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生信息2、教育背景3、工作经历4、教授课程5、专利与奖励6、出版信息7、科研活动8、合作情况9、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宋献方 男 博导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电子邮件:songxf@igsnrr.ac.cn
联系电话:**
手机号码:
通信地址:北京大屯路甲11号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101
研究领域
教育背景
学历1996年3月在日本国筑波大学地球科学研究院地理学水文学专业获理学博士。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主要相关论著:
1. Song, X. Saito, G., Kodama, M. & Sawada, H.:Early Detection System of Drought in East Asia Using NDVI from NOAA/AVHRR Dat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Vol. 25(16) 3105 – 3111, 2004. SCI)
2. Song,Xianfang,Liu,Xiangchao,Xia,Jun & Yu Jingjie:A study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using environmental isotope in Huaisha River basin。 Science in China,2006,12,Vol.49(12),1299-1310。(SCI)
3. 宋献方、李发东、于静洁等:基于氢氧同位素与水化学的潮白河流域地下水水循环特征分析。地理研究 2007,1, 11-21。
4. 宋献方、李发东、刘昌明等:太行山区水循环及其对华北平原地下水的补给。自然资源学报。2007,5,398-408。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及地方项目29项,在环境同位素水文过程研究、水循环综合实验、遥感水文、地下水动态监测与模拟、河流碳通量观测等方面取得以下成绩:(1)建立了中国环境同位素网络(China-Isotope: China Isotope Research Network in Waters):使我国环境同位素水文学研究实现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研究的同步。该网络包括中国大气降水同位素网络(CHNIP)、大江大河同位素网络(CHNIR)及重点流域水循环研究等。
(2)建立水循环观测网络,确立综合实验观测体系,发明土壤水水分观测及采样等多项技术专利。重点研究变化环境下水资源形成与演变规律,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应用遥感和高速网络技术,利用MODIS、ENVISAT等卫星资料,针对干旱、洪水,地面沉降等的早期预报及监测系统进行了研究。
(4)针对华北地区地下水问题,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研究 “大气降水-土壤水-地下水”转换关系、海水入侵等。
(5)针对长江、黄河对比观测河流碳输运,评价人类活动在河流碳输运中的作用,阐明水土流失与河流碳输运之间的关系。
指导学生王鹏 博士研究生 070501-自然地理学 80060-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鑫 博士研究生 070501-自然地理学 80060-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袁瑞强 博士研究生 070501-自然地理学 80060-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柳鉴容 博士研究生 070501-自然地理学 80060-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