置,2010,第 5 作者,专利号: **9
( 3 )差分吸收光谱仪导入光学系统,2009,第 3 作者,专利号: **8
( 4 )实现圆形光环强度均匀化的方法及光纤扰模器,2008,第 1 作者,专利号: **9
( 5 )多轴差分吸收光谱仪标定系统及方法,2011,第 1 作者,专利号: **8.6
( 6 )机载大气痕量气体二维分布快速监测系统及方法,2011,第 1 作者,专利号: **7.9
( 7 )大气OH自由基测量系统,2010,第 4 作者,专利号: **4.3
( 8 )消除湍流效应的开放式长光程多次反射池系统,2011,第 4 作者,专利号: **3.9
( 9 )一种基于便携式测量高效紫外吸收光谱的光学系统,2012,第 3 作者,专利号: **6.2
( 10 )恒定磁场横向塞曼效应大气汞检测方法,2012,第 3 作者,专利号: **9.1
( 11 )超光谱凸面光栅成像光谱仪,2012,第 1 作者,专利号: **2.3
( 12 )超光谱成像光谱仪装调、测试用狭缝组件,2012,第 1 作者,专利号: **1.X
( 13 )用于塞曼效应实验中的永久磁铁装置,2012,第 3 作者,专利号: **5.7
( 14 )车载污染气体距离分辨的目标光谱遥测方法与装置,2011,第 4 作者,专利号: ZL**9.0
( 15 )基于大视场成像光谱仪的点污染源排放通量测量方法,2013,第 1 作者,专利号: **3.5
( 16 )星载差分吸测量仪在轨成像及标定多光路切换系统,2011,第 2 作者,专利号: ZL**2.4
( 17 )一种大视场大气痕量气体监测仪专用气体标定装置,2013,第 1 作者,专利号: **4.2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1) 被动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测量大气中水汽垂直柱浓度, 光学学报, 2013, 第 5 作者
(2) 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定标系统中铝漫反射板实验测量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第 5 作者
(3) 基于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的查找表法反演气溶胶消光廓线研究, 光学学报, 2013, 第 4 作者
(4) C2(X1Σ + g)自由基与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反应的温度效应, 物理化学学报, 2013, 第 4 作者
(5) 基于卫星平台的全球大气一氧化碳柱浓度反演方法及结果分析, 物理学报, 2013, 第 5 作者
(6) 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测量近地面NO2体积混合比浓度方法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第 3 作者
(7) 基于机载平台的NO2垂直廓线反演灵敏度研究, 物理学报, 2013, 第 3 作者
(8) 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前置光学系统设计, 光学学报, 2013, 第 1 作者
(9) 目标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测量大气NO2平均浓度的方法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3, 第 5 作者
(10) 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的实验室定标, 光学精密工程, 2013, 第 5 作者
(11) 地基多轴DOAS仪器的NO2斜柱浓度对比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 第 3 作者
(12) 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光谱定标技术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 第 3 作者
(13) 星载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杂散光抑制, 光学精密工程, 2012, 第 3 作者
(14) 云层对卫星遥感大气CO的影响与修正方法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 第 3 作者
(15) 机载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获取对流程NO2垂直柱浓度的研究, 物理学学报, 2012, 第 3 作者
(16) 被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监测大气NO2垂直廓线研究, 光学学报, 2011, 第 3 作者
(17) 利用O4测量去除车载差分吸收光谱测量污染源NO2排放通量计算中多次散射的影响, 光学学报, 2011, 第 4 作者
(18) 超高分辨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测量火焰中OH自由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 第 4 作者
(19) 利用DOAS技术同时反演气溶胶和大气痕量气体方法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 第 4 作者
(20) 利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反演对流层NO2,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0, 第 3 作者
(21) 被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监测方法研究, 物理学报, 2010, 第 1 作者
(22) 超光谱成像差分吸收光谱系统烟羽测量研究, 光学学报, 2009, 第 1 作者
(23) 被动差分吸收光谱法测量气体浓度时Ring效应的影响及修正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第 3 作者
(24) 被动多轴DOAS技术污染气体垂直柱浓度反演方法研究, 光子学报, 2009, 第 3 作者
(25) 基于光学遥感技术获取近地面气溶胶消光系数的方法研究,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09, 第 2 作者
(26) 基于DOAS技术的气溶胶粒谱分布反演方法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 第 1 作者
(27) Retrieval of UV skylight radiances and O3 slant column densities from balloon-borne limb spectrometer, Chinese Optics Letters, 2008, 第 1 作者
(28) 超光谱成像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研究, 物理学报, 2008, 第 1 作者
(29) 光纤模式混合器在差分吸收光谱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物理学报, 2007, 第 1 作者
(30) Correlation study between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and DOAS dat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6, 第 1 作者
(31) Measurement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atmospheric NO2 and aerosol particles with flashlight long-path optical monitoring,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5, 第 1 作者
(32) Determination of aerosol extinction coefficient and mass extinction efficiency by DOAS with a flashlight source, Chinese Physics, 2005, 第 1 作者


发表著作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1 )被动差分吸收光谱技术中Ring效应去除方法及大气质量因子的确定, 主持, 国家级, 2009-01--2011-12
( 2 )机载差分吸收光谱仪, 主持, 国家级, 2010-01--2013-12
( 3 )宽谱段MAX-DOAS技术与系统, 主持, 省级, 2010-01--2011-12
( 4 )XX辐射计研制, 主持, 研究所(学校), 2012-01--2015-12
( 5 )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 主持, 国家级, 2012-12--2016-06
( 6 )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监测大气NO2气体垂直廓线算法研究, 主持, 国家级, 2013-01--2016-12


参与会议
合作情况

项目协作单位
指导学生

相关话题/大气 技术 光谱 测量 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